第 248 章(1 / 1)

天生韩信 牧江南 2000 汉字|32 英文 字 1个月前

带回关中,无疑是最好的一次大胜,这样才能让秦人们坚定中兴的信念,而不是想着残喘延续,仅仅守住关中而已。”

孟坚沉默了许久,才缓缓拱手告罪道;“上将军苦心,老夫愚钝,如今方才知晓,恕罪!”

略为一迟疑,孟坚又问道;“只是不知上将军对此次出兵可有必胜之法?”

韩信面带苦笑,摇了摇头道;“行军打仗哪有什么必胜之法,孙子上有云:兵者,国之大事也。所谓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天底下哪里会有必胜的战法,只是尽量把取胜之道提高到最大,失败的因素降低到最所以老实说我这次出兵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因为对敌人几乎是一无所知,只要事到临头再做临时决断了。”

孟坚并不通宵兵家之说,所以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又说道;“那真的为难上将军了,老夫只能在这里遥祝你旗开得胜。”

韩信微微一笑,抬头看了看天sè,便说道;“天sè已到了当午,想必丞相家中人都在等您回去用膳了,韩信就不打捞丞相您了。”

孟坚点了点头,微微侧身还礼就要离去,却见韩信仍然yù言又止的样子,便问道;“上将军可还有要什么吩咐的?”

韩信迟疑了会,面带犹豫的说道;“丞相,有些话我想我还是提前说下比较好些。”

“但说无妨。”

韩信抬头看了看天,语气有些索然的幽幽道;“虽说我不信天命,只相信自己的能力。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战场上瞬息万变,也不是我一一都能掌控的。”

“如果,我是说如果,这次我没有回来。请丞相你尽心辅佐大王,代我好好照顾太长公主,若是大王遭遇不测,就从旁系的赢氏血脉中挑选一人为王,我看高阳君的幼子聪明伶俐,可以为君。最重要的是他年纪尚幼,高阳君又生xìng温和谦厚,不会过多的干涉太长公主和丞相您的决策,这样才能让我大秦按照已经定好的战略继续下去,而不会中途夭折。”

“至于将军方面,王歧老成持重,可以当大任。田市我也会留下,他秉xìng忠良,知兵善战,也可委以重任。甘肖和皇甫圭俱是老秦人出身,都可大用。有这四人辅佐,丞相想要守住关中并不困难。”

“关东虽然仇视秦国,可是许多诸侯与项羽间隙极深。比如野心勃勃的汉王刘邦;原本齐国地界上称雄的田荣、田横兄弟,他们功劳赫赫却和项羽有隙并未封王反而被剥夺了地盘;以及被改迁的原赵王歇和原燕王韩广,他们都对项羽恨之入骨。丞相可以南面结好刘邦,将已经失控的巴蜀之地jiāo予于他让他有了跟项羽争夺天下的资本,同时派出使者千方百计结好田荣、赵歇、韩广,到时候有了这些外援,与项羽抗衡并非难事。”

说完了这么一大通,韩信长吁了口气,忽然觉得有些身心疲惫。

孟坚默默的听完了他的话,看向他的眼神有些异样,仿佛不认识他一般,嘴角微动开口说道:“韩信,我真的很想知道,你究竟是治国良臣,还是luàn世枭雄。我孟坚一身阅人无数,可却始终看不透你,你到底是何人?”

韩信哈哈大笑,仰天长笑道;“何为忠?何为我韩信一生行事但求问心无愧,丞相你多心了。”

说完转身就离去,只留下尤愣在那里的孟坚。

孟坚看着韩信飘然离去的背影,心中怅然。

大jiān似忠,大忠似韩信,你若行周公之事,我孟坚必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若是效田氏代齐之事,我孟坚绝不会坐视秦国六百年基业落于旁人之手!

PS:稍微注解一下,周公之事这个大家都知道,周公旦嘛,贤臣的干活,兢兢业业辅佐幼君。至于田氏代齐,齐国是钓鱼老头姜子牙的封国,所以最先的君主都是姓姜,比如齐桓公姜后来到了战国初期,齐国王权旁落,权臣当道,随意的杀死君主和宗室,到了齐康公死后,姜氏断祀,权臣田和就被周王封为了齐侯,是为田氏代齐。

[..]

..

一百四十一章 驱虎吞狼

上郡,肤施城。。

因为肤施城离关中较远,也就没有被边境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所感染。虽然已经临近黄昏,可城mén依旧大开的几个兵卒没jīng打采的靠在城丝毫没有动手关闭城mén的意思。

正是一年最热的时候,即使是太阳落山后城墙上仍然冒着热气腾腾,要不是接到命令说翟王今天要回城的士卒哪会自找苦吃的站在太阳下晒了一整天。可等了一下午仍然不见董翳的影子,这些兵油子一个个都憋着一肚子的不满,心中忍不住咒骂起来。

肤施城仍然是二年前的肤施城,高大巍峨的城墙,宽阔极深的护城河,二个月前司马欣和董翳趁着上郡之兵被李信悉数征走的机会,一举偷袭拿下了空虚无比的肤施城。

因为没有经历激烈的战事,所以肤施城仍然保存完好,几乎没有任何损伤,看上去和几年前北军大营驻扎之时一样。唯一变的就是城头竖起的大旗,不再是黑水秦旗,而代之遍chā城头的是一种不伦不类的褐红sè旗帜。

上郡属秦百年之久,居民绝大多数都是秦人,司马欣和董翳占据后不敢施以太激烈的军政,转而改为一种较为温和的统治手段,这才没有激起秦人的激烈反抗,勉强在上郡站住了阵脚。

他们的旧部早就被项羽坑杀殆尽,现在依靠的军队大多是在关内临时招募的秦人流民,以及因为逃避劳役兵役而流窜山头的逃犯和巨盗。这部分人大多受秦国苛政的迫害,虽是秦人可对秦国并无什么好感,司马欣、董翳二人这才敢放心使用。

至于从上郡招募的士卒,站站岗守守城还可以,若是和关中的秦军一打起来,他们是帮谁都还说不准呢。

这些司马欣和董翳自然心知肚明,却也无可奈何。项羽做事情做的太绝了,他原本是想在秦国灭亡后好限制二人手中的权利,却没想到秦国竟然没有攻下来,反而让他们二人成了孤魂野鬼,在上郡惶惶不可终日,生怕秦军杀上mén来将他们碎尸万段。

幸好咸阳暂时没有对上郡用兵的迹象,想来应该是秦国自身兵力也十分紧张,而且顾忌着项羽以此为借口重开战端。只是有件事情却让司马欣和董翳大为头疼,那就是上郡的秦民大批的朝着关中逃亡,起初还只是个人的行动,后面几乎变成了整村整族的大规模逃亡,迫不得已二人只好领兵南下拦截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