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9 章(1 / 1)

医疗黑科技 顾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企业,旗下的业务已经很庞大了,而且现在还把触手伸到了智能机械领域,还有一个义体领域等待我们挖掘,要做的项目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适当的放弃一些市场,是有必要的,这个世界上能赚钱的项目那么多,我总不能都占一手吧?”

“在决定放弃这个市场的大框架下,我们又拥有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其实最好的做法,就是通过合作的方式,省心又省力,还能多分一杯羹。”

“这也是我选择华为合作的原因。”

说到这,关寇还是有些疑惑的说道:“但是为什么只选择华为呢,我们不能多选择几家企业吗?多点发展,这样才能收获更高的利润啊!”

“要那么多利润干嘛?”陈长安摇了摇头。

“通用也好,丰田或者本田也罢,这些车企确实都是国际巨头级别的车企,但是他们和华夏并没有什么关系,他们赚再多的钱,也用不到华夏身上。”

“现在瑞康又不缺钱,何必和这些外国企业合作,帮他们赚取我们华夏人的钱呢?”

“是,如果和他们合作我们确实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他们获得的利润比我们还要多,他们获得了这些利润,只会更加强大,然后转过来再开发更多车型赚华夏人的钱。”

“而和华夏车企合作,大家虽然也是在赚钱,但是至少这钱内部消化了,华夏企业赚钱了,能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给华夏人,能给政府交更多的税,民族车企能够更加厉害,这也是一件好事。”

“现在的瑞康,其实已经不差那几百亿的利润了,不论别的,我们现在的几款主力产品,哪个年利润没有个千亿?”

“而且之后还有非常多的项目还正在等待启动,将来瑞康的利润将会更加的庞大,真不差这一点车载智能设备市场,能帮一下国产企业发展,就多帮一下吧。”

“当年我们华夏的国产医疗企业有多难,蔻蔻你也是知道的,现在我们成长起来了,有机会的话,能帮助一下华为,让他们的智能汽车能站起来,也是不错的。”

“而且没准这次动作如果够快的话,华为的智能汽车完全有机会出海抢占外国人的市场,赚外国人的钱回来,这不是挺好的嘛。”

关寇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她勉强算是理解了陈长安的想法,只能说他们的立场不同,关寇是站在公司的角度看待这个事情,而陈长安却是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来看待这件事。

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奇怪,作为公司的员工,反而会比老板更加操心公司的发展问题,特别是高层员工,经常会出现老板不急,急死下属的情况,这也是一个挺有趣的现象。

可能这就是做规划的人,和具体实施的人之间的区别吧,在陈长安看来,损失一点利益没什么,但是在关寇看来,公司原本可以获得的利益没有争取到,那就是自己做的不够称职了。

不过虽然关寇大概理解了陈长安这番想让民族企业崛起的心,但是她还是有一点疑惑。

“陈总,那其他的国产车企呢,还有非常多其他国产车企,也很需要车载智能系统吧,为什么偏偏只选择了华为?”

“我又没说不给其他的国产车企授权车载人工智能。”陈长安撇了撇嘴,有些无奈的说道:“谁叫华为最先找上门呢?”

“而且目前就华为的智能汽车项目是最成熟的,其他的配套系统都已经研发完成了,就差一个车载智能系统还没完善。”

“其他的国产车企压根就没智能汽车的项目,比亚迪虽然有这个计划,但是也只是个计划,最多也就在预研的阶段,离着项目成熟还早着呢,数来数去能在一两年内商用的,不就只有华为吗?”

“而且别说一两年了,就算现在比亚迪立马动员全公司进行智能汽车的项目,没个五到八年,他们的项目是来不及推出市场的。”

“所以给华为签三年独占,根本影响不到其他的国产车企,就算华为不签三年独占,他们也无法三年内搞出一款智能汽车出来。”

关寇恍然大悟的点点头,她是没怎么注意国内车企的情况,在她的印象里,能叫得出名字的车企,大多都是外国的牌子,国产车也就仅限于比亚迪和五菱了,更别提在这之前,她甚至都不知道华为在造车

搞清楚情况和原因后,关寇算是理解了陈长安的想法和做法。

“明白了,那我现在就去联系瑞康电子那边的负责人,让他们配合华为进行车载人工智能的开发工作,刚好现在女娲的开发也基本上结束了,他们正愁没事做了呢。”

“行,去忙吧。”

四百五十三章 机器人大厨

湘南省煤业集团下属的一家煤场内,午饭时间,挖煤工人们正围坐在食堂里吃着煤场提供的午饭。

这家煤场也算是挺赶时髦的,在瑞康家用私人助手第二批上市的时候,煤场的管理层斥巨资一百万,直接买了三台,用来给煤场的工人们做饭!

这可把煤场的工人们给激动坏了,一到货,他们就都来围观了。

还别说,这个机器人做出来的大锅饭,吃着确实好吃,而且种类特别丰富!

川菜、粤菜、豫菜、鲁菜、湘菜、徽菜、浙菜、苏菜等等各种菜系的菜品一应俱全,而且味道都特别地道!

煤场内来自五湖四海的工人,都能从中尝到家乡的味道!

这放在以前,可不容易。

虽然之前煤场的厨师班子手艺也不错,可是他们可不会一次做这么多菜品,通常都是二三十种菜换着做,也没那么多口味和菜系选择,虽然一开始上班的时候吃着还是挺好的,但是吃三个月、半年、一年,慢慢的大家也就都吃腻了,比起食堂,更愿意出去吃一些其他小饭馆的菜。

煤场的厨师做的菜其实也挺好吃的,就是一直重复吃一些菜,总是会腻的,哪怕山珍海味,天天吃也受不了啊。

所以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厨师毕竟不是机器人,是会累的,让厨师班的掌勺们每天都做不同菜系的菜品,而且还要菜品丰富又多,最好不重样,这没十来个厨师是无法做到的。

而煤场当然不可能为了这一点小事,就请十几个厨师吧,再加上帮厨,那岂不是要建立一个三十多人的厨师班才够?

三十多人一年的工资开销都要几百万,这哪请得起啊!

不过在家用私人助手出现后,煤场的管理层敏锐的发现,这是一个好机会。

只需要三台不知疲惫的家用私人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