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术中使用的可能!
而且因为是一次定型,所以鱼皮胶原蛋白缝合线与纯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一样是单股线体结构,不用经过编织处理。
这就意味着在对病人的预后上,鱼皮胶原蛋白缝合线的效果是和纯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的效果一样的,既安全,又能促进伤口愈合,不会引发炎症,缝合后也不会在皮肤上形成蜈蚣瘢痕!
但是在使用前景上,鱼皮胶原蛋白缝合线又与人工化学合成的缝合线一样,可用于除特别限制可吸收缝合线使用部位外的所有手术!
唯一的缺点就是这种鱼皮胶原蛋白缝合线因为在制作中还是会经过化学工序,所以在吸收完全之后也会有化学残留。
但是相比人工化学合成的缝合线,鱼皮胶原蛋白缝合线的化学残留只有前者的5,非常的少,人体的新陈代谢很快就能代谢掉这些化学残留,基本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危害。
鱼皮胶原蛋白缝合线等于是集齐了现在市面上两种可吸收缝合线的所有优点,而且又避免了两者的大部分缺点,是一种最理想的缝合线!
其实陈长安的脑子里的那七八种可吸收缝合线中有五种都能达到这种完美的效果。
只不过其他四种要嘛得从活体动物身上提取肌腱二次加工,要嘛就是要求非常苛刻的工艺水平和制作环境才可以成功制造出来。
综合来看,只有鱼皮胶原蛋白缝合线,材料获取方式非常简单低廉,制作工艺也一点都不复杂,不用要求很精密的仪器或者高超的操作能力,制作的时候也不要求必须全程无菌,只需要在缝合线制作完成之后统一浸泡灭菌就行。
一般普通工人按照严格的制作流程按部就班的就能制作出来,陈长安只需要简单的培训一下工人就能批量生产!
所以,就决定是你了!
鱼皮胶原蛋白缝合线!
第四章 磨刀不误砍柴工
既然已经决定要生产鱼皮胶原蛋白缝合线,陈长安首先做的就是将脑子里的制作方法记录到了电脑上。
其实说起来好像感觉这个技术很尖端,目前全球都没人做得到,但是其实制作方法挺简单的,难的只是化学药剂的调配。
这就像是做合金一样,像是不锈钢,在没被发明出来之前,人们根本想象不到在熔炼钢铁的时候只需要加入一定量的铬和镍就能冶炼出不会生锈的钢材。
同理,其实做这种胶原蛋白缝合线,提取胶原蛋白其实很简单的,用蛋白酶进行酶解就行了,高中生都懂得。
唯一难的是如何将提取出来的胶原蛋白制作成线,并且还得保证线条有足够强的抗张力,不能一拉就断,而且长短粗细不能受限制。
而陈长安就掌握了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当鱼皮中提取的胶原蛋白经过脱色、除重金属之后,只需要用配置好的混合化学制剂浸泡,经过特殊的化合作用后,胶原蛋白液就能凝固定型。
然后将凝固成型后的胶原蛋白再进行分割和裁剪,就能获得成品胶原蛋白缝合线了。
而且这种缝合线的抗张力非常强,哪怕是裁剪成目前医用缝合线最细的尺寸,也能保证足够强的抗张力,并且在缝合线被人体自然吸收50后还能保持70以上的抗张力,足够坚持到伤口愈合。
一般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缝合一周后抗张力就只剩下55了,非常逊~
所以生产的整个流程都不难,裁线部分用制作一般缝合线的机器就行,只需要培训工人怎么提取胶原蛋白就行。
化学制剂的配置虽然需要生物医学工程毕业或者化学毕业的人才来制作,但是瑞康怎么说也是姑苏本地不小的医疗器械公司,招聘的技术人员几乎都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或者医疗器械工程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都有,一点简单的化学方面的工序还是可以搞得定的。
而需要用到的化学制品也非常好购买,姑苏本地制作化学制片的公司都能买得到,大多是一些常见的醛类和卤素类还有一些醇类的化学品。
如果现在陈长安手上有这些化学品,他自个都能配置的出来,更不用说公司的那些研究员了,都是小问题。
不过配方还是要保密的,为了尽量保证化学制剂的制作方法不泄露,陈长安会把具体的配置方法分成几个不同的流程,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流水线式的制作。
这样每个员工接触到的都是制作化学制剂的一部分流程,而且也不知道是中间的流程还是开始的流程,具体的调配分量也不清楚,这样哪怕所有参与制作的员工一同被挖走了,他们想要还原出配方也得成组的试验个一年半载,才有还原的可能。
而这么长时间足够陈长安做出应对方案了。
陈长安一边想着这些生产上的问题,一边将具体的制作方法和化学配方都记录在了自己的电脑上。
“不行,如果要将制作化学制剂分成好几个不同小组的话,员工不够,得招人!”
陈长安身子往后一仰,靠在了老板椅上,细细回想了一下公司的员工构成。
现在公司在职的研究员一共只有不到二十个,其中有14个都分配在了公司下辖的三个工厂负责产品的质检,和维护流水线设备。
只有5个研究员是在总部上班,但是他们要负责采购与检验工厂的制作耗材,像是做口罩的无纺布、鼻梁条,制作缝合线的线材等等
公司所有的耗材采购都由他们带领的采购部负责,光是这方面五个人都有点忙不过来了。
所以如果要再开设一条胶原蛋白缝合线的生产线,陈长安需要扩招一些医学工程或者医疗器械工程专业的研究员了。
而目前最快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去参加校招!
至于社会招聘?
别想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虽然没什么名气,但是就业率还是挺高的。
现在国内医疗公司和一些医疗it公司都抢着招,本科应届生就普遍能拿到八千到一万二的月薪!一般毕业了就直接入职了,而且工作很稳定,不太会经常跳槽。
这种冷门学科如果不去招应届毕业生的话,就只能挖角了。
而且通常挖角的话价格都不低,效率慢不说,工资支出也是很大一笔开支,最起码要在人家原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