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9 章(1 / 1)

医疗黑科技 顾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按照震前的地图和行政区域地图,去往各个县镇、乡村,分散到10万平方公里大小的地震重灾区之中,与先期抵达那的通讯、供电、医疗以及行政救援组们汇合,组成一个个小型救援中心,开始进行严峻的抢险救援工作。

一个个穿戴着动力外骨骼和迷彩服的救援队员从他的面前走过,微笑着和他挥手道别,头也不回的往山区方向走去。

陈长安深深的凝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这一幕将会牢牢刻印在他的心底,可能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他在心里由衷的感叹,每当同胞遭受大难之时,都会涌现出无数多英勇无畏的逆行英雄,撑起这个民族的脊梁。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华夏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哪怕经历了千难万险,历经数千年的风霜,却依旧能屹立不倒的原因吧。

上午七点半,天空彻底放亮了,但是天上却下起了小雨。

坐在空降飞机上的祝良辰,颤抖着嘴唇,对坐在一旁的同伴问道:“老高,这天气能跳的了吗?”

他颤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机舱的舱门正对着他敞开着,细雨混着大风就往他脸上招呼,哪怕现在是六月,那也有些太冷了!

因为现在他们是在五千米的高空之中!

十分钟之后,他和另外十四个先遣队员,就要进行空降救援!

“明明上飞机的时候还一切正常呢,怎么才飞了没十分钟,这雨说下就下了!”

队长老高偏头看了看外面的云层,抱怨的说道。

飞机上,专门安排的电视台记者、摄影师对视一眼,戴着厚厚降噪耳机的记者大声采访道:“高队长,下雨对这次空降任务是不是增加了不少难度?”

老高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一旁专门负责记者安全的一个军官耐心的向记者解释道:“这次空降救援是一次盲降,本身的危险性就非常高。”

“先遣队员们就是在冒着失去生命的巨大危险去完成拯救人民生命的任务。”

“通常说,一个空降场至少需要几平方公里的开阔地带。这首先与飞机速度有关,飞机速度快,散布面积就大。

二是与跳的人数有关,同一架飞机,跳10个人与跳20个人需要的空降场是不一样的,速度大,人物间隔就要大。

第三点与空投的高度有关,空投的高度越高,散布越大,散面呈自然椭圆形,风速大小、风向角度和空投高度,使伞群在空中产生一个飘移。

飘移中,每一个层风不一样,有的层风向东吹,每秒10米,有的层风向南吹,每秒5米,每一个伞兵的重量不一样。

体重不同的人,在不同层风飘移的速度不一样,高度高、气象变化比较大,使空投准确性大大降低。

第四,与是否有地面引导和提供的气象资料有关。如果地面有指挥飞机的,就好投中,反之,没有指挥,也没有地面和空投高度的气象资料,空降难度就大大加大。

目前面料的情况复杂性就在于此,要想投得准,在一定限度内,需要降低高度。

但是周围的山不允许降低高度,震区周围的山最低是5100米,如果太低飞行就会撞山。

没有气象和地面引导支持,难!

没有足够的空降场,难!

飞机高度降不了,还是难!”

听到他的解释,记者和摄像师都焦急的看向了那十五位空降救援队员,神色紧张的说道:“那怎么办?”

老高摇摇头,冷静的说道:“再困难,也不能放弃,我们接到的任务必须完成!”

“高度降不了,那就高空盲降,天气不好,那就借助北斗导航或者航图上大体确认是否到达指定空降区域,然后直接盲降!”

“挑战再大,难度再高,也必须完成!”

老高深吸一口气,对所有先遣空降救援队员吼道:“兄弟们,人民群众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灾情,就是命令!”

“灾区的老百姓,灾区的群众,正期盼着我们!”

“所有人做好盲降准备!最后检查一遍装备!”

“第三次盘旋进入空降区域之后,开始盲降!”

其他十四个空降救援队员同样大声吼道:“保证完成任务!”

在他们旁边,摄像机忠实的记录下了所有人的样貌以及这令人动容的一幕。

这将是一份珍贵的抗震资料,甚至有可能成为这十五位空降救援队员生前留下的最后一份影像资料。

三百三十七章 好险

祝良辰不知道是第几次抚摸自己身上的这套噬鲨1型动力外骨骼。

虽然这套外骨骼摸起来冰冷刺骨,并且硬邦邦的,通体都是金属,但是摸着这套外骨骼,祝良辰的心里却十分的振奋。

如果没有这套外骨骼,他真的没有勇气在这五千米的高空之上,往下跳!

“大家注意了,打开你们身上外骨骼的减震模式,并且调整为抗冲击状态,一会打开降落伞落地的时候,做抱伏状,尽量将身体包裹起来,让金属外骨骼暴露在外,承担地面的冲击力。”

“今天给我们培训的瑞康集团技术员说的内容都记清楚了吧?这套外骨骼有非常好的抗冲击效果和防御性,我们就算是掉落在尖锐的碎石上,只要护住身体的关键部位,那就不会有事!”

老高振振有词的在重复着安全条例,这还是今天早上瑞康的技术员刚刚整理出来的几条安全注意事项。

他们虽然不会跳伞不会空降,但是他们对这套动力外骨骼心里门清啊,非常清楚这套外骨骼的性能优点,知道怎么做可以提高空降的安全性。

其实就是个笨办法,所有空降员在降落伞打开,快要触地的时候弯腰抱住自己的大腿,缩成一个球,将自己的身体包裹在外骨骼内部,所有的冲击力自然就由外骨骼为他们承担了。

并且地面的碎石或者树木甚至是建筑物废墟等一切尖锐物体也无法戳穿坚硬的外骨骼,直接伤害他们脆弱的肉体。

扛得住子弹的坚硬外骨骼,自然是可以扛得住这些尖锐物的撞击,只要搜救队员的身体不直接和地面的尖锐物接触,那安全性就很有保障。

要是他们没有这身外骨骼,只能背着个大背包直接空降的话,降落点稍微有一点尖锐的物品,就有可能直接戳穿他们的身体。

运气不好的话,树枝或者一些尖锐的石头戳中脑袋或者胸口,可能人直接就没了。

但是有这套动力外骨骼的保护,安全性可就大大增加了。

不过在上飞机之前,他们还是一人写了一封遗书的,抱着一股视死如归的心态,做好了牺牲自己生命的准备。

2026年6月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