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8 章(1 / 1)

医疗黑科技 顾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里走出来的是本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陈长安!陪在他身旁一起销售这份荣耀的是他的家人,他们将一同前往斯德哥尔摩音乐厅现场参加诺贝尔颁奖典礼以及之后的晚宴。”

“今年刚满27岁的陈长安,在今天晚上,将会成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得主,并且是诺贝尔所有奖项中历史第二年轻的得主!”

“他也是1915年之后,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

“继屠呦呦院士之后,这是华夏籍学者拿到的第二枚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恰好相隔了十年,这枚奖牌再次成为了华夏籍学者的荣光!”

“人工造血设备的出现,对世界医疗行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挽救了无数患者的姓名,哪怕是电视机前的你我他,在未来的某一天,也一定会用的上人工造血设备生产的人工血液。”

“这是多么伟大的医疗壮举!”

“让我们一起由衷的感谢陈长安先生为华夏,乃至世界医疗行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王冰冰通红着脸,洋洋洒洒的发表了一番激动人心的赞歌,心里十分的激荡。

此时她非常的想要近距离的站在陈长安的面前,亲自采访采访他,想问问他对荣获诺贝尔奖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此刻的感想如何。

可惜的是,此时并没有媒体采访的环节。

陈长安在短暂的停留,向四周的媒体和围观群众们挥了挥手后,就扶着父母坐进了诺贝尔基金会安排的礼宾车中。

上车之后,陈长安摇下了车窗,向激动的同胞们微笑着点头致意。

他们在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里,在酒店外等候了数个小时,脸蛋都冻得通红,睫毛上都结了一层薄霜,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最后感谢了他们一番后,陈长安便和其他诺贝尔奖得主一起坐着礼宾车,前往了颁奖典礼现场。

诺贝尔颁奖典礼的流程已经经过了上百年的优化,早已有了定例。

下午四点半一准,音乐厅里便响起了古典而又肃穆的瑞典王室乐曲,这便代表着,诺贝尔颁奖典礼正式开始了。

一曲《国王之歌》演奏结束后,诺贝尔家族成员、瑞典王室成员、政界领袖,来自文化界、艺术界、学术界的受邀人士,以及受邀的各国大使,还有获奖人的亲朋好友们,林林总总一千多人一起站起身向国王送上了敬意。

颁奖典礼这便拉开了帷幕。

而此时的陈长安,却不在舞台下的宾客席上,而是和其他几位诺贝尔奖获奖人,一起在颁奖台的幕后,等待着自己的名字在音乐厅中响起,再出去接受这一千多观礼嘉宾的欢呼与他们送上的祝贺。

不过在这之前,首先走上颁奖台的是诺贝尔基金会主席赫尔丁先生。

他得先进行一番隆重的开幕致词,无非就是称赞一下过去一年科学界做出的成就,赞美一番获奖者们的优秀成果,再展望一下未来,希望未来的科学界越来越好,优秀的科研成果越来越多,文学作品也蓬勃发展。

这些打着官腔的致词,陈长安基本上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没有心思去仔细倾听。

站在颁奖台的幕后,陈长安此时和其他几位获奖人的表情几乎一样,全都有些紧张和激动。

因为在赫尔丁先生开幕致词结束之后,就该开始颁奖了!

那一枚金灿灿的诺贝尔奖牌,红彤彤的证书,以及一张一千万瑞典克朗的奖金,都在等着陈长安上台领取!

那是只属于他的荣誉!

二百九十八章 荣耀归于吾身

开幕词结束之后,诺贝尔基金会的主席赫尔丁先生便走下了颁奖台,也成为了一位普通的观礼嘉宾。

诺贝尔化学奖评审委员会的委员长,同样也是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的帕塔帕院士走上了颁奖台。

接下来他在台上说了些什么,陈长安已经没心思听了。

依稀他只记得在一番长篇感谢之后,站在他一旁的今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人布兰查德教授笑着走上了颁奖台,从瑞典国王手上接过了奖牌和证书。

直到。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评审委员会的委员长,同样也是卡罗林斯卡学院的校长米凯尔先生走上了颁奖台。

他拿着一张薄薄的发言稿,用着洪亮而又富有中气的声音,面向一千多位观礼宾客们,包含感情的宣读道。

“当现代医学跨入21世纪以来,最让医生们头疼的问题不是复杂的疑难杂症,也不是矛盾的医患关系,更不是医疗设备的不足。”

“反而最困扰医生们的,是一个非常显浅的问题,那就是缺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疾病可以通过诊疗手段来治疗,手术量的加大导致用血需求的加大。”

“在这个所有人类共存的地球上,每一秒钟就有六个人因为各种原因需要输血治疗,每天、每月、每年,临床所需的血制品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天文数字。”

“血制品不是食物也不是商品,不能从地里长出来也不能用机器做出来,所有血液都要从活人身上采集。”

“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献血率只有不到1,献血率能达到1以上的国家,都非常的稀少,然而至少每个国家的献血率达到2,才能满足现阶段的缺血困难。”

说到这里,米凯尔先生停顿了数秒,抬起手环视了一圈在场的宾客,才再次说道。

“但是!他借助科技的力量,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打破了血制品不能用机器做出来的这一铁律,制造出了人工造血设备,这个壮举不只是改变了医学界,还造福了全世界所有人类!”

看着台下一双双凝视着自己的眼睛,米凯尔先生拉高了分贝,慷慨激昂的宣布道:“所以,本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得主是,来自华夏的陈长安先生!”

“以表彰他对人类医疗做出的卓越贡献!”

“让我们将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位今年才刚27岁的先生吧,他理应享受这份荣耀!”

他的话音还未落下,现场就已经响起了无比热烈的掌声,其中还夹杂着无数欢呼的声音,将米凯尔先生的话语淹没在了欢呼声中。

在掌声雷鸣之中,陈长安步伐稳重的从幕后走上了颁奖台。

要说现在的心情如何,陈长安无法回答。

那种夹杂着紧张、兴奋、激动和快意的感觉,无法用任何准确的词汇来描述。

诺贝尔奖作为目前科学家的最高荣耀,可以说是地表分量最重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