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6 章(1 / 1)

医疗黑科技 顾屈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的与陈长安抱了一下,才自我介绍道:“我是驻瑞典的大使罗嘉,接下来的一周里,陈总您的人身安全就将由我们大使馆全权负责了。”

“罗大使您好,很高兴见到您,这次实在是麻烦您了,不过我估计这是我第一次出国领奖,也是最后一次了。”陈长安挑了挑眉毛,自嘲的笑了笑。

估计以后他是没什么机会亲自出国领奖了,哪怕再有其他的国际大奖,甚至是二度荣获诺贝尔奖,他也只能让别人帮他代领了。

罗大使自然懂陈长安的意思,现在大使馆里还放着一箱从国内刚运来的细胞强化针呢。

他哈哈一笑,伸手请道:“我们进房子里再聊吧,十二月的瑞典还是很冷的。”

“阿,对对,我们进去聊。”陈长安笑着点点头,和罗大使并肩走进了楼里。

在楼内的一间会客室里,罗大使驱散了自己的下属,只带着大使馆的武官,与陈长安开始了一场密聊。

“我代表驻瑞典大使馆的所有工作人员,恭贺陈总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这可是咱们华夏的第三块诺贝尔奖,也是第二块科学奖,陈总能获得如此殊荣,大使馆全体上下的工作人员也都与有荣焉。”

罗大使落座后的第一句话,还是对陈长安的祝贺。

可能对驻其他国家的大使来说,虽然他们也很清楚诺贝尔奖的重要性,但是绝对没罗大使的感受深。

每年斯德哥尔摩都会举行一次盛大的诺贝尔奖颁奖晚会,就连瑞典国王都会到场,他们这些外交大使也经常会被邀请在现场观礼。

可是每年观礼的时候,他都是看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科学家从瑞典国王的手上接过诺贝尔奖的奖牌,从来没见到过来自华夏的科学家上台领奖。

诺贝尔奖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只有屠呦呦院士和莫言先生这两位华夏国籍的学者获得过诺奖殊荣,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及其稀罕。

对罗大使来说,能在自己的大使任期内,亲眼目睹一位来自华夏的学者斩下诺奖,绝对是能令他无比激奋的事情!

“陈总,这次对您来瑞典领奖的行程,我们大使馆已经和国内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做了五套安保预案,以及一些应对突发情况的反应预案,具体的细则,将由驻瑞典武官马景大校来向您介绍。”

罗大使在真情实意的祝贺了陈长安一番之后,就将身边穿着一身军装的驻使馆武官介绍给了陈长安。

这位马景大校客气的向陈长安点点头后,就慢条斯理的开始向他介绍起了接下来一周内的安保安排,以及需要陈长安配合的安保工作,还有接下来的行程问题。

内容非常的多,马景大校也讲的非常的细致,陈长安也听的很认真,毕竟这关乎他的小命,能不认真么?

足足两个小时后,马景大校才将整个安保问题,和陈长安沟通好。

二百九十六章 诺贝尔爷来啦

瑞典时间的12月3号上午九点多,陈长安一行人抵达了斯德哥尔摩。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陈长安根据诺奖组委会的安排,在4位特殊“保镖”的保护下,出席了好几场诺奖获奖人的演讲会。

其中还有一场是属于他自己的报告会,在6号下午的三点,斯德哥尔摩大酒店的报告厅内,陈长安也向着许许多多来参加诺奖周的优秀科学家和学者们,做了一次人工造血设备的专题报告会。

在过去的三年多将近四年的时间里,人工造血设备在国际上已经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绩,间接和直接的挽救了数以千万计的普通人。

有因为突遇大型车祸而大出血的司机和乘客,也有因为工程塌方或者地震事故出血严重的工人和普通人。

更有生产大出血,处于死亡线边缘的产妇,以及遭受长期慢性贫血疾病,需要定期大量输血的病患。

很多原本因为缺血,或者是血库的库存血不够用,紧急调血来不及的情况下危及生命的情况,都因为人工造血设备的出现,成为了过去式。

地球上的每一家大型医院,基本上都不再会为血制品不足而感到困扰,一些小型医院虽然可能因为硬件条件的不足,无法储存太多血制品,但是在血制品不足的时候也可以迅速调到大批血制品!

可以说人工造血设备的出现甚至直接改变了世界医疗行业。

而且依托人工造血设备的蓬勃发展,也出现了很多血制品生产公司,以及血制品制造流程的配套产品供应商的发展。

比如制造血袋、培养基、输血管等等血制品配套产品的公司,也因为血制品行业的蓬勃发展,搭上了快车。

人工造血设备的出现,间接在全球创造了一个每年千亿人民币的新兴市场!

光是将这些数据一项一项的做成PPT列出来,就足够引起所有参加报告会的学者们的惊叹。

陈长安的人工造血设备,十分符合诺贝尔奖颁发的初衷:表彰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士。

在过去的几年里,陈长安无疑是在医学上做出了最大贡献的那个人!

在属于他的报告会上,他出尽风头,享受到了热烈无比的掌声!

当然,在参加化学奖和物理奖等其他奖项获得者的讲座上,陈长安也不吝啬的向他们送上了掌声。

每位能靠成绩拿到诺贝尔奖的学者,都应该获得这份属于他们的掌声!

在诺奖晚会开始之前的一周里,除了参加了几场讲座之外,陈长安也带着家人朋友们参加了一场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音乐会,也算是提前踩点了。

因为10号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和晚宴,就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

就这样,陈长安一边在关寇的协助下远程办公,处理着国内公司的事务,一边也算是小小的度假了几天,在斯德哥尔摩稍微游玩了一阵。

很快,时钟就走到了2025年的12月10日!

斯德哥尔摩时间下午三点,寒风呼啦啦的在半空肆虐,12月的瑞典,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但是,哪怕零下的温度与刺骨的寒风,也依旧无法吹灭斯德哥尔摩居民和从世界各地汇聚于此的媒体们的热情!

今天可是一年一度的诺贝尔颁奖典礼!堪称全球含金量最高,重量级别最高的奖项,自然会受到全球媒体的瞩目。

所有今年诺贝尔奖获奖人所下榻的斯德哥尔摩大酒店内,此时陈长安也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