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1 章(1 / 1)

医疗黑科技 顾屈 2000 汉字|14 英文 字 2个月前

的更快,跳得更高,力气也更大!

这,无疑是造福全人类的一项技术。

如果你失去双腿,你会不会渴望可以重新站立?

如果你双目失明,会不会渴望再次看见光明?

如果你双手残缺,会不会渴望可以与爱人拥抱?

让残疾人都能借助义肢,实现生活自理。

这是所有人都不能拒绝的未来!

其实现在人类就已经在往赛博化发展了。

心脏支架、AR/VR眼镜、义肢、军用外骨骼装甲……这些都在证明,毫无疑问,人与机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会不断被打破。

只不过未来社会会不会向赛博社会进化,还有待商榷。

但是这些都和陈长安无关,他想要做的只是提供更好,更先进,让人类更加幸福的医疗技术!

至于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只要利大于弊,那么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陈长安坐在办公椅上,手指轻敲着桌子,思考了良久之后,对关寇说道:“行了,印度的事就按我说的去处理吧,让小林准备一下车,我要去一趟研究中心。”

现在云珩手头癌症特效药的工作基本上都已经收尾了,剩下一些特殊人群的不适应问题,暂时也无法解决,只需要留下五六个研究员盯着癌症特效药后续的一些反馈数据就行。

云珩的项目组也经过了二次的扩张,现在整个项目组正式的研究员有六十多位,从初级到高级不等,还有十多个实习生。

新招收的研究员大多都是神经学和生物医疗方面的科研人才。

研究中心这边也一直按照陈长安的要求,在招收人工力学和机械学方面的科研人才,现在陆陆续续也招聘了三四十号人了,只不过因为一直没开新项目,他们都在负责人工造血设备的完善工作。

现在完全可以将这些研究员整合起来,进行仿生义肢方面的研发!

这次的研发,可不是小打小闹了!

陈长安抵达研究中心后,就直接找上了云珩。

休息室里,陈长安捧着一杯热茶抿了一口后,赞叹了一声,说道:“云珩教授,有一个新任务要交给你。”

坐在陈长安对面的云珩扶了下镜框,一脸严肃的点头回道:“没问题,陈总您尽管吩咐,团队里的年轻人都已经休息够了,随时可以开始新项目的研发!”

云珩在科研中心待的挺满意的,在陈长安麾下,不用应付一些研究机构中的勾心斗角,科研经费也管够,陈长安也从来不瞎指手画脚,工作环境很舒心。

而且在陈长安的帮助下,成果出的也快,一切都很好,云珩自然是对陈长安的吩咐言听计从。

“是这样的,现在集团的运营情况非常的良好,现金很充沛,足够启动大型的科研项目。”

“所以我在认真考虑之后,决定启动仿生义肢项目。”

陈长安从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个公文包里拿出了一叠资料文件递给了云珩,示意他看一下。

“这是一种全新的仿生义肢,通过神经元与大脑连接,理论上植入到患者身体上之后,使用起来和原装货没有任何差别,可以做到完美适应。”

“不仅如此,这种智能义肢还有触觉反应系统,患者使用后可以感受到触感、压力、寒冷。”

“并且为了让义肢更好的不被看穿,将会使用一种仿生皮肤的技术,植入后单从外观上看,很难分辨出这是义肢还是真正的手臂,如果患者再戴一副手套,几乎不会被人看穿。”

“最大程度的照顾了患者的自卑心理,能让失去双手或者双腿的残疾人,以一种健全的心态重新融入社会!”

二百六十四章 那就干

云珩仔细的看了一遍陈长安递给他的文件资料。

他虽然不是机械方面的专业人士,但是也大致看懂了文件内容。

但是正因为看懂了,他心里的困惑反而更多了。

“陈总,按照您的这份计划书,很多技术难题目前都无法突破的吧,光是您描述的这种仿生皮肤,目前市面上就没有可以做到完美仿生的产品吧?”

“而且义肢如果需要拥有触觉系统,这会涉及到很复杂的神经问题,需要在义肢上模拟神经元,这个工程也会十分浩大。”

“现在的基础机械制造能力,欧美倒是挺不错的,诸多在义肢方面投入研发的欧美公司,都有几款概念产品,试用的效果都挺好的,在长期复健之后,可以做到捏起纸张的细微操作。”

“但是国内在义肢制造方面还是很落后的,机械义肢的制造和控制操作技术,比起机器臂还要困难一些,国内只有几所科技大学的团队有在这方面进行一些预研工作。”

“我们如果想要研发一只可以用意念控制的、有触觉的仿生手,有很多的困难都不好克服。”

云珩在看完文件之后,立马就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

陈长安挑了挑眉,他早就猜到了云珩会有这个反应,不急不缓的解释道:“云教授,您说的都没错,但是这些问题并非不能解决。”

“仿生皮肤的问题是最好解决的,你可能不知道,华夏电子科技大学的嘉教授以及团队,已经研发出了一种具有仿生性的共聚物薄膜。”

“这种材料同时集成了电致变色三苯胺和自愈Diels-Alder基团。”

“这种兼具弹性和可伸缩的共聚物薄膜,就像天然变色龙的皮肤一样,可呈现出显著的颜色变化,同时具有良好的自愈合性能。”

“这是最适合用来做仿生皮肤的材料,不单具有和皮肤一样的柔韧性和弹性,而且还有自愈合的能力,如果不小心刮到或者裂开,是可以自愈的。”

“我已经考虑过了,电子科技大学的嘉教授虽然已经将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了出来,但是目前还没有将这种产品商业化。”

“我们集团可以给嘉教授以投资参股的形式,花费十亿美元建造一个生产基地,将这种共聚物薄膜商业化。”

华夏电子科技大学研发出这种共聚物薄膜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虽然这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全新材料,但是由于制作成本十分高昂的原因,一直都只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光是投资将其商业化,就至少需要花费数亿美元建设生产基地,才能降低生产成本,将其变成一种批量工业化的商品。

一时之间,并没有哪个公司愿意付出这么高的代价,毕竟目前还没有什么和共聚物薄膜配套的规模化产业链出现。

但是瑞康集团愿意!

如果瑞康接下来要在人造义体方面投入大额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