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肺部排出体外。”
“在临床上,显然氟碳人造血更具备发展前景,是较理想的血液代用物。”
“就是贵了点比起人血鸡肋了一点但是如果可以把制造成本降下来,还是有实现普及性的可能!”
但是陈长安却摇了摇头,坚定的否认道:“氟碳人造血显然不是最优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研发出氟碳人造血之后,大部分科研人员就停止了这方面的后续研究。”
“氟碳人造血只拥有传输氧气的功能,并没有白血球、血小板、抗体、酶等生物物质,所以抗菌、凝血、免疫等的功能是没有的,而且最重要的输送养分的能力也不具备。”
“这种乳白色的氟碳液体,根本不具备发展前景。”
“如果说人体是一辆汽车,而血液是轮胎,当发生交通事故,轮胎爆炸了,需要换胎的话,以前只能将志愿者献的血当做备胎换上,而我们要做的诱导造血干细胞技术,就是在为人类制造第二个备胎。”
“至于氟碳人造血,最多也就只能当个千斤顶用,临时顶一顶可以,想要当轮胎用,那就别想了。”
“未来的人工血液方面,只有诱导造血干细胞技术,才是最优解!”
第八十九章 诱导造血干细胞 (求推荐票、求收藏)
白秉纯研究所的会议室里,满满当当坐着的科研人员们,一个个都眉头紧锁。
特别是那几个机械学系的研究员,更是对生物这块一知半解,根本不明白陈长安的意思。
“这样,我简单的解释一下我们接下来的科研方向。”
陈长安轻咳了一声,打断正在沉思的研究员们,沉声说道:
“当我们的身体需要繁殖新的皮肤细胞或者胃细胞时,已经存在的细胞会复制自己的部分内容,包括细胞核里的遗传信息,然后分裂成两个完全不同的子细胞。”
“这也就是我们比较熟知的有丝分裂!”
“但是大家都知道,血液中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成熟体都是没有细胞核的,这就代表着红细胞和血小板是不能自我复制,需要用其他方式进行复制。”
目前临床输血已经很少会直接输全血了,一般都是输成分血,根据患者身体情况的需求,患者缺什么就输什么,血小板不足就输血小板,红细胞不足就输红细胞。
而这两种细胞恰好又是不可自我复制的细胞,在实验室的培养中,是无法实现细胞自我培育的,不像其他细胞,可以在体外进行细胞培养,也就是经常被提起的细胞克隆技术。
这些都是比较显浅的知识,任何一个高中学过生物的学生都明白这个道理,显然这些科研人员也明白。
陈长安说这些,是为了给接下来的发言做铺垫。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呢,正因为血红细胞和血小板不能有丝分裂,所以为了维持红细胞和血小板在人体中循环运作的正常数量,人体内需要有一套控制机制来生产血液。”
“为了维持红细胞数量的正常,我们的身体每分每秒都会清除并且重新储备制造红细胞。”
“而人体制造红细胞,主要还是依靠我们骨髓中含有的造血干细胞来进行。”
陈长安着重看了几眼已经有点开始懵,不知道他要说什么的机械学研究员们,笑着说道:“几位机械学方面的研究员可能不太清楚什么是诱导造血干细胞技术。”
“我简单的解释一下!”
“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很神奇,可以变成任何一种血细胞,比如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
“这些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重点就在这了,造血干细胞是可以进行有丝分裂的,是带有细胞核的。”
“造血干细胞可以说是人体内的一种万能细胞,是属于多能干细胞中的一种专能干细胞,专门用来分化成血细胞的。”
“造血干细胞可以选择性的分化为两种不同的细胞,另一种细胞先不谈,我们主要是希望可以通过人工诱导技术,将造血干细胞分裂之后,再诱导为共同髓系祖细胞。”
“共同髓系祖细胞并不是一种成熟的干细胞,不能继续有丝分裂,但是却可以再次做出下一步进化的选择。”
“这种祖细胞便可以诱导为可以生成血小板的巨核细胞,红细胞,以及一些特定类型的白细胞。”
“而我们要做的,便是用志愿者身体提取出的造血干细胞,通过一种医疗设备,进行诱导,将造血干细胞人为的分裂成无数个子细胞!
之后再将其诱导成共同髓系祖细胞,最后再诱导为红细胞或者是血小板。”
陈长安有些激动的拍了下桌子,振奋人心的说道:“造血干细胞是一个异质性的群体,具有长期自我更新的能力和不断分化成各类成熟血细胞的功能!
“一个成年人体内大约有3升的造血干细胞,每天都会有40l的血细胞衰老死亡,又有40l的血细胞被制造出来,一年就会更新将近14升的血细胞。”
“这种自我更新从你生下来到死亡才会停止,但是这个更新过程中却根本用不完那3升的造血干细胞,甚至只用到了非常少的造血干细胞而已。”
“理论上来说,一个造血干细胞,是可以分裂差不多200-500次,自我更新能力才会明显减弱!”
“而这种分裂是呈几何级增长的!越分裂越多! 12、24、48、816、直到2500次的分裂,才会开始减弱。”
“所以如果我们可以做到长期维持造血干细胞的体外分裂,那么理论上10l的造血干细胞,只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分裂生成出的血细胞,就足够支持一家大型三甲医院两三年的血制品用量!甚至还不止!”
“这才是为贫血病人以及失血病人提供输血支持的最优解!”
陈长安这一副极具蛊惑力的演讲,引起了那八位自动化机械方面的研究员频频侧目,完全陷入到了他的美好畅想之中。
可是那些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员却丝毫不以为意。
关于人工诱导造血干细胞制造血细胞的事情,陈长安并不是第一个提出来的,甚至都已经被提出大半个世纪了。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干,目前在这方面研究最深的日国科研团队,也只能做到实验室中的人工诱导造血干细胞的能力,而且成本很高,产量很低,一天能诱导出一两百亿个血细胞就不错了。
然而一千亿个血细胞,也才几毫升而已,根本都不够做试验的,更别提量产了。
无论是诱导技术,还是临床试验,目前国内这边的科研都还处于一片空白的地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