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性格,从平和到偏激,从公正无私,到自私自利,从热情奔放到自卑懦弱,人类曾经出现的,全部复现了一遍。
李林用自己现在的肉体,行走在这座实验室中,一处处屏幕上显示了极端复杂的数据,一位位实验人员,都在紧张地进行分析处理,利用有着高度分析计算能力的AI进行辅助处理,得到一个个结论。
李林明白自己的特例不可能复现出来,不可能靠复制自己的大脑来制造出其他拥有黑色潜力的人类。这个宇宙的本源规则之一,他已经明了,就是不可复制性,不会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现世物质,哪怕是神,在操控着同样数量,同样种类的基本粒子,也不可能制造出一模一样的物体。因为这些基本粒子的运动方向,完全是由本源意志在控制着,除非有神能够操控本源意志,才有可能制造出一模一样的物体。
否则就算外观一样,在内部,其基本粒子运动方向各异,从最细微之处就有巨大的不同。
各种各样的实验品,其大脑组成各有不同,而后天教育各有不同,最后的精神潜力也大有区别。
李林在一处大屏幕上停下,这里放映着最新的研究成果,当然还都是最原始的结果,需要经过多次验证和处理才能正式向主神提交评定,来换取贡献度。
这类实验级别一直是最高的,一旦有重大突破,其奖励远远超过其他任何研究行动,做出关键突破的人员,其自动就能拥有一次无偿转生的机会,更不用说还有巨大的贡献度。
其他参与研究的人员,只要经过验证是不可或缺的一员,那就同样有着巨大的奖励,这种奖励绝对公平,不会有人冒领,更不可能被漏掉。
因此这些实验人员积极性之高,以至于要强迫休息和娱乐和保证他们的工作能力,不过这种情形,在人类历史上层出不穷,很多人废寝忘食的学习和工作,丝毫不亚于此。
当然,对背后实验室的运作,李林丝毫不关心,他只是看到了其中一条实验结果。
“根据主神提供的精神波动理论,通过辅助工具表现这种精神波动,根据大量样本表明,凡是抱有强烈生存意念,对宇宙本质探索有强烈兴趣这种品格的实验体,其精神潜力远超过其他性格的实验体,更为重要的是,精神波的频率和波长,与先天的大脑器官,以及后天的性格等因素,其关联公式如下:……”
第四百一十七章精神波动(下)
李林慢慢看着这一段研究成果,不可否认,它还很粗糙,而且没有经过大样本量的测试和验证,但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贴近这个本源宇宙精神层面的实质了。
在最初接触到本源意志时,他曾经做过猜想,将借助系统才能接触到的精神力量,对应到现实中一种形象描述,那就是对波动的描述。
波有频率和波峰波谷,精神品质就是频率,数量就相当于波峰的高度。当精神品质提高,也就是频率不断提高,可以逐渐接近这股未知精神力量的频率,虽然不知道它的频率有多高,但可以想象是一个近乎无穷大的数值。
而波峰的高低,就代表着精神力量的多少,同样频率的两股波叠加,其频率不变,其波峰波谷,却会增加到原来的一倍,正好契合诺亚空间对精神力累计的方式。,这个猜想在当时没有足够数据支持,只是他模糊的一种直觉,直到今日才得到了大范围实验和研究。而新出现的这段研究成果,就将这种定性的描述,更进一步,发展到定量分析的层次。
“精神波动的频率是指精神品质,主要由如下因素决定,意志强度,思维深度,大脑器官的复杂度,成正比例指数关系……这三者越高,其个体的精神波动频率越高。精神波动的振幅则是指精神力的总量,同样与这三者同样成正比关系,但呈现线性增长。精神波动的波长目前没有发现确切意义,但猜测与精神对物质的操控能力有关……”
李林看到这里,点点头,精神波的频率就是精神品质,从给出的公式关系可以看出,精神品质可以无限接近于本源意志的程度,也就是个人的精神频率可以达到不可思议的数值,可以无限接近于本源意志的频率。但振幅仅仅是线性关系,那就意味着增长幅度有限,诺亚系统给出每个层次999的精神力上限,也就是基于此,人类这种肉体生物,很难承受无限振幅的精神波。
这些理论知识虽然艰涩难懂,而且很多地方还很模糊,但一旦有了成型的理论,他接下来的探索过程就有了指导,可以有的放矢。原子弹的出现,就是典型的在理论指导下诞生的产物,而且在诞生之前,有很多人都预见到它的威力,把它视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在二战那种时刻,美国可以耗费20亿当时的美元货币,去搞这种武器,如果没有原子裂变等一系列理论的指导和说明,说服那些政客可不容易。
“个人精神力总量有上限,不可能无限增长,那又要如何提高自己的实力,使之突破系统的限制?”李林想着想着,不由地念出了声。
如果没有看到这个理论,李林对这个问题仍然是一头雾水,但现在却开始出现一条非常明朗的路,他只用了一分钟就想到了。
军队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威力,决定着种族的延续,文化的传承,国家的兴旺。其组成个体不过是一个个最普通的种族成员,但经过合理化的训练和组织,配备适当的武器,就可以发挥出远大于1+12的力量,极少的军队数量,就可以屠灭远超过他们几千倍的种族。
在刚刚那段理论中,有这么一句话。
“想要将其他人不同的精神波动聚合在一起,必须个人的精神频率高于其他人,才能够在一定损耗的前提下,形成更大振幅的精神波动,进而实现精神力量的聚集,具体的聚合流程为,第一步释放精神波动,第二步感应其他人的精神波动,第三步,进行调谐共振,第四步开始运用,注以上实验过程均是在主神提供辅助功能的前提下实行的,至今无人可以脱离这些辅助功能做到,连感应到其他人的精神波动也做不到,如果不是实实在在可以在辅助功能下,感应到精神波动,这种物理量是否存在,是否可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