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4 章(1 / 1)

罪恶无形 莫伊莱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么多花花肠子,这事儿她一直都知道,不过今天才第一次觉得这种个性可真的是好啊!

“谢谢你啊,罗威!”夏青站起身,过去拍了拍罗威的肩膀。

“嗯?不客气!不客气!大家都是好同事,好朋友,应该的!”罗威愣了一下,然后忙笑着回应,不过从他的反应来看,他好像还没有完全想清楚夏青向自己道谢到底是因为什么,只当她的在感谢自己方才的那一番提醒呢。

“不过话说回来,老沈好歹也是咱们局里异性缘排名第一的主儿,怎么有时候说话也跟个愣头青似的!”罗威回头想想,又觉得有点奇怪,“我还以为他是那种超级恋爱专家的类型呢!现在看起来段位也不怎么高的样子嘛!”

“此言差矣,术业有专攻,”夏青摇摇头,这件事上,她倒是觉得可以理解沈文栋的那些行为,“你说的那种是擅长追别人的,沈师兄是擅长被人追的,怎么受人青睐这方面,他肯定比其他人在行,但是怎么主动示好,业务肯定不熟。”

“嗯,”罗威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这就跟那种被惯坏了的孩子差不多!”

还别说,罗威的这个比喻还真挺贴切的,沈文栋这方面或许还真的就和被宠坏了的小孩儿差不多,别人早就掌握了的稀松平常的技能,他因为没有什么亲自动手的实践机会,所以反而特别的生疏。

这么一说一调侃,沈文栋刚才过来的这个插曲就算是告一段落,被翻了过去,夏青悄悄的松了一口气,本来想要不着痕迹的观察一下纪渊,结果却发现他恰好也正在朝自己这边看过来呢,夏青冲纪渊挑眉,无声的向他发出询问,纪渊却至少把眼神从自己的脸上移开。

夏青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面责怪自己,果然还是忍不住心急了。

很快法医那边就有了结果,也把夏青和纪渊从他们各自的个人情绪当中给拉扯出来,迅速重新投入到对案情的分析当中去。

法医的最终结论,就和在现场时候张法医的判断并无两样,景永丰果然是因为中毒而导致的闪电样死亡,在他们接到报案的时候,才死了不到两个钟头。

“你在现场注意到的那支被压在身下,烧坏了死者衣服的烟蒂,果然是导致死者最终死亡的‘凶器’!”张法医对纪渊说。

“是‘轻画雾’么?”夏青问。

张法医摇摇头:“还真不是这种名声在外的东西,导致死者死亡的那成分,其实还挺常见的,在油漆之类的东西里面都能找到。”

“‘本’溶液?”纪渊听了张法医的提示,便立刻想到了一样东西。

第十二章 熟悉的陌生人

“对,就是这个。”张法医点点头,“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发现,在案发现场我们找到的那盒与死者身下属于同一品牌的香烟,烟盒里还有大半盒,那里面的烟我们也都检查过了,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凶手在死者的烟盒里藏了一支有毒的烟,现场的时候给死者递上一支烟,之后余下的几乎一包也都一起给了死者,死者在接受对方给的香烟的当时,不会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也不会起疑心,只需等着死者随机的拿到有毒那一支,这样一来,凶手自动获得不在场证据。”纪渊明白了凶手的意图,“这人很狡猾。”

“还不止这些,”张法医点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因为考虑到如果摄入量并不是特别大的话,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说眩晕、乏力,再严重一点还可能会出现胸痛或者意识模糊,只有吸入足够量才会造成闪电样死亡。”

“所以……这名死者抽烟的习惯是那种……比较快比较猛的类型?”夏青听张法医说完之后,试探着问,她本人没有吸烟的习惯,身边的人也没有,所以只能通过以往在外面看到过的其他烟民吸烟时候的不同风格,大概的猜测一下。

“对,可以这么说,”张法医对夏青的悟性感到满意,“每个人抽烟的习惯都不一样,有的人可能比较喜欢点一支烟之后,优哉游哉的慢慢抽,也有的人喜欢一支接着一支的连续抽,还有的人抽烟就好像在赶时间,如果不在指定时间内抽完就要被没收了一样,我猜咱们这一次的死者就是最后这一种。”

“凶手知道死者有吸烟的习惯,知道死者惯常的吸烟模式,甚至可能还知道死者对香烟品牌的偏好。”纪渊微微皱着眉,思索着。

“所以凶手是和死者非常熟悉的身边人喽?”夏青继续推测。

纪渊却摇了摇头:“你说的可能存在,但是也不一定非要特别熟悉非常亲近,想要知道死者抽烟的爱好和习惯,只要留心观察,哪怕并不每天都会碰面,一样不难掌握到,作为死者身边熟悉的人这一点并不是必然条件。”

“可是,如果不是特别熟悉的人,怎么会那么卸下防备,一起分享香烟呢?”夏青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在她的概念里,互相蹭烟抽这种事应该是只发生在关系比较熟悉的人身上,因为有了一种已经存在的信任才会毫不设防。

纪渊却并不这么看:“这就是男女之间的差异,或者说这种差异并不是性别天然造成的,而是对于不同性别的小孩儿进行不同风格的安全教育造成的区别。

几乎所有女性在年幼的时候都会被家里面的长辈教育要提防陌生人,她们会被告知陌生人或许会对他们充满了恶意,这种提醒和叮嘱会从女性年幼开始,一直延续到她们成年之后,甚至伴随一生,因此女性作为犯罪侵害对象的时候,陌生人作为犯罪人的比例远远没有熟人作案的比例更大。”

“嗯,这个我倒是有印象,以前大学的时候,犯罪学课上老师讲过,”夏青在校期间也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奖学金获得者,理论学习阶段掌握的知识也比较扎实,“我还记得关于男性的犯罪学统计数据就跟女性正好相反,不考虑犯罪类型,只做泛泛统计的话,男性作为被害人的案件当中,陌生人作为犯罪人的比例反而要比熟人作案略高一点点来着。”

“这就是我要说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当然不能不提性别带来的影响这一点,放眼整个自然界都是一样,雄性好斗的程度普遍高于雌性。

另外一方面,不光咱们的传统文化,包括世界范围内都是一样的,对于男性的安全教育,其实往往有很多比较疏忽的地方,传统思想把男性当成了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