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8 章(1 / 1)

一晌贪欢 懒洋洋的小狸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的年岁了,那丞相之位最后还不是要落入我们康大人之手?”

“我可是听说那孔繁大人是个难得的好官,和咱们康大人也是有些渊源的?”

“这都是什么话,胡传八传的?”更劲爆的话还没有说出来,那康路是个聪明人,马上就将话题給打断了,在下属说出更过火的话之前拦住了。

和一般的官员不同,康路有一张特别和善的脸,只是那张脸偶尔露出尖刻的表情就会让人不寒而栗。

能坐到御史大夫职位的人都不会是简单的,即使他并没有多少专业知识。

这夜本是御史台全部官员的狂欢,说的话也不该传到丞相府的,但孔繁是前任御史大夫,现在身份更是贵不可言,自然有人愿意拿昨夜的事情告诉孔繁,以此来巴结他的。

张子朗反而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像是不经意地开口:“到底康大人也在玉龙山事件里出过力的,大家和气一些好,况且那只是御史台一些无关紧要的人说的混帐话,也怪不到康大人头上吧?”

这根本就不是在替康路说话,相反,这简直是把康路朝绝路上逼。

句句都是有道理,但句句都是没道理。若康路真的没有什么心思,怎么会纵容下属说那么多忤逆自己的话?而张子朗有句话说得一点儿不错,玉龙山事件虽是双赢局面,但从另外一方面说他康路当初能那么配合自己修理林廉,怎么就不会联合别人收拾自己?

想到这里,孔繁脸上划过一道狠辣。

张子朗很满意孔繁的反应,大戏就要上演了。

自此之后,孔繁心里就有了一根刺,看到康路就觉得不舒服,可康路见到他还是如常,算不上多亲密,却也看不出有什么隔膜。

“或许大人可以试探一下康路?”出主意的是孔党的老成员大鸿胪卿卓斌,孔繁是多聪明的人,一下子就明白了,点点头。

以前做御史大夫的时候总想着要如何坐上丞相的位置上,现在成了丞相,每日都想着要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压力反而更大了。

有句话叫做,飞得越高才会摔得越惨。他保丞相位置其实也算是在自保。

试探康路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每日朝廷上都有许多政事,孔繁甚至都不用过多思考。

没有想到的是试验品竟然是阿诚。

阿诚在南方打仗有些日子了,前两日上报过来,赵瑜安排的任务已经完成了,问是否还要继续南下。

朝里的人对阿诚都没有什么印象,南下也是大事,是继续南下还是巩固成果、歇歇再来,确实不好抉择。

一众沉默中,康路先站出来说话了:“皇上得卫道诚一员猛将,实乃我大燕之幸。南方大梁先已被我军打怕了,正是追击的好时机,想必健康城都不在话下。”

“想必?”康路的话刚说完,孔繁就开口了,嘲笑道:“御史大人可曾通过‘穷寇莫追’四字?”

康路和孔繁的关系一直都是不错的,这样的场景有些诡异,朝堂一时之间有些沉默。

最蒙圈的就是康路了,只是他第一反应是:难道那个卫道诚和孔繁有关系,他说错了话?

------------

第二百零六章 为什么学我?

康路是个聪明人,马上就反应过来,附和着孔繁的论调。

赵瑜是个很有主见的君王,但面对阿诚会有不太理智的想法,所以这才会将这件事放在朝堂上讨论。

最无辜的就是阿诚了,他什么都不知道就被朝廷上这些文人掌控了命运。

邺城,阿诚马上就要归来了。

阿诚的消息,周槿欢是从赵瑜那边听到的,甫一听到消息,她五味杂陈,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

阿诚流浪在外那么久,能回到固然是好的,邺城是他的家,她虽人在皇宫,帮不了他什么,但有张子朗、黑老三他们在,都能帮衬一二,而他在南方打仗,刀剑无眼,是很有风险的;可是他回来的时间点不对,她的计划已经开始了,就算她真有心想要停下来,也没是有办法的。

邺城大乱是避免不了的,到时候只会比战场还要混乱、血腥。

“在想什么?”跑神似乎已经是她的爱好,赵瑜将她拉入怀里,她低头,半晌才回了句话:“阿诚在南方做得不好么?”

“他若是做得不好,我也不会将他提升为将军,要知道别说大燕了,各个朝代都没有十一岁的大将军。”赵瑜捏捏她的鼻子,她转头,手指戳戳他的胸口:“赵瑜啊,不若就让阿诚留在南方做个小官吧?”

“我还以为你会很想念他呢,这次才想着做回好人,让他回京来,没有想到你根本就不领情啊。”赵瑜握住她妄图乱动的手,她轻轻摇头,话说得半真半假:“我还不了解你,你一直都不喜欢阿诚,他在南方战场上,你就算有什么想法,也要顾着战事,可他回邺城来就不一样了,他在你眼皮底下,万一你有什么坏主意,他连躲的地方都没有……”

“好啊,我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在你眼中就是这样的形象?”赵瑜低头吻住她的唇,眼睛明亮亮的:“按照你的想法,我确实应该将他放在身边,那样你会更听话一点儿,是不是?”

“赵瑜,你这人怎么这样没意思?”果然赵瑜的心思,一般人是猜不到的,她的反话他当做了正话来听,简直能将人气得吐血。

“我逗你玩儿呢。”赵瑜胡乱柔弱她的发,她的发质很好,划过指尖之时还带着不合她性格的柔和,他的声音也就跟着柔和起来:“我知道阿诚聪明,不仅能当好大将军,就连州牧也不在话下,只是他的年纪太小了,放在那样的位置到底还是不太合适,最关键的是……”

他的话停顿了好大一会儿,周槿欢莫名有些紧张:“关键是什么?”

“关键是晴儿好久不见他了,前段日子没少烦我,我还真的有些受不住。”

他口里的“晴儿”自然是他的胞妹赵晴,可是那话是什么意思?

“赵瑜,我这个人比较笨,你给我说明白,阿诚回邺城和赵晴有什么关系?”

赵瑜的脸色如常,像是没有意识到她的反常:“晴儿和阿诚一直都走得很近,你不是知道的么?”

“阿诚他不过是个十一岁的孩子,你不能打他的主意!”她不想和赵瑜兜圈子,索性就将自己的立场讲明白。

“现在不是我打你那乖弟弟的主意,是他在打晴儿的主意,你太激动了,这和年龄本没有关系的,就如魏明帝当初十岁就娶了皇后,他们夫妻伉俪情深,留在史书上也是佳话一则。”

赵瑜话说了很多,但周槿欢只听到了“你太激动了”这句的前面,什么叫做“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