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初心 感受一下差距(1 / 1)

从美利坚回来的大佬原配[年代] 恭安 4012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63章 初心 感受一下差距

  几天后, 于佩与王展延作为原告的代理律师,一同出庭。

  案子审判很快,不用一个上午的时间, 判决当庭宣判,被告张志华应退还原告程春望全部款项,总计65万元。

  如此顺利的原因, 是于佩拿出了关键性证据, 一支录音笔。

  证据确凿, 对方无可反驳,的确存在事先隐瞒抵押的情况。

  出庭之后,最高兴的不是打赢官司的于佩和王展延,也不是当事人程春望, 而是一直关注整个案子进展的李勤年。

  这次的案子解决得干净利落又高效, 回去的路上, 李勤年对于佩赞不绝口, 尤其是她那支巴掌大的录音笔。

  作为律师所的小老板,李勤年杨是不会把一些小工具放在眼里的。

  录音的工具他见过不少, 目前最先进的也就是微型录音机,巴掌大小, 但有点厚度,里面塞得下一只磁带。

  至于于佩手中的薄薄一支录音笔, 他还真没见过。

  他敢笃定, 这玩意儿国内没得卖。

  不然他不可能没听过。

  回到律师所后,于佩在庭上出席的录音笔立即成为律师所里所有人重点关注的对象。

  大家将于佩团团围住, 尽情观赏从来没见过的如此小巧的录音笔, 忍不住发出一阵阵轻叹。

  “天呐, 这录音笔真小, 就算揣在口袋里,也不会被人发现吧?”

  “我还没瞧见过这个样式的录音笔呢,看来是咱们落后了,这么一对比,录音机太笨重了。”

  “于律师,这是你在国外买的吧?多少钱啊?国内估计都买不到。”

  ……

  关于价格的问题,于佩没有回答。

  她没吝啬,直接将录音笔递给大家观详。

  在一片惊叹声中,终于有人问出来专业相关的问题:“可是,录音的内容,可以当成证据吗?没经人同意录下的内容,是不是无法成为证据?”

  问话的人是实习律师袁梦霞。

  于佩抬眸轻轻看她一眼,满律师所的人都沉浸在观赏从未见过的新型录音笔,只有小袁同学关注案子的实情。

  于佩有点欣慰。

  走到袁梦霞身边,笑着道:“当然可以,合法取得就行。”

  她没有偷偷在张志华家里或者办公地方放置录音笔,她是光明正大放置在方朝祥安排的会议室。且谈话内容与案件相关,不涉及个人隐私。

  总之,法庭采用了。

  那就说明有可取之处。

  袁梦霞的这一问,让律师所里其他同事反应过来。

  这么一个好用的工具,谁不想用?

  大家踟蹰着,不知是谁问了这么一句:“于律师啊,你看你这东西这么好用,下次能不能借我用用啊?”

  于佩略一沉思,“可以。”

  听到于佩答应,其他人立即七嘴八舌凑过来。

  “于律师,咱们都是同事,你不能厚此薄皮啊,你能借给他用,也借给我用用呗。”

  “还有我,还有我,于律师,平时你买水果,我都帮忙去洗,你不能把我忘了啊!”

  ……

  攀交情地攀交情,说好话的说好话,大家团团把于佩围住,直到听到她答应下来才高兴地一窝蜂散去。

  从那之后,独属于于佩的录音笔成了律师所里的公共财产。

  对这样的状况最高兴的要属李勤年。

  不花一分钱,让律师所里多添了一份公共财产,这谁不高兴?

  对于于佩这样慷慨的行为,他决定给予回报,“于律师啊,过两天有个行业会,你和王律师陪着我一起去吧。”

  “行业会?”于佩微微皱眉。

  “是啊,能被邀请参加的都是咱们行业的精英,你可以过去结交结交人脉。”

  李勤年极力邀请,“于律师,你可别说你不想去,一般人我还不带他去呢。”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于佩不好推辞,一口答应下来,“行。”

  所谓的行业会,实际是行业交流会。

  是由行业协会主办发起的每半年一次的交流会议,每家律师所都会受到邀请,通常一家律师所只会派出所里知名律师参加。

  同去的大多是律师所里久负盛名的人物,默默无名的人跟了去,也没法得到关注。

  于佩就是这样默默无闻的人。

  行业会那天,她穿着一套工作装,与李勤年和王展延一同出现时,周围人看也没看她,只热情地朝着李勤年和王展延打招呼。

  看到这样状况的李勤年每次和人寒暄,都要提一嘴于佩,那模样,像极了对顾客强力推销商品的小老板。

  于佩在一旁也尴尬,默默在旁边找了个座位坐下,避开李勤年身边的殷勤客套。

  她不大愿意过来的原因也在于此。

  这种场合,都是同行,没有供求关系,有效社交的基础在于双方处于差不多的地位。

  目前在众人眼中,她只是个勤年律师所里的实习律师,也办过什么惊天动地的案子,众人必定记不住她。

  等她之后案子多了,有了名气,不用李勤年这样强力推荐,自然有人过来和她套交情。

  于佩只当是来听听行业里的动态,没打算主动社交,在一旁座位上显得略为安静。

  李勤年身边则不同,围绕着他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

  他现在是行业里的大名人,生意蒸蒸日上,发展势头是其他律师所快马加鞭也赶不上。

  连对家东方律师所的老板蒋军成也要过来同他主动打招呼。

  蒋军成比李勤年小几岁,极其自然地称呼其为“勤年哥”。

  这样的场合,打招呼通常是“张老板”、“王老板”之类的,一声“勤年哥”,无形拉进距离。

  “勤年哥,不得不说,我真佩服你!”

  蒋军成一双眼睛微微眯起,对面前的人赞不绝口:“你可真舍得啊,先前舍得给大家配备电脑,现在又舍得给大家配备录音笔,我底下的人可羡慕了,都想跳槽去你的律所呢。”

  对于李勤年这样两个举动,蒋军成心里是大写的服。

  就单说电脑办公这一点,在自己家里都还配备不起电脑的时候,肯为律师所的人全都配一台电脑,这样的见识实在超前。

  他也是有样学样,下了血本,给律所里的人全都配了电脑。

  配了之后才发现,办事效率提高了不下十倍,处理的业务能比之前都好几倍,那点配电脑的钱很快回本。

  这是东方律师所近些日子业务量突增,发展势头强劲的最根本原因。

  现在又听说李勤年给律师所的人都配备了录音笔,他要不要也有样学样?

  只是这高科技的录音笔,恐怕国内没得卖。

  蒋军成刻意过来套近乎。

  先将李勤年夸捧一番,最后才慢慢引出真实目的,“不知道勤年哥律师所里的录音笔是从哪个渠道进货?”

  李勤年一听,摆摆手,“这个你就别打听了,国内弄不到,况且这价格也承受不起,不划算,劝你还是算了。”

  这样的话落到蒋军成耳中,只以为是李勤年保密,不肯泄露。

  生意场上,所有的话不必明说。

  蒋军成知道现在还不是机会,识趣地没有再追问,话锋一转,又拎起夸奖的话:“既然这样,那今天勤年哥你无论如何得给我分享一下,你是如何做到每次都这么超前的思维?”

  听到这话,李勤年谦虚地笑了两声,“过奖了,哪有什么超前的思维。”

  蒋军成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勤年哥你就没谦虚了,你若是不超前,哪能做到一直领先同行。你看你率先用电脑办公,我效仿你,也跟着有口汤喝。”

  “你是不知道,现在同行里几乎要掀起电脑办公的风潮,能买得起电脑的小老板都开始规划要买电脑,买不起的筹划着贷款都要买,这不就是你引起的风潮?”

  “还有这录音笔,我想过不了多久,也要咱行业里流行开来,你看你这眼光,领先同行一大截,我得向你取取经。”

  ……

  蒋军成一番话说得诚恳至极,李勤年受了吹捧,心里高兴,面上却没显露太多,遮遮掩掩的没打算细料。

  一旁的王展延却突然插话了:“蒋老板要是想知道,不如去向于律师取取经。”

  蒋军成一愣,看向李勤年身旁的王展延。

  他认得王展延。

  王展延是勤年律师所的得力骨干,也是最近在房产抵押案上打败方朝祥的律师。

  蒋军成客气地打了招呼,问:“于律师是谁?”

  王展延指了指坐在不远处的于佩。

  蒋军成顺着他的指示看过去,瞧见那张略为熟悉的脸。

  这不是上个案子中的实习律师么?

  这位给王展延打下手的实习律师他之前听也没听过,对方没处理什么大案子,上次和方朝祥的对峙似乎是头一次出庭,这样的实习律师,有什么可关注的?

  蒋军成觉得王展延在开玩笑,“王律师,你是在逗我?”

  王展延一本正经:“我没开玩笑,律所里全部换上电脑办公,是这位于律师的主意,那支录音笔,也是于律师的财务,你要是想请教,不如去请教她。”

  这话说得直白,听得蒋军成愣了一瞬。

  他转头去看李勤年,求证:“勤年哥,王律师莫不是在说笑吧?”

  李勤年的脸色稍稍有些不自在,硬着头皮承认:“王律师说得没错。”

  蒋军成没再追问。

  四周是安静的尴尬。

  就算说得没错,他也没法去请教一位籍籍无名的实习律师,况且那位律师还是个女人。

  蒋军成默契地没再提这事,李勤年也识趣地配合着转移了话题。

  两人就这么赤条条地直接忽视了王律师的话。

  会议结束时,于佩跟着李勤年和王展延一起离开的时候,发觉气氛有些不太对劲。

  她全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也懒得过问两人之间的私事,打了车独自离开。

  另一边,李勤年和王展延坐在同一辆出租车上。

  安静的氛围中,李勤年率先打破沉默,他轻声咳了咳,无奈道:“展延啊,在外面你得给我留几分面子啊。”

  王展延的脾性他了解。

  说话是直接了点,但从来也没有这么让人下不来台。

  刚才那样的场合,王展延这样直白地点出来,不仅他没面子,人家蒋老板也不大高兴。

  何必呢。

  王展延却一脸严肃:“我只是实话实说。”

  李勤年长长叹了一口气,“唉,有时候不是说实话就可以,交际是门学问。”

  王展延没吭声。

  他淡淡地望了李勤年一眼,心里憋了一些话,想说,最终一个字也没说。

  他不赞成李勤年这样的做法。

  实话有什么不能说的?没什么不能说,只怕是李勤年在一堆夸赞之词中忘了形,已经快要忘记其实这一切都和于佩有关。

  于佩不是个揽功的人,不会去替自己宣扬这些,但不代表她喜欢被人占功。

  王展延心里淡淡有些担忧。

  最后分开的时候,他特意问了一句:“勤年,你还知道你开律师所的初衷吧?”

  李勤年神色微变,“当然知道。”

  这话听着莫名有些别样的味道,李勤年心里不踏实,问了一声:“展延啊,这周末有空吗?来我家坐坐吧,你羽欢姐好久没看见你了。”

  王展延沉默片刻,出声:“不了,这周末要去参加校庆。”

  这不是假话,校庆是老早就定好的时间。

  李勤年只得作罢,“那行,那下次再说,好好参加校庆,回来和我分享分享有意思的事情。”

  “好。”王展延应了一声。

  这个时候的王展延大概没有预料到,最有意思的事情是在校庆那天碰见于佩。

  两人昨天才在律师所里分别,转眼又在校庆上碰见。

  王展延好奇地盯着一身正装的于佩,“我记得你应该不是本校的毕业生吧?”

  “的确不是。”于佩耸耸肩。

  “那你怎么……”

  王展延的话没说完,但于佩知道他接下来的意思,她无奈地笑了一声,“被邀请了。”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大礼堂走。

  好巧不巧,中途正好碰上方朝祥。

  上次程春望的案子,方朝祥打输了,最后的录音笔是于佩掏出来的。

  对这一点,方朝祥怀恨在心。

  若不是于佩拿出这关键性的证据,最后的官司他不见得会输,平白无故又给他添了一道败笔。

  这次碰巧见面,他没法对王展延发难,瞧见同行的于佩,立即起了调子。

  “哟,难不成于律师也是咱们学校出去的毕业生?怎么没听说过啊?”

  于佩好整以暇望着主动凑上前和她搭话的方朝祥,好笑地承认:“我不是贵校的毕业生。”

  听到这话,方朝祥嗤笑两声,“既然如此,不知道你怎么过来参加咱们学校的校庆?”

  “贵校的校庆只能贵校的学生参加?我听说也有邀请社会人士的吧?”于佩瞪着他,问道。

  “社会人士”几个字让方朝祥的优越感腾升。

  的确,作为国内知名度极高的大学,举办校庆,确实会有一些人上赶着过来参加。

  方朝祥轻蔑地看了于佩一眼,“是有社会人士参加,不知道咱们于律师是被邀请过来,还是自发地主动凑过来?这被邀请过来的和主动过来的人可不一样,咱们学校没拦着,周围想看热闹的人也都可以进来,不知道于律师是属于哪一种?”

  于佩沉着脸,没回答。

  见她不回答,方朝祥已经认定她没受到邀请,是自己主动过来凑热闹,语气愈发刻薄。

  “我能理解,不是什么人都能在这样的学府感受一番学术氛围,人和人的差距体现在受教育的差距,据说学校特意请了一位国外留学归来的律师来分享,待会儿于律师可要好好听听,人家也是女性,你好好感受一下这份差距。”

  于佩望着他意味深长地笑了一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