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1 / 1)

方宅十余亩[系统] 宁雁奴 5099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28章

  聂昕之进屋, 见少年大夫睡眼惺忪的模样,直言问道:“他们吵醒你了?”

  郁容揉着发疼的额角, 含糊出声:“还好……今天睡过头了, 平常早该起了。”尽管确实是被吵醒的,但看这人与那二人相熟的样子,他不至于那么没眼色。

  郎卫闻言, 道:“补眠罢。”

  “不了,”看到门外大亮的天色,少年大夫果断摇头,“疫病不宜耽搁,昨夜里有几位的病状已至危急, 我得尽快为他们诊治。”

  “稍安勿躁。”聂昕之平静开口,“几位国医已经到了。”

  郁容愣了一愣, 没什么担心被“抢功”的想法, 反倒忍不住地“心动”了。

  国医啊……

  穿越以来,他不是没遇到过同行。

  只是,寻常一些草泽之医,水平着实有限, 不一定是他们学艺不精或经验不足,纯粹是这个时代, 像医厨匠工这一类“技术人员”, 讲究秘方、手法秘不外传,少了切磋交流,不愿沟通有无, 固步自封,水准自是难以长进。

  国医则不一样。

  所谓国医,即为官医。

  官医分两大类。一是职事医官,受太医署管辖,正是俗称的“御医”;另一种为医散官,隶属于翰林医官院,有品阶而无实际职务。

  翰林医官院掌医政,太医署主医事。二者分工不同、各司其职,但无论是御医,或者翰林官医,皆身负一项使命不可推却——

  圣命在上,为避免重蹈前朝瘟疫祸国之覆辙,必得大力普及医学教育,推进民间医术的发展……故,独门秘术虽不可轻传,敝帚自珍却为官医大忌。

  因此,听闻多位国医到来,自觉水准欠缺、有心想要打磨自身医术的郁容,如何不感到高兴?

  聂昕之像是看出少年大夫的心思,直接表示:“等会去了庄子,给你引见一下。”

  “是刚才的……”

  “不是。”郎卫一口否决,语气稍顿,没头没尾地说了句,“非可信之辈,不宜深交。”

  男人的态度让郁容不免觉得奇怪:“他们……”

  “沧平苏氏之后,其后势力错综复杂,”聂昕之语气淡淡,“与你无干,远着即是。”

  不知道沧平苏氏是什么,但一听到“错综复杂”这个词,少年大夫立刻打消了那点好奇心……到底是封建社会,他一个小老百姓的,只求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心有余力则尽可能多救一些人,没的搀和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免得惹祸上身,哭都来不及。

  想着,果断放弃了探究聂昕之真实身份的打算。

  王爷不王爷的,这人既没说,郁容便当自己听错了耳,同样忽略对方的姓氏……

  他认识的是昕之兄,逆鸧卫的六品都头,是个为人正直、对他有善有加的朋友。

  早晨这一点意外的风波,很快就被少年大夫抛到了脑后……

  洗漱换装、用了早餐,满心满眼都是治疗伤寒的事了。

  再一次进庄子,郁容一眼就发现了明显的不同。

  破落的房屋仍旧破落,却经过了清理打点,去了阴森死气,蓦然明朗。最不一样的,是屋子里的人。原本一众无望等死的感染者,复得生机,面容一扫灰暗麻木,双眼多了光彩,充满了希望。

  同时,这里比昨天,添了一份“热闹”。

  紧急赶到的国医,全数进了庄子。

  郁容知道后,略有几分意外。

  不论哪朝哪代,人们谈“瘟疫”皆色变,便是大夫,行医之际往往亦是瞻前顾后、忌讳重重,如这一群国医般,艺高胆大、深入疫区的,永远只在少数。

  想想本地县官之作为,同样是“官”的国医们,真真是全然不一样的作风。

  说要给少年大夫引见众位国医,聂昕之果真践行了诺言。

  八人组成的“国医团”,领头的看着年龄最大,是个五十岁左右的老国医,不苟言笑而气势威严……

  正是那一位突然冒出的周防御。

  “小民郁容,冒昧见过金针防御大人。”

  周防御姓“周”却不叫“防御”,其因卓越非凡的医术,博得先帝嘉奖,晋升为六品防御,得御赐金质九针,故而谓之“金针防御”。

  像是没听到有人在说话一样,老国医根本没吭声。

  遭到冷遇的郁容,并未感到难堪,见这位防御大人在给感染者诊治,便阖上了嘴,安静地候在一边。

  半晌,老国医让感染者先离开,嘴里冷不丁地冒出一句:“此人是何病证?”

  郁容微怔,下一瞬即回神,稍加思索,回答:“其面色红赤,想是烦热不退;舌红苔黄,常做吞咽之状,又闻饮食不思,时有呕吐……小民认为,是为热结肠胃之证。”

  周防御面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问:“何解?”

  郁容有问必答:“若要通积滞壅结,化里热、救胃阴,当用峻猛泻下之法……以大黄为君药,辅以枳实、厚朴,取水微火煮沸,去渣温服,纳芒硝微煎,二次服下。再合麻子仁汤,以行气泄热,润肠通便。”

  周防御听罢,仍不作表态,看也不看站在旁边的少年大夫,提笔在纸上龙飞凤舞,不一会儿写完了,头也不抬递了过去。

  郁容接过纸张,发现是个方子,正乃适才所说的大承气汤和麻子仁汤……不对!

  ——纸上,大承气汤减了枳实与厚朴的剂量,芒硝一钱五改四钱,加以桃仁、乌药,再添六钱的牛黄,以猪胆汁冲入。

  “这……”

  “你觉得不对?”

  郁容面露迟疑:“大承气汤原为峻下药,再加味的话……”

  有些不好说下去。

  周防御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没作解释,又作反问:“凶事益用,何咎?”

  少年大夫顿时囧了——这老国医说的话,真有些难懂——好在大体能意会是什么意思,将手里的方子细细琢磨了片刻,忽有所悟。

  “循以和药,攻以猛剂,温中补虚,脏腑调谐,则沉疴尽去……凶事益用,无咎。”

  老国医终于把目光转过来了,严肃的面容露出一丝笑意:“孺子可教。”

  郁容躬身拱手,朝周防御行了一个大礼:“多谢大人提点。”

  真要说,周防御所谓的提点,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

  可有时候人就是这样,知道归知道,行动上总出现偏差。正如这一回,或可能太过看重了,他在给人治疗时,多少有些束手束脚。倒没出什么错,只是太过追求所谓完美的治疗,谨慎过了度,可能反会适得其反……这世上哪有什么完美?凡事做到合适,恰到好处,便是“无咎”。

  想明白了的郁容,顿时心生佩服,果然不愧是国医啊,便有系统之助,理论有余、经验不足,偶尔难免“掉书袋”,犯一些“纸上谈兵”的失误。

  “医非细事。”

  “小民谨记大人的教诲。”

  经此番谈话,郁容自觉自发,时常跟在周防御身后,从“主治医师”的位置退下,老老实实地做个“实习医生”。

  老国医大多时候对人爱答不理的,在实际行医时却从没赶过少年大夫。

  除了讨论疫病,一老一少鲜有交流。

  一开始还有些踌躇的郁容,历经多次被默许的“偷师”,逐渐心安理得了。

  心照不宣。

  这段时间,郁容受益良多。

  老国医的医术精湛高超,“金针防御”实至名归,一套针刺手法用得出神入化、玄妙至极,着实让少年大夫大开眼界。

  与此同时,受时代局限,药材的发掘与利用尚存很大的缺陷,便如此,周防御在方剂的运用上堪称神乎其技,一样的药方,经他加减味、调节剂量之后,实际疗效往往会胜出几分。

  在郁容看来,这位老国医的医术——至少在针刺手法上——比他那位非常厉害的外祖父要技高一筹。

  他“偷师”的最大收获也在针刺之上。

  郁容的理论基础堪称功底扎实,熟知人体的穴位经络,可还是那个问题,实践不足,针刺的运用,仍停留在照本宣科的阶段。

  并非平常对手法的练习不够认真,单纯是这一手技艺的学习,不能光靠闭门造车,若得有经验丰富的前辈指点一二,往往即可拨云见日,恍然大悟。

  郁容正是这种情况,每每观摩老国医的针刺手法,在为对方选穴之精妙、手法之高绝惊叹万分的同时,总能有所得……

  一边思考琢磨,进行分析与总结,一边将体悟化为己用,在私下练习时,或者给病情较轻的患者针刺时,灵活而机变地将学到的手法融入实践。

  短短数天,他的针刺手法,就进步了一大截。

  周防御将这一切看在眼里,面上不动声色,唯有那么几回,漫不经心地提起指力与针感的练习问题……又大大激发了少年大夫的灵感。

  时间不经意地走得飞快。

  郁容在白鹫镇已待到了整整十天,得亏聂昕之仔细,早先就派了一名逆鸧郎卫去了青帘为他捎信,否则难免会惦挂尚在建造的新房,担心几只猫儿……还有在雁洲定购的东西也快到了取货的时候。

  伤寒的治疗周期往往在半个月甚至更长,鉴于感染者们发病的时间前后有十数天之差,同时又得考虑到发病潜伏期的情况,再过十天半个月,怕也不一定能确保此次疫情处理完毕。

  既没什么后顾之忧,少年大夫打算一直留待这里,等到最后一名确诊感染者康复,再回村子也不迟。

  有“国医团”坐镇庄子,郁容勿需像头一天那样紧逼自己了,除了一开始参与几次急诊,此后作息逐渐回归到正常,好似上班一样,每天早出晚归的,很是规律。

  “小郁大夫。”

  忽闻有人唤自己,刚离开庄子正要回临时住所的郁容,下意识地转身:“保安郎大人?”

  有些意外,他与这一位好像没什么交集吧?

  被唤“保安郎大人”的青年摇头:“苏琅不过只是一介从七品的散官,担不得‘大人’之名。小郁大夫唤‘重璧’即可。”

  少年大夫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微笑:“大人便是大人,礼不可废。”

  苏琅失笑:“是吗?若我没听错,小郁大夫可是连王……聂大人都直呼其名的。”

  郁容面色泰然,脑子转得飞快,想到聂昕之当时的提醒,忍不住脑洞大开,各种阴谋论了。未料,他还没想好下一句说辞,对方又开口了。

  “是苏琅冒失了,还请小郁大夫不要介意。”

  郁容微微摇头,介意什么倒是没有,就是不太明白这人找他搭话有什么目的……

  苏琅好像知道他的疑惑一样,温声解释:“聂大人不喜与人结交,从没听说过他与谁交朋友……苏琅这才对小郁大夫有些好奇。”

  郁容看向苏琅,有些不解:“你和昕之兄不也是朋友吗?”

  看其态度,说话的语气,明显与聂昕之十分熟悉。

  苏琅笑着否认:“在下如何担得起聂大人的朋友。”

  不知是不是错觉,这人笑得好似有几分苦涩。

  郁容谨却记着聂昕之的嘱咐,既不好奇,也不探究。

  “……真要说的话,在下该唤聂大人一声表兄。”

  少年大夫闻言,瞬间无语了。

  昕之兄到底有多少个表弟啊,走了一个赵烛隐,又来一位苏重璧……哦,不止,还有一个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苏珩白,似乎与苏重璧是亲兄弟,这样说来,“昕之哥哥”倒也没叫错?

  不过,这些与他郁容,又有什么关系呢?

  “保安郎大人,可是有何吩咐?”

  其实不怎么爱与人兜圈子的少年大夫,略作思索,便开门见山地问出口了。

  “……没什么。”苏琅愣了愣,语气一转,道,“在下确实有一个问题,苦思数日不得其解,想问一声小郁大夫。”

  郁容正色:“不知保安郎大人想问什么?”

  “你献给防御大人的失笑散,可是以蒲黄、五灵脂二味配伍合用而成的?”

  “正是。”

  “五灵脂活血治肠下血风,蒲黄可散淤血阻滞……”苏琅沉吟一番,便是击掌称好,“这二味相须为用,果然妙哉……小郁大夫当真是好巧的心思。”

  郁容否认:“失笑散非小民所创,不敢居功。”

  苏琅却不信:“小郁大夫不必太过自谦了。”

  哪里……诶,不对!刚不是在说聂昕之吗,怎么突然换了个话题?说好的阴谋论呢?

  “先前你在大承气汤里加了薰陆又作何解?”

  “薰陆可化疮痈肿痛,正适合肠胃瘀结之证。”

  苏琅闻言明悟了:“香料多能为药用,想来薰陆也不例外,少见有医者用之,倒是疏忽了。”

  郁容微点头。

  从庄子到住处,漫步而行也就堪堪一刻钟的路程。

  一路同行,郁容跟苏琅边走边谈,不觉间就到了地方……

  人家有心探讨医术问题,便是无意与之交际,也不好推脱太过。

  再者,这位保安郎不乏真材实料。别看只是小小从七品的医散官,那是因为医官的品阶普遍不高,顶天了最多也就六品,何况这一位的年龄实在年轻,若非本身在医之一道上乃“精英人才”,想在翰林医官院立足也是没多少可能的。

  与苏琅的交流,让郁容也颇有所得。

  “王……聂大人?”

  一进庄院,就看到一身绛服的男人负手站在院子中央。

  郁容第一次看到聂昕之穿着正装的样子——是正装吧?虽然衣服的红色更深,但确实是逆鸧卫的风格——挺新奇的感觉,红衣官服穿在近一米九的大男人身上,竟是毫不违和,浓郁如血的颜色,让整个人多了几分煞气……再冷着一张脸,真像是来索命的修罗。

  聂昕之听到苏琅的叫唤,看了他一眼,几不可见地颔首,目光微转。

  面对这位郎卫大人,苏琅简直像变了个人,拘谨约束,脸上没了笑,注意到男人的视线停留在少年大夫身上,很识趣地表达了有事先行一步。

  望着保安郎消失的背影,郁容暗自纳罕:不说是表兄弟吗,感觉这两人的关系也太奇怪了吧?

  “劭真。”

  少年大夫闻声回神,下意识地冲男人微笑:“昕之兄……”

  忽地闭上嘴,鼻翼翕动,隐约有血腥味飘过。

  “怎了?”

  郁容定了定神,打量着男人,见其面色如常,不像是受伤的样子,那么……

  “劭真?”

  郁容顿时回神,目光被聂昕之官服上的纹绣吸引住了:“鸾鸟?”

  聂昕之没有否认。

  少年大夫沉默了少许,试探着开口:“昕之兄?指挥使大人?”

  到这时,再装不知道对方的身份,那真是自欺欺人了。

  旻崇凤凰,凤尊、凰贵、鸾近上宰,能绣鸾鸟的,除了诸王的朝服,就只有圣人特赐给亲军卫指挥使的文鸾服了……

  便是再没常识的人,单看衣服上绣鸾鸟纹饰的,也该知道对方必为顶级大人物。

  聂昕之平静地开口,不见起伏的语调,莫名给人一种温和的错觉:“照旧即可。”

  郁容忽是笑了:“门神?”

  男人怔了一下,凝视着那一双含情带笑的桃花眼,半晌不语。

  郁容被看得心里发虚,伸手摸了摸脸颊,老老实实地问:“昕之兄特地候在此处,可是找我有什么事?”

  真奇怪,即使知晓了男人的真正身份,他也没多少惶恐……大抵因为不是本时空土著,潜意识里对皇权不够敬畏?

  “随我来。”

  郁容跟着聂昕之去了他的院子,原以为有什么重要的事呢,结果对方只为带他看一个不知从哪弄来的奇怪笼子,又大又重的样子。

  “给你。”

  “……”

  搞什么鬼?送礼物?

  这阵势也不像啊。

  郁容心里犯着嘀咕,伸手就去揭那笼顶头的盖子——

  少年大夫急忙后退了好几步,心里被惊得砰砰直跳,从不爆粗口的他差点都忍不住想骂人了。

  “乌梢蛇,无毒。”

  看到郁容被吓到的模样,聂昕之立刻解释了一句。

  郁容努力平复着心跳。他知道乌梢蛇是没有毒的,但问题是,猛然看到一笼子的蛇,有几个人会第一时间注意是什么蛇啊?吓得拔腿就跑才是。

  他胆子虽然也挺大的,猛不丁的来这么一出,也照样受不了啊?

  关键是……

  这门神送这一笼子的蛇是几个意思?

  见少年大夫好半天没作声,男人似有疑惑:“不喜欢?”

  郁容哑然无语。

  ——到底是什么误会,让这家伙认为他喜欢蛇?

  聂昕之沉默了一会儿,又道:“此为专人饲养,极宜入药。”

  郁容一愣,蓦然想起了咬伤男人的那条蛇,竟是莫名地懂了对方的心意……这差点吓死人的心意哟!

  吐槽着,少年大夫的心里却流过淡淡的暖意,嘴角微勾:“多谢了,昕之兄,我很惊喜。”

  嗯,惊大于喜。不过,这个季节能弄到这么多的蛇,挺难得的。

  冷静之后,郁容在看笼子里一坨一坨的大青蛇,倒真渐渐生出欢喜了:乌梢蛇啊,当真是好东西,能祛风止痒,治风湿痹痛,对麻风、顽廯有极好的疗效,对破伤风、中风什么的也有疗效。

  脑海里瞬间闪现十数种药方,定命散、乌蛇丸、止敏药……

  “能先养着吗?”

  这么多的蛇,每一条体积还很大,炮制起来得花一些功夫,可他白天忙着疫病的治疗,哪里分得出时间与精力。

  聂昕之果断回道:“可以。”

  郁容又迟疑了:“会不会很麻烦?”

  “无碍。逆鸧卫中有擅饲蛇者。”

  逆鸧卫可真万能。少年大夫暗想。旋即放下了顾虑,安置冬眠的蛇不算太难吧?

  收下“大礼”的郁容,将蛇继续留在了聂昕之的住所,心情不错地回了自己的房间,一夜是好眠。

  翌日。

  从一个青年患者那听说,昨儿是泽宁这一带的祈福节,郁容忽地回过一点味儿来——

  感情那一笼子乌梢蛇,当真是祈福节的礼物?

  “小郁大夫。”

  忽听到苏琅的唤声,少年大夫倏地回过神,循声看去。

  不等他开口,对方又急促地说道:“防御大人突发心绞痛,已经昏死了过去。”

  郁容惊得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