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新年新气象(1 / 1)

重生古代当地主 勿尤 2923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36章 新年新气象

  转眼已是除夕,张信家里早就贴上春联、剪纸、窗花、福字等,看着一片喜庆。

  三个丫头自大扫除之后一直保持着高昂的情绪,果然最期待过年的永远都是小孩子。

  除夕当天,年夜饭无疑是重中之重,张信打理好家里活计之后,就开始准备起来。

  年夜饭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寓意新旧交替,即‘更岁交子’之意。张信将馅料拌好,杆上面皮,剩下的就交给刘氏,他实在没那个手艺让饺子看上去像饺子。张信还准备了十枚铜钱,是用沸水煮过的,让刘氏包饺子的时候放进去。大丫和二丫也在一旁帮衬,三丫则是在捣乱。

  这边还有个特别的习俗,就是家里要供上一盆饭,年前烧好,供过年,叫作“隔年饭”,寓意年年有剩饭,与年年有‘鱼’是一个意思。

  好一阵忙活,丰盛的年夜饭才做好,当然,掌勺的是刘氏,张信负责打下手。张信将饭桌移到院子里,祭过天地后就可以开饭了。

  三个丫头迫不及待地将筷子伸向饺子,争抢着头一个吃上铜钱,特别是二丫和三丫。

  “怎呜蛤么有。”二丫嘴巴囊鼓鼓道。

  刘氏看着失笑道:“慢点吃,一会儿总能吃到的。”

  三丫摇头:“我要第一个吃到。”

  结果话音刚落,大丫就从嘴里吐出个铜钱。

  二丫三丫一脸郁闷:“大姐!”

  大丫无奈一笑,运气好怪我咯。

  这顿饭吃得比较慢,说说笑笑的,直至天黑掌灯才停下碗筷。大家都吃得饱饱的,特别是三丫,摸着小肚子不时打个饱嗝。

  年夜饭过后就是守岁了,即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三个丫头还小,而刘氏怀有身孕,跟着守了个时辰就都被张信赶去睡觉了。

  张信一个人守在堂屋,里面烛火通明。张信支着胳膊肘,呆呆发愣。

  不觉间,来到这都快有一年了。如今,他有了自己的家,贤惠温婉的妻子,三个可爱的女儿,一个还在肚子里的宝宝,还有一直向往的平淡的农家生活。除了再也见不到家人外,其他的倒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醒了醒神,张信觉得无聊就进了趟空间。空间里的八分地已补种上黄芪,张信还留了个角落种人参,一百株左右,过个十几二十年还能拿出来应应急。一分蔬果地种满了桃树、核桃树、梨树,树与树间隔之间就用来种蔬菜,眼下果树硕果累累,再过几天就能摘来吃了。剩下的一分地被装鱼的水车、木桶、盆给挤满了,几个月过去,鱼儿长大不少,就快装不下了,幸而它们识趣,没有往外蹦跶,明天还是把它们都放回池塘算了。

  空间气候一直都没什么变化,张信待了一会儿,身上就开始冒汗,索性脱光泡个澡,去去乏。

  见时候差不多了,张信换上特别样式的新衣裳就出了空间。

  到了五更天,村子里鞭炮声此起彼伏,噼啪作响。张信祭拜过财神之后也到门口放鞭炮。

  这会儿刘氏娘几个也起床了,都穿着一身同一样式的大红棉袄,别人一看就知道是一家人,看得张信心里软软的。

  这一年来,经过灵泉水的滋养,大丫是蹭蹭地往上长,比同龄人都高;三丫则是横向发展,大有圆滚滚的趋势;二丫则是综合发展。刘氏因着怀孕,更是丰盈,让张信爱不释手,可惜尚不能尽兴,不然...

  堂屋里,张信和刘氏坐在主位上,三个丫头在下方磕头拜年。

  “爹,娘,新年好!”

  张信乐呵地递过压岁钱:“快起来吧。”

  刘氏也有压岁钱给,三个丫头顿时笑眯了眼。

  而后张信从怀里掏出三张字条,分给三个丫头。

  “爹,这是什么?”二丫好奇道。

  张信笑道:“是你们的名字。”

  “名字?!”大丫惊喜道。

  刘氏笑道:“是你们爹请周夫子帮你们取的。”

  “爹,那我叫什么名字?”二丫急道。

  张信摸了摸她的头道:“昕昕,阳光、温暖的意思。”

  而后看向大丫道:“大丫取名婉慧,温婉且聪慧。”

  “那我呢?我叫什么名字?”三丫跳脚道。

  刘氏道:“你叫清妍,寓意美好。”

  三个丫头反复念着自己的名字,皆欢喜不已,从今天起,她们也有名字了!

  张信见三个丫头喜欢,心里也很高兴:“记住没?以后我们可就叫你们的大名了。”

  三个丫头齐点头道:“记住了!”

  “那婉慧、昕昕、清妍,爹先去祭祖了,你们就和娘待在家里。”新年出门头一件事就是祭祖,以示对先祖的尊崇,从而祈求福佑。

  “我也要去,我要去找三妞玩。”二丫忙喊道,大丫和三丫也想去。

  张信知道她们这是急于分享自己的名字,也就点头同意了,带上祭品就领着三个丫头出门。

  临丰村住的大多都姓张,是同一族的人,故而在村里筹建了个祖祠,逢年过节方便祭拜先祖,不用每次都上坟前祭拜。

  半路上张信叮嘱三个丫头待会记得回家吃早饭,就让她们自己玩去了,自己继续赶往祠堂。

  张信到的时候,祠堂已有不少人在等着,张大伯一家和大牛他们都在,张信就向他们靠拢。

  没多久,张父一大家子也来了。

  张父自上次被张信威胁让过继后,郁抑了好些天。不由反思自己的作为,对老三一家子他确实有所亏欠,但他这样做都是为了这个家。只要老大在科举上进一步、几步,家里就能改换门庭,过上好日子,这吃亏只是一时的,实在不明白老三为何要拼着被人指责不孝都要过继出去。如此一想,张父不免怨怼上张信。

  张文对张信这个三弟很是不满,不提搅得老二一家起分家的心思,就上次找人上门招呼他的那一顿胖揍,桩桩件件的,实在是不安生,就这么过不好吗?非要闹!等他考上秀才,定让他后悔今日的作为。

  张安则是有些怕张信,小王氏吃的亏都不敢找回来。

  对张信感官最为复杂的是张丰,从赵氏那听了经过,实在是没想到张信这般大胆和硬气,若是自己上次也这样坚持,是不是就分出去了?而今,还是等大哥院试结果出来之后再说。

  不管他们如何想,张信却是不想理会,只当没看见。

  见人来得差不多了,族长就招呼众人进祠堂祭拜,祠堂里的布置显得庄严肃穆,对着前头排排放置的牌位,张信不由敛起心神。

  随着众人祭拜完,出了祠堂,张信跟张大伯他们打了声招呼就回去了。

  张信回到家,刘氏正在做早饭,没多久三个丫头也蹦蹦跳跳地回来了。

  年初二开始走亲戚,今儿个是留自家好好过年的。

  若说过年与平日有何不同,最大的区别就是吃食了,早饭一家子又吃得饱饱的。

  喂过家里的牲畜,张信去池塘走了圈,将空间里存放的鱼放回去,然后就回家陪三个丫头玩游戏。

  根据就近原则,张信打算年初二跟张大伯家及交情好的人家先拜年,年初三再去岳家。

  第二天,张信就带着三个丫头走了一圈,给各家拜年。然后留三个丫头在那教小伙伴们玩游戏,自己先回来了。

  走到门口,听到院子里吵吵闹闹的,不由皱了皱眉。

  加快了脚步,见是三个男孩子正吃着糕点,叽叽喳喳的在那赶鸡逗猪,两个小女孩则在玩兔子,张信没有理会,进了堂屋。

  “三弟。”打招呼的是张信以前的二姐张翠兰,也就是张家出嫁多年的女儿。

  张信淡淡道:“二堂姐。”

  这个二姐是王氏和张父唯一的女儿,平日里宠了些,这倒也没什么。只是养成了骄纵性子,一有个不如意的,总找原身发脾气,张家二老对原身的不喜,也有她的一笔。

  “什么二堂姐,我是你二姐!”张翠兰不满道。她没想到多日不回娘家,发生了这么多事。更没想到这一切都是这个老实性子闷的三弟弄出来的,不仅分了家,还过继了出去。

  听过大嫂的话,她还有怀疑,直到看到老三家里的东西,以及她一直看不起的刘氏之后,她才真的相信,老三是赚了大钱,所以想要撇下家里,这怎么行!大哥一直没考上秀才,让她在婆家没脸,连过年都不陪着回家,如今老三发家了,有他支持,自己就能硬气起来,如何同意他过继出去。

  “难道二婶没跟你说,我已经过继出去了。”张信以陈述句的语气道。

  张翠兰道:“我不同意!你让族长将族谱改回来,爹娘那边我会去说的。”

  张信不想跟她说话了,这么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估计怎么说都是说不通的,于是撵人道:“我是不会改回去的。你还有事没?没事的话可以走了。”

  “你竟然敢我走?!”

  “我不走!你要是不改回去我今后就住这儿了!”说着,张翠兰一屁股坐在凳子上,似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你走不走?”

  “哼!”

  张信可是连小王氏都动手打过,自是不怕她耍赖,当即连人带凳子拖了出去。

  “信哥。”刘氏在一旁看着,不由喊了声,这般是不是过分了些。

  张信安慰道:“没事的,你放心吧。”

  张翠兰没想到张信敢动手敢人,边挣扎边破口大骂道:“张老三,你个没良心的,赚了钱就想撇下家里。你想都别想,今儿个你要是不改回族谱,我是不会回去的,大不了天天守在你家门口,让村里人都见识见识你个白眼狼。”

  “你听到没有!”

  几个孩子听到动静,忙赶过来想要帮着自家娘摆脱张信。

  张信加快脚步,将她扔了出去,几个孩子也跟了出来,倒是省了功夫。

  ※※※※※※※※※※※※※※※※※※※※

  今天晚了些,抱歉。

  对于更新章节少,我表示很遗憾,实在是作者码字太慢了...囧.jpg

  谢谢大家一直的支持,请与我携手慢慢走,多多收藏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