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1 / 1)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张佳音 2672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204章

  远行归家的游子, 回到家面对的嘘寒问暖十分灼热。

  余秀兰将近二十年,第一次对儿子这么充满母爱,轻声细语地关怀:“饿了吧?你快回屋去休息,妈给你做饭.”

  赵枫摇头道:“我在厨房帮忙吧, 我想陪陪你们。”

  余秀兰感慨地看着儿子, “长大了, 知道心疼妈妈了……”

  赵柯心道:赵枫没走之前, 活儿干得那么多,她都忘了吗?

  余秀兰支使赵柯:“赵柯, 你赶紧去抱柴禾烧火。”

  以前赵枫在家, 都是赵枫的活, 现在赵枫才回来, 她都舍不得儿子干活了。

  赵枫装得一脸受宠若惊,连忙起身,“妈,我去就行了, 别让我姐干了。”

  “啧。”余秀兰按住他, “让你姐去,你别动。”

  赵枫看向赵柯,眼神嘚瑟,嘴里却道:“这不好吧?”

  赵柯:“……”

  这小子真的是变了。

  余秀兰道:“有啥好不好的,赵柯,赶紧去。”

  赵柯只得起身, 出去前还横了他一眼。

  赵枫“战胜”姐姐, 满足感空前的高, 变着花的使劲儿哄亲妈高兴。

  姐弟俩在那儿较劲儿, 余秀兰没看见似的笑得十分欢。母子俩亲的不行, 赵柯这个女儿、姐姐倒像个丫鬟,被支使着干这干那。

  等到刘三妮儿采菜回来,听说赵枫休假回来了,都没回家,直接就到闺女家来。

  祖孙见面,好一通亲近,刘三妮儿还抢走了掌厨大权,使出全部手艺,做了一顿相当丰盛的农家菜。

  吃饭的时候,赵枫还故意挑战姐姐的权威,胆大妄为地支使赵柯盛饭。

  赵柯磨牙,“赵枫,给你脸了是吧?”

  赵枫立马委屈地看向亲妈余秀兰:“妈~~”

  余秀兰便瞪向赵柯:“你弟好不容易回来,让你盛个饭能咋地?”

  赵枫一副被宠坏了的小儿子样儿,附和:“就是。”

  余秀兰命令:“快去给你弟盛饭!”

  赵柯不动,与赵枫对视,僵持着。

  “啪!”

  余秀兰拍了赵柯胳膊一下,“我还支使不动你了?”

  刘三妮儿也道:“你是大的,让让你弟。”

  这种情形,在他们家,从来没发生过。

  赵枫膨胀,端起空碗,递到赵柯跟前,笑嘻嘻装乖巧,“姐,辛苦了。”

  赵柯忍辱负重地接过碗,再次递给他一个“等着”的眼神。

  赵枫不怕,能爽一时是一时,机会错过可不一定会再来。

  饭间,赵枫总共“请”赵柯给他盛了三次饭。

  余欢余岳也跟着奶奶在姑姑家吃饭,余岳见新回来的表哥这么厉害,没有自知之明地抬起空碗,“姐,我也要。”

  赵柯筷子调转,抽在他手背上,“没长手吗!自己盛去!”

  余岳疼地收回手,也转身告状,但没人搭理他。

  余岳:“……”偏心。

  赵枫得意地搭着余岳的小肩膀,“小子,你哪能跟我比?”

  “重死了!”

  余岳生气地推开他的胳膊,又不敢闹脾气不吃饭,能屈能伸地自个儿去盛饭。

  饭后,赵柯洗碗,赵枫啥也不干。

  余秀兰催着他去休息。

  赵枫几次说“不困不累”,都没能杠过亲妈,便回了他屋。

  而赵枫屋门开了又合上的声音一传到厨房,余秀兰霎时眼圈通红,低声道:“你们看见他眼里那红血色了吗?眼袋都快垂下来了,人也精瘦,还有手上那厚茧子……”

  赵柯和刘三妮儿对视,怎么会看不见呢?可赵枫若无其事的样子,她们做亲人的,怕问多了吊起他不好的回忆,当然就配合着他,让他开怀。

  刘三妮儿叹道:“光报纸上说得都那么吓人,他一年轻娃亲眼见着,不知道咋坚持下来的。”

  赵柯道:“他们是军人,还能是咋坚持下去的。”

  他们不是钢铁之躯,也不是真的钢铁意志,军人也是人,军人也是别人家疼爱的儿子,平时嬉笑打闹的年轻人,却在大灾大难时用稚嫩的肩膀扛起责任,真就不害怕吗?

  有血有肉,就有感觉。

  是国家的安全,是人民的安全,是军装的使命,让他们坚持下去的。

  祖孙三代都沉默着。

  知青点——

  “庄兰,赵枫回来了,你不去看看他?”

  庄兰此地无银三百两,“我去看他做什么?”

  现在知青点就住着她们两个女知青,苏丽梅说话不遮不掩,“他给你寄那么多信,多在意你啊,我看你也不是没感觉……”

  庄兰捂住给她的嘴,“别胡说,他刚回家,得跟家里人相处呢,哪有功夫想七想八,再说,我也没心情……”

  苏丽梅垂下头。

  她们胸前都别着小白花,眼睛上哭过的红肿都还没消。

  举国都沉浸在噩耗中,那天之后,大家做什么都没心情,又必须按部就班地上工,不能在这个时候给国家添麻烦。

  可能得很久,大家才能缓过劲儿来,赵枫的突然回归,还算是将赵村儿大队稍稍从悲痛中抽离出来。

  之后的两天,赵村儿大队众人一下工,闲着没事儿就去看赵枫,找他说话,赵家几乎没断过人,赵枫也就没能去找庄兰。

  赵柯和余秀兰起初只想着大伙儿来,热闹,省得他再想不开心的事儿,正好大家也都需要个事情转移注意力。

  两天过去,赵枫身上的疲倦感丝毫没消减,母女俩开始留意,这才发现,赵枫晚上根本就没睡觉。

  人哪能不睡觉。

  余秀兰急得想要去找赵建国回来给他配两副安眠的药。

  赵柯拦住她,“药可以找我爹开,但咱们不要太紧张,赵枫更有负担。”

  “那就瞅着他装得跟没事儿人一样?”

  当然不能干瞅着。

  所以,赵柯晚上就捉了一回“贼”。

  “你咋这么晚还在外面晃?”

  赵枫刚走到院门口,身影一滞,转身,还在装,“睡太早,醒了睡不着,月色挺好的,就溜达溜达……”

  “那一起溜达吧,我也睡不着。”

  赵枫稀奇,“你那倒头就睡的睡眠质量,还能睡不着?”

  赵柯睨他一眼,“我又不是木头人,当然也会有心事,有心事睡不着不是很正常吗。”

  赵枫关心地问:“什么心事?”

  “时代的重大变革,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而我们这么渺小,又能做什么,能做多少?”赵柯看着天空中挂着的那轮几乎圆满的月亮,“这些算不算心事?”

  赵枫抽了抽嘴角,“你的心事……真有高度。”

  “沉浸在情绪中毫无意义,当然要抽丝剥茧地思考,毕竟人的烦恼除了不可控的外因,大多数是来自内心的杂草。”

  赵枫轻轻地问:“那你想出什么了?杂草除了吗?”

  “想什么呢,都说了是杂草,春风吹又生,小雨一淋又茂盛,除不净的。”

  姐弟俩坐在大门外的木头墩儿上。

  赵柯捡了个树枝儿,在地上无意识地乱画,问:“那就没有办法了吗?”

  “之前猪崽死了好多,我和大伯心里难受,可我们是当干部的,不能给社员们传递不安、害怕、焦灼……得自己消解掉坏的情绪,还要安抚社员们的不良情绪。”

  “能怎么消解?我不服啊。”赵柯侧头看着弟弟,“我问我自己,这次我尽力了吗?如果尽力了还是不行,我一蹶不振,我下次会行吗?我能得到什么?”

  “只得到失去的时间和更失败的自己。”

  赵枫垂头。

  不止他,他们一帮战友都很难睡着,一闭上眼睛,眼前总是会浮现各种惨状的遇难者,他们眼睁睁看着时间和生命流逝,救不了,救不了……

  他们得累到不行,才能昏睡过去,又每每在噩梦中惊醒。

  赵柯意有所指道:“我控制不了意外,经验能力不足、技术缺失,我总能改进吧?万一再有意外发生,我或许可以有经验丰富的助产员,有医术精湛的兽医和好的保胎药,有品种更好的种猪……总能提高猪崽的存活率吧?”

  赵枫抬头,莫名对她接下来的话有些预感。

  赵柯鼓励道:“挫折将我们按在地上摩擦,我们更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给挫折点儿颜色看看!”

  赵枫:“……”

  我那热爱催人奋进的姐姐,又出现了……

  接二连三的打击,赵柯还能站着放话“给挫折点儿颜色看看”,谁见了都得感叹一句:赵柯这人,真顽强啊!

  而从小深受赵柯影响的赵枫,本质上也是个乐观向上坚韧的人。

  这一晚上,姐弟俩聊了很多,回去躺下,第二天,双双都起晚了。

  但余秀兰却没像以前那样大声吆喝姐弟俩起来,反倒在赵枫门口听了听动静,放心地去上课。

  赵枫这一觉,睡得极沉,一直睡到傍晚,才精神充沛地起来。

  他兴冲冲地跑去找庄兰,一到知青点,瞬间变得忧郁,见到庄兰后强颜欢笑道:“对不起,我这段时间像个胆小鬼一样,夜里总是做噩梦,人很狼狈,才没来见你……”

  男人三分泪,演到人流泪。

  庄兰心疼,立即反驳:“你怎么会使胆小鬼,你很勇敢,真的!”

  赵枫露出个苦笑,“你别骗我了。”

  “我不是骗你,你在我心里就是英雄。”

  她说得斩钉截铁,极力想让赵枫相信。

  赵枫控制住了嘴角,控制不住眼神,目光灼灼地看着庄兰。

  庄兰害羞。

  赵枫连忙道:“我不能一直逃避面对,现在想通了,这次调整好,再回部队,争取多拿几个先进兵,再考进军校。”

  庄兰望着他的目光里泛起亮光,“赵枫,我为你骄傲。”

  赵枫试探地伸出爪子,握住她的手。

  庄兰没挣开,默许了。

  赵枫瞬间又变回了傻乐的大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