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3 章(1 / 1)

长生处处开宝箱 柴余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蒙混沌撕裂。

“这难道是……”

米小侠脸色凝聚,这不会是另外一件至宝盘古幡吧?

“米教主,盘古幡不比太极图,由开天神斧斧刃所化,能撕裂鸿蒙混沌,攻伐为天道第一!若是一旦展开,恐怕再难善终。”

云中子开口,并没有盛气凌人,反倒颇为担忧。

“果然是盘古幡……”

得到云中子确认,米小侠忽然笑笑,流露一丝无奈。

三件先天至宝,此时两件在此,纵使米小侠再神通广大,又能奈何?

“哎,果然凡事都该留一手!”

片刻,米小侠重重的叹口气。

之前灵山气运池,为了抵挡准提圣人,米小侠已经底牌尽出。道教既然知道了他的手段,又岂会没有应对之法。

实际上,当南极仙翁和云中子联手前来,米小侠便没有什么胜算。

刚才也只是心存侥幸而已,此时见到太极图和盘古幡,米小侠还能如何。

“也罢。”

形势比人强,米小侠一挥手撤去周天星斗大阵。

“如此甚好。”

“米教主大义。”

脱离大阵,南极仙翁和云中子笑笑,也是如释重负。虽然请出两件至宝,但若是米小侠跟他们硬拼,纵使赢了也没那么容易。

而且到时必定是天崩地裂,难免生灵涂炭。

这一阵是米小侠输了,也是无话可说,将吴印收起,没有再强留其中气运。

嗡!

随着魏印替代吴印,又是一声嗡鸣震颤,大唐国运流转。而此时再看,数量骤降,减少近三分之一!

虽然米小侠没有强留,但一来一往,又怎么可能尽数转移?

------------

508 揭竿而起

“哎,天数如此。”

李忱之后大唐再无中兴之主,日落西山,气运骤降也是天道所定。就算没有米小侠收回吴印,也会发生其他事情。

看到大唐国运衰减至此,云中子虽然有些感叹,但也是无可奈何。

“呵呵,早知道这样,还打什么。”

吴印之中残留大唐三分之一气运,米小侠不禁笑笑,这已经达到他之前的心里要求。

“两位,告辞!”

收回吴印,米小侠向南极仙翁和云中子拱拱手,接着径直飞走。

“哎,今日得罪了此人,日后怕是麻烦不尽。”

望着米小侠离开,南极仙翁不禁叹口气,满脸的愁容。

按照米小侠之前作为,以及他的风评,虽然已经贵为一教之主,但绝对不是什么大度的人。今天若非两人联手,若非有两件先天至宝,他们定然不是对手。那日后若是单独碰到,该当如何?

“若非道祖法旨,以后闭门不出就是。”

云中子笑笑,语气也颇为无奈。如果不是太上老君旨意,他今天肯定不会蹚这趟浑水。

天下即将大变,日后事情难料。两人又是叹口气,也接着驾云离开,回去交旨返还两件至宝。

赤精子奉命看守国器,此时虽然已经换回魏印,但仍不能离开。直到大唐亡国,魏印遇到明主为止。

离开长安,米小侠回到青丘,继续闭关修炼。

凡间之中,崭教门人四处收徒传教,在气运帮助下一切顺利。不必再掌控大唐皇室,江南道也一切安稳,实在没有米小侠可操心的。

此时大唐皇帝李漼,由于少了仙佛干预,作为也贴合米小侠所知历史。消耗李忱大中之治的成果,整日游宴无度,荒唐享乐。

不仅如此,李漼虽然‘器度沉厚,形貌瑰伟’,但实际上是个绣花枕头,实在没什么才干。而且作为皇帝,没有基本的识人之明。

李漼在位期间,总共任用了二十一任宰相。李漼不理政事,所以宰相权柄很大。若是此时有个良相,也可维持一二。但是可惜,这些宰相要么碌碌无为,要么爱财如命、为人不堪。

如此一来,反倒使得大唐朝政越发混乱。

对于大唐和百姓来说,李漼毫无疑问是个昏君。但是对于教派来说,倒是还不错。一改当初武宗李炎灭佛的行为,李漼对教派极为扶持。

虽然没有掌控李漼,但此时崭教,在凡间也已经不小的声名势力。李漼支持教派,崭教也收益颇多,尤其是借助气运,发展极为迅速。

李漼在位总共十四年,崭教的相比之前发展壮大近十倍!

“快了……”

青丘之中,米小侠查看崭教发展情况,不由得连连点头。

之前得了佛教三分之一气运,对于新建的崭教来说极为庞大。有气运支撑,就不怕根基不稳,因此在这之后,崭教可谓膨胀式发展。

到了如今,崭教门人已达十万之众!虽然仍是不许三代弟子收徒,但收录记名弟子,以及各地观宇建立招收门徒,使得门人迅速增加。

另外崭教信徒,除了江南道之外,早已遍布大唐各处。此时上到达官显贵,下到平民百姓,都有崭教信徒。

此时的大唐,道教第一,佛教第二,崭教已经稳居第三!

规模发展迅速,与气运的差距也迅速缩小。米小侠估计,崭教规模再扩大一倍,便可以配得上此时气运。

以崭教现在的发展势头,规模扩大一倍,也就十几年时间而已。

“好啊。”

想到这里,米小侠又是一阵欣慰。

崭教只有发展到这种程度,才有和道教、佛教相争的资本。距离小杀劫只剩三十余年,看来完全赶得上。

一切顺利,米小侠继续闭关。

咸通十四年,李漼驾崩,享年四十一岁。

在宦官的扶持下,李漼的第五子李儇灵前继位,而此时的李儇才不过十二岁。遍观整个唐朝历史,李儇都是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

和父亲李漼一样,李儇也是个喜好玩乐的,况且他还是个小孩子,根本没有什么理政能力。所以李儇继位之后,权柄基本都落到身边宦官手中。

如此一来,使得大唐越发岌岌可危。

此时大唐,有个濮州人名为王仙芝,是个贩私盐的小贩。为了抗拒官府稽查,四处拜师习了一身好武艺,因此身边渐渐聚集起一些人。

乾符二年初,李儇继位的第三年。王仙芝在濮州濮阳发出檄文,斥责唐朝官吏贪污、赋税繁重、赏罚不明。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率领义军起义!

紧接着,王仙芝义军攻克曹州、濮州。

乾符二年六月,冤句人黄巢起义响应,率众数千和王仙芝在曹州会师。如此一来,义军声势日渐浩大。

接下来,苦于苛捐杂税的百姓,纷纷投奔义军,短时间内就发展到数万人之巨!攻打郓州、袭击沂州,等到了十一月,义军已经掠夺了十余州!

而直到这个时候,朝廷这才反应过来。

实际上这也不怪李儇,毕竟他此时也才十五岁。而且最重要的是,州县官员欺瞒上级,并没有及时奏报。各地拥兵的节度使为了保存实力,也是听之任之。所以起初的时候,朝廷竟然根本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