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4 章(1 / 1)

长生处处开宝箱 柴余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支持,在凡间的优势瞬间没了大半。

相反的,佛教一直想在东土发展,但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因为道教的打压,传教一直不怎么理想。

而道教之所以能够稳压佛教一头,除了底蕴深厚之外,正是源自大唐皇室的支持。

若是大唐亡了,不说重新建立一个推崇佛教的朝代,至少可以削去道教的优势,佛教也可趁势发展。

凡间的争斗,背后往往有神仙的影子,此时也是如此。此时大唐存亡与否,又是道教和佛教之间的一次角力。

“在边疆……”

米小侠径直前往皇宫,路上卜算李光弼的位置。发现他现在不在长安,而是在边疆。

虽然离开权利中心,但作为节度使手握兵权。在眼下这个情况来看,倒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而此时的道门、佛门,精力也都放在长安和边疆两个方面。

在长安掌控局势,决定事态的发展。在边疆掌控拥有兵权的将领,为后面的大战做准备。

李光弼在梁山起义时表现卓著,因此极受关注。此时在他的身旁,就有多位道教大能。一是辅助,二是保护他的安全。

“倒是省事了。”

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米小侠嘴角笑笑。这么一来,他倒是不必分心李光弼,弄好长安这边就好。

“到了。”

思索间,米小侠已经来到皇宫之中,接着直接去见李隆基。

但米小侠并没有现身,只是在暗处观望一眼。此时的李隆基已经快七十岁,作为皇帝被照料的很好,并不见多少老态。

但在米小侠看来,李隆基的帝王气象已经极其衰弱。按照米小侠所知的历史,他的帝位已经快要到头。

确定之后,米小侠接着来到东宫,见到太子李亨。

“老神仙!您总算是来了!”

李亨脸色不太好,当看到米小侠之后,不禁满脸的激动。

李林甫病死之后,杨国忠独掌大权,但对他的压制一直没有停止。因为米小侠赐给他玉佩,再加上他小心谨慎,李隆基才一直没有动他。

但等到现在,朝廷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李亨也深深感到危机。但奈何他没多大势力,又联系不上米小侠,这才每日犯愁着急。

这天正在大厅里转圈,忽然看到米小侠走进来,不禁喜出望外。

“事情我都已经知道,接下来你要去办一件事情。”

事情米小侠都已经清楚,此时直接指点李亨说道。

“你只管拉拢住陈玄礼,其余一概不用管!”

“陈玄礼?”

听到这个名字,李亨先是一怔,片刻之后忽然脸色大变。

陈玄礼是左龙武大将军,当初跟着李隆基诛杀韦后,可以说有从龙保驾之功,因此一直很受李隆基信任重用。

此时的陈玄礼,相比其他手握重兵的边陲将领,手中也就几千兵马。但他的位置却十分重要,因为他掌管的乃是禁军,直接负责皇宫的安全!

米小侠让他拉拢陈玄礼,难道是让他逼宫谋反!

“老神仙,这事……”

李亨面带难色,陈玄礼对李隆基极为忠诚,怎么可能轻易造反。而且李亨懦弱,也没有逼宫的胆量。

“你胆子不大,想的倒是不少。”

米小侠笑笑,安抚说道。

“我没有让你造反的意思,让你拉拢陈玄礼,是另有安排,你尽管放心去做就是。”

“这样……”

李亨擦擦额头冷汗,这才松了口气。

“老神仙,那我……”

“其余的你都不用管,你只要牢牢拉住陈玄礼即可。”

李亨还是有些不放心,想要进一步询问,但米小侠一摆手,根本不跟他多说。

“是是,老神仙的安排,自然是不会错的。”

李亨连连点头,虽然心中忐忑难安,但此时他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选择相信米小侠。

嘱咐妥当李亨,米小侠直接离开。

出了皇宫又出了长安,米小侠并没有返回地仙界。而是在大唐逛了一圈,主要是边疆那几处将领那里。

李光弼手握重兵,身旁又有大批道教高手护卫。郭子仪也是安史之乱的重要人物,相比李光弼更加沉稳,此时也有道教高人簇拥。

不得不说,这次道教做的比较周全,米小侠所知的唐朝名将,他们几乎都有布置的人手,以确保迎接接下来的战乱。

紧接着,米小侠又到这场大乱的根源看了看,安禄山猪龙之像已经毫不隐藏。遥遥冲着长安方向,一副吞噬真龙的架势。

而在安禄山周围,则是大批的佛教高僧,谋反之事已经完全敲定,只差最后施行!

------------

448 安禄山起兵

“杨国忠扰乱朝纲,吾率领大军二十万,奉皇上密诏讨伐!”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地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十五万大军,对外号称二十万,以讨伐杨国忠为理由,在范阳正式起兵!

“杀!”

“杀!”

……

三百多斤的安禄山骑在马上,手中高举阿鼻剑,十五万大军喊杀声震天,安史之乱终于爆发!

在米小侠所知的历史中,安史之乱时,唐朝承平已久,百姓几代都没见过战争。所以听到范阳起兵,瞬间慌了手脚,许多城镇不战而败。

在这个世界,由于佛门捣鬼,提前放出一百零八妖魔,发生了一场梁山起义。虽然对大唐造成沉重打击,但也算是一次提前练兵,从这方面说倒也是一件好事。

不过可惜,整个河北都在安禄山管辖范围之内,所以当他起兵之后,各地的抵抗并不强烈,说是望风瓦解也不为过。

所以在短短几天之内,安禄山的大军已经攻下众多城镇。

“不可能,安禄山怎么可能造反,这肯定是谣传,故意污蔑朕的忠臣!”

安禄山起兵,太原以及其他被攻打的城镇,立即拟了奏折送往长安。此时李隆基坐在大殿之上,一个劲的摆手,仍不相信安禄山会造反。

接下来,安禄山的大军势如破竹,各地都受到攻打,奏折也雪花般飞往长安。面对这么多奏折,所有人都在说安禄山谋反。

直到十一月十五,也就是六天之后,李隆基这才相信,安禄山是真的造反了。

“这怎么会,他还有什么不满意……难道他想当皇帝不成!”

李隆基坐在大殿上满脸的错愕,接着就是恼怒愤恨。半晌反应过来,这才连忙传召杨国忠,商议对策。

一番讨论之后,长安这边终于做出反应。

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防守洛阳。任命六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募兵东征!

此时,唐朝的精锐大军都在边疆,一时间难以赶回。没有办法,封常清和高仙芝只能在长安、洛阳临时征兵。但大多都是市井子弟,没什么战斗经验,也没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