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9 章(1 / 1)

长生处处开宝箱 柴余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国忠和李林甫都不傻,杨国忠自知没有领兵的才能,所以特地要了一个人,那就是郭子仪!

若是这一仗打赢了,功劳自然是杨国忠这个主帅的。若是出现什么意外,也有一个替罪羊不是?

行军缓慢,足足走了一个多月才到达山东地界。

“大人,将士们行军劳顿,理当休整一番再去剿匪。”

距离梁山已经不远,杨国忠下令立即准备船只,就要进攻。郭子仪知道这不是最佳时候,连忙前去劝阻。

“区区贼人,又哪用这么麻烦,陛下还在长安等我捷报呢。如今已经耽搁一个多月,不能再等了!”

杨国忠立功心切,哪里愿意再等。不顾郭子仪的一再劝阻,直接下令。

接下来仅仅两天时间,战船准备齐全。两万大军登船,要渡过八百里水泊,进攻梁山。

“大人,我们的士兵不习水战,最好用绳索将船只栓连起来。这样稳如陆地,也方便咱们渡过水泊。”

登船之前,郭子仪再次向杨国忠禀报。

这些士兵大多都是旱鸭子,如果失足落水,必然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而且最重要的是,肯定有人晕船,登岸之后必定大幅影响战力。

“大胆郭子仪!”

听到这个建议,杨国忠却是脸色一沉,冷声喝道。

“你当真以为我不学无术,不知晓历史吗?这铁索连船,乃是当年曹操在赤壁的法子。若是贼人学东吴火攻,岂不是要全军覆灭!”

“现在是逆风,他们如果用火攻,岂不是烧的自己!”

“休要多说,总归有这个可能,不知你安得什么心思。”

郭子仪还要辩解,杨国忠冷哼一声,根本不听他说。

接下来一声令下,船队开动,直奔水泊对面。杨国忠站在主船船头,望着不远处的梁山,可谓是意气风发,仿佛已经看到军功落入口袋。

郭子仪陪在他的身边,却是愁眉不展。

据他所知,梁山绝对不是简单的乌合之众。其中不少头领都曾是朝中干将,拥有极强的军事素质。单单两万大军,恐怕很难打胜。

况且长途行军,士兵没有得到充分休息,此时又船晃水摇的,还能剩几分战力?郭子仪不禁担心,这次恐怕凶多吉少。

咚咚!咚!咚……

正在这时,周围忽然传来沉闷的声响。杨国忠和郭子仪都听见,声音好像在下面,但具体不知是什么。

“报!”

正在这时,一名士兵从船舱跑出,慌张的禀报。

“报告将军,大事不好,船漏了!”

“船漏了?船怎么会漏了!”

此时刚刚行到水泊中央,如果船漏了沉下去,那岂不是要被淹死!听到这个消息,杨国忠瞬间慌了手脚。

“不好!有水鬼凿船!”

郭子仪也是脸色大变,瞬间明白过来,连忙吩咐说道。

“传令下去,全力排水堵漏,并且以最快的速度行进,在船沉之前驶到对岸!”

“不!传我命令,掉头!快快掉头,船都漏了还开什么,先回去再说!”

但这时候,杨国忠反应过来,紧接着下令。

“大人!不可啊!”

郭子仪单膝跪倒,声泪俱下说道。

“作战首重势气,一旦掉头,必然斗志全无,届时不战自败啊!况且掉头浪费时间,继续前进还有机会在沉船之前到岸!”

“我是主帅还是你是!传我命令,掉头掉头,赶紧掉头!”

杨国忠瞪了一眼,立即下达命令。

“这这……唉!”

虽然有一身本事,奈何无处施展,已经预见到这一战的残败,郭子仪愤恨的重重叹口气。

“哼哼,现在掉头,还能跑的掉。”

杨国忠轻哼一声,却另有盘算。就算掉头浪费时间,总归是距离岸边更近,他还可以乘小船逃回去。

至于这两万士兵的死活,他就不管了。

咚咚!咚咚……

凿船还在继续,湖水大量涌进来,哪里堵得住。大船掉头行到一半便沉了,两万士兵落水瞬间大乱。

梁山靠近水泊,因此有专门的水军,由张顺和阮氏兄弟率领。张顺他们能在水里睡觉,在水里简直和鱼一样。水军人数虽少,却对落水唐军展开单方面屠杀,鲜血很快染红了八百里水泊……

“好大胆的郭子仪!”

长安城中,接到杨国忠的奏报,李隆基勃然大怒,下旨道。

“郭子仪阵前抗命,使得我军大败,着令革职查办!”

杨国忠逃回岸上,为了撇清干系,将所有责任都推到郭子仪身上。此时他先下手为强,长安又有杨玉环帮忙说话。所以李隆基严惩了郭子仪,而对于杨国忠这个主帅,只是罚了些俸禄。

“众位爱卿,此战失利,大家可有良策。”

处置完郭子仪,李隆基又转向群臣。

两万大军全军覆没,郭子仪都没能取胜,众人已经看出,这梁山并不是好啃的骨头,谁又敢轻易冒头?

“陛下,臣举荐一人,定能克而胜之。”

正当众人沉默不与时,一名臣子出列,向李隆基举荐。

“安北都护李光弼虽然年轻,但武艺高强,而且有勇有谋。若是令他率军攻打梁山,必定大获全胜!”

------------

437 掌握火候

“小小梁山草寇,哪用大老远从边境遣将,岂不显得我们大唐朝中无人!”

李林甫出列,冷哼一声,接着向李隆基说道。

“启奏陛下,此次杨国忠失利,全是郭子仪之错。只要给些时间整顿,点齐兵马二次出征,必定能克而胜之!”

“既然李相这么说,那就这么办理吧。小小梁山,朕哪有精力去频频劳神。”

李隆基摆摆手,梁山的事情暂时搁置不提。

李隆基没把梁山放在心上,而此时的道教、佛教,围绕梁山之事已经暗流涌动。

梁山聚义是安史之乱的预热,佛教想用它尽可能消耗大唐国力。相反的,道教则想尽快铲除,尽可能保存大唐实力。

但和米小侠一样,受制于天道限制,这些有大修为的不能直接出手,只能通过凡间的方式。

所以一时间,不论是道教还是佛教,许多高人来到凡间。通过以往的关系,联络朝中大臣,开始布局运作。

积雷山中,看着凡间纷乱,米小侠嘴角一笑,并不着急,仍是安心修炼,而这样一晃就是数月。

“米教主可在山中。”

这天清晨,米小侠正在修炼,忽然听到有人呼喊,原来是清虚道德真君来了。

也算是老朋友,米小侠直接让他进来。

“真君今天怎么得空,到我这来。”

分宾主落座,小妖看茶之后,米小侠笑着问了一句。

“呵呵,我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自然是有事相求米教主。”

道德真君客气的很,接着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开口说道。

“如今梁山作乱,对大唐社稷有着莫大影响。我们这些道士岁竭力运作,但奈何皇帝不上心,朝中又是奸臣当道,实在收效甚微。”

“与我们这些山野闲人不同,米教主在凡间有莫大权势。尤其当初皇帝登基,米教主还有从龙保驾之功。所以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