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两个熊孩子
最后还是甘磊觉得他说得对,不过依然起了奏章,给国主,只是奏章上用了王太弟的金印。
李季阳看向了羸政:什么情况?
“他已经大了,能下得去手处决犯人,已经很不错了。”羸政道:“我已经批复回去了,让他看着办。”
李季阳:“……!”
才十五岁的孩子你让他直接处决人犯?
羸政却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第四件事情,是说冬天的柴薪准备情况,去年冬天就发生了雪灾,别国怎么样不知道,秦国反正有压塌的房子,所以他们想在入冬前,让各个村老检查一下自己村子的房屋。
贵族们倒是没这个顾虑,可平民们不同,尤其是贫民。
不过秦国最近几年一直发展的不错,民间就算是有危房,也很少了。
李信说,为什么当时不给他们安排好房屋呢?
水泥都能建房子了吧?怎么还不实施呢?
这孩子在信里写了许多疑问。
并且附上了自己的看法……。
第五件事情说的是发给军中的补给问题,发多少苹果合适?发多少梨子合适?
为什么不在军中驻地那里直接建果窖呢?
在当地收集果子然后储存,省了天气冷的时候还要运过去,当地没有苹果,完全可以弄点别的呀?或者是果干也行啊!
还有,既然咸阳城有暖房可以种菜,边疆也可以吧?多少点柴薪呗?还听说草原上的人是烧牛粪的,边疆烧牛粪,也能行吧?
这孩子在信里化身成了十万个为什么!
李季阳看到都冒汗了!
看完他的,再看王太弟给他的信,最开始依然是恭恭敬敬的问好,说宫里一切都好,在“大王”不在家,小王就上了房顶。
嗯?
金凤宫上的金凤很好看,就是不太结实。
嗯?
李季阳抬头看向羸政:“金凤宫房顶上的金凤……。”
“让他们俩给摸坏了……。”羸政无奈的告诉了李季阳真相。
原来俩熊孩子惦记那金凤宫上头的金凤不是一天两天了,金凤是李季阳特别制作的,站在上头风一吹都来回摇摆,好像随风而飞一样,成了秦王宫中的一景。
俩熊孩子平时装得挺像,这么多年都没放弃爬上去参观一下的打算,等他们前脚走,后脚就让人做梯子!
因为现在王太弟最大,工匠们做了三天,做了个长梯子,用麻绳缠绕,特别结实的那种!
然后,俩熊孩子就爬了上去!
上头的琉璃瓦他们见过,倒是不稀奇,但是那展翅欲飞的金凤凰,可是头一次见!
俩人还上去骑了骑!
也不想想,他们都多大了!
凤凰是复合金做成的,能扛得住大风吹,但是扛不住这俩人在上头晃啊!
俩熊孩子还想要研究,就可劲儿的掰金凤,翅膀,脚丫子,脖子,脑袋等等!
研究了半天,也没研究出来,于是俩熊孩子决定下去吃饭,继续忽悠阿娘在两宫太王太后那里待着,然后俩熊孩子回来继续玩……。
俩熊孩子玩了三天,金凤终于熬不住了,啪嗒一下掉了下来!
这下俩熊孩子傻眼了!
李季阳佩服死他们俩了,按照零零一的说法,这金凤在上头立个千万年都没问题,绝对不会氧化,也不会被风吹断,结果俩人就玩了几天,就给玩坏了!
不过王太弟说了:那金凤材质如此好,何不用在兵器上?
李季阳叹了口气:“这不是胡说么?我们的士兵若是拿着金子做的兵器上了战场,对方非得发疯的攻打他们不可!”
羸政也点头:“换成是我的敌人拿着金子做的兵器上战场,我也得发疯的杀敌。”
那就不叫炫富,那叫找死了!
接下来,又说,为什么房顶的瓦片不是一样的呢?
还有,俩熊孩子在王宫中的果园里摘果子,亲自摘,爬上爬下,自己拎着果篮。
还晒了果干,苹果也放进了果窖……。
“还知道劳动,不错,不错!”李季阳看的很欣慰。
羸政却泼了冷水:“那是他们发现金凤坏掉了,自己不知道怎么办,给两宫太王太后送礼,好让两宫太王太后护着点,怕阿娘找他们俩算账!”
李季阳一噎:“……那他们也是劳动了!”
嬴政对李季阳这么护着孩子十分无语,就捡了点果子,就当劳动了?
信里又说了各种琐事,包括他们俩合伙将议政殿里的茶水给换成了白水,结果有两位老将军没喝出来!
然后第二天换成了米酒……。
第三天老实的茶水,大家喝之前都要看清楚……。
还有他们俩被甘磊给收拾了!
甘罗虽然不是共犯,但是他知道却没阻拦!
很委屈的被甘磊也一道给罚了!
然后三个人开始拉人一起淘气!
共犯包括原来出淤泥而不染的甘罗,以及小一点的刚入宫伴读的蒙毅,斯斯文文的小张良,自从秦赵开战以来,就从质子府搬到了东宫居住的赵估公子……。
他们联合起来干什么呢?
给政务挑刺儿?
在朝留守的哪个不是政治高材生啊?
他们这么点还不够看的呢!
他们也有自知之明,不敢跟大人面前耍。
于是他们就……管理了一下咸阳城的治安问题。
这人都走了一半了,其余的一半都很忙,各家有的镇山太岁跟着大部队走的,剩下的就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了。
这些高干子弟不会无聊的去欺负平民,欺负平民也没成就感啊,他们就好相互掐架|打起架来不顾一切,打砸完了大不了赔点钱给商家。
但是商家们提心吊胆,每次看到打架都觉得自己倒霉透顶了,今天又要被耽误赚钱了。
于是这些人就组队出去,专门管那种闲着无聊打架斗殴的事儿,谁家没几个熊孩子啊?
但是熊到第二天在朝会上,在议政殿上,被王太弟点名,那就不对了!
于是咸阳城现在流行打孩子,打完了受伤了,在家躺个十天半个月的,等国主回来了就好了。
李季阳看的哈哈大笑。
羸政无奈的频频摇头。
还有因为要入冬了,宫中都换了厚实的被褥,衣服,火炕都烧上了,等到了十月份,就要烧热墙、地火龙了。
又说让他们俩注意保暖,早去早回……。
信里头还有许多琐事,很温馨,就好像是日记一样,这才几日没见到,就已经是厚厚的一摞了。
“你想他们吗?”李季阳看过了信,仔细的收了起来。
“有点吧?主要是想阿娘。”嬴政嘴硬。
“可是我想他们了,两宫太王太后和阿娘都想,大侄子也想,王太弟更想。”李季阳却遵从本心:“离得越远,就越想。”
“别想了,出去走走,溜溜腿!”羸政把他拉起来,带着出去散散风。
在河东总驿站修整了一曰,王驾继续前行,走了十曰,也看了十曰,大秦真的跟以前不同了,又走了几日,终于到了颍川郡。
这里的人就是新秦人了,原来的韩国之民。
不过可能是韩国原来就是跟秦国接壤的国家,很多民风及民俗都差不多,再说,秦国统治了他们之后,并没有跟韩国一样,苛捐杂税一大堆,韩非过来之后,严格执行秦律,跟赵国的情况差不多,韩国人在过了苦日子之后,对新生活也十分喜欢,再加上管理他们的是韩非。
据说,韩非公子当年很有才华,却被前国主看不上眼!
据说,韩方大人当年十分能干,却被前官员陷害发卖!
据说,韩忠老大人当年很慈祥,却被前任使臣给坑了!
韩家三代忠良,又是韩国宗室,这都被拎出来顶账还债!
当年的韩国,民间人心都散了!
以为并入秦国会多么的受人作践,却发现不是那样的!
王驾到达颍川郡的时候,韩非带着颍川所有的官员出来相迎。
大礼参拜过后,王驾召颍川郡守韩非上王驾回话!
“诺!”韩非兴奋地小脸通红,哒哒哒的就跑了过去。
他身后一名华服公子无奈跟上,本来禁军想拦着的,但是前来传话的姜内侍却一甩拂尘:“边儿去!”
禁军赶紧退下,不敢造次。
“姜总管。”那华服公子路过姜总管身边,只是点了点头。
“谷主好,谷主别来无恙啊!”姜总管却笑眯眯的跟在华服公子身后,犹如跟在国主身边似的。
“好,这颍川郡风水不错。”华服公子,就是零零一,也就是凌夷,迷谷之主。
“有谷主在的地方,风水能不好么!”姜内侍笑呵呵的搭话:“您的小师弟,君上也在呢,这一路都是乘的王驾。”
“那是,他敢不让我师弟舒服么!”凌夷大步流星往前走,那人要蹬车了。
王驾很高,木头大轱辘,一人多高,上下都有一个小梯子,韩非刚踏上去,就有小内侍伸了个小细胳膊上去,这是让贵人扶着上梯子的意思。
结果小细胳膊刚伸出来能有三秒钟,贵人还没扶一下呢,就被人拎着后脖领子给拎开了!
再次面对的就是姜总管的那张脸!
小内侍当时就跪下了!
“起来吧!”姜内侍无语的让小内侍站起来。
另一边,凌夷亲自扶着韩非上了王驾,韩非还瞪了他一眼:“收敛点,这是王驾前!”“知道,知道!”凌夷点头,但是嘴上应着,实际上很随意的就跟着韩非一起进去了。
羸政跟李季阳,并排盘膝坐在一起,正在下棋,这个是一个古老的玩意儿,从轩辕黄帝那个时候就有了,现在摆出来玩儿,其实只是消磨时间。
不过也有摆样子的意思。
因为李季阳的棋艺真的很烂!
凌夷跟韩非进来的时候,李季阳正在耍赖:“这个不算!我退回去!”
羸政不让:“下棋不悔,你这都悔了好几次了!”
李季阳抬头一看韩非他们俩来了,立刻就将棋子丢回去:“大师兄,韩非来了,先办正事!”
羸政虚点点他:“你就耍赖吧!”
“拜见国主!”韩非大礼参拜!
“小师弟啊!”凌夷只是拱拱手,然后就凑到了李季阳跟前去了。
嬴政对此并不在意:“请起,赐坐!”
“谢国主!”韩非这才起来,坐到了羸政身边,两臂远的距离。
“这次来颍川,一个是看看你治理的如何,另一个,则是巡视一下,有什么难题,要朝廷解决的。”嬴政指了指水壶。
姜内侍上前,很有眼色的先给韩非到了半杯水,然后才给凌夷倒水。
凌夷果然很满意,朝他矜持的点了点头。
李季阳朝他后脑勺就是一巴掌:“装的这是什么死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