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 / 1)

贾贵妃日常 华卿晴 8824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75章

  小儿李烨先离开后, 贾祤和李恒二人一起落坐于花厅里。二人没有吃茶,李恒倒觉得暑气一点重,于是让宫人送上来果酒。二人一边聊一些?闲话,一边还能饮酒微熏。

  酒不醉人人自醉。

  这等时候至于皇帝想听什么对于贾祤来说不重要。她更乐意说一些?轻松一点不会增加麻烦的小事。

  对于说一些?育儿上的小事情?, 贾祤说得开心, 李恒听着关于小儿子也能多一点宽容。

  贾祤在讲, 李恒在听。

  这会儿贾祤停了话, 她饮一饮茶,李恒的目光落在贾祤的脸庞上。李恒说道:“时间?真?快。一眨眼的功夫祤娘进宫已经过八载。”

  “如皇上您说的,一眨眼的功夫臣妾进宫已经八年。想着宏武十五年进了宫廷内苑。今年宏武二十三年……”贾祤陪着皇帝一起感慨。

  贾祤心里还在想皇帝突然这般感慨, 这遇到什么事情?。

  贾祤想归想,她一定不会问?。反正?皇帝乐于说的,她不问?皇帝也会讲。一旦是皇帝不想说的, 她问?了,倒会成?为?她的错误。

  李恒这会儿也笑了,他说道:“时间?虽快, 不过朕此时瞧一眼祤娘, 朕心生欢喜。”

  “皇上。”贾祤嗔怪一声。

  对于皇帝这话说的真?暧昧,如果?不是看明白皇帝的为?人如何, 贾祤还会感动的以为?皇帝真?独爱于自己。

  这不, 气氛所至, 有时候就是经营的有一点暧昧。如果?人傻真?信了,只能说恋爱上脑。

  贾祤此时笑道:“你?欢喜于臣妾, 臣妾只有高兴。”当然心头清醒归清醒, 面上一定给足皇帝牌面。

  皇帝是谁, 乃世间?至高无?上的君主。他乐意俯低姿态,似乎贾祤这等宫廷内苑的妃嫔不感恩戴德, 这就是错。

  这等错,贾祤当然就不能犯了。

  “哈哈哈……”李恒笑一场。笑罢事,他摆摆手,让侍候的宫人们全退下。

  殿内剩下帝妃二人后,贾祤见着皇帝收敛笑容的严肃神情?。贾祤在心里替皇帝配音,来了,肉戏来了。

  “祤娘,你?说说,你?真?高兴?”李恒问?道。

  “真?,比真?金还真?。”贾祤回话道。

  “朕欢喜祤娘,祤娘呢?”皇帝问?得坦坦荡荡。

  贾祤不需要多想,她就回道:“臣妾也欢喜。”

  这回话贾祤就是习惯,她可没有直愣愣就反驳皇帝的心思。不过在回话后,贾祤还是愣神一下。

  皇帝啥意思?

  莫不成?皇帝真?变了人,一下子就成?一个恋爱脑?想一想不可能啊。

  贾祤的目光在皇帝的脸上多瞧几眼。李恒就任由?贾祤打量。李恒还问?道:“好看吗?”

  “好看,英俊。”贾祤肯定的点头。

  宋太后容貌不差,她的亲儿子宏武帝当然不会长得丑。

  如今贾祤说完这话后,她垂下了头,她掩去眼眸子里的情?绪。她说道:“臣妾实不知道为?何皇上您突然问?臣妾这样的话,这还是白日呢。”

  虽然不知道皇帝突然恋爱脑是有何用意?但就本心而言,贾祤是不相信皇帝就真?的就是一个爱美人的货色。

  对于枕边人是什么样的心思,贾祤心里也算门儿清。于是这时候的贾祤也在揣摩一下皇帝的心思。

  “白日宣淫,确实不妥。”李恒回一话后,他又笑道:“不过朕非此事,祤娘想哪儿去了。”

  贾祤在歪话题,她闹不懂皇帝的心思前,她真?装傻。

  皇帝似乎有意配合,二人你?说你?的,我讲我的。

  不过李恒最后还是说了真?正?的真?心话。他道:“朕若册立中?宫,祤娘可想当皇后?”

  这话如晴天霹雳,这惊雷落进贾祤的心糊之内可谓是炸翻一片。这折腾劲儿,贾祤一时间?也觉得有一点收不住,真?收不住。

  贾祤抬头,她眼眸里的情?绪不必掩饰。她问?道:“皇上,这……”

  “这什么?”李恒问?话道。

  “臣妾不知道,臣妾如今心思乱了。”贾祤也不敢胡乱的开口。因为?事情?太大,贾祤呢喃说道。

  贾祤更害怕皇帝是酒喝多了,这说的酒话。可瞧着皇帝跟前的果?酒,度数不高啊。

  “祤娘是害怕吗?”李恒问?道。

  贾祤也扪心自问?,她真?的就如皇帝所说的是害怕吗?

  “皇上,东宫有储君,太子有生母。臣妾万万不可能做中?宫的。”贾祤轻轻的摇摇头,她说出来事实的真?相。

  说出这话后,贾祤觉得浑身轻松,她就跟卸下万钧重担一样。

  东宫的储君摆那?儿,贾祤膝下生育的楚王。她做中?宫,她怕不是茅坑里点灯,找屎呢?

  “朕非虚言。”李恒瞧着贾祤的神情?,他说道:“朕意即出就一定要废立东宫。”

  李恒这话一出来,贾祤愣在当场。她跟被雷霹了一样的定住。

  话说这等大事情?皇帝说给她听,真?的就合适吗?

  “皇上,臣妾……”贾祤动一动嘴唇,然后她发现?自己确实不能再说更多的话语。她一时间?失语了。

  “朕想册立祤娘做中?宫。”李恒的目光落在贾祤身上,他问?道:“就看祤娘有没有胆量陪朕风雨里走一程。”

  皇帝是问?话,更像是想确认一下面前之人的态度。立场要站定。

  “皇上,您要册立小十一为?下一任的太子吗?”贾祤问?道。

  “朕有此意。”李恒同意了贾祤的问?话。

  燕王这一位前世的继任之君,甭管他是否表现?的让君父满意。在李恒的心里已经提前出局。

  皇太子是形势之下,李恒左右衡量后册立的储君。李恒给过机会,不止一次。

  最后的结果?让李恒很失望,皇太子扶不起。

  李恒是想选储君,不是选一个听别人话的木偶。皇太子怎么培养的起来?

  李恒能怎么。前面两个年长的儿子不让他满意。剩下的二子里面,皇八子蜀王的背后有势力,但是比起前面的两位兄长而言太弱了。

  最后李恒发现?,他能挑的继承人里面居然剩下小儿楚王。

  楚王李烨,他的背后是勋贵。随国公府跟宋国公府是姻亲。这勋贵圈子里,楚王李烨还是一位亮眼的皇子亲王。

  李烨一旦上位,勋贵里面还是借力一番。

  当然这有一点刺儿,李恒也可能替儿子提前拔除掉。但是,李恒还在犹豫之中?。

  今日跟贾祤的谈话,李恒也是一番的试探。

  李恒想知道在贵妃眼中?,究竟是亲儿子重要,还是娘家更有份量?

  有些?时候不能考验人心,但有些?时候不考验又不成?。

  李恒也为?难,在他看来,他还是皇子太少。

  其时皇帝宫廷内苑里又不是没有生出来皇帝。但是夭折掉的更多。

  皇帝是不是克皇子?李恒已经懒得再关注。

  算一算上一辈子的寿数,李恒总要快一点拿出决断来。有些?事情?有决断,也要有准备工作做一番。

  废太子,这可是动摇国本。如今机会当然不合适。不过一旦准备工作提前预备上,后面才不容易出问?题。

  “立嫡立长,臣妾母凭子贵一回。”贾祤伸手,她轻轻的抚一下耳畔青丝。

  此时的贾祤心思百转千回,她有一点害怕皇帝之语全是假的。

  可万一是真?的呢?

  都是皇帝的儿子,凭什么她的亲儿子就不能更进一步。

  贾祤良久后,她的目光盯紧皇帝的脸庞。这般胆大的直视帝王,贾祤真?豁出去。贾祤认真?的说道:“小十一也是皇上的亲儿子,望皇上莫要伤害他。”

  “于小十一而言有些?东西得之他幸,失之他命。臣妾不敢奢盼的,皇上如今想加之于小十一的身上。臣妾也不能替小十一拒绝。臣妾怕……”贾祤话到这儿有一点哽咽,她继续说道:“万一小十一长了知道臣妾替他拒绝了什么,他一定会怨怪臣妾。既然如此倒不如顺其自然。得了,失了,全看天意。”

  天意这东西就是万金油,哪哪都能凑合一下。

  贾祤此刻心情?虽然激动,但是她还有一点点的理智。贾祤说道:“臣妾想说,皇上如果?觉得臣妾堪配中?宫,臣妾一定努力让自己匹配上。”

  拒绝的话,贾祤讲不出来。能够入住中?宫的话,如果?亲儿子能当上皇太子,她为?什么要拒绝?

  真?当一个名声就能依靠一辈子。靠山山倒,靠人人跑。

  娘家的国公府,那?将?来还是嫡弟来继承。她只是宫廷之内贾贵妃。

  对于贾祤而言,她曾经想过小儿李烨的前程,可能最好就是将?来封去藩镇做王爷。

  如果?更进一步,这一把火皇帝点了,就不能怨贾祤为?着亲儿子心生野望。当娘的,只要是一个心疼孩子的亲娘肯定都会想给自己家的崽天下间?最好的一切。

  只要能够着,就一定会想让孩子拥有。除非没有那?能耐。如今貌似皇帝画的饼很好,贾祤心动了。

  “有祤娘此语,朕知了。”李恒回话道:“朕非是诓骗之语,朕心意已定。”

  李恒这会儿执起贾祤的手,他说道:“来日之时,祤娘就知朕的心里有你?们母子。”

  皇帝如此讲话,贾祤还能说什么呢。她的目光望着皇帝,她说道:“臣妾信皇上。”

  话都说到这份儿,信与不信还重要吗?

  贾祤立场讲了,当然就得一条道走下去。夺嫡之争啊,原来以为?离她的儿子李烨挺远。哪料想原来挺近的。

  这时候的贾祤心头也是一声轻叹。成?不成?的,赌筹上桌后就由?不得退缩了。

  贾祤此刻顺势被皇帝一揽,她就让皇帝揽进怀里。

  贾祤听着皇帝的心跳声,她的心情?一点儿也不平静。

  “废立储君一事关系重大,非有定论之前,祤娘就装着不知道。”李恒的话语在贾祤的耳畔响起。

  贾祤轻轻的“嗯”了一声。她说道:“臣妾全听皇上的。”

  这等事情?如果?皇帝不提,贾祤只会装傻。

  皇帝和贾祤单独说的此话,往后贾祤也只能咽在肚子里。跟谁讲?

  在宫廷内苑里,隔墙还可能有耳朵偷听。何况一个秘密自己都守不住的话,还能指望旁的人吗?

  “臣妾不会多舌,此等大事自然由?圣意裁定。”贾祤回了话道。

  殿内的帝妃二人此时更有心事。二人谈的一件事情?,可心头的看法各有不一。

  只能说哪怕是枕边人,这人心也隔着肚皮。又哪里可能真?的想得一模一样。

  这一日,皇帝来了趟金粟宫。皇帝丢下一颗大雷,这雷最后会在什么时候炸开?

  贾祤不知道。

  至于是不是应该给亲儿子李烨的功课上加一点。

  贾祤在琢磨一番后,还是算了。加什么加,皇帝都不让张扬,那?当然还是依着往昔的步调过日子即可。

  金粟宫的一切,李恒差人在盯着。

  贾祤对于皇帝透露的天大风声,她没有对第二人再言过。她就装着当初跟皇帝谈过的一场话,可能就是听错了,听过自然忘记。

  或者说成?不成?的,贾祤这里也不算。皇帝真?废太子,楚王真?有机会。贾祤相信她的国公父亲会冲上去替外孙张目一回。

  但是这风声都没有起来,如今低调做人更合适一点。

  当然贾祤更怕皇帝当时说的话全是酒后上脑。万一皇帝说他醉了,他说的糊涂话,贾祤和亲儿子李烨怎么办。

  唉,只能装傻,一切看后续。贾祤心里就这一个念头。

  宏武二十三年,仲秋临,南吕月。

  金粟宫内。贾祤接到外宫的报喜。她跟身边的女史说道:“瞧一瞧,这喜讯儿还扎堆。真?巧。”

  “女史,你?二人都替本宫出去一趟,各去了代王府和陵川郡王府。替本宫向二位姐姐赠了贺礼。”贾祤收到的喜讯就是大姐姐元娘和二姐姐二娘,这二位一起递进宫里的怀孕喜讯。

  二位姐姐有喜,这月份也差不离,都是二月余。算一算这生产可能还碰在一起。

  贾祤交代一番话,司马女史和司徒女史自然应承下来差遣。

  对于贾祤而言,瞧着姐妹们有喜,她真?的替她们开心。毕竟二位姐姐前面进宫时还说着盼着多添子嗣。如今心愿得偿,这自然就是让人高兴的事情?。

  当然别人想多生孩子,在贾祤看来,她如今护好亲儿子李烨才是一等一的要紧事情?。

  旁的于她全成?为?皮毛。倒是亲儿子李烨这一个小儿,一旦因为?亲爹的心意翻身做主人。

  想一想,哪怕有时候贾祤也担忧皇帝是不是闪点她?

  但是万一呢,只能说人心不可测。哪怕贾祤自己呢,她在大的利益面前,她也动摇了心神。

  越是心神动摇,最后贾祤越是准备按班就步的教导儿子。原来的计较一点不变。

  因为?贾祤怕变了,她的心思也浮动起来。

  “定力不够。”贾祤呢喃一回。她这说的当然是自个儿。

  “母妃。”贾祤还在发呆时,楚王李烨来了,他一来就高兴的喊了话。然后走上前向亲娘问?安。

  贾祤瞧着亲儿子,她的心情?一下收拾起来。她笑道:“烨哥儿来了。”

  “母妃,今天的大字写好了。”李烨挺骄傲,他自己不是一个偷懒的学生。

  瞧着小朋友挺起的胸膛,贾祤笑了,她轻轻的拍一拍亲儿子的小肩膀,她说道:“母妃瞧一瞧烨哥儿的功课。”

  这会儿李烨牵起母妃的手,他说道:“走走,去书?房。”

  贾祤那?当然没有拒绝,她凭由?儿子牵着往书?房去。

  这般的母子日常于贾祤而言,她已经习惯了。

  宏武二十三年,这一个秋天于贾氏一门不错。

  先有出嫁的代王妃和陵川郡王妃又传出喜讯。接着就是贾氏一门的三个儿媳妇也传出喜讯。

  宫廷内苑,金粟宫的主位贾贵妃当然不吝啬贺礼。先后给姐姐和嫂嫂弟妹们一一送了贺礼。

  金粟宫内,贾祤见着了娘家人。

  这一回来的都是长辈,怀孕的嫂嫂和弟妹们在府里养胎。进宫的是贾祤的嫡母和叔母,还有祖母隆安郡主。

  隆安郡主瞧着请安时有小大人模样的楚王。她笑道:“楚王殿下年纪虽小,气度不小。娘娘膝下有这般的龙子,娘娘福气还在后面。”

  隆安郡主就是一说,贾祤的目光落在亲儿子的身上后,她却是心神一凝。显然皇帝的话在她的心田扎根下来。

  此时在见娘家人,贾祤轻轻摇摇头,她摇散心中?的万千念头。

  “烨哥儿确实不错,就是年纪太小,他想当差办事,想替君父分忧,如今还得多学本事。人长了,本事如何一目了然。如今我和长辈夸一夸,那?不成?的。我们都是烨哥儿的嫡亲长辈,我们眼中?看到的全是孩子的优点。有什么缺点总容易忽略掉。”贾祤没有全盘否定祖母的话。

  孩子当然是自家好。不过贾祤也担忧孩子在一片夸赞声里长大,一定自信爆棚的很。

  这自信和自大之间?的距离,有时候操作一下也可能变得很小。

  贾祤当然不许自己家的亲崽变得那?般模样。

  贾祤想归归,她嘴里又说道:“烨哥儿,你?在母妃心里最优秀。只是优秀的好孩子,也要继续努力。需要知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贾祤拍一拍亲儿子的小肩膀,她笑着说道:“好了,母妃话多一点。”

  “烨哥儿,不如你?去玩会子,等会儿再陪长辈们一起用膳,可好?”贾祤觉得她跟长辈们聊天,小孩子凑这儿也多半会觉得无?趣,倒不如打发自己家的亲儿子去练一练字,再去练一练射术。

  至于闲下来也可以玩一玩小游戏。这打发时间?的事情?多着呢。

  李烨没有拒绝母妃的话,他这等年纪也懂礼貌。他向长辈们见礼后,就让教导嬷嬷等宫人陪着一道离开金粟宫的主殿。

  等着楚王离开后,贾赵氏说道:“楚王殿下真?懂事,全是娘娘教导的好。”

  “孩子自己成?材,本宫倒是没有多花费心思。”贾祤说的半真?半假。真?的就是李烨挺努力,他就是一个上进的好孩子。假的就是不光贾祤在培养孩子上面加油,楚王的身边人也付出了心力。

  可谓是小树想长大,修剪之人的主刀是贾祤和皇帝。但是他们都是动嘴,真?动手出力的还是教导嬷嬷和训练骑射武艺基础的老太监。

  贾祤用的功夫更多的时候陪孩子玩耍,给孩子鼓励。再是纠正?一些?小地方?。

  这会儿殿内众人说一番话后。贾赵氏又提到一桩事情?。

  “娘娘,您可听说了朝廷要伐吴国的大事?”贾赵氏提一回话道。

  “本宫偶有听着一些?风声。此等军国大事,本宫也不掺合。倒不知道详情?如何。”贾祤笑着回道。

  “娘娘贤惠。”贾赵氏夸一句。这话真?心不真?心,这可能就看各人的心得体会。

  就贾祤本人而言,这话她担不起。她真?不是什么贤惠人。

  甭管借着这一桩事情?,贾赵氏有些?什么话讲。贾祤都是拒绝的意思。她不掺合。

  倒是隆安郡主此时已经转移话题,又把话拉回楚王的身上。

  一众人转着楚王就有许多话讲。当然都是育儿小事。聊的开心,贾祤在送走娘家长辈后,她要说多舍不得,倒也不至于。

  不过这一桩事情?贾祤其时有关注。因为?贾祤知道燕王就请求了不止一回。这一回皇次子想随军亲征。

  这等心思用意在何处?只要不是傻子就能看懂。

  宏武二十三年,大夏朝廷在准备伐吴的事情?。

  一个朝廷准备跟另一个朝廷打仗。这应该准备的粮秣是天文数字。这等情?况下想瞒着人,也是瞒不住。

  宫里宫外多少眼睛在盯着,这等事情?自然就是大张旗鼓的办。办的隆重,办的谁都盯着,让人不敢上下齐手的捞钱。

  毕竟关乎前线安危,谁伸手,不光皇帝会砍手。就是勋贵们也会恨之入骨。

  要知道勋贵们就是拿命搏来的富贵。这粮秣和武品上出差子,这是要出人命的大问?题。

  人人都在盯紧,人人都是监视者。这事情?自然就从从容容。

  当然有人能从容,有人就从容不起来。

  长寿宫。

  钱太后望着面前的侄女,她问?道:“你?可听着朝堂上的消息,燕王请求随军。”

  “有听着。”钱淑妃觉得这事情?多寻常。燕王想立功心切。

  “那?你?可知皇帝的心意如何?”钱太后又问?道。

  “皇上不是没有同意吗?”钱淑妃浑然不在意。

  “天子也没有反对。”钱太后的嘴里吐出这一句话。听着姑母之言,钱淑妃愣在当场。

  “姑母,您的意思是说皇帝可能会同意。”钱淑妃的神色变了。

  “哀家估摸着皇帝可能压一压后,八成?就会同意。”钱太后的神色间?挺凝重。

  皇帝一旦同意燕王随军出征,这意义?就不同。那?时候东宫能安稳才怪。

  “这怎么可能。”钱淑妃不敢相信。

  “天子想做的事情?,哪有什么不可能。”钱太后倒是觉得钱淑妃太自信。或者说钱淑妃和东宫的太子危机感真?心不够。

  钱太后心累,猪队友托不起。

  当然想归想,钱太后还是盼着钱淑妃和皇太子能够立起来。

  “不成?,不能让燕王如愿。”钱淑妃咬牙切齿的说道。

  “不同意燕王,难不成?你?想让皇太子顶上去吗?”钱太后反问?道。

  “那?不成?。战场凶险,茂鼎岂能入了险境。”钱淑妃当然不同意。她膝下就这么一个儿子。皇太子出一点小事,钱淑妃都接受不能。

  “且再看看。”钱太后拿定主意,这一回也不过给钱淑妃提一个醒。最主要还是想让钱淑妃去提醒皇太子。

  钱太后想查一些?事情?,不过没查到头尾。或者说有皇帝的抹除,钱太后真?没有注意到皇太子的纰漏已经够多。若不然钱太后真?的不一定能安稳的坐在长寿宫里看世事如棋。

  宏武二十三年,大夏在准备伐吴。

  宏武二十三年一过,迎来宏武二十四年的开春。

  就在仲春二月初一日,东宫太子妃生产。

  金粟宫,主殿内。

  贾祤瞧着金粟宫的后殿里正?在练习射术的亲儿子李烨。

  对于射术一道,贾祤也能看出一点门道。主要是她也练过。

  此时李烨能一箭接一箭的射中?,虽然箭靶子的距离依然不是太远。但是比起去年有一些?进步。这在贾祤的眼中?就是好事情?。主要还是孩子的学习热情?挺高。

  爱好,从来就是进步的动力源泉。至少贾祤真?的这般认为?。

  “娘娘。”宋德来禀明消息,他说道:“东宫报喜,太子妃今日晌后添一位小郡主。”

  “东宫添一位小郡主,确实是喜讯。”贾祤赞同这一话。

  “烨哥儿,你?添了一个小侄女。你?可要替小侄女准备礼物?”贾祤笑着问?一问?亲儿子。

  “要。”李烨倒是有兴趣。或者说他对于打理自己的小库房,他的兴致不错。

  小孩儿虽小,马上就要满四周岁,他这时候倒是学习的极快。小朋友的世界里觉得大人就是好。

  于是总想学一学大人。至于长大后,多半又会后悔小时候的童真?时代多快乐。

  只能说人嘛,无?论怎么选择后,总觉得另外一条路可能更好。好就好在,可能二字上面。

  于是贾祤陪着儿子去他的小库房,李烨给小侄女挑了礼物。贾祤也给东宫备了贺礼。

  李烨的用心,贾祤当然在礼单子上备注出来。

  小朋友的心意总不应该被辜负。倒是贾祤的贺礼就中?规中?矩,一切按着皇家的规矩来。

  东宫生一女,皇太子膝下有两位嫡出的郡主。

  这等消息一出来,九畹宫的宋昭媛接到消息时就笑出声。当然笑归笑,开心归开心,要送的贺礼肯定不能落下。

  旁人于此事上还能顺其自然。

  玉衡宫里的钱淑妃就咽不下一点心气儿。对于钱淑妃而言,她真?的觉得自己是一个好婆母。

  想当初太子妃进宫时,她给过机会。这都怀上两胎,一直没能生下皇孙。钱淑妃心头不想忍了。

  不过想归想,钱淑妃还是担忧的。主要是太子妃的背后有镇国公府在。镇国公府的妻族助力,钱淑妃还盼着皇太子拉拢住。

  怎么拉拢,当然是东宫得有嫡出的皇孙。

  如今嫡出的皇孙盼不到。钱淑妃急在心里口难开。

  口再难开,钱淑妃也准备张一张。

  宏武二十四年,皇太子监国。皇帝亲征,燕王从征。

  京都内苑,皇太子嫡次女的洗三宴和满月宴都算办得低调。

  当然皇家的低调,那?也是有规格在。在贾祤瞧来,再是低调,也没有低调到哪儿去。毕竟银子是花了不老少。

  金粟宫的花厅里,张昭仪在陪着贾祤闲聊宫里八卦。

  “好叫娘娘知晓,东宫里,淑妃已经刚过去好几位的庶妃。如今的东宫女眷多了,许是很快就能传出喜讯。淑妃求皇孙,这满宫上下人人皆知。”张昭仪感慨一回。

  “就是要苦一苦太子妃了。”贾祤感慨一回。

  “娘娘,也不能怪淑妃娘娘,真?是太子妃的肚皮不争气。连生二女,东宫也难。”张昭仪有一点能理解钱淑妃。若是搁在钱淑妃的位置上,还真?不一定能等到太子妃连生两胎。

  民间?小户倒也罢了,妻族势大,可能还忍一忍。可搁在皇家,还是搁在东宫。这东宫缺着继承人,这不是给燕王机会吗?

  瞧一瞧现?在的情?况,燕王从征军前。还是在皇上跟前晃悠。

  反正?东宫急不急,张昭仪不知道。不过张昭仪替钱淑妃着急。

  这不是让宋昭媛那?一个贱人得意吗?

  一想到燕王一旦立功,宋昭媛可能母凭子贵。光想想,张昭仪肝疼,疼得她一宿一宿的睡不安。

  “是啊,都难。”贾祤感慨一回。

  谁不难呢,宫廷里的女子们在斗盖场里,人人立争上游。

  宫外的妇人们更难。要知道这一个时代里,在朝廷眼中?男丁的用处更大。毕竟徭役兵役,全要男丁来服。

  女子的用处,除了生育下一代还有吗?纳赋纳税,谁来承担。这自然是男丁们。

  对于朝廷而言,他们根基在于纳赋纳税的人群。很现?实的利益问?题。

  前世今生活了两辈子。贾祤得说一句,前世007再差,好歹还有职场可以当卷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为?女子可挣钱,所以才能提自己做主这一个概念。

  若不然呢,一切皆虚谈。

  搁这一个时代里,女孩子在婆家娘家的地位都挺尴尬的。没有恒产,何来恒心。

  想到这儿时,贾祤又想朝廷的均田。好歹如今总算有变化。

  哪怕她这一只小蝴蝶煽了一下小翅膀。倒底还是皇帝用心出力的在推动。

  打这,贾祤觉得皇帝都是一个好人。至于对于天下丁女而言,能得朝廷均田的福利,哪怕只有丁男的一半,那?也是得了恒产。

  “盼皇上出征顺利,盼大夏万年,盼大军万胜。”贾祤双手合十,她念叨一回。

  这般感念一番后,贾祤对张昭仪说道:“本宫心底也就懂一个道理,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如今旁的不重要,就盼着皇上平安归来。若得大胜,更是朝廷大喜,我等宫中?妃嫔一样大喜。”贾祤笑着对张昭仪说道。

  “娘娘,您的话自然在理儿。谁不盼着皇上好,我等也沾光彩。”张昭仪一个膝下无?嗣的妃嫔,她当然盼着皇帝好,更盼着皇帝长命百岁。毕竟一旦新君上位,张昭仪就是喘一口气活死人。

  张昭仪这等享着一宫主位娘待遇的妃嫔,从来不会盼着皇帝不在了。

  二人说说话,就把东宫的太子妃搁在脑后面。谁让大家伙不熟,利益又不在一个立场上。

  后宫妃嫔们的站队,也一定遵从着利益的原则。张昭仪再恨宋昭媛母子,她也不会想着就站到钱淑妃母子那?一边。

  张昭仪不敢,因为?她会站在并且金粟宫,这是皇帝的明示。再则说贵妃也接受了,想转投,那?是自寻苦吃。

  张昭仪能盼的就是钱淑妃母子给力一点。快快压下去宋昭媛母子。

  宏武二十四年,季春临,姑洗月。

  如今的宫廷内苑中?,妃嫔们都低调许多。至少在贾祤眼中?如此。

  倒是太子妃如今更显得贤惠几分。哪怕在金粟宫里,贾祤都听到太子妃良好名望。

  这里面谁出力最多,这简直不是傻子都懂。

  贾祤跟身边的女史感慨一回。她说道:“太子妃如何经营贤惠名声,她也不容易。”

  “娘娘,太子妃这般做法多聪明。许多人还是暗中?皆有夸赞。”司马女史回话道。

  这一个道理谁都懂,只是能做到的全是忍者神龟。毕竟要名声的话,在很多事情?上就会束手束脚。

  当然同时这也是一种?保护。束着自己的手脚时,何尝不是又在约束旁人。

  只是太子妃的做法,贾祤一个局外人也看懂。连续生下两位郡主,太子妃不奢求子嗣缘分。

  这求一个好名声,也给两位郡主将?来谋了良缘。

  至于东宫如今求皇孙的是太子,是玉衡宫的钱淑妃。当然努力想升职的东宫庶妃们也在求皇孙。

  就此时,司徒女史进殿内禀话。她福礼后,说道:“娘娘,宫外报喜,代王妃今日诞下一位小世子。”

  “大姐姐膝下添一子,代王这一代有二位小郎君。此乃大喜。”贾祤觉得这事情?确实是喜事。她当然也得替刚出生的小外甥备了贺礼。

  这喜讯从来就爱接着来。

  头一天贾祤接着喜讯,代王妃贾元娘生下一子。次日,陵川郡王府也报了喜讯,二姐姐贾二娘也生下一子。

  对于两个姐姐求子成?功,贾祤替二位姐姐高兴两回。那?当然应该送的贺礼不能落下。

  宏武二十四年,季春一过,迎来新时光。

  孟夏临,中?吕月。佛诞节,贾祤过了二十四岁的生辰,楚王李烨年满四周岁,至明日就开始吃了虚岁五岁的饭食。

  这等时候贾祤也听到一些?东边的消息。

  朝廷大军非常顺利,对吴国的开战是连战边捷。当然都是小战果?。至于大战果?可能还在后面?

  战场上的事情?,都是五五开的大事。不到最后一刻,这不可能见了分晓。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对于贾祤而言,听一听朝廷的捷报也不错。至少对于京都的百姓们而言,常常听捷报,这人心安定。

  然后在这一个孟夏之月,贾祤也连连收喜讯。

  随国公府,贾祤的嫂嫂和弟妹们也是接连生了孩子。

  在这一个孟月,贾祤又做了姑母。她的弟弟们各添了一个子嗣。当然这一回随国公府得了女孩缘分。贾祤目前添了三个侄女。

  在宫廷里的贾祤当然是给宫外的小侄女们也送了贺礼。

  对于小侄女们的降生,贾祤还是挺开心。她赐了礼回到随国公府,也夸了嫂嫂和弟妹们。说她们膝下有儿有女,端是正?好凑足一个“好”字。

  宏武二十四年,仲秋临,南吕月。

  金粟宫里,贾祤觉得日子挺闲适。就是这等时节,朝廷大捷的消息传来。

  “娘娘,朝廷大军大捷,王师大胜吴国水师,吴国水师战败被俘,往后朝廷大军过大江犹如无?人之境。朝廷必胜,吴国必败。”禀了这一番话时,宋德的声音里也有颤抖。这当然是高兴的。

  “本以为?吴国的水师利害,哪料朝廷大军更利害。”贾祤也夸一回。

  吴人善舟,天下皆知。如今他们最利害的水师败了,然后呢?在天下人的眼中?是否代表了大夏朝廷的胜利指日可待。一旦大夏一统中?原,这便是天下正?朔。

  贾祤能理解宋德的高兴,朝廷好,皇帝好,依附于皇家的宫人们,特别是有前程的宫人们自然也会得着好处。

  “大善。”贾祤夸一回。

  “娘娘,奴婢还有一事上禀。”宋德又赶紧说道。

  “讲。”贾祤听过朝廷大捷后,她这心情?真?不错。这时候脸上都带着盈盈笑意。

  “东宫的太子妃向各宫递了喜讯。东宫里的彭庶妃和袁庶妃皆有喜。”宋德赶紧说了第二个消息。

  “东宫二位庶妃有孕,真?可谓是双喜临门。玉衡宫的淑妃听得这等喜讯一定开心的很。”贾祤的语气平静,她真?觉得无?所谓。反正?东宫求子的事情?满宫上下人人皆知。

  至于皇太子又要添子嗣的事情?让太子妃一宣扬,很大的可能也想借一借朝廷大捷的喜庆。

  搁贾祤这里念头一转,她就觉得八成?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