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关于皇八子蜀王的婚事, 京都也有一些门第在盯着。
这里面当然也有宋伯府、钱伯府外戚人家。
退而?求其次,对于钱伯府、宋伯府是这般想?的。可问?题在?于他们想?的美好,皇帝不一定会这般想?。
在?皇帝想?中,他赏的, 才?是这些外戚应该拿的。皇帝不想赏的, 这些外戚就是争破头, 他们也拿不到。
不过?在?皇帝眼中, 外戚虽然有些时候也挺讨厌。可在?更多的时候,外戚也是皇权的延生,在?皇帝眼也可以?用。
至于有些时候, 外戚也可以?用一份忠心。或者说能平衡一些力量。
于是皇八子李茂盼的嫡妃人选,秦昭容想?选娘家侄女,宏武帝李恒除了想?成全一回儿子心愿外, 也是瞧着秦氏一族总外能归揽在?外戚这一系人马里。
甭管是不是在?有些人眼中,秦氏一族太不起眼。
好歹这关系摆那儿,有时候用一用也无妨。
对于外戚, 李恒从来没想?着一杆子打翻。
勋贵要用, 外戚当然也要用。或者说这二者更多的时候,端看?皇帝有什么用法。
京都皇城, 皇子所。
李茂盼这一位蜀王知道圣旨降下后, 他并没有太惊讶。
对于父皇赐婚, 给他赐婚的对像是母族的表姐。李茂盼欣然接受。
对此,李茂盼还去一趟泰和宫, 他去向父皇谢恩。
泰和宫, 御书房。
李恒见了皇八子。对于这一个儿子, 皇帝因为已经定夺下前程,所以?他待这一个儿子挺宽容几分。
“儿臣叩谢父皇赐婚。”李茂盼在?父亲跟前的态度挺诚恳。
“朕问?过?你母嫔, 她道这是你的一点心愿。朕必是要成全一番。”李恒的话也讲清楚。这完全是皇帝成全皇八子和他的生母。既然他们有所求,皇帝没有反驳。
听着父皇这一番话,李茂盼态度恭敬的回道:“回禀父皇,儿臣心悦表姐,母嫔知此事方才?向您求情?。儿臣感念父皇的成全。”
李茂盼这般一讲话,李恒沉默片刻,然后,他回道:“你能娶了心悦之人,挺好。”
“去吧,去一趟芙蕖宫,也告知一声你母嫔,你是欢喜这一桩赐婚。莫让她担忧。”
在?皇子跟前,李恒对于皇子生母还要给足体面。这时候李恒就是让儿子去跟生母报一声欢喜。
李茂盼谢过?话后,告退离开。
瞧着皇八子离开的背影,李恒没有多讲什么。这时候皇帝的注意力回到御案之上,他拿起奏本?又继续批阅起来。
离开御书房。
李茂盼往宫廷内苑去。他去一趟芙蕖宫,这自然是见一见生母秦昭容。
芙蕖宫。
秦昭容见着儿子前来,她是欢喜的。秦昭容见着问?安的儿子,她道:“这等时辰,你不当在?进学。你这般跑来芙蕖宫会不会担搁学习。”
对于皇子学业,秦昭容当然也在?意。毕竟她就够不得宠,她还盼着儿子争气些,在?皇帝跟前多挣一点体面。
“儿臣得父皇恩典赐婚,儿臣便去泰和宫谢恩。如此方得父皇的恩准,来告知母嫔一声,儿臣自己是欣喜能迎娶表姐为嫡妃。”李茂盼笑着讲了自己的心意。
听着儿子的话,秦昭容脸上的笑意掩不住。
听着亲儿子这一番话,还是站在?自己这一边。又想?着儿子和侄女两小无猜,将来必是一对神仙眷侣,秦昭容就是挺高兴。
“你的这一桩婚事,你高兴就好。”秦昭容嘴里说的淡然一点。可她的心头却是一点不淡然。
对于秦昭容而?言,她最盼着的还是一个和她一条心的儿媳。又或者说,秦昭容并没有太强求。
秦昭容只是觉得自己给了机会,然后是儿子和侄女之间?有感情?。小儿女自然自然而?然的走在?一起。青梅竹马,这等感情?有,秦昭容才?会成全。
天下高第,在?高,能高过?皇家吗?
如今的皇家局面是什么,秦昭容瞧得清楚。宫廷内苑有一位中宫皇后,贾皇后的膝下有二位皇子。
凭着二位嫡出的皇子大,秦昭容就知道自己的亲生儿子蜀王李茂盼没有机会。
半点机会也没有。皇帝不会给,楚王背后的支持人马,那也不给。
楚王的背后有勋贵。那么就凭这一点,秦昭容就不乐意亲儿子李茂盼娶什么勋贵女。
或者说,燕王,不,应该是就藩的象林郡王李茂眺当初的结局,秦昭容一点也不喜欢。
李茂眺这一位皇次子迎娶了金氏这一位定国公?府的千金。
李茂眺跟金氏这一位皇子妃的感情?多好?
在?秦昭容眼中有一点可笑。秦昭容可是了解宋庶人母子。在?宫廷内苑多年,彼此之间?还是知道一点根底。
在?秦昭容看?来,宋庶人母子就是想?拉揽定国公?府,那些年里皇次子李茂眺的后宅才?会独宠一人。
皇次子妃金氏是得宠,可也带来麻烦。至少?在?秦昭容眼中是大麻烦。那就是金氏一人独宠,这子嗣上太单薄。
瞧一瞧如今的收场,南边就藩的二位皇子。皇长子李茂鼎膝下有承嗣的庶长子。
便是皇次子李茂眺的过?继嗣子,还是往常跟他不对付的长兄庶次子来继承香火。
瞧一场皇次子的结局。在?秦昭容眼中,还是觉得皇子妃的门第低一点不算事情?,最主要还是够温柔,够贤惠。
秦昭容的心里,儿子前程注定是一位闲王。
那当然就要多生孩子多享福。嫡妻温柔,妾室美貌。
在?年少?之时,也盼着得一心人。
可真?等着自己做婆婆,秦昭容一定想?着给自己亲儿子的后宅多塞一点生孙子的女眷。
哪怕儿子的嫡妻是侄女,也不代表了秦昭容就容忍儿子独宠一人。
在?秦昭容的眼中,她瞧中的另一点就是侄女是一个温柔性子的姑娘。
还有便是弟妹也是识趣人,有些话不必说透。可谓是彼此都有默契。
“如母嫔说的,儿臣挺欢喜。”李茂盼在?父皇和母嫔跟前的态度一样。
只是从芙蕖宫告退离开,一路回返皇子所时。
李茂盼神色淡然,等着回到皇子所后,李茂盼去了一趟书房。
在?书房里,李茂盼想?看?会儿书,可等着翻开时,他又读不进去。
这一切真?的欢喜吗?
这一个念头在?李茂盼的心尖回响。他觉得自己应该欢喜,毕竟一切就如父皇母嫔所说,全是他自己求来的。
就跟秦昭容认清局势一样,李茂盼也认清楚自己的现状。未来不过?是做一位皇子亲王。
那至尊无上的位置,打从一开始就没有他的机会。
前面两位兄弟有示范,李茂盼也没有一位野望去争。
李茂盼也不傻,他当然瞧得出来母族和母嫔的意思。
表姐温柔敦厚,在?李茂盼眼中堪为良配。于是他成全舅舅们的念想?,也成全母嫔的念想?。
至于他自己,只能说真?的不讨厌表姐。跟表姐相?处,他们就像家人一样自在?。
也许这般就足够。
李茂盼在?宽慰自己。至于更多的想?法,也许梦里出现过?。
可等着清醒后,李茂盼又不会有多余的念想?。
东都往西一百里,还在?中原的富裕之地?。
按说这等富裕的地?方当是安居又乐业。李烨这一位楚王,又或者说如今有新身份的贾二郎瞧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走入这一步,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这里不见富户,这里是黎庶的穷苦日子。
在?金县子爵府,贾二郎见识过?勋贵子弟的努力。夏猎冬猎,那些拿人去锻炼的日子里,哪一样功夫也是苦熬锻打出来。
没有什么成功有侥幸,那是靠着本?事来吃饭。学本?事的过?程就要负出努力和汗水。
可那些付出总归看?得见前程。至少?在?勋贵圈子里努力就能收获着回报。
再到粟地?主家时,农人的苦,贾二郎就以?为真?的是苦啊。吃的不好,累得要死。
节俭持家为的就是替儿孙多攒一口饭食。一辈子的盼头也不过?给儿孙积了福气。
祖宗省一口,爹娘省一口,到子孙辈听怕遇上天灾,这省下来的一口口食粮就能让子子孙孙的延续下去,不绝香火。
农人的朴实愿景,在?粟地?主这等自耕农的家中,贾二郎是见识过?。他们千百年来就是用这等劳作来撑起朝廷的税赋。
以?农为本?,社稷之根。
等着随范商贾走行,见识四方时,也知道商贾挣的钱,那压根不是替自己的挣得。其时就是朝廷减少?的肥猪。有需要的时候,朝廷衙门就会宰了过?一个肥年。
又或者想?不被?宰掉就得有靠山。
至于行商挣钱吗?
有的挣,就一定有亏。不过?是各凭本?事,赌了能耐。
世道说是太平,可行商的世界里还不一定太太平平。
这些人的日子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辛苦。
可他们的苦,那还有念想?的存在?。还有挣扎的机会。
等着到了刘老汉的家里,贾二郎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苦。
那是一个苦字,还没有能从嘴里讲出来。
茅草的屋子,四面漏风是常态。等着下雨时,外面是大雨,屋里可能是小雨。
这等人家穷,穷的已经欠了八辈子的债。如果不是朝廷要均田,他们可能祖祖辈辈就是当家大户的奴仆。
不,应该是隐户。他们最开始连户籍都没有。
生,那是大户说的算。死,也没有埋的地?。
一直到朝廷要均田,一直到奴仆要纳人头钱。
非勋贵,无食邑。朝廷就有规矩,几等户,这奴仆的数量有规制。违者,那是僭越,此大罪也。
这等情?况下,隐户问?题在?武夫的刀子下,那问?题就不是问?题。
只能说刀子最硬。又或者说如今的勋贵有力量。他们能享食邑,那是为朝廷立过?功,为皇家流过?血。
大户们想?偷食,都真?禁军是好惹的?
武夫当国,自然是一切赋税的用途肯定是武夫享受最大的一块。
这等情?况下,宏武帝有心气掀了桌子重开一局。
也就是这等大格局,还是有废太子一事的洗局下。多少?官员被?落马,多少?大户被?牵连。
然后就没有敢跟皇帝明着斗,没人想?当勋贵的嘴里小点心被?一口吞掉。
识时务者为俊杰也。
也便是这等情?况下,贾二郎来到刘老汉的家中。
一个破破烂烂的家里,好歹这是夏日。还不冷,还能凑合一下。
贾二郎瞧过?刘老汉的这一个破家,他有一点怀疑这一家人冬日应该怎么熬?
“小郎君,吃食了。”刘家一天吃一顿。
这可苦了贾二郎。他瞧着刘家一家人全靠熬,饿了就喝水,用水打发肚子里的饥饿。
长身体的贾二郎头一回知道饥饿是什么感觉?
那是一种胃里有火烧,那是一种逼疯人的感觉。
刘家没有饭餐,那太讲究。男人在?外面的屋沿下蹲着吃。刘老汉的媳妇和小女儿在?厨房里吃。
刘老汉瞧着真?老,满脸的皱纹。可贾二郎来之前知道情?况,刘老汉的年岁真?不老,还不足三?十岁呐。
刘老汉有两子一女。当然不是生这般多,而?是养下来的就这般多。
对于刘老汉住的这地?,这里的人家似乎都是跟刘老汉一样情?况。至少?贾二郎观察的如此。
家家户户都是两子一女。这挺齐整的模样,这孩子运道也太像了。
在?刘家的吃食,也就一顿能填一填肚子。至于后面饿了,全靠喝水。
贾二郎来着刘老汉家里,可谓是三?天饿六顿,顿顿饿得慌。
打从这时候开始,贾二郎知道粮食的精贵。
从这里他懂,为何史书之上的农人没活路要造反。这真?的苦。
想?一想?刘老汉这等人,那是没农忙时,一日食一顿,这都觉得日子还成。
贾二郎不敢相?信,那等苦的没吃的,那得成什么模样。简直不敢想?。
“小郎君,你还是跟家中长辈低个头,莫跟随咱家去开荒。开荒苦呐。”刘老汉瞧一眼贾二郎,一边吃着碗里的杂食汤,一边回话道。
说是食饭,那是真?可谓是啥都有。有一点淡的几不可见的盐味。真?是有一点,可能淡的尝不出来。
至于吃食里有各种刘老汉媳妇挖来的野菜。粗粮有,就是煮在?野菜疙瘩里。
稀泥糊涂的一碗粗粮野菜疙瘩,在?刘老汉的嘴里吃得叫一个香。
哪怕适应好几日,贾二郎也觉得难吃。当然难吃归难吃,贾二郎也跟刘老汉一样吃的快速又利落。
只能说饿了,饿狠了,往日再难吃的东西一样能入嘴。能吃,那就不挑剔什么。
“不回家。”贾二郎回了刘老汉的话。
“你这小郎君,你啊,就是太倔强。”在?刘老汉瞧来,贾小郎君多尊贵的人。至少?在?刘老汉这儿,一个富户的小郎在?家里受一点委屈。
这就要随着队伍去开荒,要自食其力。不跟家里低头。这何苦来的。
村里的村长把贾小郎领他家,就瞧着他家日子凑活。也想?让贾小郎君自己低头,吃一吃苦,就知道跟长辈低头的好。
这些日子,刘老汉也劝了。在?刘老汉眼中,这好日子不过?,还尽往苦日子里凑,这不是傻嘛。
虽然心里想?法有,刘老汉也只敢劝。可不敢真?的得罪贾小郎君。贵人啊,这得罪不起。
在?刘老汉里,农闲也不存在?。
刘老汉进山打柴,贾二郎就得跟前去。他也去打柴。
进山里,说打柴也不是容易活。因为真?的背着一担子柴归家,那也是力气活。
可这等活刘老汉习惯了,他还想?多攒一点钱财。
贾二郎瞧着刘老汉吃过?饭,就往山里去,他也随着去。
这一日的收获不错,还在?山里打着一只兔子。难得的肉食。
刘老汉的心里是不舍得让自家拿来吃。这等肉食还想?着换一换盐巴。
也因着打着一只兔子,还有背着柴。还因着这一日的天光比往常黑的早一点。
刘老汉领着贾二郎一路下山去。
贾二郎指着一条近路的方向,他问?道:“刘叔伯,为何不从小河那一边走,那里离着村子近。”
刘老汉瞧一眼,只道:“不往那去。晦气的很。”
贾二郎听罢,也不再多言语。主要还是背上的柴活太重。少?说话,也省力气。
又一日,贾二郎在?村子里与一些年岁相?当的小郎问?过?一些情?况。
对于那小河的一条小路,明明去西边的山上是近路。如何村人走少?。
贾二郎也打听着一些话语。
“不能去,洗儿沟里有鬼。”
“对,俺爹娘说了,那里小鬼要吃人的。”
“……”各种答案里,总之千奇百怪。不过?全是大人们吓唬小孩子的话语。
这一个小庄子里,在?贾二郎来的几日后,也有人家添丁口。
至少?贾二郎是亲眼瞧着有孕妇,还听着有产婆喊到家里接生。
可等着又没等来新生儿出生。似乎添丁口了,又似乎没有。
这一日,刘老汉跟贾二郎说道:“小郎君,你再不跟家里联络。俺家就要去西边了。这一去,你可就难回了啰。”
“去。”贾二郎回的肯定。
“刘叔伯,那洗儿沟是啥地?方啊?”贾二郎突然问?一句。
刘老汉沉默下来。这一个答案在?刘老汉的嘴里,贾二郎没有问?出来。
一直到要离开刘老汉住的这一个村子的前一天。
贾二郎在?一个刚生了孩子的孕妇哭声里,贾二郎知道洗儿沟的意义何在?。
洗儿沟,就是这十里八乡里丢掉刚出生小婴儿的地?方。
生子不举,逆人伦之法。
贾二郎也是真?正的见识到这等穷苦的地?方,刚出生的孩子都算不得一个人。
也是这时候,贾二郎知道为何这一个村子里家家户户基本?上就是两子一女。
因为其它的孩子出生了,他们也没有机会长大。洗儿沟,就是那些没机会长大婴儿的埋骨地?。
洗儿,不如说是埋儿地?。
这些婴儿有男婴,但绝大多数还是女婴。
离开刘老汉的故乡,往均田的西边去。
一路上的贾二郎很沉默。
生子不举,洗儿小沟。这等事情?,这等地?方,这些的存在?让贾二郎很沉默。
“小郎君,俺就不想?告诉你啥是洗儿沟。就是为你好。”一路沉默的贾二郎,刘老汉瞧在?眼中,他还是搭理一回。
“小郎君,俺们人穷,这也是没法子的。如果不是朝廷要均田地?,如今哪家哪家会多想?孩子。养不起呐。”刘老汉继续唠唠。
贾二郎还是沉默。
“朝廷均田。按人头分地?。如何前几日那一户人家还要扔孩子去洗儿沟。”贾二郎不理解。
这孩子多了,田地?也多分一些。
“那是早产的娃,生下来没气了。家里的妇人哭,晦气呐。”刘老汉回话道。
听着是落胎没了呼吸,这一个答案让贾二郎的心里好受点。至少?这不是扔了活孩子。
至于那一位产妇的哭泣,在?贾二郎的眼中,不过?是亲娘心疼腹中的亲生骨肉。
这是真?情?,何来什么晦气。只是这等话贾二郎不会跟刘老汉争。
人心千千万,心里各不同。
贾二郎不会强求别人的想?法,没那等必要。
贾二郎想?的更多的,还是刘老汉讲着如今的穷人也乐意养孩子。
这在?贾二郎的眼中就是父皇的仁政。非是父皇给黎庶活路,那些小生命又何活路。
一路西去,衙门有帮衬。
可各多的还是移民户自己的能耐。刘老汉家中吃食省归省,那是在?老家时才?省。
一路移民时,这吃食上就好点。至少?一天两食。好歹不让贾二郎饿的想?吃土了。
一日两食,当然因着朝廷的帮衬。当然朝廷是不是白给。
这些全是朝廷的借的,这些移民的民户将来全要还。
贾二郎也清楚的。朝廷给这些民户的分一份补贴,将来全部要转成税赋。
均田,按人头均。生地?前五年全免赋税和人丁钱。总之就是除了地?方的徭役不免外,旁的包括摊派都免了。
五年至十年,半赋税。十年后,才?会比着正常的赋税加征一成。这加征的就是均田钱和移民的补助钱。
等着这等一份加征的份额足数后,均田的田地?就会成为民户的私田。这是能祖祖辈辈传承下去的家业。
这也是民户乐意移民的根基。谁又不想?替子孙们留下一份家业。
对于朝廷而?言,十年后开始的加征一层。这加征多少?年。
朝廷上面各有争论。当然还是宏武帝拍板子裁定,加征二十年。
二十年,瞧着都是一代人了。这何尝又不是一种保护。
因为这等赋税在?,这等民田说是祖宗。在?完成加征前,那就不能转户,不能买卖。
朝廷还时时会派遣钦差来瞧一瞧这等均田大事。
谁想?让下伸手?在?这等事情?上,皇帝能废一个皇太子李茂鼎。肯定不介意再血洗几回。
至少?如今瞧着,在?均田一事上,来回洗过?好几遍。目前看?着挺清明。
至少?贾二郎一路西行,他瞧着这衙门里的差吏手脚还算干净。
可能有一点小毛病,至少?大节上不亏。
要论这些移民里,那有什么一样的处境。就是人均特别的穷困。如果不是朝廷出力,这些人想?立家业,一个字,难。
便是许多人能成家,也不过?是因为那些年打仗多。
男丁死得多,这女眷的人口缺额才?不是那么的大。
或者说有些人家,有一点家底后,在?朝廷不均田时,也不想?多想?儿女。
为何?
生子不举。养二男一女,也不过?是头一个长子是家中的承嗣之子。次子是备胎,因为黎庶也怕兵役,也怕打仗,更怕一个孩子夭折掉。
至于养一个女儿,也不是什么善心。不过?为着延续香火。家穷,万一娶不起媳妇怎么办?
穷人家的法子就是换亲。用自己家的女儿替长子换一个媳妇回来。
这样就可以?省掉了娶媳妇的聘礼钱。换亲呐,这才?是黎庶家中养女儿的真?相?。
若不然,何苦就是均田的政策之前,穷苦的黎庶小民,似刘老汉这等百姓就乐意养一个长女。
其余的女儿,也不过?生子不举里的一员罢了。
贾二郎在?这等黎庶之中,他最在?意的,其时不是吃的差。
苦一苦胃,这饿一饿,也便是饿习惯了。
可瞧着那些生命,瞧过?无数个村庄里,那无数个‘洗儿沟’之后,贾二郎才?是真?正的学会沉默下来。
特别是贾二郎从刘老汉嘴里知道,如今的好日子,那是好。
想?一想?刘老汉家里的吃食,这都是好。往常大夏皇朝没有统一之前,那苦日子是什么的苦样子?
贾二郎不敢想?像。
不过?从刘老汉忆苦思甜时,讲一讲以?前吃土,对,就是真?吃土。
刘老汉的哥哥,那就是吃土,吃多了消化?不掉,然后人没了的。
想?一想?那等活人饿的吃土的日子,再瞧一瞧如今有吃食,还马上就能开荒攒家业的日子。
刘老汉觉得这大夏朝的天子就是好,简直就是那什么戏文里的明君。
这样的天子就应该长命百岁,不,应该活得越久越好。
至于更富贵的日子,刘老汉没见到。他也想?像不到。
在?刘老汉的眼中,一天两食,这能填一填肚子,还能开荒有田地?。不是租来的田地?,这可是自己的家业,还能传给子子孙孙,光想?想?刘老汉就觉得美得冒泡。
说起这些时,哪怕移民路上多艰苦,刘老汉一家人,也包括他的媳妇儿女,那没人会叫一句苦。
人人的眼眸子里有希望。
“可惜俺的大哥,大哥要是活着多好。俺家还能多均田地?啊。大哥,唉,大哥命歹,也是祖宗不保佑呐。”在?刘老汉的眼中,一切全怨命不好。
至于怪什么朝廷?
怪什么战祸连连,刘老汉没那等想?法。他的眼中,这一切全就是命。
人命好,那是老天爷注定的。人命不好,唉,那是祖宗没积福。
听着刘老汉的话,再瞧一瞧移民队伍里这里人的朴实。
这可谓是天子眼中的顺民,至少?贾二郎就这般觉得。
瞧瞧,他们的念想?也简单,就想?有儿孙,就想?儿孙能种地?。
也没想?着当官,也没想?挣多大的家业。就想?儿孙有一块地?种。这等人就是朝廷的根。
因为他们种地?,将来要纳税纳粮。他们成为自耕农,他们就是社稷根本?的‘农’。
士农工商。
在?贾二郎眼中,自然是无农不稳。农乃社稷之本?。
饿过?肚子后,贾二郎就认一条。人活着要吃饭。
饭都没得吃,其它全是空想?。
吃饭,饭食而?来。粒粒粮食自然是农人种出来的。
京都皇城,宫廷内苑。
宏武二十八年,孟秋来临,夷则之月。关于楚王李烨的一路西行,在?黎庶家里吃的苦楚。西行路上的遭罪,吃不好,睡不好,还要受累。
这一切当然帝后都会知道。等着楚王去西边后,还要开荒,还要薄地?上吃一遭苦楚。
那等夏种秋收。可谓是万般辛苦,只争农时。
昭阳宫,主殿内。
贾祤得着皇帝给的暗卫秘本?,她又一回瞧过?嫡长子李烨一一吃过?的苦头,还是一一记录在?纸上后。贾祤看?了良久,然后又是合上。
“恒郎,你说我这做亲娘的是不是太狠心了。”贾祤真?的在?心里也这般反问?自己无数回。
对于嫡长子李烨的磨砺,当初是贾祤自己的提议。
可在?金县子爵府,在?粟地?主家,在?范商贾家,那总是吃得饱,穿得暖。
可到了刘老汉的家里,这儿子跟着要吃不饱,要穿不暖,还要累着遭罪。
想?一想?儿子的年岁,这等时候贾祤真?的遭不住。
这哪是磨砺,这简直就是祸祸孩子。
贾祤在?夏日之时,她收到的第一份秘本?,她在?读过?时,她就反过?问?自己。
她也写了家书,她想?让儿子李烨归家,又或者去边地?兵营磨砺,总之换一个环境。
至于这等黎庶小民家的锻炼,其时可以?提前结束的。毕竟让孩子吃苦,不代表真?想?让孩子遭罪。
年少?的小郎在?长身体啊,这吃苦,何苦去糟蹋身体呢。
吃不好,长不高。营养不够,那真?是对自己的不善待。
至于贾祤这亲娘的心疼,她的家书亲儿子读过?了。
李烨也回了家书。
结果自然拒绝。李烨没有归家的想?法,一点也没有。他也不想?早早的结束这一段磨砂时光。
儿子是一个意志够坚定的,吃苦难不倒他的意志。
可身体呢?
当初贾祤跟皇帝提过?,可以?让孩子吃苦,但不能熬坏了身体的根基。
皇帝同意了。
可结果呢,如今贾祤瞧着在?刘老汉家里关于嫡长子的第二份秘本?。贾祤想?问?一问?皇帝的答案,最后千言万语,贾祤还是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因为事情?的起因在?她。何必怨皇帝,如果不是她出的主意,嫡长子李烨这一个亲儿子会去吃了这等苦头吗?
不会的。
这是贾祤心里的答案。
“祤娘,你没错。”李恒倒是坦然。他的答案一如即往,他道:“此事烨儿是自愿。祤娘,你也得着烨儿的家书。孩子的意志很坚定,他不想?半途而?废。”
“烨儿见一见民间?疾苦,朕瞧着就挺好。”李恒真?同意嫡长子的决断。
前世今生,两辈子的记忆在?宏武帝的心间?。
前世那一位败家子新君,宏武帝真?不想?出现在?大夏的储君位置上。
可前一世的楚高祖吕烨,那也是乱世之中吃过?大苦楚的人。
如今自己的亲儿子李烨早早吃一点苦头又有何不可的。不吃苦的皇子,不经历民间?疾苦,那能担起大任吗?
天下大业,祖宗创一份基业不容易,儿孙想?守一份基业,那也是难的很。
至少?李恒就觉得嫡长子李烨吃一点苦,熬一熬,那没什么大不了的。
知道小民之苦,将来才?不会被?官吏蒙了眼睛。真?以?为民间?的穷人,那就是粟地?主那样的自耕农?
那还是富裕的人家。
真?穷的,那得像刘老汉那样的人家。如果不是朝廷均田,他们连养活孩子都难。
可能某一天,就是大户不乐意租地?于他家,他家就要活活饿死。
至于去外面寻食,这天下的田地?都有主人。
这也是李恒乐意给百姓活路。至于说均田之后,开荒之地?要从生地?熬成熟地?。也是十年之后,再开始加征一成,一直加征二十年。
这等加征的数额不大。宏武帝不过?是想?着以?朝廷的威严给小民一条活路。
不让大户早早的兼并土地?。
因为是加征,这转不了田籍。同样的还有钦差大臣随时去各地?走访。
皇帝在?盯着。户部为着税钱也会一起盯着。
中枢在?盯着,地?方才?不敢逾越了底线。有些时候人心之恶,不敢想?像。特别是那些想?发财的人,肯定更会逾越了人性的范围。
因为守着本?份的人发不了财啊。真?发财的一定有原由。可能有后台,可能站在?风口上。总之不会是表面上看?上去的简简单单。
“可烨儿年岁尚浅,这般的苦头吃着,我担心他的身体能吃得消吗?”这才?是贾祤担忧之处。
“恒郎,要不,还是早一点让烨儿去边疆吧。哪怕边疆风霜大,好歹在?兵营里他能吃饱。”这就挺要紧。吃不饱,这不是故意苦孩子嘛。
哪怕吃得差点呢,可瞧着在?刘老汉的家里过?日子,嫡长子李烨饿过?,还靠凉水填肚子。
贾祤瞧一回,她就遭不住。劝孩子,孩子不听。贾祤接着孩子回的家书。于是贾祤这一回跟皇帝要结果。
再劝一劝孩子,贾祤不乐意。这京都离着儿子李烨西去的蜀地?太远。
这一来一回还要耽搁多少?时间?。于是贾祤心里太遭不住了,她干脆跟皇帝求拔动一下磨砺进程。有一些地?方可以?减短一点点嘛。
这等磨砺,如果是要让孩子饿肚子。贾祤觉得还是省一省,不磨砺也罢。
如今的贾祤就想?让孩子赶紧去边疆,兵营在?苦,总不至于让孩子吃不饱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