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1 / 1)

谋天医凰 小遥清晓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转出屏风的云姝让严世真眼前一亮。本来是粉雕玉琢,玉雪可爱的女娃娃,这些日子瘦了些,脸颊微有瘦削轮廓,长睫大眼,漠漠寒深,在这套衣服衬下,整个人颇具英挺之气。

“义父觉得怎么样?”云姝转了个圈。

严世真上下打量了一番,不住的点头,“很好!很好!可比黎歌那小子好看!只是这发式。”

“焕梨不会束男子发式,我也不会。”云姝晃了晃手中的玉簪和发带,皱皱眉头。焕梨办事也愈发周全起来,拿衣服的时候,顺手把黎歌的发带一并拿了来。

“来,坐下,义父帮你束。”严世真把云姝安顿在凳子上,朝焕梨伸手道,“梳子呢?”

焕梨将随身带的梳子递过去。

云姝只觉得发髻被轻轻散开,理顺,又轻轻拢到头顶,每一梳子下去,都那么小心,唯恐扯痛了她。不多时,高拢起的黑发,用发带结成一个发髻,又用发带绑住。严世真还别有心思的在耳际留出两缕发丝,和白天时的李维翰的发型有些相似,但是脑后垂下来的发带,使云姝整个更显潇洒飘逸。

云姝站起来,像黎歌一样,施施然对严世真行了一礼。端的是温文尔雅的俊俏少年郎,眉眼流转,又让人见之忘俗!

看得焕梨眼睛都要直了。“哇,严先生好厉害,感觉我家小姐像是脱胎换骨,成了翩翩佳公子了!”

严世真也弯了唇角,越看越满意。

第二日,云姝与严世真很早就出门了。早饭也不在家中用了;男装打扮的云姝,索性马车也不乘了。在清亮的晨光中,云姝牵着严世真的手,准备绕道东华门,去宝相寺。

街道两面,满是茶坊、酒肆、店铺,经营早餐的店铺早已打开了铺面。二人一路不停,直到景明坊的白矾楼。

“既然走到了这里,眉儿要不要登楼看看?”

“这里有什么新奇之处吗?”

“白矾楼是京城中诸多高楼中最为有名的,是由五座三层楼的高大综合建筑,也做经营之用,尤其是西楼,临窗而立,大内风物,隐约可见。我们不如歇歇脚,用个早饭,再走?”

云姝想了想,“也好!”

赵国自立国以来,已经历了两百多年的风雨洗礼,如今京城看起来物华天宝,一片繁华似锦景象,而实际上北地已失十多年,数以万计的百姓沦为亡国之人,被真国的金戈铁马所统治。天成帝在位十二年,硬是咽下了这口气,不仅让北人痛心,也让天下有志之士寒心。

云姝与严世真在白矾楼上眺望大内繁华与市内楼宇连绵恢弘时,京城千里之外一处秀拔的青山之巅,一个十五六岁的小道士,挺着单薄瘦弱的身板,望北而立,久久静默,任凭山顶之风将他的衣袍扯得猎猎作响。

后来,一位四五十岁的白衣道人也走了过来,与他并立北望,目光深邃中似带着深深沉痛与无奈。

只听他吟道:“柳花多情不肯新,可怜失尽汉家春。二年不识新挑菜,万国谁知有杀身。群盗犹多南渡客,征鸿难问北归人。始知前日一樽酒,上帝升平与尔亲。”

第四十七章 乘肩小女

农历二月,已经进入了春季,阳气回升,冰雪消融,大地逐渐复苏。

二月二,龙抬头,龙之起,雨儿动。不管是即将进入春耕的地域,还是在田里度过了一冬的农作物,都需要雨水的滋润。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很重视这时节的雨水。

耕种之家将草木灰从井边或河边一直撒引到家中,称为引龙求雨,民间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勤播种,盼丰收。”的说法,而城中之人也借此踏青游春。

云姝与严世真在景明坊用过早饭,整个活络起来,绕着皇城,往城南的宝相寺走去。隔着护城河,可以看到,皇城守卫秩序井然的巡视着。

这时路边的店铺都开了门,出行的人也陆续增多,街上热闹起来。

一路上,琳琅满目的新奇物事让云姝应接不暇,即便严世真牵着她的手,她还是止不住的蹦蹦跳跳,没个安稳。同时,她又是个爱刨根问底的,东指西问,为什么,为什么的问个没完。好在严世真是个见多识广的,不厌其烦的矮身对云姝解释着。远远望去,就是一副父女携游的和乐图。

“义父,宝相寺有您说的那么好吗?”云姝仰着微微红润起来的小脸问道。

严世真停下脚步,笑着从袖中抽出帕子,给云姝拭去鼻尖、额头细小的汗珠。“我们还要逛一整天呢,你这样蹦蹦跳跳,可是要累坏的。”

“不累,不累,我好着呢。”云姝精神头儿十足的摇着脑袋。

严世真笑着收回帕子,方道:“宝相寺可不是一般的寺院。大三门上飞禽猫犬、珍奇异兽无所不有;第二、三门有各种铺子,售卖屏帷、洗漱、弓箭、鞍辔、时果、腊脯等日用之物;再往佛殿里面走,则有笔墨等文人之物;廊下还有各类女子的绣作、珠翠、花朵、头面等物,都是诸寺尼姑制作的工艺之物;佛殿后面有书籍、古玩、书画等文人喜欢的地方;再往后啊,还有占卜、算命之类的。作为京城最热闹的地界,绝对是名不虚传,况且今天是二月二,恐怕更是热闹不凡。”

“那我们快去,快去。”云姝拖着严世真就要往前跑。

严世真笑道:“慢点,慢点,那宝相寺又走不掉,我们慢慢走也会到的嘛?”

“义父说得那么好,我等不及了嘛!”云姝焦急道,说着又卖力的拉着严世真走快点。

不多时,二人来到皇城南面的御街上,前方人群最为密集之处,便是宝相寺的所在。

御街是整个京城中最为宽大的中心街道,宽约两百步,两边是御廊。此时街上游人、客商之类,或骑马,或坐轿,或乘车,或像云姝他们一样步行,已经熙攘一片,热闹非凡。

云姝正左右张望,满心欢喜的打量着京中最繁华的街市,耳边忽然传来鸣锣开道的声音。人流密密的压过来。她个子小,挤过来的人群,几乎完全挡住了她的视线,看不到发生了什么,急的直扯严世真的袖子。

严世真笑着抱起她,放到肩上。云姝的视野立时开阔起来,只见远远走来一队士子,前面的数排,抬着些礼乐之器,整体年龄看起来都不太大。

路人纷纷为他们让开道路,在两边热情观望着,议论着。这些便是帝国未来的栋梁啊!

“义父,他们在做什么?”云姝看得清了,却看不懂。

“我们赶巧了。这是学宫借着二月二龙抬头的好意头,带着满宫学生,去孔庙祭孔的。一面是为了尊崇怀念先师孔子,一方面也是祈求先师护佑,求鱼跃龙门。”严世真解释道。

“学宫?满学宫的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