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8 章(1 / 1)

谋天医凰 小遥清晓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人为妾的缘由,也不知道他的夫人或卓渊是否在其中起作用。可是她不清楚的情况,励精图治的小皇帝耳目众多,一定知道的比自己周全许多!

从小皇帝的雷厉风行,恩威并施的惩罚措施来看,将将军手中的权利卸下,为卓静亭整治城防,推进改革扫清障碍!想到这里,云树忍不住有些佩服小皇帝,不由想起给李维翰送马,在李府前远远望见的那个少年君王。

云树所想不错,小皇帝果然慧眼识珠,在其后的几年中,卓静亭将尧关修葺成最坚固的关隘,成为阻挡真国军队南侵的最后,也是最坚实屏障。尧关城因着尧关的重要军事功能,也发展起来。

真国是骑兵为主,不善守城,攻城也多为财货,很多攻下的城池多遭劫虐后便任其自己休养生息,并未好好坚守。卓静亭以城为步,将不受真国重视的锦城与兀城重新收了回来,并将城防进一步加固。

三城呈下弦月样探入目前的真国,尤其是兀城,孤入真国内,还背靠大海。起初许多人都认为卓静亭在做无用功,锦城、兀城根本是守不住的,真国军队一来,不被困死,就是要投降,可是后来在与真国的抗争中,这三城发挥了重要作用!

谁也没想到卓静亭看似文弱的一个书生,会在之后危难时刻,成为赵国边军中的砥柱力量!

他是赶上了好时机,小皇帝决心给了他契机和支持,这是辛坦之一辈子求而不得的。过了年轻时那些风花雪月,历经岁月磨练,“半老徐爹”登上了人生巅峰。

“真定府距我们这里数千里,不知这消息,海伯是从何处得来的?”云树好奇这消息传的如此之快,又如此的详细。

“真定府虽然常有真国军队光临,但也有正儿八经的贸易,商机还是很大的。我们济阳城中有商贾在真定府做生意,卓大人嫁女儿,虽然是为人妾室,但排场十足。那人去与卓大人套近乎,希望能得到照顾。哪想到运气那么差,正遇上那场劫虐,回来只剩半条命。”

“所以,他心有怨言,回来就将卓大人的政事、家事倒了个底儿朝天?”

“病中惊悸之言,被家人给传了出来……”云管家点到为止。

云树冷哼,“可是皇帝禁了边市?”

“公子明见!”云管家为云树准确的推测出问题的关键而惊奇不已。

“他本意去攀附卓大人,却亲眼见识到卓大人连自己女儿都顾不住,还丢掉了他最看重的边市厚利,他便又怨又恨。”

“商贾之人,过分看中眼前利益,不理解朝政之事,生出怨言也是容易的。”

鉴于云管家所说,卓夫人与卓渊秋天里曾去找过卓大人。云树觉得,那个外室女儿估计就是被拿捏住的卓清妍。

云树忘了那一巴掌的疼,忍不住替卓清妍想:卓清妍那么骄傲的一个人,肯与人做妾,还被掳走。希望先生的教导不至于太深入她的心,她不至于去做贞节烈女去自戕,可是一个有容色的美人儿俘虏会有什么待遇?云树想想就哆嗦——怕是生不如死。

希望不是卓清妍,可,不是卓清妍,就是另外一个女子。杀牛是杀,杀羊就不是杀了吗?既救不了,仁心仁术又有什么用?云树的心有些沉重。

“经此一事,卓夫人和卓渊可回来了?”

“卓夫人受惊不小,回来调养,卓公子没有回来。”

一百七十六章 让爷满意

卓渊留在真定府的原因,云树没琢磨透,想着大概是卓大人决定抓住机会,政务与儿子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气。

腊月里,处理好二十多个藏书阁,十来个益生堂,一万多亩地的账务,又与云管家,云茂、田美苗等田庄管事议定去临县购买田地之事,云树心中舒了一口气。

云茂和田美苗认真琢磨的耕耘之法在清河县实验推广,为了办好这件事,政绩卓著的单成甚至被留任,小皇帝有心将这套耕种之法推广开。

隔壁的临县与清河县土质,地势,水源,气候大致相当,新兴修的水利工程云树也考察过,很不错,早些入手购地,价格还能低些。

云管家他们还担心云家名下土地过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云树淡笑道:“那是以前,眼下,今上鼓励生产,私田耕耘的好,国家的粮赋得到保证,百姓也能富裕起来,实现藏富于民。不许私人大量屯田的条款,可能会有改动。”

“公子这消息可靠?”众人激动道。

“最迟春耕时分,你们的疑惑就会得到印证。不过,眼下,做好我刚才交待给你们的事,不要将此事外传。”

云树自信是有资本的,她收到了李维翰的信,除了问候之语,还暗示那九千亩的实验田地即使都在云树名下也没关系。

这个问题,最初李维翰让她放心,她以为是李维翰会帮她掩盖拥有大量田产的事实。她并不放在心上,因为那田地本就是给了义父他们的。

现在李维翰千里迢迢来信,特意又提了这件事,云树不由将目光往更高处望了望,难道上面会有新旨意?

在李维翰的鼓动下,皇帝即使有心奖励她,奖励金银、荣誉都可以,也不会在田地制度问题上偏对她网开一面。那么就只剩下另一个可能了,那就是制度要调整了。

细细揣摩后,云树觉得不会有错,大胆做出继续购入土地的决定。她相信,李维翰绝不会诓她。

忙完产业上的事,已到年下。接下来是祭祖、守岁,大年初一是李湘雨的三周年祭辰,也是云树的除服日。

待到初十,黎歌却没能来,云树虽心中失落,却也能理解。去岁,黎歌参加乡试,十四岁的他又一次拔得头筹。按照科举之制,今年他是可以参加会试的。

今年下不下场,黎歌还没告诉她,她不知道他是怎么打算的,他的父母、师长又是如何为他打算的。

想到黎歌当初对她的承诺,云树觉得脸皮发烫。转到后院的藏书阁,将会试的相关资料,搜集起来,打包好,让云奇再次作为信使送往京城。

等黎歌的回信时,云茂和田美苗手脚麻利的将临阳县内的两万亩土地也购置到位,云树在二人带领下,带上云管家用两天时间去临县跑了一圈,详细看了看地势、位置、土壤、水利以及佃户的精神面貌。

最后云树玩笑道:“两位管事,这两万亩地依旧是一分为二交给你们两位打理,你们的重任就是将田种好,将众佃户养胖了,将手底下的小管事带好了。事情办好了,爷回来是有奖励的!办不好,爷可是会罚的!”

“爷,照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