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1 章(1 / 1)

谋天医凰 小遥清晓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儿,也挺好!

单成打了张景一顿,仍然下不了决心,思前想后,思后想前。水利粮赋的事又焦头烂额,后面还有保甲法和将兵法。差事办不利落,上面也会问责。身边的人说了那么多计策,却没有一个像云树所说的那般话让他动心。或许值得一赌。

打了张景的第三天,单成带了贴身仆人,轻装来到了白树村,一番询问,找到云宅。在门外打量一番,如此简单的住宅,说是济阳城的云家家主住在这里,有些不大相信,转而又想,拿云树是为父母在此守孝,如此也算是合情合理。

仆人上前拍门。

辛坦之依然出门勘察河道去了。云树与余宏在后院训练,应娘在后院洗衣服,严世真在屋里研究自己的医书。来开门的是在厨房忙碌,手染面粉的花娘。

见了来人,娇憨一笑,“请问您找谁?”

单成犹豫一下,方道:“请问云树云公子可住在此处?”

“请问您是?”

“我是云公子的朋友,今日特来拜访,你家公子可在?”

“您如何称呼?”花娘孜孜不倦的询问。云家家规在前,她可不想随意放人进去,给公子惹事,给自己惹事。

可是单成听到这话不乐意了,一个小小的院子,有什么宝贝?还这样警戒?当下摆明身份。“清河县县令单成。”

花娘又打量单成一番,这人虽然面相不像坏人,可是一会儿说是公子的朋友,一会儿说自己是县太爷。哪有县太爷还对自己的身份藏着掖着的?便道:“请您稍后,我这就进去为您通报。”说着又把门关上。

单成有些被气着了。这个两手面粉的妇人在自己亮明身份后,竟然把自己关在门外!这可是在清河县!在自己的地盘上!在心里默念:三顾茅庐!三顾茅庐!三顾茅庐求诸葛!希望这小子能给自己一个透亮的主意。

那个上前拍门的仆人,低头立着,眼观鼻、鼻观心,努力把自己装成木偶,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

过了一会儿,迎出来的是严世真。

单成见严世真形貌磊落大方,气质斐然,试探道:“辛大人?”

严世真笑,“在下姓严,名世真,是树儿的义父。大人快请进。”

单成进了院子,依然没看到云树与那个叫余宏的少年,“云公子可在?”

“在,只是不知大人此时会来,需要修整一番,才能来见大人,大人请稍候。”

又要等?单成有些无语。怎么说自己也是个县太爷,亲自上门,却一再被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等来等去,自己一会儿都要没了气势了。可是也没办法,人家上门时,自己下不了决心,这会儿倒求上门,只得耐了性子。

严世真给单成倒了茶。

单成不见云树,不亮底牌,严世真倒装作什么都不清楚,与他东拉西扯一番。

在单成等的不耐烦时,余宏终于一身素淡衣衫,从外面进来,向单成捧手笑道:“让大人久等了。”

严世真看着余宏,觉得他似乎与之前有些不一样,似乎是整个人锋芒微露,气场变了。

单成也不再托大,回礼道:“余公子。”

严世真道:“你们聊,我去看看我的药。”

严世真转出屋子,遇到梳洗完毕,从侧门出来的云树。“义父怎么出来了?”

“义父做个背后谋士就行了,你们俩需要多磨练,去吧。”

事情该如何做,之前已经商议妥当。这俩孩子能引得县太爷登门拜访,口才还是不错的。以后他们的路更长,早早磨练,也很好。况且,对云树来说,这事若成,在县太爷那里也是留个人情,对树儿来说总是好的。

云树认真的点点头。

屋内单成与余宏说些客气话,待云树进了屋子才将话引入正题。

“县太爷可下定决心了?”云树含笑道。

“诚如云公子所言,当下本官确实遇到困境。这变法若是推行不利,对本官的仕途也是有影响的,本官愿意一赌。云公子与余公子若是有锦囊妙计,不妨说出来,若真能助我,本官也愿意做云家在清河县的靠山。”

单成开门亮诚意,有诚意才好接着谈下去。云树这小子开口闭口为了百姓,为了自己的仕途,为了父亲的遗志。他若什么都不求,会费这么大功夫?为官一场,人情百态看过许多,还真不相信会有人不为自己牟利。

一百一十九章 献策

果然,云树开口道:“大人今天如此有诚意,云树自当捧出肺腑之言。”

对于云树来说,获利倒不是主要的,但是利益这件事,总是相互的,若是献计献策不求回报,总会让人怀疑动机不纯,反而引出许多本不应该发生的事端。

单成在官场上与人打交道,总是细节良多,一个不小心就得罪了人,别说提拔无望,不给你穿小鞋就是万幸了。如今与云树这样的初生牛犊,就事论事,直来直往,省心太多了!禁不住笑道:“本官很是欣赏云公子这样的畅快人。”

“多谢大人首肯。请大人详细说一说您的困难之处,我们也好对症下药。”

那么多人家交不齐今夏的粮赋,若是以前他还可以向上头哭诉,求通融。如今政绩与改革成果挂上关系,要是再去哭穷,那就是为政能力不足,不堪大任,简直是自己堵了自己的仕途。

单成的一番苦水,云树是有了解的。自从李大家出事后,她也有意在村子里走访了,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自然是提前准备好策略的。

“大人可知,民间自来有借贷的情况。若是佃户无粮下种,会向地主家借些,待下季粮食收了,再连本带息还上。”这些也是她走访后得来的信息。

“是有的吧。”

“眼下粮赋收缴,关系着大人的政绩,是必须要交齐的。至于那些交不出粮的人家,可以借粮。”

单成心道:这算什么好主意?“他们若是能从地主那里借到粮,想来就不会跑到县衙哭诉了。”

“若是县里出粮借予百姓呢?”

“县里出粮?”

“正是。这样不仅解了当下的粮赋问题,下一季,县中还能收些利息,也不用让百姓被地主盘剥的过于严重。”

这还真是个好办法!单成正要拍腿,可是想起这两天查阅的粮簿。“这个主意看起来不错,可是收来的粮大部要上缴,县中的存粮有限,怕是支应不过来。”

“所以要往上走。”云树向上方指指。

“往上走?”单成看看房梁,还是簇新的。

云树笑,“大人有没有想过,今年清河县的收成也算正常,却因赋税调整,而遇到这样一时难以填补的问题,那别的县呢?别的府呢?他们就没有这样的难题吗?”

“即使他们有同样的难题,又与我何干呢?我都自顾不暇了!那管得了那么多?”单成确实是急了,都把“本官”抛掉,自称“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