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1 / 1)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嫡兄 栗银 5294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62章

  学生们忍不住再次浏览起自己的文章。

  虽没到一字千金,令人拍案叫绝的地?步,但确实比以往好了那么一丢丢。

  惊讶之下,忍不住低声议论。

  “难道这就是教习带咱们来此处的用意?”

  “我看十?有八.九是这样,你瞧我的文章,是不是顺眼许多?要是能一直保持这样的水准,院试我也就不担心?了。”

  “只可惜咱们不能日日来此。”

  苏源走下巨石,负手而立:“这一切是因为你们的心?情愉悦,状态好了,灵感自然而来。”

  学生?们豁然顿悟:“竟是如此!”

  有学生?举手,大胆发?言:“教习,以?后咱们还能再来吗?”

  苏源气定神闲道:“当然不......”

  诸人脸上的期盼转为失望。

  “是不可能了。”

  欸?

  前后连成一句,大家很快反应过?来:“教习!”

  收获数十?道幽怨的目光,苏源笑?得眉眼都舒展开来:“放心?吧,我会努力争取的。”

  学生?们一改幽怨,齐声?欢呼:“教习您可真是太好了!”

  苏源抬手制止他们的呼声?:“好了,等会下课前你们将文章都交上来,我要挨个儿评注一遍。”

  “是,教习!”

  人群中,杨牧低头看了下自个儿的作品,似乎比以?前好看些了。

  身后无?形的尾巴又翘起来,他忍不住大喊:“教习您是我见过?最好的教习!”

  这一声?引得众人纷纷附和。

  苏源虽然高兴,也不免提醒一句:“其他教习也都很好,只是每个人的教学方法不同,都是值得敬重的,明白吗?”

  众人:“明白!”

  苏教习说?啥就是啥,他们只管应和便是。

  一堂课很快结束,苏源带着一沓文章,和学生?们回了课室。

  前脚刚走,后脚就有学子前来打听所谓的户外写作课。

  “教习说?了,户外课已经愉悦我们的身心?,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教习说?了,我们的文章和诗作都大有进步。”

  “教习说?了,以?后只要有机会就再带我们出去?。”

  “教习说?了......”

  一连串的“教习说?了”,听得对方晕乎乎的。

  呆呆愣愣回了课室,立刻有人围上来:“怎么样,问出个所以?然了没?”

  该学子将所有的话重复一遍,这下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那么问题来了。

  这传说?中的户外写作课,真有这么神吗?

  ......

  苏源回到寝舍,第一件事就是准备户外写作课的课后小结。

  既然户外课对学生?们益处颇多,宋山长又明确表示了支持,他自然得争取一把?,让这一节课正大光明地?挂在课表上。

  花了小半个时?辰写完小结,苏源也顾不上休息,直奔宋山长的住处。

  宋山长刚巧午睡醒来,正在书房里制定书单。

  后天宋和璧就要离开了,这书单是她央着宋山长拟出来的。

  宋山长自幼饱读诗书,从不赞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谬论。

  相反的,他始终支持宋家女子读书。

  读书可以?明智,也可以?分?辨善恶,于女儿家来说?大有裨益。

  苏源来时?,宋山长刚写了一半,得知?他带来了课后小结,二话不说?放下毛笔,接过?阅览起来。

  半晌后,宋山长抚掌而笑?:“确实很不错,这份小结暂且放在我这,待我与?教授们商讨过?后,再还与?你可好?”

  苏源自无?不应,从山长口中得到了承诺,就极有眼见地?提出了告辞。

  宋山长将小结轻放到桌角,语气是罕见的和蔼:“赶紧去?吧,别耽搁了上课。”

  苏源作了一揖,退出书房。

  刚转身,就听见一阵轻快的脚步声?。

  苏源似有所觉,偏头看去?。

  宋和璧今日穿着初见时?那一袭绯裙,裙摆灵动飘逸。

  正午的阳光从头顶倾洒而下,她整个人仿佛置身于金光之中,明艳不可方物。

  苏源心?头涌起一股连他自己都不曾察觉的悸动,仅一眼便垂下眸子,眼观鼻鼻观心?:“宋姑娘。”

  宋和璧颔首示意?:“苏公子。”

  彼此打了招呼,苏源往门外走,而宋和璧抬步走进书房。

  没走几步,苏源就被人叫住:“苏教习。”

  苏源望着快步走来的男子,温言道:“王教习有何事?”

  王教习捏了捏手指,故作镇定地?道:“上午你带着那群童生?去?上了户外课?”

  苏源当即明白了他的来意?,点点头说?:“是啊,一直待在课室里他们也会闷的,带他们出去?放松放松。”

  王教习眼神闪了闪,厚着脸皮讨教:“那你觉得,我也带我的学生?们去?上户外课如何?”

  苏源略一回忆,如果他没记错,这位王教习教的学生?不是秀才?就是举人。

  沉吟片刻,他笑?着答:“当然可以?,回头我把?户外写作课的具体?流程给你。”

  王教习喜形于色:“那就多谢苏教习了。”

  苏源连称不敢,临别前隐晦提了一句:“王教习不必急于一时?,说?不定很快大家就都能上户外课了。”

  王教习愣住,等回过?神苏源已经远去?。

  他扭头看了眼不远处山长的住所,心?底隐约有了猜测,激动得捏紧双拳。

  倘若真是这样,苏教习可真做了件大好事!

  ......

  宋山长也是个确确实实的行动派,又或许是想最后为学生?们做些什么,当天便请来了教授们,就“户外课的可行性”展开讨论。

  教授们对户外课也有所耳闻,赞同者远多于反对者。

  少数服从多数,户外课的开展就这么定下了。

  宋山长让人调整各班的课表,争取早日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户外课的益处。

  两日后,宋山长正式宣布,户外课已纳入课表之中。

  学子们欢呼雀跃,纷纷拿起各自的新课表查看,期盼着即将到来的户外课。

  “教习您可不晓得,其他班的人都在羡慕咱们呢。”

  “没错,他们可羡慕死咱们有一个最好最好的教习!”

  狭长的眸挑起一点弧度,苏源掌心?撑在讲桌上,轻言缓语:“这样一来,月考的难度可能也会随之提高呢。”

  学生?们:“?!”

  兴奋当头一盆冷水兜头而下,大家很快冷静下来。

  仔细一想,发?现教习说?得很对。

  握着毛笔的手抖啊抖,有人声?嘶力竭地?吼道:“教习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努力的!”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对对对,没错!”

  苏源欢慰一笑?,翻开书本:“既然如此,咱们上课?”

  诸人异口同声?:“好!”

  上完课,苏源并未打算再去?旁听。

  他所带的童生?班运气比较好,最近一次的户外课就在明天。

  他得准备课件,才?不至于明天课上无?事可做。

  途径宋山长的小院,苏源再次碰到了宋和璧。

  这次她不是在池塘边模仿姜太公钓鱼,而是肩头背着个包袱,一副要出门的架势。

  苏源不着痕迹看了眼她靛蓝色的长裙,与?自己的教习袍颜色极为相近。

  短暂的沉默后,他拱手道:“宋姑娘。”

  宋和璧抬手拂去?鬓边碎发?,笑?容明丽:“苏公子,你提议的户外课真得很不错。”

  除去?初次于书院门口相见时?的交流,之后二人数次见面都是点到为止,便各自离去?。

  苏源乍一听见这话,忪怔了一瞬:“能帮到大家,也是我的荣幸。”

  宋和璧正要再说?,身后传来宋山长的声?音:“和璧,马车我已让人备好,你自行下山去?吧。”

  苏源敛眸不语,只听宋和璧干脆应了一声?:“叔公那我走啦,等日后有机会,我再来看您。”

  宋山长嘴唇蠕动,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只点了点头:“好,路上小心?。”

  宋和璧粲然一笑?:“外祖母不是已经派人来接我了,叔公放心?吧,我走啦!”

  说?罢转身离去?。

  也不知?是不是苏源的错觉,宋和璧从他身旁经过?时?,似乎多看了他一眼。

  将这个念头压下,苏源朝宋山长作揖,转身离去?。

  眨眼的功夫,苏源来松江书院已有两月。

  天气逐渐转凉,苏源也换上了较厚的教习袍。

  户外课有条不紊地?开展着,教授们考察后发?现,学生?们的积极性确实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光是从月考的成绩就能看出这一点。

  苏源这个提倡者也因此受到教授们的一致赞扬。

  对此,苏源只作谦逊,一味笑?着并不多言。

  这天清晨,苏源起身推开窗,发?现外面正在飘雪。

  这是今年第一场雪,雪势不小,飘飘洒洒地?落在建筑和树木上,将整个世界笼罩上一层纯洁的白。

  张口呵出一团雾气,苏源啪嗒关了窗,又在教习袍里加了一层棉衣。

  他又不是要风度不要温度之人,挨冻的滋味可不好受。

  撑着伞顶着寒风赶往课室,刚翻开书,就得知?了宋山长将要辞去?山长一职的消息。

  苏源猝然一惊,这件事简直毫无?征兆,任谁都没想到宋山长会离开。

  “山长为何要离开啊,是咱们做的不好吗?”

  “我们一直都谨遵院规,也从未做过?令山长失望之事,为何这般突然地?离开?”

  “你们是不是忘了,几个月前张信的事?”

  议论声?中止,方才?说?话那人继续道:“山长素来看重学生?的品性,有没有可能是张信的虚伪让他对咱们失望了?”

  “张信是张信,可不能以?偏概全。”

  “既然山长去?意?已决,谁也阻拦不了,更遑论山长坚守书院十?多年,将至耳顺之年,停下歇一歇也未尝不可。”

  “话虽这么说?,可咱们都舍不得山长啊。”

  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边苏源刚一下课,就匆匆赶去?了宋山长的住处。

  上来直奔主题:“松江书院是山长的心?血,这些年您看着它越来越好,为何眼下又要离开?”

  宋山长捧着一杯热茶:“这些年一直忙忙碌碌,从吏部到书院,身子亏空得厉害,打算回京养老去?了。”

  苏源哑然:“可是您舍得这么多学生?吗?”

  虽然苏源和宋山长接触的次数不算多,对他的了解也只是浅层面,但心?里清楚,宋山长对书院的一草一木都有着很深的感情。

  苏源不解,所以?特来问个清楚。

  宋山长自是不舍的。

  这几个月里,他纠结过?,也动摇过?,最后还是做出了这个决定。

  他识人不清,误将豺狼当做良驹,就不再适合山长这个身份了。

  他年老眼花,这个位置更适合年轻有为的人来坐。

  知?人善任,才?无?愧于书院宗旨。

  宋山长眼珠动了动,岔开话题:“明年二月你就要赴京赶考了吧?”

  苏源见问不出什么,即便心?中滋味难言,也还是从善如流道:“嗯对,等过?完年差不多就能上路了。”

  宋山长喝一口茶,闲谈一般:“本来连云也打算明年下场的,只是临时?出了点状况,可能要等到下一次了。”

  苏源面上闪过?诧异,犹记得当初郭连云可是信誓旦旦地?表示明年下场的,怎会......

  目光触及宋山长冷淡的双眼,苏源心?领神会,恐怕与?面前这位老人家有关。

  思及此,苏源轻叹一声?,颇为遗憾:“那真是可惜了,之前我和思源还是说?好要一起参加会试呢。”

  宋山长扯了下嘴角,没应声?。

  郭连云之所以?不下场,确实与?宋山长有关。

  宋山长觉得郭连云品行有亏,还得再多加磨砺,所以?他让郭连云外出游学了。

  为期三年,下次会试之前才?能回京。

  师者之命不可违,纵使郭连云收了信后心?有不甘,也只能苦哈哈应下,麻溜收拾包袱离开了京城。

  “我有些乏了,你且回吧。”宋山长揉揉额头,脸上浮现几分?疲惫,“还有,你既然准备年后赴京,回去?后就不必再来了,也省得你花时?间来回折腾。”

  苏源求之不得,天知?道爬那六百级台阶有多要人命:“是,学生?知?道了。”

  正要转身,宋山长又叫住他:“最左边的书架,第二排第四本到第十?本,这七本书你带回去?,或许对你会试有帮助。”

  这些书他原本是打算给郭连云的,失望之下也没送出去?。

  苏源是个好苗子,还不如给了他。

  说?不定明年还能考个会元。

  苏源胸口一阵激荡,原地?站定,深深作揖:“山长的恩情,学生?无?以?为报......”

  “你好好考就是了,我给你书可不是为了索要恩情。”

  苏源郑重其事地?道:“学生?定全力以?赴。”

  随后去?书架上取了书,神态恭敬地?离去?。

  半个月后,宋山长......哦不对,宋觉宋先生?离开了松江书院,乘马车回京城。

  这一天,所有的学生?自发?来到书院门口,送宋觉最后一程。

  “先生?一定要记得我们!”

  “先生?您就放心?吧,就算您离开了,我们也一定铭记您的教诲,好好读书,希望日后能在京城再见到您!”

  “对,先生?您一定要等着我们!”

  数百位学子满目含泪,教授教习们也都眼眶泛红。

  瞧着这一幕,宋觉险些落下泪来。

  “我一定不会忘了你们的,希望有朝一日都能在京城看到你们。”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宋觉挥了挥手:“冬季寒凉,赶紧回去?吧,我也该走了。”

  说?罢走向下山的石阶。

  寒风凛冽,大家在原地?伫立许久,直到宋觉的背影彻底消失在视野当中,才?依依不舍地?回了书院。

  苏源和王教习走在一处,王教习长吁短叹:“希望新来的山长是个好相与?的。”

  苏源倒觉得他杞人忧天了,能成为宋觉的继任者,绝对是相当出众,才?学心?胸兼备之人。

  “你们接下来不是有户外课,赶紧去?准备吧,记得找一处背风的地?儿。”

  王教习被苏源这么一打岔,将顾虑抛到脑后:“你要不说?我差点忘了,苏教习我先走一步!”

  苏源笑?着应好,悠悠然回了寝舍。

  几日后,新山长终于抵达书院。

  新山长名为李丰,是一位极年轻的男子,估摸着不满而立,虽其貌不扬,待人接物却极为温和。

  但前提是不要试图试探李山长的底线。

  副山长被宋觉压了这么多年,自以?为宋觉走后就有机会成为山长,谁料朝廷竟派了个进士出身的李丰过?来。

  夺了本该属于他的山长之位,功名又不如他,双重仇恨加在一起,在李山长初来乍到,尚不熟悉书院的一个月里疯狂给李山长使绊子。

  李山长深知?事不过?三的道理,退让了两次后,副山长仍旧我行我素,也不再客气,直接行使山长的权利,将其降为了堂长。

  副山长终于意?识到李山长并非毫无?手段的年轻人,再不敢闹出什么幺蛾子。

  年前最后一个月,就这么安然过?去?了。

  腊月十?五,书院举行了年底考核,成绩出来后开始放假。

  苏源批阅完试题,回寝舍收拾了行李,肩背书箱手拎包袱,就这么大步流星地?下山去?了。

  多亏他这些年一刻不曾懈怠,日日锻炼,身体?素质远超同龄人一大截。

  如今苏源年方十?七,在健身的加持下已身长八尺三,搁现代差不多是一米九。

  该有的肌肉也都不缺,虽达不到常年泡在健身房的效果,但六块腹肌苏源已经很满足了。

  一路疾行,到了山脚下也只是气息微乱。

  因着书院放假的缘故,山脚下到处都是马车牛车。

  苏源刚站定,就有一位中年男子直奔他而来:“老爷租马车不,我这马车里可是样样俱全,小桌茶水啥都不缺!”

  苏源看了眼,确实还算满意?:“行,送我回凤阳府杨河镇,具体?哪家到时?候我指给你。”

  听了这话,中年男子满脸喜色。

  这可是一场跨府的生?意?,能赚不少铜板呢!

  他小跑着上前,殷勤地?撩起车帘:“老爷您上车,这书箱我来替您拿。”

  做这行生?意?,久而久之中年男人也晓得读书人的书箱有多沉。

  在他看来,苏源不过?一体?型清瘦的小年轻,能背下山已是不易,这时?候他的一把?子力气就派上用场了。

  苏源取下书箱,委婉道:“我自己来吧。”

  中年男人连连摆手:“老爷您赶紧上去?吧,这外头这么冷,可别冻着了。”

  说?着就弓下腰,去?抬书箱:“老爷您可能不晓得,这一片就属我力气最大,两个书箱都能轻轻松松......”

  他突然不说?话了,抖着腮帮子,使出吃.奶的力气,试图把?书箱搬上马车。

  苏源默了默,无?奈道:“我这里面东西有些多,略沉了点,老叔我自己来吧。”

  中年男人讪讪退到边上,心?说?这里头放了满满一下子的石头吧,死沉死沉的。

  然后,他就眼睁睁看着苏源把?书箱拎上了马车。

  拎......

  中年男人表情裂开,干巴巴地?说?:“老爷力气可真大。”

  苏源只笑?了笑?,弯腰钻进马车。

  中年男人随之跳上车,一甩鞭子:“老爷坐稳,回家去?喽!”

  马车里,听着对方的吆喝,苏源眼中不禁闪过?一丝怀念。

  半年不见,虽然这期间始终保持书信往来,他还是甚为想念苏慧兰和二位好友。

  此时?他很不得马车插上一对翅膀,扇动两下就能瞬移到杨河镇。

  然而事实却是,他可能要等到腊月二十?几才?能抵达目的地?。

  浅浅呼出一口气,苏源倚靠在马车壁上,闭目养神。

  ......

  马车行驶了八天,终于在腊月二十?四进入杨河镇。

  虽未到年底最后三四日,镇上已隐约洋溢着年味。

  马车所经之所,大家脸上皆带着笑?,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一刻钟后,马车停在了杨河点心?铺门口。

  苏源下了马车,望着不远处略显陈旧的招牌,缓缓勾唇。

  这一刻,他的心?好像回到了归处。

  付了银钱,中年男人驾着马车折返松江府,苏源重新背上书箱,步伐沉稳地?走向点心?铺。

  七年过?去?,点心?铺的生?意?依旧很好。

  门口站着好几位客人,一边谈天一边等店家打包好点心?。

  “话说?这快要到年底了,解元老爷也该回来了吧?”

  铺子里,苏慧兰背朝着门口,动作麻利地?拾捡点心?,把?它们放在油纸上,又用细绳包好,以?防散落。

  “之前他写信回来,说?是这两天差不多就能到了。”苏慧兰乐呵呵地?转身,将点心?递给客人,忽然惊呼一声?,“源、源哥儿!”

  苏源走上石阶,垂眸注视着苏慧兰,眼角眉梢皆蕴着柔和的笑?意?:“娘,我回来了。”

  客人们同样大吃一惊。

  “解元老爷长得可真高,生?得也俊俏极了。”

  “解元老爷快要二十?了吧,怎的还不见成亲,正好我娘家有个闺女,那生?的是如花似玉......”

  妇人热络地?说?着,苏源却没来由地?想起了宋和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