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1 / 1)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嫡兄 栗银 5323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60章

  近年来,靖朝陆续引入两种高亩产作物。

  土豆和红薯。

  土豆自不必说,而今家家户户的饭桌上常有天铃。

  便是年生不好?,有囤积在地窖里的天铃,百姓们也不至于忍饥挨饿。

  红薯是年前引进,中途虽有坎坷,好?在剩下的那批侥幸存活下来,几?日后就可丰收。

  方才苏源还在想,不知那两人是否发?现什么高产作?物。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前脚还在想,后脚就见着了。

  玉米的亩产不如土豆和红薯,但也不容小?觑。

  通常情?况下,玉米亩产一千四五百斤,倘若集齐天时地利人和,可高达到两千多斤。

  见苏源一脸欣喜,赵琼暗自奇怪:“苏兄兄?”

  苏源视线上?移,落在赵琼的脸上?:“抱歉,方才我走?神了。”

  赵琼将玉米往前递了递:“那番商说,这是最后一批,吃完就没有了。”

  苏源眼皮一跳,急急追问:“殿下都煮着吃了?”

  赵琼乖巧摇头:“那倒没有,御厨说一次性煮太?多容易变味儿?,只煮了二十来根。”

  说着他塞给苏源一根,掰着手指头数:“父皇母后各四根,太?子皇兄太?子妃皇嫂还有小?侄子各两根,我吃了俩,剩下的都拿来给苏兄兄啦~”

  苏源颇为动容,细细打量着手中玉米,眸中难掩惊喜。

  赵琼敏锐地觉察到什么,试探问询:“苏兄兄可是认得这珍珠米?”

  “珍珠米?”

  赵琼虚指着玉米:“你看这一粒粒,生得圆润又饱满,像极了珍珠,内里又有乳白?色米芽一样的东西,故而番商称它为珍珠米。”

  倒是个秀美的名儿?。

  苏源点了点头:“我在海外听人提过?珍珠米。”

  “曾有番商言,珍珠米干叶类稷,花类稻穗,其苞如拳而长,其须如红绒,其粒如芡实?,大而莹白?,花开于顶,实?结于节,真异谷也。【1】”

  赵琼恍然?明悟,叹道:“可惜苏兄兄没能把它们带回来。”

  苏源莞尔,现在也不迟:“殿下可知珍珠米是高产作?物?”

  赵琼瞠目:“哈?”

  苏源报了珍珠米的亩产量:“当?初我遇到的那个番商,他准备乘船去别国购置珍珠米,因着高产量,我至今记忆犹新。”

  “只可惜那个国家不在远靖舟既定航线中,以防船只偏航,我们只能放弃。”

  “原先我还想着,等下次再有远靖舟出海,定要带回珍珠米。”

  哪知打瞌睡送枕头,玉米送上?门来了。

  赵琼喜不自禁:“那还等什么,趁宫门尚未落钥,咱们尽早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皇!”

  说着就要拉苏源进宫去。

  然?而手伸到一半,就被苏源打住了:“殿下,您自个儿?进宫就行,我就不去了。”

  赵琼不明所以:“时间还早呢,一去一回还来得及。”

  苏源仍旧摇了摇头:“珍珠米是殿下发?现的,与我又有何干。”

  为官十载,苏源多少也沾了些为官之人的圆滑精明。

  但不代表他会仗着赵琼对自己的亲昵信任,肆无?忌惮地为自己捞功劳。

  非君子所为。

  见苏源坚持,赵琼也不再强求:“那好?吧,但我会跟父皇说是因苏兄兄的提醒,我才知道这珍珠米是高产作?物的。”

  这点可有可无?,苏源答应了。

  赵琼总算满意了,催促道:“苏兄兄你快尝尝,可甜,可香了。”

  苏源刚要说容他洗个手先,身后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

  “爹爹我回来啦~”

  清软的嗓音由?远及近,苏源一转身,就见元宵跑过?垂花门,直奔他而来。

  今日她穿了身干净利落的绯色劲装,双袖收起,袖口紧紧包裹着腕部。

  再配上?腰间那柄小?短剑,怎一个英姿飒爽了得。

  实?际上?元宵也才八岁,半大的孩子,哪能看出什么英姿。

  只不过?苏源对元宵有十米厚的滤镜,她只站在那儿?,就是这世上?顶顶好?的小?姑娘。

  视线落在元宵泛着健康红晕的小?脸上?,苏源顺势放下玉米:“下午也练武了?”

  “昂~”

  元宵走?进花厅,正要倒杯茶喝喝,以慰藉干渴的喉咙,冷不丁瞧见苏源身侧的赵琼,吓了一小?跳:“嚯!”

  实?在是苏源生得过?高,赵琼整个人都被挡住,元宵进门前都没注意到他。

  伸向茶壶的爪子僵硬收回,行了个标准的福礼:“臣女见过?殿下。”

  元宵之前没注意到赵琼,可赵琼早在元宵走?过?垂花门的时候就暗戳戳盯着她了。

  眼睁睁看着她从面对苏源时的笑靥如花,到看见他之后变为恭而有礼,赵琼心里就跟猫挠似的。

  失落又气馁。

  准确说来,赵琼一开始......约摸十岁以前,对元宵只是单纯喜爱邻家妹妹的那种喜欢。

  元宵生得可爱,瞧上?去软绵绵甜滋滋的,碰一下就要往外冒糖浆。

  在赵琼眼里,这样一只从头到脚,连头发?丝都散发?着可爱气息的元宵妹妹可比他的那些姐姐妹妹,还有每次宫宴上?故意和自己偶遇的官家小?姐更合他的心意。

  所以苏兄兄不在的那几?年里,赵琼只要一有时间就溜出宫去,找元宵妹妹玩。

  可惜元宵妹妹勤奋又刻苦,小?小?年纪就开始练武,在读书上?的造诣更是甩了他几?条街。

  也正因如此,赵琼对元宵的喜爱更上?一层楼。

  直到十一岁这年,皇子所的一个宫女在夜里爬上?他的小?床。

  赵琼自幼习武,基本的警惕心还是有的。

  在那个小?宫女靠近的第一时间,就啪叽把人踹飞了。

  在母后身边的嬷嬷来之前,那小?宫女说了好?些奇奇怪怪的话。

  弘明帝、赵澹还有皇后将赵琼保护得很好?,从未让他接触过?阴暗一面,因此赵琼全程一脸懵,只觉得云里雾里。

  直到嬷嬷过?来,派人带走?了那个宫女,又把他带到母后寝宫的正殿。

  殿里,父皇和母后正襟危坐,向他普及了一些羞羞的知识。

  自那以后,赵琼懂了很多,深觉自己已经是个大孩子了。

  大孩子就该干大孩子该干的事。

  比如提前给自己预订一个小?媳妇!

  括弧,特指元宵,括弧。

  朦胧的情?感仅一夜之间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却没想到,在弘明帝跟前都无?往不利的十二皇子,惨遭滑铁卢。

  赵琼将沮丧深埋心底,微微笑着回了一礼,不再看元宵这个让他伤透了心的女人。

  “时辰不早了,我就先回宫了,以免父皇担心。”

  苏源对十二皇子的内心想法毫不知情?,温声道:“殿下路上?小?心,切记注意安全。”

  即使百姓和达官贵人不敢轻易招惹挂着赵氏皇族牌子的马车,苏源还是习惯性叮嘱两句。

  赵琼被打击得无?以复加的心脏总算拼回那么一丢丢,嗯嗯点头:“我知道啦,苏兄兄留步。”

  目送着赵琼的马车远去,苏源折返回去,就见元宵站在食盒前,若有所思地看着里头的玉米。

  “爹爹,这是?”

  苏源简单解释了下:“还有些许余温,你可先尝尝,回头你娘跟祖母各一个。”

  元宵眉眼弯弯:“我想和爹娘祖母一起吃。”

  苏源心下柔软,揉了揉元宵的发?顶:“就依你。”

  说着取来给元宵买的舶来品:“上?午去顺来集市办差,恰好?看到了,觉得你应该会喜欢。”

  元宵托着两小?件舶来品,一个是水晶般质地的九连环,另一个是葵花形状的发?夹。

  她聚精会神地看着,眼里亮晶晶:“元宵超级超级超级喜欢!”

  苏源心中熨帖,下一秒又被元宵攥住宽袖,轻晃两下:“谢谢爹爹。”

  苏源任由?她攥着:“你我是父女,无?需言谢。”

  “走?吧,咱们去找你娘跟祖母。”

  在花厅这么久也没见她俩过?来,多半是在后院忙活。

  元宵亦步亦趋跟在苏源身后,语气欢快地说着这几?日的学习情?况。

  譬如新学会了某样招式。

  譬如背完了几?篇文?章,得到女先生的大力褒扬。

  苏源也知道夸夸式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元宵没说一句,就跟着夸奖一句。

  辞藻之丰富,都不带重样的。

  元宵嘴角的笑就没落下过?,一路洒下银铃般的笑声。

  父女俩找了一圈,在小?花园旁的池塘边找到了宋和璧和苏慧兰。

  婆媳俩正坐在树荫下钓鱼,不时往嘴里塞些零嘴儿?,惬意得不行。

  苏源将舶来品分别给了她二人,不出意外她们都很喜欢。

  不经意间注意到宋和璧那身绯色裙裳,以及钓鱼时漫不经心的姿态,苏源忽然?联想到多年前在松江书院时。

  宋和璧仿照姜太?公钓鱼,穿的也是类似的一身裙裳。

  再看苏慧兰,她亦是如此。

  绯色的衣裳衬得她脸色都变好?几?分,气色红润有光泽。

  苏源看着家中三位女性,奇道:“你们这是说好?了不成?”

  苏慧兰笑着说:“这是阿和的主意,说是这样更像是一家人。”

  苏源低头看去,视线触及紫色官服,一时间陷入沉默。

  敢情?他是中途加入的那个?

  其他三人也都发?现了,噗嗤笑出声。

  苏源:“......走?吧,十二皇子送了番邦的吃食过?来,大家都尝尝味儿?。”

  苏慧兰愣住:“十二皇子何时来的?”

  宋和璧同样一脸茫然?。

  苏源猜赵琼可能没让下人通传,神色如常道:“殿下已经走?了,回头我再问问,先去开饭吧。”

  “走?喽,吃饭去喽~”

  一家人边走?边谈笑,傍晚时的日影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翌日,弘明帝在早朝上?提及珍珠米一事。

  朝臣们得知珍珠米是继天铃和天薯后又一高产作?物,欣喜之色溢于言表。

  然?就在这时,弘明帝一盆冷水上?来,泼得他们透心凉。

  “但问题是,朕手里只有几?十份珍珠米,完全不够试种的。”

  欢呼声戛然?而止,众人面面相觑。

  万一试种失败,那真是全军覆没,哭都没地哭。

  所以,该从何处购入更多的珍珠米。

  有官员大胆提议:“可向番商购买。”

  弘明帝一摊手:“这是最后一批,前来我朝的番商手里丁点儿?不剩了。”

  位于文?官首位的王首辅举目看向天子,几?乎是顷刻间明了陛下的真正意图。

  再看愁眉不展的同僚们,迟疑片刻后出列:“微臣以为可组建船队,二次出海。”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并非抗拒,而是震惊、期待。

  这半年时间,他们从番邦使者和番商那里了解到诸多海外的风土风貌,对此向往不已。

  渴望扬帆远航的同时,更对海外生出探索之心。

  他们可没忘了,远靖伯此前率领船队出来,发?现了一片辽阔的无?人居住的领地。

  资源,财富......还有种种未知的存在,无?一不在引诱着他们。

  国强则民?强,他们迫切地想要靖朝更加强大,想要见到万朝来贺的盛世局面。

  二次出海势在必行!

  朝臣们不知暗部在调查宋氏和扶桑国的关系,只觉国库充盈,完全有那个财力支撑船队出海。

  而弘明帝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下了这一决定。

  附属小?国是否蠢蠢欲动,是否觊觎靖朝国土,无?碍于远靖舟出海。

  反之,附属国越是不安分,靖朝越要强大。

  只有足够强大,才能于抬手间覆灭任何威胁的存在。

  弘明帝眼神坚定:“远靖舟二度出海一事,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众朝臣齐声道:“臣等无?异议,陛下圣明!”

  上?百号人的声音叠在一处,足以刺破青天,震荡云外。

  接下来一个多时辰,朝臣们精神抖擞,争相表现自己,不再为那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成乌眼鸡。

  原因无?他——他们想要争取随船出海的机会。

  要能担任远靖舟正使,便是再好?不过?了。

  参照远靖伯苏源,待到归来日,自当?功勋累累。

  大半截早朝下来,众人各怀心思,而弘明帝也将他们的心机尽收眼底。

  航海正使、副使可不是谁都有资格担任的,最重要的是临场应变能力。

  海上?危机重重,万一突遇危急,正、副使须得在第一时间稳住人心,带领船员脱险。

  朝中能臣不少,完全符合弘明帝要求的却没几?个。

  苏源囊括在内,奈何他已在海上?漂了四五年,饶是弘明帝也不好?意思腆着脸再安排他出海。

  那就只剩下四个人选。

  弘明帝一时举棋不定,难以抉择。

  思来想去,让临公公把苏源叫了来。

  得知弘明帝传召自己的理由?的苏源:“......”

  您才是皇帝,持有最终决策权。

  而我只一介小?小?臣子,何德何能为您老人家提供意见。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问题都砸到脸上?了,总不能推脱了。

  “微臣以为,正副使必须对海洋有一定了解,纸上?谈兵不可取。”

  苏源一眼扫过?四个人名,都是他不怎么熟悉的:“微臣对这几?位大人不甚了解,陛下可调查考验一二,取最优者。”

  弘明帝捋着胡须,沉吟片刻道:“可以再加一条,会游水者优先。”

  苏源:“......”

  您可真是折腾人不偿命啊。

  不过?游水确实?是一个加分项,假若意外落水,也能保住一条命。

  前提是没有狂风巨浪,巨齿鲨鱼。

  默默替四位大人点一排蜡,苏源垂手而立,静待弘明帝接下来的发?言。

  “承珩你这一说,叫朕茅塞顿开。”弘明帝朗声笑道,忽而话锋一转,“船舶司和工部可忙?”

  话题跨度太?大,苏源慢半拍地回答:“回陛下,尚可。”

  说完觉得有些生硬,又补充一句:“已解决了大半。”

  弘明帝瞄一眼苦哈哈批奏折的太?子殿下,朝苏爱卿招手:“承珩你过?来。”

  苏源莫名有种不祥的预感。

  下一秒,只见弘明帝掏出棋篓:“上?次咱们只下了一半,就被糟心事坏了心情?,今儿?朕得了空闲,你我可得再对弈三局。”

  “轰隆——”

  恍惚间,苏源听到五雷轰顶的声音,一整个被炸得稀里哗啦。

  只能说,这一切是他该得的。

  在赵澹同情?的目光下,苏源一撩袍角,淡定落座:“陛下,请。”

  ......

  距离弘明帝让苏源帮他选定正、副使已过?去三天。

  这一天,朝中上?下都有些心不在焉。

  并非弘明帝颁布了什么惊世骇俗的举措,而是到了天薯丰收的时候。

  一大早,户部左侍郎就带着一群人赶往皇庄。

  有人注意到太?子并未出现,心中纳罕,也不知这几?天太?子殿下在忙活什么,神龙见首不见尾,好?几?次都找不着人。

  不过?他们也只腹诽一句,转头又去关注天薯的最新消息了。

  等啊等,等了整整一个上?午,才有御林军快马加鞭入城,疾驰到宫门口。

  在弘明帝的有意放纵下,不过?多时,所有人都知道天薯收成还算不错。

  你问亩产?

  户部官员一叉腰,得意洋洋地竖起两根手指:“一千八百斤!”

  陛下龙颜大悦,凡参与种植天薯的官员,一律赏银百两。

  那些个救回重伤天薯的农学老大人,更是官升一级,赏银千两。

  最最最瞩目的,则是弘明帝当?着户部一众官员的面,抚掌大笑道:“太?子肖朕!”

  然?后又把接下来的天薯种植交给了赵澹。

  正在皇庄翻看接种牛痘的死刑犯症状记录的赵澹:“......”

  爹!

  您可真是我亲爹!

  批奏折和试验痘疹已经让他分身乏术,又来一套天薯种植,怕不是想要他英年早逝!

  喜讯传到船舶司,苏源正坐在树荫底下,跟同僚们喝凉饮。

  也不知陛下最近怎么回事,每天都让御膳坊给他们准备凉饮。

  凉饮虽好?,奈何涩极。

  喝一两次无?妨,天天这么喝,苏源总觉得呼吸里都带着股苦味。

  苦大仇深地喝完最后一口,苏源抬眸望去,就见同僚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一千八百斤!一千八百斤呐!”

  “虽不比天铃,但在中毒的情?况下能长出这么多,实?属难得了。”

  “谢天谢地,再过?两年咱们就能吃到香喷喷的烤天薯了!”

  “烤天薯?”有人不解其意,大胆发?问。

  “当?年咱们在红皮部落,从地里收上?来的天薯那叫一个铺天盖地,苏大人捣鼓出一种吃法,叫烤天薯。”

  接下来,那官员着重描述了烤天薯的滋味。

  什么软糯糯,甜滋滋,糯叽叽......叠词张嘴就来,完全不带羞臊的。

  其他人光是听着,就忍不住口中分泌唾液,喉咙的吞咽更是急剧。

  就......听起来好?好?吃的样子。

  苏源借低头的动作?掩饰笑意,在众人灼热的注目下淡定离去。

  这两天番商和好?些靖朝商贾签订了合作?契书,其中包括几?位皇商。

  这样的合作?契书不归官府盖章,而是由?船舶司审核,确认无?误后盖章,契书才算正式生成。

  契书早由?底下的人审核好?,只缺苏源这个船舶司正使的印章。

  啪啪啪盖章的时候,苏源忽然?想到那批红薯。

  不知要更迭多少代,才能替换掉那磕碜的基因,才能在民?间广而推之。

  又因此联想到始作?俑者宋氏。

  不知陛下查出毒物来源了没?

  ......

  同一时刻,御书房。

  大理寺卿俯伏跪地,额头汗珠扑簌簌往下掉:“微臣已给宋氏上?刑,可连着换了十数种刑罚,她也还是不开口。”

  既担心宋氏吃不到教训,不愿供出实?情?,又担心刑罚太?重,一不留神让宋氏魂归地府。

  光拿捏着上?刑的尺度,就让大理寺卿头疼不已。

  偏五日期限已到,宋氏的嘴仍旧跟蚌壳成精似的,身上?没一块好?肉,只留一口气在,却依旧死咬着不松口。

  只说这一切是为怀......五郡王鸣不平,想让陛下和太?子遭到应有的报应。

  可大理寺卿不知情?,弘明帝难道还不知道宋氏的本性?

  宋氏自赵洋出生起就对他不闻不问,更是冷眼旁观宫人虐待赵洋。

  要不是弘明帝派人过?去,赵洋哪能活到今天。

  后来赵洋长大,宋氏像是突然?开了窍,开始对他献起了殷勤。

  弘明帝只以为宋氏想明白?了,知道赵洋是她的底气和倚靠,其他也没多想。

  直到他看破赵洋那层温润如玉的假面之下潜藏的阴鸷偏执,和宋氏当?年如出一辙!

  正想着该如何撬开宋氏的嘴,宫人进来通传:“太?子殿下求见。”

  弘明帝:“宣。”

  几?息之后,赵澹阔步走?进来,躬身行礼:“父皇。”

  弘明帝叫起:“你不是在......突然?回来是有何事?”

  赵澹看了眼大理寺卿,弘明帝一挥手道:“宋氏由?他亲自审问,他是知情?人。”

  赵澹会意,正色道:“赵贺给儿?臣传了信,已核实?宋氏的身份,以及扶桑国的狼子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