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1 / 1)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嫡兄 栗银 5296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29章

  苏源主动请缨,从容不迫的模样惹得朝臣们神色各异,王一舟更是用诧异的眼?神看他。

  崇佛寺那次弹劾苏源的张御史出列:“陛下,微臣有话想问苏大人。”

  弘明帝到嘴边的应允打了个转:“准。”

  张御史道一声“谢陛下”,又肃声诘问:“苏大人从未学过造船,对否?”

  苏源就知道这老爷子来者不善,心中百转千回,故而没有第一时间作答。

  见苏源不语,张御史以为他心虚默认了,得意?地翘起胡子:“没有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造船并不轻松,可是关乎成百上千人的性命。”

  他一双眯眯眼?闪过精光:“就算苏大人迫切地想要立功,也不能拿将士们的性命开玩笑呐。”

  嘴巴一张一合,直接给苏源扣上狗苟蝇营,罔顾人命的帽子。

  话音落,大家看他的眼?神都不对了。

  苏源气极反笑:“不知张大人从何处得知,苏某没有学过造船技艺?”

  张御史一脸“这不是很明?显吗”的表情?:“王大人奉命造船,是因为他本身出自匠人之家,苏大人十岁以前......”

  他的停顿太过刻意?,叫苏源眯了下眼?:“这暂且不提,之后?数年苏大人都在科考,更没机会学习了,对否?”

  苏源为官四载,还是头一回有人当面提及十岁以前的事。

  这不是他的逆鳞,提一嘴也无妨,只是单纯被张御史的强行扣帽行为膈应到?了。

  “行了。”弘明?帝见张御史越说越过火,出言打断,“苏爱卿本就是工部侍郎,张爱卿为何觉得他不能参与造船?”

  张御史一时语噎。

  他如此这般,只是纯粹看苏源不顺眼?。

  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子,整日里?上蹿下跳彰显存在感,真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了?

  这样的人压根不配被陛下信重,更不配官至三品,压在他这个正四品的头上。

  倘若苏源听?到?他的心声,定会笑出声。

  说来说去,只因心理不平衡,嫉妒罢了。

  张御史不敢回嘴,又把?矛头对准苏源:“苏大人还没回答我的问题。”

  弘明?帝见苏源眼?中毫无惧色,索性闭口不言。

  他也好奇苏源在造船方?面有几分造诣。

  若是有,就可以名正言顺安排他过去。

  若没有,就让苏源给王一舟打下手。

  既不落他的面子,亦能堵住大臣们的嘴。

  弘明?帝是心存几分期待的。

  苏爱卿创造的奇迹只多不少,万一有他的加入,可以造出更大更好的船,可以早日扬帆出海呢?

  主打一个盲目偏重,蜜汁信任。

  面对张御史的咄咄逼人,苏源面带微笑:“微臣对造船技艺的学习,得从四年前说起。”

  人堆里?,林璋松了口气。

  他就说,承珩绝对可以应付姓张的老家伙的刁难。

  不愧是我凤阳府出来的英杰!

  苏源略一拱手,对弘明?帝,也是对在场诸位澄清道:“自顺来集市重开后?,微臣就开始学习造船技艺了。”

  “这些年也在关注周边各国的情?况,以备不时之需。”

  不时之需,正是重开海关,造船出海。

  弘明?帝朗声道:“上个月苏爱卿呈上一份羊皮地图,上面清晰陈列了我朝周边各国,以及海对岸的国度。”

  “这地图可花了苏爱卿三年时间才寻来,苏爱卿若无此意?,又何必千方?百计寻来地图。”

  朝中一片哗然,不顾君臣礼节,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

  “苏大人真是好本事,连这东西都能弄来。”

  “苏大人说四年前就在学习,难不成他早就预料到?陛下会重开海关?”

  “谁知道呢,单看苏大人成竹在胸的模样,想来造诣颇深。”

  张御史呆若木鸡,好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陛、陛下为何不早将这个消息告诉臣等?”

  苏源这厮果真恶毒,一直憋着坏,任由他说了这么多!

  陛下也是,羊皮地图这么重要的事竟然瞒着大家。

  他要早知道,绝不会当堂质问,挖坑把?自己埋了。

  弘明?帝有一瞬的心虚,很快又理直气壮起来:“朕年岁已高,记性不大好,忘了。”

  张御史:“......”

  苏源:“......”

  众朝臣:“......”

  陛下您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皇帝了,能不能别再这么幼稚了?!

  您分明?是逼咱们站队表态呢!

  您要是提早几日告诉咱们,也不至于那么多人反对,双方?吵成一窝蜂。

  苏源感知到?大家的幽怨,出声道:“地图上的文字非靖朝文字,应是海对岸某个国度的,苏某目前尚未摸清其中含义,不敢妄下定论。”

  “再者,目前只制定了粗略的航海路线,具体?还得考虑出海的季节、风向、海水流向等因素,故而陛下选择将此事掩下不谈,待大船造好再定章程。”

  弘明?帝不住点头:“正如苏爱卿所言,海上情?况多变,即使?告诉诸位爱卿也无济于事。”

  众人:话说得好听?,但就是不信。

  弘明?帝抚须一笑,对他们的怨念仿若不觉,又看向张御史:“张爱卿可还有什么异议?”

  张御史面红耳赤,讷讷说了句“臣不敢”,讪讪退回去。

  弘明?帝心情?大好,一抚掌:“既然如此,造船的相关事宜就交由苏爱卿和王爱卿负责。”

  王一舟出列,与苏源并肩作揖,齐声道:“微臣遵旨。”

  弘明?帝勉励道:“朕希望你们互相扶持,共同?进步,早日造出无惧风浪的船舶!”

  “是!”

  ......

  早朝结束后?,弘明?帝前脚刚离开,朝臣们唰一下把?目光投向苏源。

  看着苏源,王首辅心里?酸溜溜。

  羊皮地图这等大事,陛下瞒着其他人也就罢了,竟连他都瞒着。

  好一个“天知地知朕知苏爱卿知”!

  当然他也能理解陛下的用意?。

  之前十人有九个半持反对意?见,他们步步紧逼,陛下所求不得如愿,难免产生逆反心理。

  王首辅安慰自己,不过是早几日揭晓和晚几日揭晓的差别。

  有这张地图,他们也不至于像是无头苍蝇,在海上乱转......

  等等!

  王首辅一个激灵,他怎么就这么笃定一定能造出驰骋海洋的大船?

  忙把?这个念头甩出脑袋,他快步上前,叫住苏源:“不知苏大人可否向老夫描述一番那张地图?”

  担心苏源误解,他又补充一句:“老夫只是想知道这世上还有多少地方?,多少国度是我们不知道的。”

  苏源轻笑了下,循着记忆细数一二:“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大小?国家加起来,共有一百二十三个。”

  “这一百二十三是地图上已标注出来的,在描画地图的人尚未抵达的地方?,或许还有未发?现的国家。”

  王首辅倒吸一口凉气,周遭竖起耳朵偷听?的大人们也都是同?样的反应。

  “一、一百二十三个?”王首辅满脸不可置信,怔怔呢喃。

  苏源轻嗯一声。

  王首辅久久难回神,像是七魂没了六魄,神情?飘忽地离开。

  其他大臣也都处于震惊之中,等他们再寻苏源,苏源早已不见踪影。

  “这么多国家,要是对我朝起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咱们怕是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你胡说八道什么,咱们靖朝的兵强马壮,一个打十个都不成问题!”

  “陛下还是不该重开海关,和外界断了联系,自可避免被侵略攻伐的可能。”

  “你在说什么屁话,固步自封有什么好处,真要有那么一天,孤立无援有你哭的。”

  “还是陛下有远见卓识,我等自愧不如啊。”

  ......

  朝臣们叠声感叹,坚定持反对意?见的官员有好些产生动摇,隐隐有倒向支持一方?的趋势。

  苏源对此早有预料,所以才趁机跑路,留给他们足够的想象空间。

  去往工部的路上,王一舟走?在苏源身旁,急切追问:“承珩,你怎的不告诉我你会造船?”

  苏源无辜摊手:“王兄你也没问啊。”

  王一舟长?吁短叹:“要是我知道你会造船,早就跟尚书大人反映,说不定现在大船都已经?造好了。”

  苏源奇道:“王兄怎就这般笃定?”

  王一舟坦诚道:“不瞒承珩,我研究造船技艺满打满算也才两年多,陛下还是因为我出自匠人之家,年幼时曾见过父兄祖父如何造船才将这个差事交给我。”

  “承珩你钻研四年,经?验肯定远胜于我。”

  苏源失笑,倒也没有否则。

  第一世死后?,他的灵魂在现代得以延续。

  上大学时,他学的就是船舶设计与制造专业。

  因在校成绩优异,大大小?小?各种?奖项也拿过不少,老师曾多次表示,等他毕业后?就推荐他去一家船舶设计所工作。

  后?来计划赶不上变化,他又回来了。

  穿越伊始,他以为往后?再没机会施展专业相关的技术了。

  直到?弘明?帝提出重开海关,他内心才燃起一股名为希望的火苗。

  即便如此,他也只是打算等船造好后?随船出海,从未想过和王一舟抢夺功劳。

  但他还是低估了靖朝的造船技艺,这么多年竟无一人造出可以在海上乘风破浪的船舶。

  王一舟掩在木木表情?之下的为难、焦躁他都看在眼?里?,踟蹰片刻,还是站了出来。

  “王兄放心,我只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绝不会抹灭你这几年的努力成果。”

  王一舟抓了下袖子,有些局促地说:“那倒也不必,只要能造出最?好的船,便是全盘推翻我也没意?见。”

  苏源笑笑没说话:“我们先去点卯,点完卯就去制造库看看。”

  王一舟闷闷点头,大步迈向工部。

  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让承珩看看这几年他们的研究成果了。

  来到?工部,恰好赶上点卯处最?热闹的时候。

  工部大小?官员们齐聚一堂,喊到?谁的名字,谁就站出来吱一声。

  跟王首辅说话耽误了时间,以致于苏源两人排在最?后?面。

  同?僚们嘻嘻哈哈说笑着,还有人手里?拿着饼子,边说话边啃,肉香四溢,苏源听?见好几个人咽口水的咕咚声。

  他们显然没吃早饭。

  而不吃早饭最?大的危害就是,看别人吃东西会忍不住咽口水。

  正想着呢,点卯官一声高呼:“王一舟!”

  王一舟举起右手:“到?了!”

  苏源眨了下眼?,原来不止他一个人被叫到?名字会下意?识喊到?啊。

  这样一来,等点卯官叫到?他的名字,苏源也没收敛,挺胸举手:“到?!”

  他二人一板一眼?的举动,引来不少明?里?暗里?的打量。

  苏源神色自若,正要离开,忽然看到?缩在角落里?,努力降低存在感的夏员外郎。

  “王兄,制造库还缺人吗?”

  王一舟没反应过来:“什么?”

  “咱们造船的那处,可还缺做事的人?”苏源好脾气地解释一遍。

  “缺!”王一舟立马点头,“有好几个空缺呢。”

  因先帝的封海令,制造库的造船处常年落灰,就算被陛下起用了,也还是没几个人愿意?来这里?坐冷板凳。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以前大家对造船处避之不及,现在可能要打破头往里?钻了。

  思及此,王一舟有些好奇:“承珩是想引荐何人?”

  “他是我在松江府任职时的同?僚,前段日子不是......他被陛下调回京中,现任工部员外郎。”

  王一舟想了想:“回头跟尚书大人打声招呼,直接要去造船处即可。”

  苏源拱了拱手:“那就多写王兄了。”

  随着和苏源往来渐深,王一舟也不似初见时的耿直寡言,短促地笑了下:“承珩你先跟你那同?僚说一声,我去造船处准备一下。”

  苏源应好,径直朝夏员外郎走?去。

  夏员外郎老早就看到?苏源了,硬是躲在墙角没吱声。

  他知道这样很没礼貌,但不得不这么做。

  只要一看到?苏大人,就会想起他被苏大人压迫的那些年。

  惊恐到?汗毛倒竖的程度。

  眼?看着苏大人往这边,他想也不想,转身就要跑路。

  只要我跑得够快,铁公鸡上司就捉不到?我。

  刚迈出一步,就被抓住了肩膀。

  力道之大,让他挣脱不开。

  苏源一手轻搭在他的肩头,语气亲切:“夏大人这是要上哪里?去?”

  大家还是头一回见苏侍郎待一人如此亲近,纷纷给夏员外郎递去艳羡的目光。

  夏员外郎僵着脸表示,这福气给你们,老夫不要也罢!

  在众人灼灼注目下,他干笑两声:“下官这不是要去上值么。”

  苏大人知道他另有公务,应该不会把?他当老黄牛使?唤了罢?

  可惜事与愿违,苏源揽着他往前走?:“无碍,正好造船处还却几个人,我跟范大人说一声,大人会同?意?的。”

  夏员外郎想说他不去,又被苏源堵了个结结实实:“数月不见,夏大人难道不怀念当初你我二人同?事的日子吗?”

  夏员外郎:“当、当然怀念了。”

  苏源转忧为喜,口吻重又欢快起来:“那还等什么,咱们赶紧跟范大人打个招呼,一道去造船处吧。”

  然后?,夏员外郎就被苏源带到?范诩跟前。

  表明?来意?后?,范诩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去了造船处好好干,该是你的不会少。”

  夏员外郎听?懂言外之意?,可耻地心动了。

  罢了,三年都撑过来了,也不差这两年。

  ......

  两人来到?造船处,王一舟正板着一张脸,吆喝着让大家赶紧把?地上的东西收拾了。

  “跟你们说了多少次,锯掉的木头不许随意?丢在地上,就是不听?,再有下次,直接罚你们打扫造船处,下下次,就罚你们的俸禄!”

  官员及工匠们敢怒不敢言,老老实实照做。

  苏源站在一堆废弃木料堆里?,心想不愧是王木头,杀伤力惊人。

  余光瞥见苏源,王一舟斥声一滞,大步走?过来。

  视线落在夏员外郎身上,黑如锅底的脸色舒缓些许:“这位就是夏大人了吧?”

  夏员外郎拱手见礼:“下官见过侍郎大人。”

  虽说两人年岁差了不少,但官职摆在第一位,就算你是七老八十,也得给上峰行礼。

  王一舟点点头,面朝苏源:“承珩你随我来,我给你看看最?新的船只模具。”

  模具,即模型的意?思。

  苏源应好:“夏大人随我们一道过去吧。”

  以后?共事的日子多着呢,用的到?对方?的时候也不少。

  深入了解才好做事。

  王一舟没意?见,绕过稀稀拉拉收拾木料的人,沿着回廊往前,在最?靠里?一间屋停下。

  他推门而入:“之前我们造了上百个模具,结果都不太理想,下了水一个浪头就翻个底朝天。”

  三人进屋,桌上摆放着一只船只模具。

  模具有半人高,几乎占据了整张桌子。

  苏源走?近时才发?现,这只模具的工艺十分精美,刻纹细致,就连船的内部都考虑到?了。

  让他想起那篇名为《核舟记》的文言文,讲的正是古代精湛的雕刻艺术。

  这模具略逊一筹,但足以令人惊艳。

  苏源打量着模具,王一舟介绍道:“前年陛下在海边建了造船处,去年我带人过去造了一艘大船,试行结果不算好,还是不够稳妥。”

  “事后?陛下又在全国各地找来善于造船的匠人,研究了整整一年,废了无数的模具,才改进出这一艘模具。”

  苏源观察它的结构,漫不经?心地问:“上次试行失败是什么原因?”

  “承珩你等我一下!”王一舟匆匆离开,又匆匆回来,手里?捧着一本册子,哗啦哗啦翻了好多页,“去年,三月份,东海......找到?了!”

  “三月份那场试行是因为巨浪来临时转向不够迅速,险些人仰船翻。”

  苏源走?过去看了眼?册子,发?现上头密密麻麻记录着研究、试行结果。

  具体?到?某年某月某一日,某日第几次试验。

  苏源见状不由咂舌,目露赞叹:“王兄毅力惊人,苏某自愧弗如。”

  王一舟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册子,像是在抚摸挚爱:“我祖父的梦想是造出一艘大船,只可惜船没造出来,封海令就已下达。”

  “我从小?耳濡目染,对造船也颇感兴趣,只可惜祖父去世得早,我又科举入仕,注定与匠人无缘。”

  “陛下给我这次机会,我定要造出不亚于当年那些外来商贩的大船!”

  夏员外郎被王一舟的情?绪感染,握拳振奋道:“一定可以的!”

  苏源附和:“没错!”

  三人对视,齐声笑了。

  笑完,王一舟又开始介绍最?近一版的船只模具。

  苏源仔细听?着,眼?眸随着王一舟的解说停驻在相关结构上。

  说到?船帆时,苏源抬手打住:“稍停一下,王兄打算用什么织就船帆?”

  王一舟理所当然道:“自然是由竹篾和苇席织成的硬帆了。”

  苏源手指轻点桌面,在诸多文章诗作中艰难翻找出有关大学时专业的内容。

  这一幕落入另两人眼?里?,就是苏源眉头紧蹙,陷入沉思。

  遂自觉噤声,唯恐打扰到?苏源思考。

  不多时,苏源一拍桌子:“想起来了!”

  王一舟浑身一震:“想起什么了,难不成这硬帆有什么问题?可是这么多年咱们不都是用硬帆的吗?”

  苏源摇摇头:“硬帆太过单一,无法多面吃风,操作极其不便,平时在江河里?没有问题,一旦到?了海面上,就会原形毕露。”

  夏员外郎不明?觉厉,所有所思道:“苏大人可有什么改进的法子?”

  王一舟也满含期待地看着他:“改进了这么多版模具,我们从未考虑过改动船帆,或许可以一试。”

  苏源微微颔首:“我倒是想起一种?船帆,是之前调查别国船只时了解到?的,回头我画出详细结构图,再佐以模具,二者相较,船帆上的差异一目了然。”

  两人喜不自禁,连声应下。

  搭建模具并不算轻松,苏源尽量放宽期限:“五日后?做成,这期间还望夏大人能辅助一二。”

  夏员外郎笑容僵在脸上,扯动嘴角:“是,下官知道了。”

  直到?下值,苏源都闷在屋里?,设计船只结构图。

  这里?的条件毕竟不比现代,好些数据与结构都需要调整。

  伏案大半日,连结构图都没画完。

  晚上回到?家,苏源又一头扎进自习室。

  担心造船处的匠人看不懂,他不仅画了整体?结构图,还将内里?的结构拆分开来,详细介绍,并辅以注释。

  如此,总算在子时完成图纸。

  见时间太迟,也就没回房间,在书房将就着睡了一晚。

  翌日一早,带着图纸直奔造船处。

  只是刚踏进门,就看见一人背对着他,抖着腿大放厥词。

  “连海边都没去过,谈什么造船,他要是能造出来,我把?头取下来给他当球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