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1 / 1)

三界求道录 八景宫灯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问问师父他老人家。顺便也告诉师兄我一声。”

言未毕,空中响起了师父释然的声音:“尔等且来为师洞府。”

萧清封看了心守一眼,有些疑惑。

“这是师父他老人家要传道授业解惑了。”

相比萧清封的懵懂无知,心守脸上露出与平常不一样的笑意。言毕,也不多言,提着萧清封手臂便赶往师父洞府。

当萧清封他们到的时候,大师兄心泽已经盘腿坐于蒲团之上,但不见师父身影。萧清封和心守不敢多问,找准自己的蒲团赶紧坐下,静待师父前来。

也就一盏茶的功夫,师父释然的身影出现在洞口。宽袍大袖,手执拂尘,飘飘徐步而来。走到自己位置,安然盘坐,不言不语。

萧清封不清楚这里面有什么忌讳,也不敢言语,看着师父师兄都闭目养神,只好也闭目养神起来。

过了不知多久,耳边终于传来师父释然的声音:“尔等修行有何问题,尽可询问。”

萧清封睁开双眼,发现两位师兄也刚睁开双眼。而师父一双眼睛盯着大师兄心泽看。

“师父,敢问如何成就金丹?”大师兄心泽当仁不让的率先提问。

大师兄心泽拜入师门百多年,一直苦修,早在二十多年前便已经是筑基巅峰境界。但始终找不到突破金丹的契机。对此,他也比较着急,越发的苦修。但越是苦修,越没有效果。多年来,修为没有半点精深。

“汝可知,何为金丹?”释然反问道。

“精气神凝聚结成圣胎居于下丹田,此为金丹。”

心泽为突破做了不少功夫,一方面务实根基,积累自身,一方面查阅典籍,领悟金丹真意。但,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翻来找去,他也只是知道这一点。

“真意发真知,灵知也自应。三家合一家,倏尔身心定。虚室却生光,静中又复阳。采来勤锻炼,化就紫金霜。灵窍慧光生,性现尘情灭。朗朗夜明珠,无处不皎洁。噪性化真性,人心变道心。若非神火锻,矿里怎分金?”

释然微笑,念出数句话语。萧清封和心守听得茫茫然然,不明所以。但,心泽却深入其中,一脸苦思之色。

大师兄苦思,萧清封和心守也不敢打扰。只是静待其回过神来。过了盏茶功夫。心泽突然睁开双眼,朝着释然叩头一拜。

“弟子多谢师尊指点!”心泽身上好似发生了变化,一身气质与以往不同,但哪里不同,却又说不出所以然来。

释然坦言接受了这一拜,待心泽起身方才开口:“传道授业解惑,为师之责,汝不必如此。”

言毕,释然又看向心守。

“师父,敢问这飓风式如何才能修习大成?”心守身形微躬,开口问道。

没有最厉害的法诀,只有最厉害的人。这里的人并不是指自身修为,而是指人对法诀的领悟。心守一直知道这点,但他领悟无门,不清楚如何才能加深自己对飓风式的领悟。

“风,无孔不入,无物不侵。飓风,大风也。汝若想领悟飓风式,须得深入其中,领悟飓风之意。”心守这个问题没有心泽那么困难,释然也没有再说一些难懂的道言。

“是!”心守躬身应道。

释然又看向萧清封,但没等萧清封开口,便率先出言道:“吾玄门三教,人教修治世之道,阐教修顺天之道,截教修截天之道。汝既为吾阐教门徒,当修顺天之道。汝可知,何为顺天之道?”

萧清封都已经想到要提什么问题,却没想到释然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冲忙间,福灵心至,张口便道:“存在既是真理!”

------------

第三十一章 莫名的强敌

萧清封的回答,出乎了所有人意料。心守微胖的脸一愣,嘴微张,一副不可思议之色。心泽好一些,但看向萧清封的眼色有些莫名。释然虽然也有些愣住,但其心境修为高深,几乎没让弟子看出有任何不妥。

“然也!汝能领悟此处,应当悟性不凡。然,汝为何不能用于自身?”释然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

萧清封有点懵懂,刚才他说出那话,完全是本能反应,此时回过神来,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看了看师父,躬身道:“弟子愚钝,请师父明言。”

释然一甩手中浮尘,耐心解释道:“汝言,存在即是真理。然也!人之欲,真理也。人之性,真理也。汝何压抑其欲,其性,让其不真也!”

释然的话,萧清封好一会儿才理解过来。意思就是人的**和性情性格是自然存在的,是真理。但自己压抑了他,让其变得不真。在世俗中,也有人称这种人也叫伪君子。

“师父,人性本善,人性本恶,难测矣。人当有三纲五常,岂能随心所欲也?”

萧清封一直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真让人随心所欲了,那世界早就乱套了。规矩,制度才是治世之道。

“汝谬矣。顺天之道,在乎于心。一草一木是为道,一花一草是为道。顺天之道,在乎顺心而为,何言随心所欲?”释然正色道。

萧清封沉思不言。

释然继续道:“顺心而为,随心所欲。此二者,同耶?不同耶?”

过了片刻,萧清封突然朝着释然扣了一拜,言道:“弟子明白了,多谢师父指点。”

经过释然的指点,他终于悟透了自己一直以来的问题。存在即是真理,这句话没错。人的性格与性情不应该压抑,这才是顺天之道。

努力修行,是正确的。但过犹不及。这是一个细节把握问题,全在乎于心。当修行累了,修行倦了,不必强求。适当的放松心灵,或许会取得更好的成就。

当你在意时,不必装作不在意。修士顺心而为,需要做的,便是努力让自己得到自己想要的。世俗中的努力奋斗,同样可以用于他这种方外之人。

同时,随心所欲和顺心而为其实是两个概念。

当说该说,当做该做,当求该求,当教该教。此为顺心而为。

不说而说,不做而做,不求而求,不教而教,此为随心所欲。

顺心而为和随心所欲的差别只是一条线,一条心理底线。

“你明白就好。为师虽不与你多见,但能感觉你常常压抑自己的内心。于修道之心不符,多学学你二师兄。”看着萧清封终于明白了,释然微微点头。

言未毕,释然眼中突然闪过一丝厉色。口中骂了一声混账东西,便身形一闪,化为一道遁光出洞。

释然的动作让萧清封三人一愣,随即立马反应过来。心泽率先御剑而行,心守也拉着萧清封紧紧跟在其后。

当萧清封他们三人来到求道峰峰顶之时,发现峰顶除了师父释然之外,还有一人。

此人年岁颇轻,看起来也就二十多岁。面容俊朗,身形修长,头戴凤翅冠,身着绿锦袍,腰束蛮狮带,手执碧蓝枪。但见此人,任谁都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