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1 / 1)

三界求道录 八景宫灯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请!”

双方相互站立,都没有率先出手。本初和尚看过胡一刀出手,对其手段了解一些,而胡一刀刚刚也看过本初和尚出手,对其精妙绝伦的棍法也颇为忌惮。

两人相对,缓步绕圈移动,一人持刀,一人持棍,可以想象马上便有一场精彩的打斗在众人眼前发生。

最终,还是胡一刀忍受不了这种对峙,率先出手。但见手中长恨刀一挥,极其诡异的劈向本初和尚。见此,本初和尚眼中精光一闪,口中喊了一声好。也不见手中动作,长棍便封住了劈来的刀。胡一刀对此早有预料,脚步一移,手臂一动,已经换招再攻。

胡一刀与本初和尚的争斗比先前那一场争斗还要激烈。刚才基本都是曲阳在攻,本初和尚在守,而现在两人攻守兼备。胡一刀刀法犀利且诡异,时而堂堂正正,时而阴险冷毒。本初和尚棍法精妙且多变,时而厚重如山,时而轻柔似水。

两人都是以快打快,你一刀劈来,我一棍挥去。转眼间便交手上百招,但丝毫看不出谁占上风,谁落下风。

“你说,这次他们谁会赢?”

冯坤眼力不行,根本看不清现场的场景。不仅是他,恐怕在场大部分人都只能看到两团身影时而接触时而分离,只能听见刀棍交击之声。

“本初和尚会赢。”萧清封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场中的争斗,时而皱眉,时而舒缓。

“这又是为何?”冯坤好奇的问道。

“胡一刀体力跟不上”说完,萧清封便不再理会好奇的冯坤,专心看着场中的争斗。

本初和尚与胡一刀交手已经过了两百招,两人之间的平衡终于打破了。果然不出萧清封所料,作为武者的胡一刀没有作为修行者本初和尚的恢复力,挥刀的速度终于降了下来。

胡一刀的速度降了下来,本初和尚却越发勇猛。终于在近三百招时,胡一刀被本初和尚瞧了个破绽打下高台。

“阿弥陀佛!承让了!”经此一战,本初和尚也有些疲惫,也不再继续挑衅,直接盘腿坐下恢复起来。

在本初和尚恢复之时,却有一人跃身而出,此人正是此次大会呼声较高的‘快剑’林旭。林旭自然不敢当着了云和尚的面偷袭,上台之后也不说话,抱着宝剑陷入了养神之中。

又是半个时辰之后,本初和尚睁开眼睛,没有与林旭多废话,两人直接交手。

林旭号称快剑,剑快如影,他一直秉承着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观点。但本初和尚的棍法精妙多变,不管他的剑法多快总能防住。

两人交手近白招,林旭便被本初和尚一棍打下高台。

接下来上场的是‘神枪’董承,而他依旧不是本初和尚的对手。将他打下高台之后,本初和尚没有急忙恢复,而是高声道:“还有哪位道友上台指教。如若没有的话,那就算小僧赢了!”

本初和尚这么说也是有理由的,前面数日交手,虽然不一定使出了全部手段,但是以他的眼光也可以看出方才与他争斗的四人是最强的。将他们四人打败之后,除了那个一直没出手,却始终让他忌惮的人外,再无对手。

“且慢,让在下试试吧!”

一道声音响起,但见一道人影跃众而出,不算潇洒的落在高台之上。此人年约二十上下,身长近八尺,面容俊朗,一头乌黑长发很随意的束在头上,一身不算华贵的锦衣衬托出英武不凡之气。

而更令人瞩目的是他身后背了三柄由布包裹起来的长剑,而手中还持了一柄长剑。此人不是别人,赫然就是一直观察众人却从未出手的萧清封。

------------

第十六章 熟人

萧清封他们调转马头,准备回去的时候,忽见空中一道金光一闪而逝。还没等他们有所动作,面前突然出现两道人影。

其中一人六十来岁,须发皆白,一身道袍,手持一柄浮尘,一看犹如世俗高人,仙风道骨。另外一人三十来岁的汉子,一身锦衣,后背宝剑,气势逼人。见到此人,萧清封心中突生熟悉之感。

“荆旭参见国师。”就在萧清封还在想在哪里见过此人的时候,一旁的荆神捕早已翻身下马对着那六十来岁的道人参拜道。

听到荆神捕的话,萧清封心中一凛,赶紧翻身下马,因为他知道眼前老者是谁了。

熊况,当朝国师,同时也是当朝皇上的亲叔叔,悟真派的长老,筑基境修为,大楚第一修行高手。

就在这时他心中突然一机灵,想到熊况身旁的锦衣汉子是谁了。这汉子就是当年与狼妖比斗,还指点自己去找松柏山洞府的周猎户。从猎户装扮换成锦衣装扮还真让他没认出来。

“萧清封,见过国师,见过前辈。”紧随荆神捕之后,萧清封也恭敬施礼道。

国师熊况看了萧清封一眼,温和的微微点头,周猎户只是笑了笑,没多大表情。

熊况手中浮尘一搭,开口问道:“荆旭,汝缘何在此?”

“回禀国师,属下奉命捉拿危害山州数县的野猪精,今将其捉拿,正前往京师而去,听候国师发落。”在外人面前威风凛凛的荆神捕,在国师熊况面前异常恭敬。

“野猪精?”熊况口中低声喃喃,随即便想到确有此事,沉吟片刻道:“不用如此麻烦了,汝前去将其放生即可。”

“放生?”在国师熊况面前第一次抬起头,荆神捕惊讶道,“这野猪精修为不高,但皮糙肉厚,力大无穷,将其放生恐怕数县难以安宁,望国师三思!”

“汝且放心,吾方才与虎妖王达成协议,自今日起,大楚内将再无精怪作祟。”看出荆旭的担忧与疑惑,熊况解释了一句,“十八年来,大楚外无强敌,内无叛乱,本是本朝建立以来难得安宁的日子。奈何突有精怪作祟,汝缘知为何?”

“属下不知!”荆神捕老老实实道。

熊况话语间有些感慨又有些无奈:“正是因为这虎妖王,此妖修为高深,十八年前突来大楚,四处点化精怪,方造成今日之局。今日吾与师弟联合与其相斗一番,最终达成协议,不再令精怪作祟。”

“国师大恩,荆旭代天下人叩谢国师!”

听到国师的话语,荆旭高喝一声,便朝着熊况结结实实的叩了一个响头。一旁的萧清封看得目瞪口呆,这还是那个有着高手风范的荆神捕吗?这活生生就是一个溜须拍马的小人啊!

风林县地处偏远,萧清封又很少关注外界事物,自然不清楚国师熊况在大楚内的威望。即便当今皇上见到国师也得毕恭毕敬,尊重有加。何况,荆神捕荆旭还是国师熊况从微末中提起,一直以来亦父亦师,对其信任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