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5 章(1 / 1)

五行天 方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城市的规模在不断壮大,也许用不了多久,清水城就会成为一座大型城市。

  除去距离,清水城浓郁的商业氛围,也是艾辉他们选择清水城的原因。

  清水城浓郁的商业氛围,得益于他们的城主乔美祺。

  乔美祺在创建清水城之前,拥有一家实力雄厚的商会,美祺商会。乔美祺经营有方,和一些老牌的世家关系深厚,比如他和当时银城宫府大公子宫成秀是莫逆之交。

  当拓城令颁布之后,乔美祺就意识到,未来在蛮荒。他毅然决定到蛮荒拓城,他的决定也得到宫府的支持。

  披荆斩棘深入蛮荒,花费大量精力,终于在彩云乡以东,创建了清水城。

  清水城创建之后,他大力发挥商业,高额悬赏猎取周围的荒兽。连续吞并了几个小型城市破败之后的人口,迅速壮大起来。如今已经颇有一番繁华气象。

  危险并不能阻挡人们对财富的渴望。

  清水城对战斗元修有着极大的吸引,只要猎取到荒兽就能获取高额悬赏,荒兽材料的收购价也非常厚道。有实力的元修,在清水城能够得到足够的尊重和财富。

  大量的荒兽材料,也吸引了大量的商队前来。

  混在人群中的艾辉一行,一点都不起眼。这次来的人很少,只有艾辉、铁妞、楼兰和赵柏安。

  艾辉和铁妞是负责此行的安全,做生意得靠赵柏安,而需要补充什么物资靠楼兰。

  松间谷的出产少得可怜,除了【雪熔岩】,便只有一些赤火狐蝠的火囊,那是他们的战利品。完整的火囊数量很少,艾辉他们只搜集到四十个。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商品卖什么东西?

  艾辉想到了赤火狐蝠洞穴的骨头,便组织大家把那堆火烧骨都拉了回来。火烧骨的价格虽然不算高,但是起码有相当的数量。

  而且为了提高品质,所有的火烧骨都经过熔炉的集束白火重新淬炼过。长炮塔的【集束雪焰】等阶太高,火烧骨无法承受,会直接被烧成灰。

  经过淬炼后的火烧骨,品质有明显的提升。何瞎子勾起几分兴趣,用这些火烧骨锻造出几把非常有特色的武器。

  只不过这些武器基本上都是火元,适合火修使用。火元武器的销路不用担心,火燎原被占之后,火元材料匮乏,火元武器就基本停产,如今火元武器的价格也是高居不下。

  这是他们打听到的消息,让大家很振奋。

  尤其是铁妞,她还是第一次经历做生意,觉得很新鲜。

  她以前从来没有为钱操过心,需要什么东西,家中都会送到她手上。身上穿戴,日常所用,都是价值不菲的珍品。她以前完全没有金钱的概念,否则也不会用昂贵的定心绯蓝手串,去抵押一碗面钱。

  但是如今,她却会为大家即将小赚一笔而露出笑容。

  一般来说,蛮荒的城市要比五行天内的城市小得多。蛮荒的城市需要把防御放在第一位,小面积的城市,防御的难度要小得多。

  而五行天内的城市,大多建立在五行天已经彻底稳定之后,稳定的社会环境,让它们完全不需要考虑太多的防御问题,因此城市规模都很大。

  清水城在蛮荒已经算得上中型城市,但是它的面积还没有宁城大。

  城市虽小,人却要比宁城多不少。

  如此小的城市,聚集了这么多人,大家都觉得很稀奇。

  不时有驮兽队从他们身边叮铃而过,艾辉他们第一次看到这些的驮兽。粗状的四肢,宽阔的后背边缘向外生长着一圈粗壮的骨刺,拢成盆状,天然适合用来堆放货物。

  这种力量强大,耐力出色,饲养成本低廉的驮兽,因为看上去像背上驮着一个大盆,叫做驮盆兽。

  驮盆兽的兴起,也是拓荒令颁布之后的事情。

  进入蛮荒之后,元力的获取比以前困难许多,像三叶藤车、火浮云这样需要消耗大量元力的运输工具,逐渐被成本低廉的驮盆兽取代。而且蛮荒的高空,也是个危机四伏的地方,陆地上则要安全得多。

  驮盆兽据说还和神之血有些关系。

  据说驮盆兽原本是一种兽蛊宫培育失败的血兽,被兽蛊宫贱卖给一位商人。后来商人辗转运到蛮荒,很快有人发现它的价值。买下之后,开始用秘法催生繁衍,历经数代之后,新生驮盆兽体内的血毒越来越薄,直至消失。

  说起来也是奇怪,在五行天无往不利、大杀四方的血毒,在旧土进展缓慢,而在蛮荒却几乎无法寸进。

  让人不得不惊叹这世界的奇妙。

  目睹成群结队载满活物的驮盆兽,身着兽皮的元修坐在上,骨刺上挂着铜铃,一路叮咚作响,穿过集市。

  艾辉他们仿佛回到原始荒古。

第四百三十四章 砍价

  两年来,世界经历着剧烈的变化。

  这些变化渗透在城市的各个方面,比如货物。大量的荒兽材料被摆上货架,在两年前它们还是奇货可居,如今随处可见。当年可以稳定生产、获得的货物,如今却变得异常稀缺。比如说海宝,如今价格足足涨了几十倍。即使如此高昂的价格,市面上也依然一宝难求。

  没有准备的人们,一头闯入蛮荒,经历残酷的厮杀,和荒兽争夺领地。神秘的蛮荒到处都是未知,未知的物种,未知的矿石。神秘的未知背后,可能是无尽的财富,也可能只是无用的石头。

  层出不穷的新材料大量涌现,因此催生出一批专门来鉴定未知材料的鉴定师。

  他们以前大多是一些精通各种材料、有着丰富经验的工匠,一开始是因为揽不到足够的活,客串着帮大家鉴定材料。而随后有人看出其中的商机,索性转行直接做鉴定师。

  鉴定师的鉴定结果,往往决定了这批货物的出售价格。因此鉴定师极其重视口碑和权威,一旦砸了招牌,便很难再受到大家的信任。

  商业氛围浓郁的清风城,活跃着一批鉴定师,其中最著名最权威的,是鉴定师康定。

  康定以前并非工匠,而是一位工匠学徒,做了整整十五年的工匠学徒。十五年的时间里,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对各种锻造的材料进行基础、初步的处理。

  他虽然无法成为一位出色的工匠,但是十五年处理材料的经验,让他对材料性质的判断异乎寻常地精准。在转职成为鉴定师后,他很快就如鱼得水。

  康定的成名战,是源自一年前,当时对一种全新兽骨的判断。那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兽骨,充满蜂窝结构,质地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