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的最后一攻,球给到了低位林影手里。(1 / 1)

这个前锋不正经 肉末大茄子 1496 汉字|13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一节的最后一攻,球给到了低位林影手里。

  他前面连续送出两个妙传,掘金队这时候已经不敢上夹击了。

  防守他的是“大鸟”安德森。

  两个老熟人的对决,林影一个逼真的投篮假动作偏飞了安德森,然后一步加速往内突入。

  控球技术的提升让他整个技术动作衔接的很好,两步已经杀到篮下。

  内内已经来不及协防,只能选择放。

  林影也没客气,一口气腾空而起。

  前面太阳队已经扣了那么多个了,这最后一个自然也得扣,而且得扣精彩。

  他起跳后空中双手把球往后拉足,然后铆足了劲把球往篮筐砸去。

  致敬达雷尔·道金斯。

  “完美的画面!”

  这一幕也引得解说席的巴克利一阵欢呼。

  尤其是空中灯光打到黑金纪念版LinK-3,感觉自带了闪光效果。

  再加上林影那强壮的身躯,感觉瞬间得到一张体育画报的封面。

  “嘭!”

  “啪!”

  不过还没等球迷仔细欣赏这幅画,意外突然发生。

  林影巨大的冲击力,直接让篮板发出了一阵爆响声。

  就如同冬日里给松树狠踹一脚,那落下来是漫天的雪花。

  你看这筐,它炸了!

  现场一瞬间的寂静。

  得亏林影反应快,在落地瞬间已经飞速躲开,才免了被有机玻璃屑砸到。

  “上帝!他做了什么!”

  巴克利第一个从解说席跳了起来,双手抱头,一脸的不可思议。

  现场球迷回过神来……一片欢呼声!

  甚至一些按捺不住情绪的球迷更是兴奋地起身挥拳。

  在篮球场上扣碎一个篮板,如果没有受伤,那效果甚至胜过一个绝杀!

  奥尼尔当初刚进联盟的时候球迷对他的狂热,也是因为他是NBA扣坏篮筐最多的球员。

  他不止是扣碎,扣翻,扣倒,新秀赛季就扣爆了3个篮筐,真正意义上的篮筐质检员。

  但是林影和他不一样,他只是个106公斤的大前锋啊!

  这种突然性和不合理些直接把球迷的情绪给拉满了。

  太阳队的替补席,就连躺在地上的纳什也起身和队友一起挥舞毛巾。

  整个航空中心球馆陷入到了欢呼的海洋中。

  比赛也被迫进入中断。

  这没半个多小时,是换不好新架子了!

  但是球迷完全不在意啊,且不说这事有多让人兴奋,这买票了在球馆里面多呆半小时它不香吗?!

  球馆方在这个时间内肯定会搞些活动的,比如扔球衣什么的。

  完全不亏。

  林影下场的时候受到了队友的欢呼膜拜。

  扣碎篮板这事情在其他地方还经常能见到,但是NBA的话随着篮板质量不断提升,已经很少见了。

  人们印象中上一次扣碎篮板都还是1993年的奥尼尔。

  林影表情倒是比较淡定。

  兴奋肯定是兴奋的,但其实这筐是他扣碎的,但又不完全是他扣碎的。

  现在NBA的篮筐质量,单纯一次扣篮,那得比奥尼尔还暴力才行。

  说白了,这是太阳队首节全队轮番轰炸的一个结果。

  甚至他还乘着这个机会起身和队友们分享了一波马刺队的101次敲击理论。

  “我去看一个球员扣篮,他一连扣了100次,篮板仍然纹丝不动.但他扣第101次的时候,篮筐直接炸了,可我知道,让篮筐炸了的不是那最后一次扣篮,而是前面的一百次扣篮。”

  这波总结,顺带着有一些调侃马刺的话语,瞬间引来了太阳队众人的一阵欢笑声。

  就连不太爱说话的斯塔德迈尔都被逗笑了。

  而且在总结完之后,林影还转头干了一件事情,他让苏枫去把自己更衣室衣柜里的球衣和球鞋都拿来。

  虽然说是全队的“功劳”,但篮筐最后终归还是被他扣碎的。

  不用赔钱,但自己怎么也得有点表示。

  苏枫跟着林影久了人也灵活了很多,剩了一件球衣和一双鞋,剩下的都拿过来了。

  一共五件球衣三双鞋子。

  林影再起身把主持人叫过来。

  现场抽亲笔签名球衣和球鞋了。

  听到主持人说林影派奖品的时候,现场球迷的情绪更加兴奋。

  球衣什么的可能还是次要的,关键是球鞋!

  一双亲签的球鞋价值可一点不低,尤其是之前林影的纪念版球鞋爆火。

  这波林影也是稳赚不赔。

  说是自己扣碎篮板给球迷的补偿,但其实是一次免费广告机会!

  你看这良心代言人,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就是可惜没准备,数量稍微少了一点。

  等活动快结束的时候,那边新的篮架都已经推过来在安装了。

  最后一双鞋,抽到的是一个小孩,因为比较靠前,直接跑场上来自己来领了。

  也就是这时候,林影注意到这人有点眼熟。

  不止是看着眼熟。

  “我和凯文以前给你签过一个篮球?”

  林影开口问道。

  凯文指的是杜兰特。

  “是的,你还记得!”

  小男孩一脸兴奋。

  “所以,你叫什么名字?”

  林影虽然心中已经猜了个大概,但是他只能这么问。

  “德文·布克,在莫斯波因特高中读书。”

  小男孩热情地自我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