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1 / 1)

官场计中计 六月de雪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笑眯眯了,两只小眼睛成了两条缝。

  "金恩华同志,我本人对你的回答非常满意,感谢你积极配合纪委的工作。”

  王峰站起身,对着张君平,“老张,让他签一下名字,今天就到这儿吧。”

  金恩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老张带着小郑悻悻而去。

  快到午饭时间了,纪委大院静悄悄的,大概房子太高的缘故,阻挡了阳光的进入,金恩华感到了一种阴森森的凉意。

  "臭小子,怎么样?"王峰拍拍金恩华的肩膀。

  金恩华有点不好意思,“王书记,刚才我有点冲动,请你和张科长原谅。”

  王峰摆摆手,“少来假惺惺那套,你这反客为主之计用得不错,本来是我们该问该干的,让你小子说得头头是道。”

  金恩华嘿嘿笑着。

  他凑到金恩华身边,低声说道,“臭小子,我有点喜欢上你了,过来跟我干吧。”

  “谢谢王书记,我觉得工业局不错。”

  王峰笑起来,“回去告诉李汉明,就他那破工业局,几个破厂子,一年亏十月,十家九个亏,马上要开始地方国营企业改制试点了,你们工业局这块牌子挂不长啦,臭小子,听我的过来,立马给你个科长干干。”

  “这事你和我们李局长去说。”金恩华说道。

  "臭小子,和我摆架子,"王峰笑骂道,“不说啦不说啦,请你吃饭怎么样?”

  "谢谢王书记,我回去吃吧。”

  真是一个可爱的小老头,金恩华看着王峰的背影,快步走出纪委的大门。本来想赖着脸求人家用车送回去,毕竟进了趟纪委,如果由纪委用那辆崭新的吉普车送回去,肯定能风光一把,不过还是低调点,老话说得好,枪打出头鸟,自己在局里好象“出头”了一点,难怪人家要拿捏你。

  王峰书记确是好人,但调到纪委去他是不会同意的,那地方太独立太权威,象今天,对他对黄大妈就很霸道,不由分说请你去,谁都知道,能被纪委“请”的,十有八九不是好事,幸好是配合调查,不是当事人,还有自己与生俱来的沉稳和坦然,饶是这样,也被惊得一身冷汗。现在看来局长肯定和王峰书记是一路的,一起抗过枪一起下江南,几十年的风雨情谊凝结成的团结真是牢不可破。

  昨天晚上李局长提醒过王新华和张君平的关糸,果然是这样。他们属于另外一类,那是典型的本地派,解放后参加工作,最大的优势就是年龄。

  这次自己得罪的是干部队伍中的中坚派,今后十年乃至更长时间都要面对着他们,虽然是别人挑起事端,自己身不由己,但就此成了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这以后的日子肯定难过了。

  原来官场也是江湖啊。

  "想什么那?"

  金恩华回过头来,是陈石宇付局长,原来自己不知不觉来到了县城里唯一的河埠码头边。

  "陈局长,你也从那里出来的?"金恩华指着纪委的方向道,“真对不起,把你也扯进来了。”

  “算你小子还有点良心,人家的举报信上可写得清清楚楚,说你第一时间向我报告了,我当然很幸运地被请到纪委了。”

  "看戏不如演戏,也不枉费了你满肚子文韬武略。”

  "你就贫吧。"

  陈石宇心里还是有点感激金恩华,毕竟自己借这件事,在工业局有了话语权。

  金恩华不解地问:“怎么搞得兴师动众的?”

  陈石宇叹了一口气:“机关里从来都是你争我夺,只不过这次从暗夺变成明抢,玩过头了;再加上两边都有人撑腰,谁也不服软,还不抢个头破血流。”

  "不知黄大妈回去了没有?"那可是唯一的薄弱环节,也是最致命的一环。

  "她那一套是你教的吧。哈哈,黄大妈就在我隔壁的房间,一进去就放声大哭,一问三不知,二问说罪过,再问就是哭,从进去到出来,一路哭到底,纪委的人哪见过那种场面呀。”

  “那她人呢?”

  “放心吧,哭是女人的最好武器,用起来很累,估计现在在宿舍休息了。”

  金恩华轻轻地叹了口气。

  "怎么,有点怕啦?"

  "局长,这个河埠头是我人生道路上重要的起点。我爷爷送我读高中送我上大学,都是他和二叔摇着船,来回要六个小时,他就是坐在船上不上岸,对我说,岸上的路你自己走,真想爷爷啊。”

  "是啊,月河乡,"陈石宇望着远方,“美丽的水乡,我有两年没去了。”

  在他们的身边,清澈的月河水闪烁着无数的鳞光,宁静而缓缓地流向远方。

  陈石宇拍拍金恩华的肩膀。

  "走吧,你爷爷说得对,岸上的路自己走。"

  第六章 凡人遭殃

  办公室的气氛有点压抑,今天王兵也早早的来了,前几天的风波对金恩华倒没什么影响,反而是王兵的情绪有点低落,仿佛满肚子心事似的。金恩华不用问也能猜到他拒绝王付局长参与那件事的后果,当你从一条逆水而上的船上独自一个抽身退出的时候,船上的其他人会怎么看你?

  纪委忙活了几天,请去谈话的人不下十个,终于得出了结论,局长和于海娣属于正常的工作关糸,关于两个人之间的种种猜测属于捕风捉影和人为编造。

  金恩华长松了一口气,黄大妈好样的,最薄弱的环节没有被攻破。

  可是金恩华高兴不起来,因为王兵是他的好朋友。两个人多次搭挡,出差下厂,加班迟的时候就和金恩华挤一张床睡,星期天会拉着他去乡下的家。王兵有一个当小学老师的妻子,虽然不很漂亮,但贤慧文静。王兵努力地从工厂调上来,除了工作,主要还是为了同妻子的工作单位近一些。

  可惜进了工业局,很快脸上被贴上王付局长的标签,两个人都姓王,说不定还是沾亲带故的,何况是王付局长主动帮忙调动的,又在同一个单位呆过,要别人不那样想都难。加上王兵心直爽快,对王付局长抱有感恩之心,在局里除了埋头工作,就数和王付局长来往得多。

  “恩华,我可能要调走了。”

  "不会吧,王哥,怎么回事?”

  在机关,每次发生变故,总会伴随着一些人事变动,写举报信的许从青等四人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和处分,听说下午的局党组会议上还会出现针对这四个人的进一步处理,可没有想到,置身事外的王兵会首当其冲。

  正应了那句老话: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下午的局党组会上会决定的,我也同意了。”

  "嫂子知道么?"

  “你嫂子知道局里的事,能理解我的。”

  “就不能改变了吗?”

  “我也想通了,机关工作对我不大合适,我还是回到工厂踏实一些。”

  工业局党组能决定的人事调动,当然是工业局糸统内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