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0 章(1 / 1)

法师伊凡 kl3300 2000 汉字|9 英文 字 2个月前

能起到一点作用。

  “你刚才说的工作,具体是指什么?”认真考虑了几分钟,汤云亮觉得这大小也是个机会,比起自己最近这段时间,在家里自怨自艾的情况,总算是积极一点。

  “很简单,主要是电力系统的架构,还有城市的一些基本规划建设。”在陈雷他们的规划中,这些工作的内容其实并不是重点,找点普通工人照样能干,重点是通过具体工作过程,熟悉和团结第一批人员,让城市形成最基础的秩序。

  汤云亮对着电脑犹豫了片刻:“我可能不能接受这样的工作安排。”让一个亿万身家的人去从事普通工作,的确有些难以接受。

  严律:“真遗憾。”

  “不过我的确有避难的意向,我想问一下,在你们这个地下城市中,还有没有其他的加入方式?比如出资?”

  严律:“稍等,这需要我朋友来决定。”

  等了差不多有10分钟后,汤云亮有些不耐烦了:“有结果了吗?”

  严律:“还需要再等等,有结果我会主动通知您。”

  赵真雪对卡梅尔很了解,她很清楚的知道,卡梅尔的做法是不管你在移民前有多少钱,进入卡梅尔之后,都必须参与劳动,在卡梅尔管理层看来,劳动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成果,更是形成良性社会秩序必要的方式,人与人社会关系最大的平等,莫过于在劳动义务上的平等,劳动并不是目的,劳动的效率高低也不是最关键部分,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形式,在行为上形成某种社会共性,在卡梅尔,大部分公益性质的工作都是全体公民共同负责的,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就好像小学生值日一样。每个人每年都必须做满一定的小时数,就好比服兵役,如果没有特殊原因,逃脱这种义务最高会被取消公民资格,最严重的甚至直接驱逐出卡梅尔。

  但是眼下,最资金的需求的确又是现实,陈雷掌握的资金虽然多,但这毕竟是一座城市的规模,钱当然是多多益善了,卡梅尔那么搞是因为他们有基础,不差钱,但现在他们毕竟不一样。

  不过还没等他们最终讨论出结果,汤云亮却已经自己想通了,主动联系了严律:“我仔细的想了想,还是决定接受你们的工作安排,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能尽快到实地考察一下。”

  正如他自己对郭磊说过的话,机会一旦逝去,可能再也不会回来。

  ☆、363 手术

  2016年1月14日,倒计时65天。

  宁州大学某阶梯教室。

  看着面前已经被老师写成白茫茫一片的黑板,杜伟伏下身去,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被压迫出来的眼泪湿润这干涩的眼球,这感觉舒服的让他想睡觉。

  不过杜伟还是强行忍住了这冲动,过了几秒钟,他不经意的转过头去,看见教室后面已经倒下去了一片,不过黑板前挥笔疾书的教授似乎并没有因此而受影响,仍然口中自言自语的念叨,推导正在写的一个公式。

  这位教线性代数的苏老师据说已经在这所大学教了五六年的数学,在第一堂课的时候,据他自己自我介绍说,这课本上出现的每一个公式他都可以从最基本的高中定理开始推导演化出来……之前杜伟以为他是吹牛,但是大半个学期适应下来,他已经不再有这种想法了。

  讲台上,苏老师潇洒的把剩余的粉笔头往身后一扔,一个华丽的转身,如释重负般的长舒一口气,脸色看起来有一种因为激动而出现的潮红,看起来非常有武侠片中,高手行功一周天,最后气沉丹田,收工的那种感觉。

  杜伟很不喜欢线性代数,但他却十分羡慕这位苏老师在能够如此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工作,上这位老师的课时,他总是会不自觉的想,如果这位老师也在卡梅尔,就凭着他这种投入的态度,那一定是一个红卡用户的料……

  下课之后,杜伟抱着书来到教学楼下一颗大树前,等了差不多一两分钟,从放学的学生人群中,余晓娟抱着书本走了过来,看了他一眼问:“怎么,你们老师又群体催眠啦?”

  “昨天晚上睡的太晚了,”杜伟笑了笑,跟上余晓娟的脚步,两人并肩而行,“对了,昨天会议上的那些发言,你有没有?今天讨论可能要用的。”

  “还要讨论啊,”余晓娟苦着脸抱怨,“有什么好讨论的,不就是社团纲领么?其他社都没这些东西的……再说你就是弄了,又有谁会记得住,昨天只不过是你们头脑发热了而已。”

  说起这件事,余晓娟心中就觉得有些好笑,昨天晚上,杜伟照例和他们“魔法研究社”里的一些社员讨论有关卡梅尔和魔法的事情,有几个“专业人才”还准备了很多第一手的魔法视频资料,以及卡梅尔官方公开的一些实验记录,然后大家又是一阵热火朝天的YY,内容无非就是想着如果有了魔法如何如何,还有有关卡梅尔的移民标准。

  大学社团有时候就是这样,一群什么都不懂的人,在一起讨论一个根本不切实际的问题,最关键的是大家还能讨论的津津有味,就像那位苏老师面对一教室的睡觉学生,还能全身心写出一黑板无用功一样……

  这种讨论进行到最后,不可避免要说到卡梅尔屡次发出的警告,于是,就在昨天,这个普通的大学生YY社团,YY了一样所有人都更为热血沸腾的事情——他们决定以昨天社团到会人员为基础,组建一个“生存团队”,专门针对两个月之后,那场可能的灾难,他们还心血来潮的给这个团队起了一个古怪的,寄托了他们美好愿望名字,叫什么“打不死的小强团”。

  用一句著名的话形容,这就是一群2B的大学生,在2B的年龄,做出的一件2B事情。

  昨天参与讨论的时候,余晓娟还跟着他们一起畅想未来,不过今天早上起床,她打电话给杜伟,让他陪自己一起吃早饭,却听到对方嘟囔着一二节课让她找人帮自己点名时,她就觉得这事压根就不靠谱。

  “很多事情都是从不靠谱开始的,”杜伟说,“卡梅尔刚建国的时候,也就是一群普通人凑在一起,你看他们现在!”

  “普通人?”余晓娟瞥了自己男朋友一眼,拍了拍他的胸膛,“你要是跟伊凡一样普通,能放一个魔法给我看看,就当我什么都没说。”

  杜伟被这一句话噎住了,不过过了一段时间,他又不甘心的争了一句:“不管怎么说,现在开始早作准备总是没错的。”

  “这话还用你说,”余晓娟哼了一声,“地球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