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念的童年。
比梦境还美的童年。
以临时政府的名义,大量的乍得人正在被组织起来,围绕各个城市新出现的“水源”进行初步的水库修建,大量原先因为干旱而被放弃的土地,现在已经被建上最基本的水利设施,李立天计划在这些新开辟的“国营农场”里,尝试种植小麦,而在过去,这片土地原本可能连木薯、玉米等耐旱植物也活不下去。
李立天已经跟加拿大、法国以及阿根廷这些传统农业生产国的一些大型粮食出口商达成了期的,总数额达数十万吨的粮食进口计划,他准备以这些粮食为“改革资本”,以及靠着现在在乍得境内赢得的空前声望,在全乍得境内进行大规模的改革与建设。
这些改革与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修建全国境内基础的水利设施,靠着新水源在全国境内开辟大量耕地,封敬亭的超大规模地热发电,大量统一规划的简易住房,简单的工业区硬件设施,电力架构,以及普及意识网教育,李立天计划在两年内,在乍得境内建立初步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在这个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发展空间站所需要的简单重工业,其最大一部分就是空间站的材料,合金钢材的生产。
而原先乍得境内的支柱产业主要是石油开采,畜牧业,以及经济作物的种植,石油开采不必说,因为不需要投入太大的成本,可以继续做下去,但是另外两种属于农业范畴的产业,可以说从根本上跟李立天的初衷相违背,在李立天看来,在这样一个生态本就脆弱的国家靠农业为支柱,根本就不是长久之计,畜牧业导致草场退化,经济作物除了出口给发达国家,对本国人民几乎就没什么好处,还会在经济上让乍得对其他国家形成依赖,乍得人想要独立,卡梅尔想要独立,就必须抛弃这两颗看起来香甜的糖果。
一个国家不能为赚钱而赚钱,卡梅尔必须有属于自己的目标,伊凡的这句话在几个施法者当一直都比较有市场。
根据施法者议会的决议,在未来的数年内,乍得境内只会大力发展两种产业:以炼钢,造空间站为核心的基础重工业,以及原本可能接近荒废,现在刚刚开辟出来,计划通过一年时间提高土壤肥力,之后全部种植口粮的大片新耕地。
李立天已经到法国、加拿大、阿根廷这些有大规模农业经验的国家请来了一批专家顾问,还专门去德国请来工业专家帮忙设计工业区,当然,随着这些人一批一批进来,李立天兜里的那点钱也跟流水似的哗哗往外流。
虽然这些土地才刚刚开垦,施加了一些“纯天然有机肥料”,要到来年可能才会尝试正式种植,但现在一些大型的农用机械已经买过来了,一群“国营农场”的新员工现在正在一片臭味的土地上学着开联合收割机,在这一年当,他们将会以员工的身份,被安排培训一整套所有现代化农业技术,其有些人可能还得学小型飞机的驾驶……
计划的工业区现在可能还是一片长满荒草或者满是石头的沙石地,但是相应的工人们已经组织起来,他们将会在意识网,被要求从基本的数学学起,在这一年的过程,学会日后他们工作需要的最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可能是基础电学,电焊,锅炉工,钳工……
现代化在封敬亭的眼,其实并不神秘,对一个国家来说,有效的教育永远是好的投资手段,现在卡梅尔付出的是整个国家小半人一年多的实习费用,如果一切顺利,一年之后,它就将会获得数百万计的现代化工人。
当然,如果没有意识网这样超高效率的统治工具存在,普通的落后国家要实现这一点,可能需要十几倍,乃至几十倍的时间,其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人与人之间的内部消耗上去了,要把上层的意志转化成每一个个人行动的动力,间不知道需要经过多少波折,需要用合理的经济手段去诱导,精妙的政策去平衡,尤其是在乍得这样的国家,还要随时注意国内外反对势力,人民动不动就会陷入饥饿或疾病的恐慌……
别说是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公司,或者专业技校,要培训上千名合格工人,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成的,从那些技校里出来的人,基本上到工作岗位都要再次经受工厂现实情况的再考验,纸上学的再好,一到实际的生产抓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但是这些问题,在意识网面前,几乎就等于不存在。
意识网现在成人用户已经接近七百多万,16岁以下的儿童超过五百万,在这样一个庞大的,人与人之间随时随地互相影响的网络,一旦某种理念成为共识,那也就意味着这个共识将会成为每一个人的认识。
在意识网,国家就是个人,个人也真正组成国家,可以说,当李立天在意识网宣布调整乍得产业的决定,这个决定在意识网经过讨论消化之后,就已经成为每一个乍得人发自内心的共识。
也许每个人心底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那份抗拒理由,拿粉笔的手肯定不习惯再去拿扳手,握惯了方向盘的司机要他立刻改去开拖拉机肯定也有困难,习惯进货算账的商人突然让他去发电厂学基础电学,脑子里可能也只会是一片浆糊……
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地球政府,在国家站还站不稳的时候,对全体国民提出这种类似“跑步前进”的要求,那结果只会摔的很惨,但卡梅尔从来就不是一个普通国家。
其实,原本几个施法者提出的“两年建设纲领”其实还是蛮缓和的,内容也是一步一步来,一切都以当地居民自愿为主,所谓的招工,也无非是提高工资吸引人来工作等等。只不过所有人都没想到,就在他们把这份例行的纲领交给伊凡审查的时候,他第一次提出了旗帜鲜明的反对意见。
“你们这是对平民一味的迁就!”伊凡在会议上,毫不忌讳忌讳的使用了平民这个词,“就跟你们这里的北欧一带的福利国家一样,一味让自己的人民吃好住好生活好,任由他们在个人的那点小天地里自我腐烂,直到进棺材,生怕触碰到他们一丁点权利,作为施法者,你们就必须有你们的想法,就必须有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