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外分大学生,就是那个姓段的。”耿强道。
“啊——”班组成员同时一愣,他们想不到居然是段钢林。
“段钢林怎么了?快说,段钢林究竟怎么了?”董书玲第一个站起身来,她的脸色都白了。
“段钢林病了,我也不知道得的是什么病。”耿强道:“刚才厂里给车间打了招呼,车间让咱们班出三个人给段钢林陪床。”
一听说要三个人给段钢林陪床,班组的人,几乎都明白了一个事实:段钢林病得很重。
“我去!”董书玲第一个站起身来。
接着,张杉、秦翠雪两个大姑娘也站起身来,强烈表示要给段钢林陪床。
“你们几个女的,就别有什么想法了。段钢林可是一个大男人,你们想都别想。”耿强道:“强林、鲁迅、凯峰,你们三个,现在立即去洗澡吧,厂里催得急,咱也别耽搁了。”
强林等三人一听,赶紧起身准备洗澡换衣服。
然而,董书玲依然站起身来,朝着耿强道:“耿师傅,我虽说是个女的,但也有着你们男人们没有的优势,我到了医院里,我可以帮着段钢林洗洗衣服什么的,对不对?”
董书玲话一出口,坐在她身边的张彬笑了:“董姐姐,你难道是不想上班而想到医院的好环境里?”
“是啊,医院的环境多好啊,又没有灰尘,又没有毒气,总比在工地地活受罪强罢?”秦翠雪也接过话来道。
“嘿嘿,你们管得是不是太多了?”董书玲嘿嘿笑道:“我的心思,难道你们还不明白么?”
“董书玲不能去。”耿强道:“下个月公司工会要来咱们班检查台账,你这几天就在班里补一补各个台账吧。”
“哈哈,董姐姐去不了,那让我去吧。”张杉兴匆匆地道。
“你们这几个女的,谁都不要去,我还有工作交给你们。”耿强的声音加大了分量:“强林,你们现在就去吧。”
话没说完,强林、鲁迅和凯峰三个立即拿起洗刷用品,洗澡去也。
大概过了十分钟时间,三人洗澡完毕,立即换上衣服,开车的开车,骑摩托车的骑摩托车,立即朝着职工医院疾驰而去。
董书玲和张杉、秦翠雪三个大姑娘,对耿强恨得咬牙切齿,却无计可施。
半个小时后,强林和鲁迅、凯峰三个来到了医院里,此时,烧结厂厂长蒋明哲、党委书记郁剑峰、工会主席战国强等厂领导们以及柯骞、刘达明等人已经全员到位,他们和林家彬、沈玉芬夫妇以及红光集团工会主席吴大庆站在急诊室门口,劳动处副处长刘勇卫得知消息后,也火速赶来了。
刘勇卫的眼睛,经过数名眼科专家的精心治疗后,视力的可视度大大提高,他戴了一个特殊的眼镜,能够看到十几米远的距离。他听到段钢林的消息后,也不管自己的眼睛是否完全恢复,毫不犹豫地来到了探望段钢林。毕竟,是段钢林揪出了残害他眼睛的张定,在他治病期间,是段钢林一次又一次地来探望他,一次又一次地来与他谈心聊天,现在,段钢林被送进了医院里,他如何不着急万分呢?
当然,刘天兵和李爽这两个段钢林先打击后招辅的特殊的朋友,此刻也出现在了人群之中。只不过,他们两个人,一个是刚刚从看守所里放出来,一个是待岗了好一段时间之后重新走上了原来的安保部部长的岗位,他们同时显得很保守,除了抽烟之外,没有人说一句话。
不光是红光集团的领导干部们来到了医院,即使是大学生公寓里的清洁工陈旭红这位神经稍稍出了点毛病的贫穷女职工,她居然也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医院里,她的脸上,不住地流着泪,让在场的领导干部们为之一动。他们没有想到,像陈旭红这样的脑子有毛病的人,居然也在牵挂着段钢林。
段钢林,他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
第160章 急诊室里也“装B”
此刻的急诊室里,职工医院院长刘献针,正戴着口罩,启动神经检测系统,对段钢林的神经尤其是脑部神经进行精密的检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段钢林依然在“沉睡”着,刘献针的戴着口罩的脸上,浮现着一丝丝满意的微笑,因为,段钢林身体的各项指标竟然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真的是太健康了,比一般的同龄人的健康指数要高出好多倍,他,一定是一个纵横红光的奇才!这是刘献针对段钢林再一次下的结论。
然而,刘献针却并不急于走出急诊室,而是继续对段钢林进行检查。
而此时的急诊室之外,公司领导和烧结厂的领导们,正在焦急地等待着。
这么多人里,只有一个人表现得镇定如常。他,正是林家彬。
此时的林家彬,正坐在急诊室外面的那条走廊的长凳上,拿着一叠厚厚的资料认真地看着,不时的扶着眼镜,他的脸上,居然洋溢着兴奋的神色。
林家彬看着的资料,正是段钢林制定出来的《关于烧结厂二车间生产系统改造方案》以及全部的图纸。
急诊室外面的走廊里,前来探望段钢林的人,摩肩接踵,大多数是领导干部,他们虽说是冲着段钢林而来的,他们的目光也不时的朝着急诊室的门口瞅过去,然而,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的目光,却不时的转向了林家彬。他们虽然不知道林家彬在看的是什么东西,但他们从林家彬的脸上的表情来看,林家彬对手中的那份资料相当的满意。
因此,大多数领导干部都在猜测着,猜测着林家彬在看的是什么文件,进而在琢磨着林家彬即将会作出什么样的指令。
“明哲,你过来。”终于,林家彬利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看完了段钢林制定的设备改造方案和一沓厚厚的图纸,抬起头来,把烧结厂厂长蒋明哲叫了过去。
蒋明哲早已看到了林家彬的脸上闪现着兴奋的神色,一听林家彬叫,赶紧奔了过来。
“明哲,还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你说过的话么?”林家彬微笑着对蒋明哲说道。
蒋明哲一怔,笑道:“不知林总你指的是哪一条决策?”
“看看你的记性!”林家彬笑了:“我记得曾经对你说过——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人才,只有人才,才是取胜之道!”
“嗯,是的,您的确和我一起探讨过这个问题。”蒋明哲笑道:“人才的确在竞争的大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林家彬微微一笑,将手中的那份改造方案和一沓图纸在蒋明哲面前轻轻的一扬,问道:“我这儿有一份你们厂设备改造的图纸和改造方案,你能否估计一下这些图纸和方案的价值呢?”
“这……”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