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章(1 / 1)

嫁给兄长的竹马 牧荑黄黄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间对姜淮的传颂,今上认为,百姓对姜淮全心信赖、对申老感恩戴德,是朝廷的成功之处。

是以勾栏瓦肆之中,总少不了大将军的一场场战役。

而年轻的姑娘们却将目光投向了马上的年轻小将。

他们中许多人还未曾娶妻便上了战场,几年下来,亲事便耽搁了,着急之下说不准好事便会降临在自己头上。

其中两位年轻小将颇为亮眼。

战马神骏,披风猎猎,人也风姿不凡。

行在道路左侧的小将修眉俊眼,腰窄腿长,时而往人群中逡巡一番,好似在寻人。

右侧的小将脸上挂着略显腼腆的笑容,好似对这些炽烈的目光颇为不自在。

姜煜站在茶楼的窗前,眼带笑意地看着这一行队伍。

他想起很小的时候,他在人群中和这群百姓一起迎接他的大将军父亲。

他很想告诉左右,眼前的大将军是他的爹爹,用最骄傲的语调。

可爹爹已经两年未归家,他真怕爹爹认不出来他,平白闹了笑话。

没想到,下一瞬大将军的骏马便停在他面前,那个高大英武的男子大笑着将他抱上马,让他抓好缰绳。

“我们的小男子汉,马儿要出发咯!”姜淮笑得欢畅。

随后姜煜便坐在高高的马背上,以居高临下的视角感受爹爹受到的一切赞誉与欢迎。

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大将军之子的身份给他带来的虚荣感。

姜煜晃神了一刹,又将目光移到姜淮身后,那是宁澈与谢繁。

看来这二人颇得父亲重用。

宁澈高了些,也黑了些,眉眼轮廓越发深邃,是个英俊的男子了。

“哥哥!”

宁姒站在一处石板上,两旁的丫鬟将她簇拥着,免得她被人群挤了去。

她的声音被淹没在喧嚣中。

“哥哥!”宁姒冲宁澈挥手,看着那个日光下耀眼非常的哥哥,宁姒胸中盈满骄傲。

或许是怕冲撞百姓,队伍非常缓慢。

缓慢到宁澈可以不必停马,便俯身将宁姒抱了上来。

宁姒惊叫一声,“哥哥,你怎么把我弄上来了……”

宁澈将缰绳递给她,“来,抓好。”

周遭的百姓还以为这位英俊的小将抱了个小媳妇上马,瞬间起哄起来。宁澈哈哈笑着,口中道,“这是家妹,家妹。”

宁姒陡然收到这么多目光,不自在地把脸侧过去,埋进宁澈胸前,“哥哥,快放我下去!”

“不放,三年不见,也不见你想我。”

“不想!你还说你英俊好多,我瞧着和以前一样,一脸傻气!”

宁澈气得把宁姒埋在她胸前的脸揪出来。

“对了……哥哥,你看我变化大不大?”宁姒笑着看向宁澈,眼里藏着点儿得意。

她抽条之后,高了不少,也瘦了好多,这是很拿得出手的成效。过年的时候她也转着圈圈向舅舅得瑟呢。

“行了行了,你三封信就有两封会说你瘦了,我早就想象了好多遍。”

“是不是比你想得还要苗条?”

宁澈说,“是是是,险些认不出来,行了吧。”

“瞎说,你一眼就认出来了。”

“我……看的你丫鬟,她们跟以前一个样。”

说到这个宁姒噗嗤一笑,“哥哥,我们把丫鬟丢下了。”

“她们自会回去,对了,爹娘在府上?怎得没一起来?”

“对呀,爹娘等着你回家挨打呢!”

宁澈眼神一滞,“不,不会吧……”又问,“你回京时挨打没?”

宁姒垂眼,留了个可怜兮兮的侧脸给他,“哥哥,可疼呢,你可得补偿我……”

两人絮絮叨叨说着话。

三年未曾谋面,本应有些生疏的,可兄妹俩三言两语下来又和以前一般熟稔。

或许是宁澈这个见面礼太特别,让宁姒惊慌之余,却从心底感受到快乐。

她从十一岁起,便没有人将她抱在马上了。

她已经学会骑马,但她仍旧最喜爱坐在人前,感受迎面而来的风,还有身后人一下又一下的心跳。

在哥哥眼里,她永远是小女孩,所以未曾避讳。

与哥哥一对比,阿煜哥哥到底还是把好了距离,并未靠得过近。

☆、哥哥坑我【二更】

宁澈在离家最近的路口将宁姒放下, 自己则随着大将军入宫。

这次大胜而归, 皇上心喜不已, 下令犒赏三军。

姜淮是从二品的镇国大将军,皇上欲将他升为正二品辅国大将军,姜淮却将封赏让给了两个小辈,将谢繁宁澈二人在战场上的英勇之处好生称赞了一番, 换来皇上一声“后生可畏”。

今上惜才,二人却不能自满,于是垂首作聆听教诲状。

“朕知道你们,一个是宁爱卿的儿子,一个是谢尚书的次子。”皇上笑道,“朕这些好爱卿倒也舍得将儿子送到战场上去。”

宁澈心道爹娘哪里是舍得,分明是他用计才溜出来。

谢繁却有些感慨。他刚到边疆之时是哪哪都不习惯, 想家想得紧,后来甚至开始想念京城的一切。日复一日地训练下来, 反倒想得少了,仿佛边疆的风沙渐渐裹挟了他。

“对了, 方才将军说,庭州一战你功劳不小啊,宁小郎?”

宁澈行了一礼,“臣愧领。”

姜淮接话道, “回皇上,这孩子惯会谦虚,平日里话也不多, 训练却勤勉得很,一有战事比谁都积极。”

皇上最喜实干派,当下便看宁澈越发顺眼。

于是按军功封赏,宁澈被封为正五品宁远将军,谢繁被封为从五品游骑将军。

武官的路子向来比文官走得快,但战事何时停歇,何事才能回京受封,谁也说不清。也说不准到底还有没有命回来。

不过人各有志,在场之人都没有后悔走这条路。

“说起少年才俊,将军的亲子必要提一提。”封赏过后,皇上笑着叹口气,从龙椅上走下来。

姜淮不知皇上要说些什么,唯有等待他走近。

皇上走到近前,拍了拍姜淮的肩。

眼前这个英气逼人的男子在皇上还在东宫之时就小有声名,姜淮智勇双全,又赶上了好时候,哪怕总有人在背后骂他是个不要命的疯子、嘲笑他一介旁支子弟汲汲营营,但他走得比谁都快、比谁都远。

有本事敢打拼的人,皇上欣赏;出身不显又不甘屈服的人,皇上怜爱。所以大将军可以说圣眷不衰。

“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子。将军你可知你儿子怎么说的?朕寻思着给他和嘉明牵牵线,他却说,要先立业、再成家。”

姜淮对嘉明没什么印象,却知道她是皇上疼爱的外甥女。而姜煜拒了皇上美意,也不知皇上心底介意与否。

“犬子从小便想报效国家,如今入朝为官,终于能一展抱负,儿女情长之事自然被他抛到一边去了。”

皇上扬扬袖,“朕知道他是个好的,和将军一样!将军先别急着回府,朕已设好宴,给你接风。”

“臣,遵旨。”

……

同样去边疆一去三年,谢繁与大将军还有亲缘关系,但宁澈受封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