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安天下。
传闻大夏灭亡之后,这九鼎传给了殷商王朝;殷商灭亡之后,又传给了大周王朝。无论在任何一个王朝手中,这禹王九州鼎都是镇国重宝。
“鼎”,在那古老的年代里,象征着国家的政权,象征着“天下”。比如大周王朝衰微之时,强大的诸侯楚侯曾“问鼎之轻重”,便被视为有了乱臣贼子之心。因为,试图“问鼎中原”,那是谋反的心迹。
至于“定鼎”这个词,则代表了建立王朝政权的象征。
总之,“鼎”这词汇,对于这个漫长古老的民族而言,有着无法言喻的崇高含义。
待秦始皇一统天下之时,九州鼎便消失不见。此后两千年,再无踪迹。
只不过,大夏王朝实在太过于久远,史料记载实在太过于含糊。甚至,连“禹王九州鼎”准确的数量,其实都没人能搞清楚。
有人说,禹王九州鼎既然名号说“九州”,那就应该有九尊,象征着古华夏的天下九州;也有人说,禹王九州鼎只是代表了一统九州,所以只有一尊,而这一尊古鼎便囊括了九州的含义。
各有各的说法,但数千年的争论并没有结果。因为,没人见到过它,而且连历史记载都带有神话传说的味道,口口相传恐怕无法做出定论。
但是毫无疑问的一点是——不管这鼎是一尊还是九尊,它都是华夏的象征,是古华夏的“根”!
它是华夏第一个王朝、第一个君主所铸造,它象征着从那以后,整个华夏真正成为了一个正式的“国家”。由此,华夏绵延数千年,这个庞大而顽强的民族,数千年生生不息。
这真正是老祖宗的物件,是华夏共同先祖留下的物件!
难怪,就算高龙藏和瀚海这等强者,站在这巨大古鼎面前也有顶礼膜拜的冲动,也会觉得自己的渺小。因为在他们面前的,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象征和缩影。而他们的血管之中,流淌着华夏的血。
高龙藏终于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怔怔的发呆:“瀚海,我们……没做梦吧?”
瀚海则默默摘下了面具,潸然泪下。
“龙藏,谢谢你。”
高龙藏更愣了:“你……说什么呢?没头没脑。”
瀚海深深的吸了口气,叹道:“要不是你帮我,那么,我会死在这里,而这尊禹王鼎也会被倭国鬼子盗走。那么就算我死了,也是天大的渎职,是无能……”
高龙藏也狠狠的咬牙说:“王八蛋,难怪那群鬼子这么兴师动众、万分垂涎。这些王八蛋,要盗走禹王九州鼎!”
别说是倭国那种卑劣的家伙,就算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不法商人,见了禹王鼎之后,恐怕都会眼红到死。
或许,倭国人认不出禹王鼎,又或者能勉强认出。但不管怎么说,它至少是一件华夏重器,是几千年的重器,就凭这一点,倭国鬼子也会垂涎。
高龙藏总算是慢慢缓过神来,看了看瀚海,说:“你说,我能摸摸它吗?”
瀚海擦了擦泪水,笑了:“我也想摸一摸。”
嗯!两人对视着点了点头,将自己的手小心翼翼的伸过去。指尖触碰在冰凉的铜鼎上,一种感动传遍全身。
但是,除了感动之外,高龙藏甚至还感受到了一股别样的感觉——熟悉。
当他的手掌贴在了鼎身上,这种熟悉的感觉越发浓烈。难道,这是跨越了数千年的感触?
不多时,高龙藏把手掌轻轻的收回,瀚海也是如此。两人都有点可笑的想法——摸了的话,会不会太奢侈了些……
呼……高龙藏也深深吸了口气,忍不住笑道:“这回,至少咱们算是赚大发了吧。嘿,说点实际的吧,你说要是把这个交给国家,会不会也直接给我个少将军衔啊?”
瀚海白了他一眼:“要是你乐意到禁卫局来,就算没这档子事儿,我也给你争取一个少将军衔——无非需要等一段时间、熬一点资历罢了。怎么样,来不来?”
“开个玩笑嘛……”高龙藏搓了搓手,咧嘴笑道,“不过还有件挺奇怪的事儿,你说这禹王九州鼎,它是咋来到这海岛上的呢?这海岛距离咱们本土都数千里,更别提当时大夏的王城更在本土腹地。”
瀚海摇了摇头:“你也算是个大夏历史通了,你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
“嗯,再找找看。”高龙藏说着,就强行让自己目光离开古鼎,拿着手电在石室之中缓缓的照射。当照射到一块光洁如玉的石壁上的时候,手电光的移动戛然停止。
第781章 古鼎由来
这是一面光滑如玉的石壁,被打磨得好似镜面一般。
而在这面石壁上,竟然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当然,都是夏篆古字。
对于这些,瀚海当然更加看不懂了。甚至,这妞儿不相信高龙藏也能看懂。因为哪怕就算是禁卫局之中,实际破解、却没完全公布的夏篆古字的总字数,也只有五百多枚。这个数字,已经相当厉害了。
哪怕这五百多古字全都被高龙藏认得了,也不见得能读的通石壁上那密密麻麻、宛如天书的石刻吧?
但她却不知道,就算是整个禁卫局对夏篆的掌握,也根本不如高龙藏。
此前,高龙藏就已经掌握了804枚古字!
后来在昆仑禁区,和冯道仁交流了这两年各自的成果,而且冯道仁在昆仑地宫阅读《龙藏真解》和《凤舞经》又破解了一些。于是,这师徒俩对夏篆古字的掌握数字,竟然已经达到了950多枚!
五百枚古字,和九百多枚,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假如你认识三百个汉字,那么阅读报纸会很费力,甚至读不通。但是假如你掌握了五百常用字——别看只多了两百多,那么基本上就能把普通的新闻报道给顺着读下来了。
而假如你能掌握九百多枚常用字的话,那么一般就不存在什么阅读障碍了。
如今,高龙藏死死的盯着石壁上那些字,读起来相当震惊,但也顺便让他多认识了不少的古字。因为相互参照、对比,以及根据前后文的对应,总能多认识很多。而且你掌握的越多,那么破解起来的难度也就越小。
结果,由于这石壁上的字很多,使得高龙藏一下子多认识了好几十个新的夏篆古字。
于是,这家伙所掌握的夏篆古字总数,赫然突破了一千枚!
要知道,在大夏王朝的那个时代,汉字才刚刚出现不久,处于一个成型期。所以,那时候的总字数,其实也根本没有多少,远不能和现代相比。
高龙藏所掌握的一千多枚夏篆古字,其实已经几乎将那时候的古字完全掌握了。
如此一来,阅读石壁上的记载,自然更加没有困难。
“喂,上面究竟说的什么?”瀚海有点小着急,“就算你看不懂,但好歹也得支离破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