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的天巫,却否定了找寻的建议!在大夏朝,那时候的古人先民非常重视“巫”的意见,每次国之大事都要事先征询巫的卜筮结果。而天巫,就是巫者的最高代表,被称为上可通神的人物,类似于西方中世纪的教皇。
天巫表示,禹王九州鼎被盗,本就是一段注定的命数,而且也是禹王九州鼎最终的归宿!一句话说白了——禹王九州鼎就该流落到海上去!
这位天巫表示,太古时代,九州先民有大伟力者,破莽荒,封魔域,驱逐蛮兽,教化众生,以致华夏薪火相传代代不熄。
而当时封禁“魔域”是最艰难的事情,并且留下了“天岛”、“地岛”和“人岛”三处镇压魔域的“海眼”,也是封禁魔域的最大关键。
但是按照时间计算,到了少康王时期,这些海眼就开始相继松动了,等于封禁的大锁即将打开。所以,必须以代表杀伐精金之气、且凝聚了天下万民意志的巨大金器(铜器),丢到“天岛”之中进行镇压加固,方能使这种封禁再度延续下去。
而恰好,禹王九州鼎流落大海的方位,恰恰就是指向了传闻之中“天岛”的位置。所以那位天巫表示,或许冥冥之中自由苍天意志,让那尊禹王九州鼎,带到了天岛进行镇压。
而且,一旦镇压启动之后,天、地、人三岛都将消失在茫茫海面,永世被浓雾笼罩。至于想要找到它们,只能利用铜器的反照,才有希望——这岂不就是林玄月的办法吗?!
由此,少康王也不再试图找寻禹王九州鼎,而是自己再铸造了一尊。这是当时的国之大事,哪怕普通老百姓不知道,但是王室内部的传承肯定清楚这件事,所以那些大夏朝王室后裔也很清楚。
而那石板上记载说,当时那位天巫还曾表示:既然魔域封印一旦松动,就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永久坚固了,所以几乎每隔两千年就会出现一次巨大的松动。所以,每两千年就要镇压一次!
当时已经镇压过了天岛,那么两千年后就是地岛,再两千年后则是人岛,以此类推循环往复。
包括天地人三岛的大体方位,那位天巫都已经大体指明了。高龙藏判断了一下,果然,天岛(龙藏岛)和人岛的大体方位,确实和现在所处的位置非常接近。上古先民的能耐,可真没法理解了,太玄乎了。
至于那处“地岛”,就不在南华海了,而在华夏正东方,也就是东华海上。
二姐听了这些,简直像是在听鬼故事啊,太奇怪了。而且,还说什么“魔域”,那是啥玩意儿啊,封建迷信吗?!
而且二姐还有点不服气,嘟囔着说:“我看,这什么天巫就是在胡掰瞎扯,什么大约两千年就必须镇压一次呀!从大夏少康王时代,到现在都四千年啦,咱们华夏不一样啥事儿没有吗?哼,忽悠人呢。”
高龙藏叹了口气:“刚才给你讲的,只是大夏时期的记载,都在那石板的正面。后面这两副照片,则在石板背面,给你说一说你就明白了。”
第1374章 那个时代的猜测
那块石板,本来是大夏朝王室记载的东西,被大夏朝王室后裔带走。而那些后裔传承到秦末时期,把少康版禹王九州鼎带到纶邑古王城之后,就在石板背面又记载了一些东西。
虽然已经到了秦末,但是那些王族后裔并未使用秦朝的小篆,依旧用的是大夏的文字夏篆来记载,真可谓是食古不化的一群家伙。
他们在石板后面刻下的字迹,则记载了另一段惊人的历史——
据石板背面的文字记载,其实夏商周秦四代,虽然王朝不断更替,但是继承了天命的历代君主,都知道关于那个镇压海眼的秘闻。只不过殷商和大周时期,时间未到两千年这个期限,所以那两代王族根本没在意这些事情。
但是到了大秦帝国统一天下之后,这个期限就非常接近了!而且当初那大夏天巫也不可能把时间精确到某一年,只说是“大约两千年”就要镇压一次。
大秦帝国那位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还想着自己的帝国子孙万代啊!就算他自己活着的时候不会遭遇这个,但也担心自己的子孙会遭遇什么魔域开启。所以,他决意要将这个隐患压制住。也就是说,他也要镇压海眼!
但是用那天巫的话来说,镇压海眼所需要的,是代表杀伐精金之气、且凝聚了天下万民意志的巨大金器。可是大秦帝国,到哪里去找这东西?
原本大周朝还传承了少康版的禹王九州鼎,或许也可以用。但是,那时候秦皇忽然发现,少康版的禹王鼎竟然消失了,根本找不到。事实上,那东西被夏王朝的王族后裔给弄走了啊。
可是,自负功过三皇、德超五帝的始皇帝,哪会被这些事儿给难住。虽然当时铜器贵重,但他还是下令搞出了大动作。
二姐听到这里,几乎都听傻眼了,桃花眼瞪得圆溜溜的说:“天呐,都天十二铜人!!!”
高龙藏苦笑着点了点头:“你,不愧是江河平三省第一文物贩子……”
二姐没理会这句玩笑话,满脑子都震惊于这件奇葩大事上。
难道说,当时始皇帝收拢天下金器(铜器),铸造了震惊天下的都天十二铜人,并非只是为了削弱六国残余的军力,而是为了……镇压海眼?!
不过一想,这倒也是啊。那些铜器来自于天下万民,从天下九州四面八方汇聚王城咸阳,倾尽王朝之力铸造了都天十二铜人,当然凝聚了天下万民的意志。这始皇帝,做事儿还真出人预料啊。
至于说收集金器以减少天下人的兵器,削弱可能存在的造反势力,想想也确实有点扯。铸造铜人,就真的把天下之兵都销毁了?秦王朝行将崩溃之时,天下以军数以百万,一个个都是身穿盔甲、手持利器的,金器多着呢。所以说,铸造铜人用来销毁兵器的说法,还真没有用来镇压海眼更加靠谱——虽然海眼这件事本身似乎有点不靠谱。
对于始皇帝收集天下铜器这件事的性质,记载石板字迹的夏王朝王族后裔,并未做出评判。后世都将这件事作为始皇帝横征暴敛的一条佐证,但是只有这些夏王朝王族后裔最清楚,要是站在普通百姓立场上,这件事确实显得横征暴敛了些;但要是为了镇压魔域,保证天下太平的话,这事儿就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这些夏王朝王族后裔没说始皇帝这件事做得错。
至于记载,到了这里就戛然而止了。因为那些大夏朝王族后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