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9 章(1 / 1)

乡村首富 白湖湾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的村里姑娘也大胆,不光是他脸上涂满了红泥,来的十几个汉子就没有一个跑掉的。

  张晨可劲儿精明着,伙同了谭根生和徐文洋抬着车里一早就准备好的喜糖和女孩子家用的护手霜、红洋绳见人就发,嘴里不是大婶子就是大姐。

  原本算计着这一路估摸着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临了上车前,连着装喜糖的箱子都被一群熊孩子抢走了不说,不知道是谁家的姑娘径直就从后面抱过来抓了一脸的红印子。

  那红泥也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是用红香料和着鸡蛋调的面粉糊,吃到嘴里还有股子香味,就是干了脸上绷得挺难受。

  等到他带着徐文洋上了车,刘叔林牵着徐文娟也总算是钻进了婚车,只是这人怎么看都成了剧团来的小丑。

  从潞城回去的路途比较远,其他亲戚没有打算一起去,如果是路近的话,按照规矩新娘子这边是要去几个人的。

  车子一辆辆相继驶出洪桥村,一直到最后一辆车也看不到影子的时候。打谷场上还有人一直在那里看着没有离开。

  老徐家夫妇俩也愣神地看着村口的方向。

  “富强啊,别发愣了,快回去吧!”

  “你家娟子给你找了个好女婿啊!”

  “这是前世修来的福气哟!”

  徐富强只是听着耳边的话没有动,心里也渐渐平息了下来。他也知道他徐家真的结了一个了不得的亲家,但是其他人哪里明白,女儿出嫁他这个做父亲的心里的惆怅。

  只是。他老徐家的女儿终究是找了一个好人家,而不是别人所说的女儿在外面是“不干不净”的。

  出了潞城之后。车队便径直上了高速。

  真的是来时也匆匆,去时也匆匆!

  张晨有认床的习惯。昨晚一晚上在酒店都没有睡好,车子刚刚上了高速平稳下来就靠在后座上睡着了。

  徐文洋坐在谭根生的副驾驶位上,而不是跟着他姐姐坐婚车,他很清楚,姐姐和姐夫这婚结得仓促,肯定有些事情要谈,而且这既是姐夫第一次来自己家里,也是姐姐头一次亲姐夫家里,自然有很多东西需要交待一下。

  在他看来,以他姐夫刘叔林的身份,白鹤那边的规矩肯定少不了。

  车子足足开了将近四个多小时后,下午快四点的样子才下高速开进了百城区。

  百城现在还没有开始动迁,白鹤市政府并不想马上对百城这一带的老城区进行过快的改造。

  现在白鹤市的投资很大,根本就不用担心建设资金充足与否的问题,但是负责城市建设和工商业发展这一块的副市长张文林并不赞同马上就对整个白鹤市境内进行动迁改造。

  过去白鹤经济特区有条件这么做是因为城市的范围比较小,拢共加起来就是白鹤区和白湖区以及新增设的另外两个区的一小部分。

  面积小自然就容易建设,而且不管是白鹤还是白湖改革的时间都比较早,改革也彻底,那时候的特区产业化都有足够的产业链链接下去,产业化改造简单。

  但是现在白鹤市的面积足足扩大了三倍还不止,以白鹤市目前的产业规模,恐怕还不足以全面进行全市的产业升级。

  市委市政府对张文林的意见很支持,尤其是黄钺成,对这个考虑很认可。

  现在整个白鹤市最先开始更新换代和统一规划的是城市道路和水电系统,白鹤市的新火车站已经在白鹤区动工,而关于建造白鹤机场的申请材料也已经上报中央部委等待批复。

  婚车顺着百城公路一路向西。

  随着白鹤的投资和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白鹤出去的交通尤其是公路已经很难负担起现在的运输需要,在半年前特区政府设立时,白鹤市就开始在百城公路之外修建一条直接连通高速公路网和百城国道的新路线。

  不过现在还没有修通。预计在两千年六月份才能正式通车。

  直到进入白鹤大道之前透过车窗看到的景物仍旧比较破旧,远没有作为一个特区级城市该有的模样。徐文洋是南江大学的学生,对白鹤的关注比寻常人要多很多。

  对省内突然就冒出来的特区城市。大部分南江人都持有一种颇为期待的心情,这毕竟是一个很值得自豪的事情,但是真正的谁又说得清呢。

  如果白鹤在将来给南江省的经济无法带来一点点推动作用的话,恐怕早先的那种期待就会化作情绪和分歧则不是支持和看好。

  “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其实白鹤市刚刚新设立,刚才过去的那些地方也只是刚被划入白鹤没有多久,最早的白鹤经济特区还在前面。”

  谭根生自然看得出来坐在副驾座上的这个年轻人眼里的质疑和不解,心里不由得想起当初他从溪岭到坝头住进张湾张家的时候,那时候老张家还什么都没有。只有一间鱼棚子和一栋不能住进去的别墅。

  就更不用说张湾和原来的坝头乡了,比之溪岭都有所不如,但是眨眼间坝头乡的土地上早已经不见了当初的那些破旧低矮的土房子,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这种变化即使用沧海桑田、翻天覆地来形容恐怕也不为过。

  他也已经有三年没回过溪岭,老谭家一家不仅仅亲眼见证了白鹤从无到有,从一个小村到特区城市的过程,甚至直接参与了这一段令人时常会回想起来的经历。

  这是一座城市发展起来的过程,也是老谭家真正融入白鹤的过程,现在的白鹤。在他父母心里,位比溪岭,甚至将来谭家的后代只会将白鹤当作家而不是溪岭。

  “谭哥,我这样叫您可以吧!”

  徐文洋的家教很好。也不排除个人的原因,谭根生透过后车镜看扫了一眼已经躺倒在后座上的张晨点了点头。

  “谭哥,你是白鹤人嘛?”

  “怎么?”

  “我听着您口音了带了点川音。跟我姐夫他们说的话有些不同。”

  “哈哈哈,你小子还挺机灵的。我以前是山城那边的人,后来跟你姐夫的姐夫到了这边。说了二三十年了,也改不掉。”

  谭根生还真有些意外,这小子还真不赖,这都能听出来,他这一口乡味儿其实已经没多少了,寻常人都不见得能听得出来他不是白鹤本地人。

  渐渐地。

  从进入白鹤区之后,徐文洋就不再说话了。

  不是他不想说,而是他来不及说。

  九十年代的中国,城市建设基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