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3 章(1 / 1)

乡村首富 白湖湾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正是他的产业,张晨之所以觉得熟悉,正是因为几年前他第一次跟老头子来沪城时,当初安排父子俩吃饭的地方正是天南大酒店沪城东区的一家分店。

  这几年,徐家老大的天南大酒店似乎也扩大了不少地盘。竟然能在这个地段弄到地皮开分店,这可不单纯是有钱就做得到的。

  徐家兄弟俩都知道张家白湖湾集团的真正创始人是张晨而非张文林,所以不管是徐朝阳还是老大徐朝峰在面对张晨的时候都微微有些不自如,或者说是忌惮。

  如果是前几年的时候,兴许还不会这样,那时候的张晨看起来更像一个小少年,而不是现在,即使面含微笑,却仍然看得出来眼里的一丝干练和凌厉之色。

  张晨并不是商场上的新手。更不是任人宰割的肥羊,徐朝阳跟张晨合作过多次,自然明白这小子一肚子坏水,而且阴谋阳谋玩得都令人避无可避。

  随着张晨的年龄越发增大。身上的那种彷佛天成的领导气质也逐渐迸发出来,由内而外,不再是以前的少年身上的那种灵动。而是变成了一种大气。

  甚至令人惊艳。

  不得不说,老张家真是后继有人!

  这次张晨之所以和张文林一致决定在沪城拉拢徐家兄弟俩合作。不仅仅是因为之前跟徐家两兄弟合作得很愉快,事实上也不无试探徐家底气的意思。

  徐家兄弟俩从来没有透露过家底。至于徐姓的大佬,张晨查了很多次,貌似在沪城也没有这样一家豪门可言,如果要放到全国,那可就多了,所以最后只好放弃。

  但是不管是张晨还是张文林,都猜到徐家的来头应该不是一般人,这次白湖湾集团进军沪城,资金还在其次,贷款的路子张晨并不担心,相反,这一次白湖湾集团想在沪城市房产市场上分得一块蛋糕并顺利插足进去,恐怕不是钱的问题。

  徐家能否在后面争取到多大的分量,这个很重要,实在不行的话张晨也有比较远的关系可以借鉴,但是不到最后他实在是不愿意动用这些关系。

  最重要的是,张晨很看重徐朝阳的能力,甚至看中了徐朝峰手中的酒店,将来白湖湾集团一旦进入房产市场,酒店行业即使不用作为主营业务,但是却必不可少。

  只是这层意思,张晨自然不会明摆着跟徐家兄弟俩说明。

  “爸,徐叔叔,这次具体是什么情况?”

  几人坐下来,张晨稍作休息便问道,丝毫没有将徐氏兄弟当做外人的意思。

  徐朝阳明白张家父子的想法,如果是以前,他可能会考虑回避的问题,但是现在,离开证券公司一身轻松,徐朝阳也有了几分跟张家父子一起打拼的想法,尤其是见识过张晨这个妖孽的能力后,对白湖湾集团,徐朝阳的信心极大。

  仅仅是五年前,白湖湾集团还只是张晨心中的一个设想,但是五年不到的时间,白湖湾集团从创立之初到现在,无论是规模还是发展的潜力,都令人不能小视。

  即使是早年就开始创业的徐朝峰都不得不承认,张家的白湖湾集团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经营了十几年的天南大酒店,作为传统的行业,天南大酒店如果没有惊人的机遇,已经很难实现突破,但是白湖湾集团不一样。

  虽然离成为一流的企业还差了一大截子,但是白湖湾集团却开创了很多新的东西,这其中蕴含的潜力远非天南大酒店这种已经将近日薄西山的产业可以比拟。

  张文林似乎有些沉默。

  明眼人就看得出来问题比较棘手,连徐家兄弟脸上的神色都有些黯然。

  “这次我们白湖湾集团进军沪城一共选择了三个地段作为第一批进驻的商圈,其中两个都很顺利,但是最为关键的新区中心却受到了阻力。”

  张晨闻言眉头紧紧皱在一起。

  果然如此!

  尽管他早就料到了在新区进驻的难度比较大,但是还是低估了这种难度,如果是早上五年恐怕都比较容易,但是在即将进入新世纪的前夕,要想在这个地方立足,这第一关恐怕就不好闯。

  沪城并不缺乏资金。

  这是最大的现实,白湖湾集团唯一的优势就在于全新的商业模式上,也就是企业的潜力,在资金、投资、甚至是人才资源和企业规模上可以说基本上不存在优势。

  但是能否在长三角地区获得全面市场优势,沪城市关键,而能否顺利进驻湖城市场,新区的中心商圈却又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这是包括张文林以及徐氏兄弟在内的首选之地,甚至一开始张晨也选择了此地进行突破。

  但是同样,这个地方的难度也最大,商圈中心,可以说是沪城最为精华的金融和商业地带,要想在这里撕开一条口子进入市场,恐怕遭遇的阻力将会是前所未有的。

  “是人为的因素还是政策通不过?”

  项目洽谈受阻,无非就是人为设置了干涉或者投资政策有碍两种情况,如果是后一种,张晨认为这不是一个大问题,在这个时候投资政策的漏洞很多,无非就是拐个弯而已,但是怕就怕人为的障碍,而白湖湾集团极有可能就是遇到了人为因素。

  “是人为的,但是我们找不到证据!”

  张晨的眉头紧紧皱在一起,脸色沉静如水,找不到对手的障碍,这令他很头疼。

  张文林看着儿子张晨,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不过随即便将具体情况一一道来。

  原来。

  这次张文林带着白湖湾集团的业务团队到沪城,是直接按照商业投资的正常渠道提前联系了政府方的负责机构洽谈投资事宜。

  一开始并没有出现任何意外,直到不久前,洽谈的三个项目都即将签字获得贷款时,问题出现了。

  因为前两个项目的地段只能算是高端商圈中较为优越的位置,张晨事先也同意了,但是第三个,也就是新区中心的那块地,却被后续通知拿不到银行贷款,不仅仅如此,负责签订投资合同的政府部门也相继发函通知这个合同要搁置,甚至会被取消,随即就没有了任何下文。

  如果是正常的情况下,计划有变的话,那肯定会有一个明确的答复,甚至可能会就合同的细节继续磋商,但是现实情况是白湖湾集团没有接到任何对合同本身的条款要求修改的通知,而是直接要求合同被终止。

  毫无疑问,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