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卖岛、工程建设以及出售武器装备,山海城此番至少可以狂赚两百万以上的金币。
一场国战下来,山海城明面上的盈利就已经超过七百万金币,基本跟北海湾宝藏的价值持平。要不然怎么说,战争财才是最快的财富积累途径呢。
当然了,这也就是山海城。
换做其他任何一座领地,没有一支称霸大洋的水师,都是玩不转这样的战争游戏的,分分钟就会被东盟各国给淹没了。
************
送走诸位行会首领,星州郡的事务基本就告一段落。数天之前,裴矩已经赶到狮城上任,星州郡具体的政务早就不用欧阳朔操心。
裴矩赴任当天,欧阳朔就给他准备了一份大礼。
秘书郎柏南浦宣布完任命诏书,裴矩谢恩之后,欧阳朔取出缴获的神兵星光剑,郑重说道:“此剑名星光,乃星州郡之名器。持此剑者,就代表本侯执掌星州郡,斡旋东盟,扬我山海城之威。今将此剑赐予爱卿,望卿珍重。”
星州郡虽小,却是领地第一个孤悬海外之郡。无论是象征意义,还是战略意义,都非同一般,对郡守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正是如此,才有欧阳朔今日赐剑之举。
古有尚方宝剑,今有星光剑。
在古代,尚方宝剑是至高无上的象征,本是皇帝御用兵器,赐予元老重臣,赋予其特权,在外即可先斩后奏。
“如朕亲临!”就是对尚方宝剑最精髓的概况。
星光剑在某种意义上,就扮演着尚方宝剑的角色。星州郡孤悬海外,有些事情难以及时请示南疆都护府,必须赋予郡守临阵决断之权。
星光剑,就是此种特权的具现化。
可以想见,欧阳朔的赐剑之举,日后必将传为佳话。
裴矩闻言,郑重跪谢,神情激动:“微臣拜谢,定不负君侯之望。”说着恭敬上前,双手接过星光剑,郑重配于腰间。
作为经验丰富的老臣,裴矩又怎么会不理解此剑之意义。君侯如此恩遇,对臣子而言,已是最高殊荣。
就算是冷静如裴矩,都难免心潮澎湃。
星州郡文有裴矩,武有烟火妖孽,可无忧矣!
------------
第六百三十九章 索马里海盗
星州郡一应事务处理妥当,远洋舰队也准备再次启程了。
启程之前,欧阳朔特意回了一趟山海城。不为别的,盖亚奖励的隐藏建筑【点将台】的首次招募机会,欧阳朔还没有使用。
【点将台】能指定招募一位神级以下的历史武将,好是好,只是到底招募哪一位武将,还得费尽思量。
想来想去,欧阳朔还是准备再招募一位水师将领。
中国古代水战一直不是主流,有名的水师将领相比其他名将,算得上是稀有。欧阳朔比较中意的,有周瑜、俞大猷以及郑成功三位大将。
周瑜因为是下一场战役【赤壁之战】的主角,欧阳朔无法招募,只能遗憾放弃。郑成功跟交州舰队提督施琅有深仇大恨,也不宜招募。
选来选去,就只剩下俞大猷。
点将台阁中,一道白光闪过,显出一员中年将领,面阔有须,脸上自带一股忧愁之意,正是明朝水师大将俞大猷。
“末将俞大猷,拜见主公!”俞大猷纳头便拜。
“将军请起!”
欧阳朔微微一笑,顺势查看俞大猷的属性。
【姓名】:俞大猷(皇级)
【封号】:中国古代十大水师将领之一
【朝代】:明朝
【身份】:山海城将领
【职业】:特级武将
【忠诚】:75点
【统帅】:86【武力】:85【智力】:70【政治】:60
【特长】:除寇(面对倭寇或者东瀛水师,提升火炮射程和威力30%,提升战舰航速35%,提升战舰防御30%,提升水师海战士气35%)
【典籍】:《兵法发微》
【功法】:《剑经》
【兵器】:荆楚长剑
【评价】:大猷负奇节,以古贤豪自期。其用兵,先计后战,不贪近功。驭下有恩,数建大功,威名震南服。忠诚许国,老而弥笃,所在有大勋。
俞大猷负有奇节,以古代贤人豪士为自己的楷模。他用兵,先谋略而后征战,眼光远大,不贪近功。忠诚为国的精神老而弥笃,所到之处屡有大功。
正是因为以豪士为楷模,俞大猷不仅著有《兵法发微》这样的军事著作,还有《剑经》这样的武术作品。
提起《剑经》,常人会以为这是一部剑法典籍。实则不然,《剑经》是俞大猷所著的一部棍术专著。
提起俞大猷的棍法,还跟尚未现身荒野的【少林寺】颇有渊源。
嘉靖四十年,精通荆楚长剑的俞大猷奉命南征,特地到嵩山少林观看武僧棍技,结果大失所望,认为少林功夫已失古人真诀。
在少林寺主持的请求下,俞大猷带着年少而有勇力的宗擎、普从两人,随其南行出入营阵之中,时授从阴阳变化真诀,复教以智慧觉照之戒。
三年后,二僧归少林,以所授之教,转授寺众。
十三年后,宗擎再次见到俞大猷,并告诉他普从已化为异物,惟他回寺以剑诀禅戒传之,众僧所得最深者近百人,其传可永也。
由此可见,少林棍法实则得益于俞大猷。
当然,武艺只是旁支,俞大猷真正擅长的还是水战,尤其是跟倭寇作战。提前俞大猷的功绩,就不得不提明朝倭寇之患。
元末时天下大乱,一些日本武士来到中国沿海地区活动,明朝倭患早在明初便已开始。到了嘉靖年间,明朝国力衰退,朝廷奸臣当道,而日本国内也战乱不断,明朝倭寇之患达到了顶点。
由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时的对外贸易已经相当发达。沿海一带的海上贸易也有利可图,但因为明朝的“禁海令”,和国外通商是被严令禁止的。
中国出产的茶、瓷器和丝绸都能在海外卖个好价钱,据说丝绸运到南洋价格可以提高十倍。如此一来,一些中国的商人或海盗,如王直、徐海等人为了经商发财,开始与倭寇互相勾结,形成海上走私集团,使得倭患愈演愈烈。
那些商人也就成为了“倭寇”的一部分,才有了《明史日本志》所说的:“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的说法。
由此,也诞生了一批抗倭名将。
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戚继光,被誉为民族英雄。
同时代的俞大猷,其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共同扫平了为患多年的倭寇,以及趁机作乱的伪倭寇。
难得的是,俞大猷虽然战功累累,却经常被弹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领军功,但俞大猷却从来不会计较,仍旧全力打击倭寇。
如此大将,实属难得。
……
当天,欧阳朔就下达了对俞大猷的任命。
任命俞大猷为崖山舰队水师提督,授予其“镇海将军”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