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5 章(1 / 1)

网游之全球在线 笙箫剑客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和巡视路线,都是高度保密的,除了山海卫和黑蛇卫,谁也不知道。

欧阳朔以一天一城的速度,巡视整个肇庆郡。每到一地,他都要接见士绅百姓,既是宣示主权,也是安抚民心。

除此之外,就是考察当地的官员。

经过长期的历练,欧阳朔的眼力,已是相当的不凡。见一个人,尤其是官员,往往交谈几句,就能摸清个大概。

对一些在当地受百姓拥戴的官员,欧阳朔还会单独接见。

每天,欧阳朔都会将考察情况,写成函件,寄给范仲淹,供范仲淹参考。毋庸置疑,被欧阳朔看中的官员,基本上都能得到重用。

即便如此,欧阳朔也没有乾坤独断,而是将最终决定权,交给行政署。只是欧阳朔特别提及之人,行政署在考察之时,会格外的细致。

树立行政署在考察官员方面的权威,欧阳朔这是在身体力行。

廉州侯兼南疆都护的头衔,对百姓而言,还是有巨大威慑力的。

欧阳朔每到一地,百姓都会自发地夹道欢迎,士绅们争相结交,嗅觉灵敏的商人更是像闻到蜜的老鼠一样,涌了上来。

对各路牛鬼蛇神,欧阳朔应对自如,既维持领主的威严,又适当地折节相交,阐述领地的治理理念。

在交谈中,欧阳朔还不经意地将教育、医疗等领域,即将进行的变革,模模糊糊地透露出去,等若是为萧何的变革,提前放风。

如此一来,百姓心中有个概念,未来变革的阻力,也会小上许多。

除此之外,欧阳朔也是想借此,激发百姓对南疆都护府真心实意的拥戴。让他们清楚地看到,他们未来的生活,会比此前在领主治下,更加的美好。

老百姓,都是讲究实惠的,谁对他们好,他们就拥戴谁。

听闻未来,他们的子弟,都能免费入学;生病了,官府会帮忙解决,往后看病不愁等等,现场是爆发出一阵阵的欢呼之声。

因此,欧阳朔的此番巡视,比任何安民公告都要有效。

除了安抚民心、考察官员,欧阳朔还给自己定下一项任务,就是考察各地的产业以及资源情况。

财政署的官员,对新兴产业和未知资源的嗅觉,是没有欧阳朔灵敏的。

比如在经过英山山脉时,欧阳朔发现一种奇石,当地人称之为“英石”。

英石是石灰岩经过千百年风化、沉积形成,玲珑剔透、纹理错落,具有“瘦、皱、漏、透”的特点。

此等奇石,却是没有受到重视。

欧阳朔当天就给映柚去信,让给她安排产业司,大规模开采“英石”,开拓奇石市场。无论是作为摆件,还是放在园林当中,英石都是上佳的存在。

有一次,欧阳朔经过一城,听当地百姓提及,有人在城外,挖到一种奇怪的作物,却不知是何物。

欧阳朔听到消息,立即命人,去将那作物取来。

接过一看,却是野生生姜的一种。

虽然说,生姜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食用却不广泛。也就难怪,当地的百姓,根本就不认识这种野生的生姜。

毋庸置疑,欧阳朔又为领地,找到了一种新的特产。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为了领地的发展,欧阳朔这位领主,也算是操碎了心。

此番巡视,对欧阳朔个人而言,也是一次增长见闻的机会。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一路走来,跨过高山,趟过河流,穿过树林,露宿过荒野。

荒野之中,虽然人气不旺,却别有一番风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句形容大漠的名句,用来形容荒野,也是十分恰当的。

粗狂、野性,就是荒野最真实的写照。

由此,欧阳朔倒是怀念起前世,无数个夜宿荒野的经历。

现在想想,也是弥足珍贵。

------------

第四百八十二章 经济中心

九月二十日,山海城。

欧阳朔在肇庆郡巡视之时,宋家之人也在山海城暂时安定下来。为了补偿天霜县的损失,欧阳朔批给宋家的地块,占地极广,足以规划建设大片的宅院、商铺以及作坊,建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型街坊。

当然,工程建设费用,就得宋家自己掏钱。

随着各大商会的入驻,以及私有制经济的兴起,现在的山海城,除了建设司管辖的官方工程施工队伍,还有大量的民间施工队。

这些民间队伍,只要在建设司报备,取得合法的资质,就能在山海城内,承揽商会或者私人的工程建设。

甚至是说,在官方建设工程中,如果建设司下属的施工队忙不过来,官府还会出资聘请这些民间施工队。

之所以如此,也是为了进一步激发领地私有制经济的活力。

规划的山海城,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仅靠官方工程队伍,不知道要建到猴年马月。正是如此,建设司才想了这么一个办法。

欧阳朔倒是没想到,在他的引导下,现实世界的施工企业,竟然在领地自发地冒了出来。由此也说明,山海城的商业氛围,已是非常的浓厚。

且不说施工队伍,就连西南大学堂建筑学院,都开始承揽工程设计的活。甚至是说,一些结业的学员,已经准备成立设计团队,专门承揽私人工程。

现实世界,建筑业的完整产业链条,正在山海城逐渐成型。

未来,官府就将彻底退出,除公共建筑工程以外的工程建设领域。

建设司的职能,也将由领地的工程建设,转向工程施工标准的制定、工程施工的监管以及城池的总体规划等宏观领域。

官府仅靠拍卖土地所得,就能赚的盆满钵满。

如此一来,建造城墙、修建市政道路、给排水等市政设施、公共园林等公共工程的资金,就彻底的有了着落,不会再对领地财政造成负担。

这就是市场的魔力。

当然,保障普通百姓的基本住宅需求,是欧阳朔划定的不可逾越的红线。官府拍卖的土地,只能是商铺、作坊以及私人豪宅之类的建设用地。

也就是说,拍卖土地的收益,基本跟公共建设投入持平,而不会成为领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建筑业的兴起,可以看作是山海城私有制经济兴盛的一个缩影。

欧阳朔一直以来的心血,没有白费。

私有制经济的兴起,带动的可不只是山海城。整个领地,都开始受到辐射。据悉,其他的城池,也开始有民间施工队伍的出现。

山海城,正在成为领地的经济中心。

但凡新潮之事务,最开始的发祥地,基本上都是山海城。

山海城内的居民,尤其是“老一辈”,可都是受欧阳朔思想熏陶的一代。

现在山海城民间施工队伍的诸位老板中,一半以上,都出身于欧阳朔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