峙。
“让开!”
随行禁卫队长脸色凝重,毫不犹豫地拔出腰间唐刀。
“刷”的一下,五十名禁卫齐齐拔刀,在月光映射下,寒光凛冽。
大隋禁军也非易于,沉声说道:“没有命令,任何人不得入内。”好在统兵将领知道轻重,没有拔剑,而是亮出盾牌。
顷刻之间,大隋禁军就在门前立起一道盾牌墙。
于此同时,统兵将领故意大声说道:“去一队人,看看出了什么事。”他这般说,不过是为了让对面的大夏禁卫安心。
“诺!”
一队大隋禁军得令,进入宴会厅,此时的大厅已是混乱不堪。
高颖眼见张仪中毒,再无法保持从容镇定,手中汤勺滑落,“当”的一下掉入蛊中,浓汤四溅,洒了高颖一身,却不自觉。
高颖太清楚,倘若张仪在四方馆中毒身亡,对大隋将是怎样一个灾难。想到这,高颖强制镇定下来,先对身边人说道:“快,快传太医!”
救治张仪,才是当务之急。
“可千万不能死了。”高颖心中祈祷。
临了,高颖对冲进来的禁军说道:“立即封锁四方馆,任何人不得出入。宴会厅中的人全部收押,一一盘查审问。”
“诺!”禁卫队长点头应下,跟着请示:“大人,外面的大夏禁卫怎么办?”
高颖皱眉,想了一下,道:“放他们进来!”
五十名禁卫并不能兴风作浪,真要强行阻拦,反倒可能出事。
“诺!”
前后不过几分钟时间,高颖就已经调度妥当,将混乱的局面控制住,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老臣。
安排妥当紧要之事,高颖这才朝张仪走去,五十岁的人,走起路来却如疾风一般。使节团其他成员见了高颖,纷纷投来仇视的目光。
张仪不敢置信地看了高颖一眼,艰难说道:“你,你们竟然,下毒……”
高颖诚恳说道:“我们绝无毒害贵使之心,太医马上就到。”此时此刻,高颖却是不便做过多的辩解,他相信张仪是聪明人。
说的越多,越容易被误解。
“大人明明是喝了参汤才中毒的,你们还敢狡辩?”使节团成员不忿,就差指着高颖鼻子开骂了。
高颖面无表情,只是看着张仪。几分钟过去,张仪脸色已是隐隐发黑,显是中毒不浅。高颖见了,心中更是捏了一把汗。
张仪深深看了高颖一眼,他一时也无法断定,眼前的大隋尚书令到底是在演戏,还是说的是实话。
不管如何,张仪知晓此时不能自乱阵脚,强忍着身体不适,对使节团其他成员以及冲进来的禁卫说道:“先,先回房间,不,不得妄动。”
“是!”
张仪是使节团的主心骨,他的命令没人敢违逆。
稍倾,张仪就被转移至房间,躺在床上,高颖则被拦在房门之外。
房中,崔天奇已经候着,神情羞愧。
张仪知晓眼前的少年是王上真正心腹,强忍着不适,道:“此次敌人下毒,防不胜防,不关你们之事。”
“大人,要我们怎么做?”崔天奇问。
“尽,尽快将消息传回王城。”张仪这是在做最坏的打算。
“明白!”
崔天奇用力点了点头,也不知怎么做的,一下就消失在房中。
“你们,都下去吧,太医来了再说。”张仪驱散使节团其他成员,脸色越发黑了,“记住,在事情没搞清楚之前,一定,一定不能跟大隋发生冲突。”
张仪深知此番出使身上肩负的使命,眼见高颖做派,张仪宁愿相信是他人下毒。正是如此,此时更不能冲动,以免破坏王上大事。
他张仪性命事小,王上霸业事大。
“是!”
使节团其他成员见了,只能无奈告退。
顷刻之间,房间就独剩下张仪一人,孤零零地躺在床上。谁也没有注意到,张仪手中一直攥着一个小瓷瓶。
------------
第九百零九章 狄仁杰办案
手机最省流量,的站点。
此解毒丸的药效霸道无比,虽不敢保证能解百毒,但绝对能抑制毒素蔓延,等到治疗之机。
五月,张仲景执掌太医院,此解毒丸便是贡献之一。因为配置解毒丸的药材极其珍贵而且稀有,总共也不过百余粒。
欧阳朔没全部留着,朝中文武大臣,尤其是军团长一级的武将,每人得赐一粒,以备不时之需。
张仪作为鸿胪寺卿,经常出使,自然也有一粒。
眼下张仪却是在犹豫要不要立即服用解毒丸,张仲景早有交待,解毒丸服用越早,效果越明显。
刚中毒时就立即服下,性命无虞;耽搁时间,则可能落下病根,侵蚀身体。倘若等到毒气攻心,就算是老天爷也救不了。
张仪犹豫,是因为他看的更远。此番下毒,倘若真不是大隋所为,那么对大夏而言,就是一个拿捏大隋的机会。
“以个人之得失,换王朝之利益。”张仪认为值。
想到这,张仪一咬牙,决定赌一把,将瓷瓶收起,安心等待太医到来。
稍倾,太医匆匆赶来,高颖也得以进入房间,眼见张仪气息奄奄,脸上黑气弥漫,甚至口鼻中流出的血都是黑色,忧心更甚。
陛下已经得到消息,传谕:“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治好张仪。”
太医诊断完毕,眉头紧锁,起身来到偏房。
“情况怎么样?”跟进来的高颖问。
太医道:“不好说。能熬过今晚,则性命无忧,熬不过的话……”
“……”
高颖心中一颤,似乎预感到一场大风暴即将到来。
等到太医离去,张仪才服用解毒丸,可惜终究是晚了一些,耽搁了最佳服药时间,毒气已经侵入脾肾,伤及根本,好在总算没有性命之忧。
…………
深夜,大隋皇宫。
冰冷的宫殿中,隋文帝跟高颖两人还在密谈。
“陛下,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高颖声音沙哑,晚上的这一场惊变虽然处置妥当,到底还是将这位老臣累得不轻。
隋文帝眼中精光一闪,道:“开战的话,可有胜算?”
“不到三成。”
高颖的推算是有道理的,大隋虽拥兵百万之巨,却仅有一城,战略纵深也仅一郡之地。真要开战,大夏军队立即就能兵临城下。
泉州又是一座孤城,大夏甚至不用攻城,只要将泉州城团团围住,困上十天半个月,城内物资短缺,立即就会不攻自乱。
大隋唯一的机会就是主动出击,博那一线生机,百万大军冲出城外作战,对大夏而言也是一个难缠的对手。
隋文帝颓然,三成胜算的话,他是不敢去博的。
烛光摇曳中,隋文帝的面目变得模糊起来,让人看之不透。良久,才听到隋文帝沙哑地说道:“准备和谈的条件吧。”
高颖似乎并不意外,道:“和谈的话,不外乎割地、赔款、和亲以及质子等几大样。割地首先排除,大隋已无地可割。赔款可以协商,眼下国库还算充盈,几百万金币还是拿得出来。”
顿了一下,高颖将陛下面无表情,接着说道:“和亲也难,传说夏王是一位专情之人,后宫仅王后一人,再不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