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14 章(1 / 1)

草根石布衣 中秋月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4个月前

校园餐厅,开连锁网吧,大学四年间书没读个名堂,但已经赚到人生中的第一个一百万,现在更是兴致勃勃又踌躇满志,对石涧仁半遮半掩的讲了自己还有好几个创意,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自己一定能搞出一大片天地来,还给石涧仁说自己的人生偶像是美国的那位世界首富,别人都是没有把大学念完的云云……

坐在那听的时候,石涧仁有点不寒而栗,如果自己没有在那部大片中对资本的冷酷无情有了了解,如果没有吴晓影接二连三的提醒,当然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对待金钱和事业冷静的头脑,石涧仁现在也会像这个年轻人一样,面对大好局面,根本就看不到自己很可能站在深渊的旁边。

这么巨大的投资,面对这样一个刚刚起步的年轻人,就算是正当的资本运作,石涧仁也觉得毁了这个年轻人的可能性比较大。

年长的那个已经超过五十岁,和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眼里还对这个世界充满期待不同,这个男人更多是狡黠和世故,对石涧仁这个明显太年轻的对话者也客客气气,他的履历表更简单,十年前就已经是百万级的身家,在九十年代初那已经是很有钱的了,然后在一个北方省城也就是他的家乡拥有一家火车站街对面的大酒店。

自己都在管理大酒店的石涧仁完全清楚这个男人是什么级数,那就基本和纪如青差不多了。

身上的衣服虽然还很名贵,但表情面相上的衰落破败痕迹比比皆是,因为短短十年间,猛然窜起百万身家,然后跻身千万元级别的酒店老板,现在又跌落到有点不顾一切的豁出去状态,神态中甚至有点阴霾,石涧仁跟他聊的时间比较多。

因为感觉对方显然不是那种能抓住机会创造出这么大财富的能人啊,只是比较会挥霍而已,聊来聊去也颇多遮掩,还很老练的让石涧仁有点抓不到痕迹,只说自己手里有个生物技术项目需要大量投资,可项目是怎么样,石涧仁多问问对方其实是茫然的。

就凭这个,当文先生最后问石涧仁看法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推荐了后者,并表述了自己的理由:“那个年轻人的沉稳只是在同龄人中沉稳,他对未来还有很多想法,如果只是小额投资可以跟他谈,但金额超过千万级,给他就是坏事,因为他太多自己的主张,恐怕这两人中后面这位更合适,最起码他有过千万级企业管理的经验,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虽然他这身家来得有点离奇,去得有点离奇,最好再了解一下,特别是他所谓请求投资的项目还要全面深入了解。”

文先生不屑的笑笑:“什么离奇,他爹妈就是省银行系统的高层,自己在事业单位挂职,银行系统那些手脚还用说?光是帮人办贷款都够他吃喝赚钱,当然来得极快了,等到自己都五十了,爹妈自然退休了,他还有个屁?情人老婆好几个,孩子一堆,没了来钱的渠道再大的家产也是个屁!我也觉得他更合适……”

石涧仁尽量平静:“他那个项目值得投资?还要再了解一下吧?”

文先生鄙夷的对他笑笑:“别跟我装啊……既然是你选的,明天你就陪他去沪海!”

石涧仁有心理准备,但还是顿了顿暗自吸口气:“干嘛?”

文先生拿手指他:“本来应该是你的投资公司,在多家方案里选了这位,现在没了这一层,还不是得你去看着,当然是成立公司!”

因为那座城市有中国最主要的两大股市之一。

石涧仁现在基本确定是个深渊了,这也是他选择年纪较大那个的原因。

644、男怕入错行

因为他从文先生的脸上看到还有居高临下的冷漠,其实这种冷漠从导演组那会儿就有,而不是单单对现在的石涧仁,现在的表情神态中非要说有什么变化,那就是也许有一点点的焦灼。

但并不是很强烈,感觉就是约了人打高尔夫,现在有点堵车也无妨的感觉,最多就是少了些预热活动身体的阶段。

这才是石涧仁为什么选择离开义气热烈的任佳琳,要来跟着文先生走一遭的原因。

从性格和未来走向上,任佳琳都是个商人,略微特殊的特权商人,而文先生这种不动声色的感觉才更接近于政客,老头子给石涧仁灌输的大多数识人相面都在这个领域,要是石涧仁仅仅走到这样一个阶段,就缩回去是不是也有点白念十年书的感觉?

多少也要看看才是学以致用。

看文先生的面相的确是堂堂正正,威势逼人,这也必须是两三代人家里养尊处优,见多识广才能熏陶出来的模样,石涧仁自己都没有。

为什么说很多草根出身的官员富豪不容易长久,就是因为他们的出身苦惯了,一心为了出头钻营努力省却了对自己品行的磨砺,那么一朝*得势面对巨大的财富、美色跟权力诱惑就有点抵挡不住,而从小见惯了大手笔的世家子显然就要有优势得多,等闲那点诱惑根本不会花眼,权衡一下比不上自己能预测的未来,笑笑就过去了。

可如果心性不用到正路,恰恰又是世家子们带来的危害大得多,因为他们动不动就是以巨大的代价来作为筹码,他们的脸上看不到强烈的情绪波动,在他们眼里人力物力和巨大的资源都不过是筹码,这种心态用于建设当然是大干快上的具有纲领性优势,可一旦用在斗争和摧毁中,对于平民那有点吃苦头了。

他们不会把一城一池的得失放在心上,就好比现在文先生不会把一两个人的未来死活放在心上一样。

但同时石涧仁也能确认,这两个人并不是临时找来顶替自己那么简单,原本自己也许还并不是最前沿的,三个亿的投资公司,先放到自己的名下,然后再面对这前台的人。

这是目前他确认的第一个信息,会不会有点略微后悔呢?

前往沪海的航班上,五十二岁的朱正坤很镇定,全程坐在商务舱座椅上闭目养神,根本不问前往沪海是做什么,跟自己那个生物技术工程项目有什么关联,但旁边的石涧仁观察到对方看似平静交叉放在小腹上的手指,在无意识的轻轻快速敲动,看来这内心并不像看起来那样平顺。

出发前送到机场的司机就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