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73 章(1 / 1)

草根石布衣 中秋月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求来当这个厂长的,有问题,那就解决问题,这里关系到二十万北部区新城群众的饮水生活,所以我想努力把这件事做得圆满些,可能会比较辛苦,也有点冒险,但总要有人来承担责任。”

其实的身高就知道柳爸也蛮高,年轻时候肯定高大帅气,现在却有点瘦,还有点秃顶,稀疏的头横着尽量抹过来显得多点,终于放点心嘿嘿笑,想摸头,估计怕弄乱了忍住:“你不错,你很不错,这么年轻就明事理又有冲劲……”说到这里还压低点声音:“三十来岁的时候,其实二轻局里面也问过我意思的,要不要到另外一家电线厂当厂长,那会儿刚有了清清,我哪里还有心思去管理一个濒临破产的工厂,只想待在家里悠哉游哉的陪女儿,结果后来那个厂被外资兼并了,厂长当了外资公司副总,股份都值几十万,你妈就是一直耿耿于怀这个事情。”

哦,原来是这样。

石涧仁从来都不觉得悠哉游哉的生活有什么错,每个人都有追求不同生活意义的自由,只要能像柳爸这样对家庭生活甘之若饴,那又未尝不可呢?

就连自己刚下山的时候如果顺利找到那位徐大人,说不定也会选择躲在大人物的背后,过上身居闹市如深山的隐居生活吧,想到这里居然有点小羡慕:“其实这样也不错,真的,所以我才觉得现在工作不要有婚姻家庭孩子来打扰……”说到这里才醒悟可是老丈人呢,赶紧住嘴。

柳爸飞快的瞥一眼已经走过来的老婆女儿,再压低点声音竟然有点战壕战友的口吻:“阿仁,这话真没错,爸理解你,连马克思说过,对有着远大抱负的人来说,再没有比婚姻和悲哀琐碎的家庭生活更愚蠢的事了,可这就是生活呀,一个人孤零零的在社会上打拼再厉害,没有家人一起,没有人陪你酸甜苦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石涧仁刚想说只要有理想就有意义,柳妈已经过来了,一脸的喜色:“阿仁,你真的是一把手?”柳清使劲嘟嘴做着小表情给石涧仁告饶,还要防备自己父亲倪。

结果石涧仁的反应比她想象的更好,松开老丈人拥抱丈母娘:“我们这可是中外合资企业,刚跟欧洲人学的见面就拥抱。”

柳妈立刻就害羞了,刚才热烈的炫耀气质散了个干净,小心翼翼的半推半就以后使劲怂恿:“抱小清!抱小清,亲热点……”

石涧仁这几天真是经常在跟那几个外国大老爷们儿拥抱,还有个法国籍的女助理,真的在学习适应国际礼仪,转身张开双臂拥抱自己的秘书,柳清还稍微僵直了一下,才全身放松,然后就抱着石涧仁的腰不放了,还使劲用力,而且还莫名其妙的有点泣声。

然后让石涧仁绝对没想到的是柳妈竟然神奇的摸出来个相机,就是以前柳清在平京和石涧仁工作时候经常用的那个微型小数码相机,咔嚓带着闪光接连不断的拍照,柳清也明显给吓一跳,头都离开石涧仁肩头松开手了:“妈!你干嘛?”鼻音有点重。

柳妈得意洋洋的把相机拿过来给女儿女婿欣赏:“好郎才女貌说的就是我们家,还不是家里那些街坊邻居,自从仁上了电视,就说阿仁跟那个明星怎么怎么,还说三道四的,我就要给他们”

柳清都翻白眼了,不过还是就这么贴在石涧仁脸侧一起便小声:“回家爸妈收拾东西要过来,就非得一起……”转头埋怨母亲:“不是你自己显摆,他们能知道电视上那是阿仁?”

柳妈振振有词:“我动街坊邻居都阿仁提高收视率的,哦?”

石涧仁温暖的迁就:“对对对,吃晚饭没?好像去食堂吃饭不太好,我们出去外面吃饭怎么样?”

结果做爸妈的路数根本不能以石涧仁习惯的普通思维来,柳爸柳妈除了来的新环境,当然是鼓动女儿要经常来探亲,给石涧仁带了吃的,说自己待会儿回去再吃都不着急,更是要把石涧仁的生活安顿好,甚至怂恿干脆就在厂区外的楼盘要么租要么买个房,小两口平时就住在这边,石涧仁的工作哪怕不分昼夜,柳清自己开车上班也就半个小时的事情,小夫妻怎么能长期分居呢,石涧仁明显清动心了,亮晶晶的眼睛不停瞟自己。

总而言之原本是准备给外国厂长的办公室档次很高,就在三层楼的玻璃幕墙办公楼顶部端头,三面都有落地玻璃幕墙,可以俯瞰到江边,整座工厂的各个车间到大门进来的广场都在视野中,占地面积这种事情在国企身上根本局促,据说周围留下的巨大空间是为厂区二期三期工程储备的,而实际上这个尽可能自动化的先进自来水厂连同三班倒的值班工人,还不到六百人,所以显得特别地广人稀,一点没有人头攒动的江州市风格。

全套按照外国厂长要求设计装修的办公室里,虽然还没完全完成,但铺着保护膜的厚绒地毯,所有隔断墙面都是木纹包裹,壁灯装饰,再加上宽大的真皮面大班台跟艺术落地灯之类,随随便便站在落地窗边,这个处于全厂地势最高的地方俯瞰周围,很容易有种油然而生的领导感觉,反正跟柳爸当年那个街道电器厂藏在大街小巷里面的螺蛳道场有天壤之别,柳妈形容当初厂里整个厂长财务车间主任之类的办公室一层楼估计还没这个办公室大,更不用说档次了,惊讶的在那大班椅上坐着弹了好几下,柳清连忙把当妈的扶起来说回头给她买个这种带气压的按摩椅,别跟到了紫禁城坐龙椅似的又要拍照。

柳爸有点感慨,但还是把自己那不怎么成功的厂长经历给石涧仁分享,其实一点借鉴意义都没有,不是规模的问题,而是水厂厂长运行就一个目的,照章办事别出问题!

全厂设备的运转流程是专家设计的,每个工人的岗位职责都精确细化到时间分秒上,每个环节该做什么,德国人的精确严谨可见一斑,收水费的事情基本属于供水公司统筹运转,外供铺设管道也是供水公司负责,这边就只需要专心生产,不需要招揽客户,不需要开拓奋进,专心保证整座水厂运行不要出问题。

由此可见供水系统这种无时不刻的巨大压力感是多么清晰了,给水厂的目标就一个,千万别出事儿!

不过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