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0 章(1 / 1)

云巅牧场 磨砚少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道,你居然拥有一个牧场?这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我想,在那个夜晚,我们分享的信息着实有限。”陆离微笑地说道,成功地让约瑟夫又一次笑了起来,随后陆离又把话题拉了回来,“牛仔大会的稿子,然后呢?”

“对。”约瑟夫点点头,接着解释了起来,“我们需要撰写一个牛仔大会的专题,但目前写出来的几个,我都不是太满意。我觉得,你的稿子十分有趣,呈现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就好像之前罗曼尼康帝、库摩马场的系列一样。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把这个专栏写完?”

“哦,当然。当然。”陆离连连点头,“所以,你是打算刊登在哪里?”

“不是实体的刊登,而是转载到网络上。”约瑟夫也没有兜圈子,直截了当地说道,“我们可以标注来源,以及连接,然后带上你的署名。”

陆离一下就明白了过来,只是这一系列的短暂合作而已,并不是真正的长期合作,他也不算是“纽约时报”的记者。有些失落,但却正常。

“纽约时报”这样的大报纸,签约任何一个记者都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一件事,他们也不可能仅仅因为陆离写了一系列不错的专栏,然后就被打动。“纽约时报”不是“纽约观察者报”。

即使撇开这一点不说,陆离也意识到了,成为自由职业者,对他来说最好的一点,就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撰写稿件,并且融入自己的观点,让文章具备他的特质。然后,等待着机会,就好像今天“纽约时报”这样的机会——

可能是一个专栏的合作,可能是一篇文章的撰写,可能是一个事件的采访。没有长期的合作,也没有固定的束缚,当然,同样也没有稳定的来源。却可以享受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就和弗雷德一样。其实,这样的生活也是陆离梦寐以求的。

所以,陆离很快就恢复了心情,微笑地说道,“当然,没有问题,我很乐意!”

363地主之谊

不久之前,陆离出席了苏富比拍卖行的拍卖会,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希望可以和那些顶级媒体人搭上线,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开局面。

当晚的确收获颇丰,不过陆离也没有指望能够一蹴而就,想要在媒体行业占据一席之地,本来就不是容易的事。否则陆离和“纽约观察者报”的合作也不会中断了。

没有想到,机会居然真的出现了,而且还不是随随便便的机会,这是来自“纽约时报”的机会。毋庸置疑,这一次合作,绝对是足以改变陆离记者职业规划的一个转折点。至于如何转折,又转折出什么未来,这就将取决于陆离的实力和能力了。

是时候以硬实力见真章了。

“当然,没有问题,我很乐意!”陆离干脆利落地答应了下来。

“太棒了!”约瑟夫笑呵呵地说道,虽然说“纽约时报”约稿,肯定十分容易,估计不会有人拒绝,但整个过程如此干脆利落,陆离所展现出来的大家风范和不卑不亢,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他喜欢和这样的聪明人打交道。

“对于专栏内容呢?有什么要求?”陆离紧接着询问到,“我的意思是,稿子的侧重点,展会?竞赛?风土人情?还是什么特别的?”

无论是什么主题,陆离都会以自己的风格进行撰写,诠释出不同的特色。但,他总是需要询问看看,也许约瑟夫有什么灵感。

“不,没有要求。”约瑟夫也是一个爽快的个性,笑呵呵地说道,“就按照你自己的想法撰写,主题和热点都由你决定。”

如此自由,这对于任何一名撰稿人来说,这都是无比难得的。更何况,陆离仅仅只是一介籍籍无名的自由撰稿人,而且也没有取得任何成就,就连作品都不多。那么,如此宽容就更加难能可贵了,甚至可以说是匪夷所思。

陆离甚至开始怀疑,这是不是愚人节的玩笑了。

他将手机从脸颊边拿了下来,看了看来电显示,却是一个陌生号码。所以,他也无从求证,对方是不是“纽约时报”的那个约瑟夫。虽然从声音来识别,确实蛮像的。

所以,这是骗子?

“不过,每一篇稿子都要求有一个主题,我会在你的博客上审核的,如果满意,那么就转载,不满意的话……”约瑟夫的话语紧随而至,陆离这才轻轻收了收下颌。这才是正常的。

虽然后面的话语,约瑟夫没有继续说,但意思就再明白不过了——

陆离就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小小撰稿人,一旦稿子质量达不到要求,“纽约时报”拒绝他的稿子,根本就不需要通知他;更有甚者,“纽约时报”封杀他的话,完全不费吹灰之力,他也没有那么容易逃脱了,估计以后都只能把记者的梦想收起来了。

所以,这才是真正的硬实力决胜负。

“十四,我需要的就是你对于不同文化的解读,如果有这方面的内容,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否则,我可以随便找任何一个人来撰写。”约瑟夫接着说道,从拍卖会那个晚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一个性格豪爽的类型,今天也依旧延续了下来。

“我相信你。”陆离坦诚地回答到,那打趣的话语让约瑟夫不由莞尔。

约瑟夫之所以挑选陆离,就是想要出奇制胜。“纽约时报”想要寻找合作对象的话,要多少有多少,他们可以找到无数成名已久的撰稿人,但最终还是选择了陆离,归根结底,就是因为陆离的独特视角和文化底蕴。

这也是约瑟夫如此宽容的原因,扼杀了陆离的特点之后,那么他也就不值得合作了。

“交稿时间呢?”陆离进一步询问到。

“今晚十二点之前,最好能够交一篇;然后每天都交一篇,但不能为了数量,而牺牲质量。所以,还是看你的撰稿速度吧。”约瑟夫简单的话语里,却透露出了诸多信息。

一旦合作开始的话,他们对于稿子的数量和质量自然是有要求的。所以,今晚十二点之前,他们是有硬性要求的。不过,整体节奏还是给予了陆离足够的宽松,并没有限制最后的截稿时间。

可以猜测得到,陆离绝对不是牛仔大会的唯一撰稿人,”纽约时报“肯定是根据稿件的质量和主题进行刊登分配。这也意味着,陆离不仅仅是需要面临主编的审核,同时还要面临同行的竞争,这可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小报纸,竞争的积累程度是难以想象的。

陆离不由想起了爱丽丝,之前在”纽约邮报“的竞争之中,终究还是没有能够以绝对实力脱颖而出。现在,“纽约时报”还要更胜一筹。

不过,陆离丝毫没有觉得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