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6 章(1 / 1)

云巅牧场 磨砚少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也就把绿卡的事情同样委托给了马克。

抵达律师事务所的时候,已经十点出头了,他在路上堵了超过六十分钟,如果搭乘地铁的话,其实也就是几站路的事;在地下停车场又兜兜转转了二十分钟,这才找到了停车位,华尔街每天这时候都会拥挤得不行。

陆离深深地怀念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停车位的……奥斯汀。

前台的美女居然更换了一位,不是之前两次过来时的金发美女,而是一位身材高挑的黑发女士,说不上漂亮,但那种清冷的气质却别有一番味道,看起来像是北欧的血统。在她的带领下,陆离熟稔地来到了马克的办公室门前。

推门进去之后,就看到正在打电话的马克,他对陆离露出了一个微笑,示意陆离坐下,但电话并没有挂断,“……嗯,没问题,我重新整理过后的版本三天后发给你……好,好。我现在必须挂电话了,之后我们再聊。”快速处理完手中的事,马克朝着陆离伸出了右手,“好久不见。”

陆离握了握马克的手,微笑地说道,“时间确实过得飞快,只是以不同的方式。”纽约的快是忙到脚不沾地的充实,而德州的快则是沉浸在生活里的忽略,不知不觉中,时间就这样流逝而去。

“看起来,你在那儿生活得不错。”马克重新坐了下来,“牧场是在哪儿来着,德州?”

“新布朗费尔斯。”陆离的回答让马克连连点头,“对,对,新布朗费尔斯,奥斯汀旁边的一个小镇。”

简单的寒暄过后,马克就直接切入了主题,律师的费用都是按小时计算的,他们可没有时间闲聊,“你今天是来谈论绿卡的事情吧?你的所有材料移民局都已经通过了初步审核,还需要补充一些材料,不出意外的话,八月之前你的绿卡就可以下来了。”

陆离还以为有些波折,没有想到,马克直接就给出了好消息,“绿卡已经下来了?”

“还没有下来,只是审核达标。按照规定的话,投资移民最好能够创建一个公司,并且聘请十位员工。但牧场比较特殊,需要十名牛仔的大牧场也就不需要申请绿卡了,不是吗?”马克的心情看起来不错,开了一个小笑话,虽然听起来一点都不好笑,“经过审核,牧场需要聘请四名牛仔,这就足够了。你需要将聘用合同传真给我,接下来,我会进入申报阶段,走正规的纳税程序,其他就没问题了,静静地等待着你的绿卡批下来就是了。”

果然还是有钱好办事。

如果按照陆离原本的规划,找一份工作,然后由雇用单位进行申报,且不说单位是否愿意出手——许多公司都不太愿意,从留学签证转工作签证,再转绿卡申请,手续流程太过麻烦,即使他们愿意,申报劳工移民也需要等待很久时间,现在排队的时长基准是五年起跳。

现在,陆离甚至就连毕业证都还没有拿到,绿卡就已经胜利在望了。

“所以,没有什么注意事项吗?”陆离还以为今天会有一系列繁琐的手续之类的,没有想到,事情居然如此简单。

马克认真想了想,“你的员工最好在短时间内不要频繁地更换,如果可能的话,接下来可以再多聘请一些员工,增加更多的说服力。”

毕竟现在绿卡还是没有到手,至少还有三个月左右。更何况,即使绿卡到手,也还有一个两年的考察期——这和结婚绿卡有些相似,婚姻绿卡刚刚批下来的时候,只有两年年限,两年之后通过了审查才能转正式绿卡。投资绿卡也是如此,申请下来之后有考察期,避免有人故意设立公司,获得绿卡之后就关闭公司的诈欺行为,一旦移民局发现了违法的诈欺行为,绿卡可以随时取消。

“没问题。”陆离干脆地点头答应了下来,绿卡其实就是长期居留,即使没有进入美国国籍,但也可以享用和美国公民一样的基本权利,最简单直接地,陆离可以购买枪械了。当然,福利什么的还是有所不同的。

“等所有报税手续完成之后,你最好聘请一位专业的会计,这在美国是十分需要的。”马克友善地给予了自己的专业意见,“除此之外,如果之后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给我电话。”

陆离不由笑了起来,“放心,你的电话号码始终在我的紧急联系人列表里,’最好给马克打电话’。”这一句充满美式幽默的调侃成功地让马克笑了起来。

在美国,律师无疑是十分特殊的存在,几乎任何事情都可以和律师扯上关系。“绝命毒师”这部经典剧集结束之后,诞生了一部衍生剧“风/骚律师”,英文的标题就叫做“最好给索尔打电话”,由此可见律师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现在一切都安定下来了吗?”马克撇了一眼时间,闲聊了一句。

陆离收了收笑容,“很好,一切都很好,我正在逐渐适应,那里的生活节奏比这里慢了许多,我想着是一件好事。”灵光一闪,他就开口说道,“未来,如果你需要放松放松,欢迎来到牧场,相信我,短暂的假期会让你的工作效率成倍提升的。我就完成了我的毕业论文。”

马克认真地看了看陆离,“你现在是在为牧场拉生意吗?”

“看来我我业务还是不太熟练。”陆离的坦诚让马克再次不由莞尔,“接下来,牧场可能想要开辟度假村的业务,现在刚刚起步。所以,有机会的话,欢迎你的到来。”

马克笑呵呵地点点头,坐直了身体,眼神里露出了欣赏的神色,“很好,这样的精神很好,我很确定,你的绿卡可以审批下来的。”

091意外收获

离开了华尔街,陆离没有回到学校,而是开着车径直来到了“纽约观察者报”的大楼。

与刚才的繁华和喧闹相比较,这里显得有些宁静,毕竟这不是“纽约时报”或者“纽约邮报”,仅仅只是一家小报社而已。

其实,陆离现在已经完全没有必要继续撰稿了,又或者更现实一点来说,他想要在记者事业上闯荡出一片天下的雄心壮志已经伴随着他前往德州的决定而变得越来越渺茫了。但陆离还是再继续坚持,不是为了事业,仅仅只是为了梦想。

不是因为四年学海的苦读和追求,而是因为他真心喜欢记者,喜欢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下来生活里的事情,可能是无足轻重的琐事,也可能是改变历史进程的大事,喜欢用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与读者进行交流,可能是志同道合的共鸣,也可能是立场对立的争执。他觉得这是一件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