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里。
以前觉得这宠爱有些过分了,现在看来,分明是血脉之故。
知道是自己的女儿,以后更有理由宠着疼着了。
可认回公主这么大的事,不是福公公说的镇北王世子妃同样对荔枝过敏,和云妃给皇上托梦就够的啊。
毕竟是公主,皇族血脉。
大家都知道云妃当年是难产而亡,是一尸两命,而且一直以来,不是都说云妃怀的是个小皇子吗?
这么大的纰漏,不能不慎重啊。
认公主的事不能急,急则生乱。
右相苦口婆心的劝皇上别冲动,福公公站右相那边,“皇上,是您的女儿就跑不了,您不用太着急。”
“东乡侯霸着朕的女儿十几年不还,朕能不急吗?!”皇上恼道。
“……。”
福公公觉得自己有必要说句公道话了。
东乡侯没有霸着皇上的女儿不还啊。
一见面不就把女儿塞给皇上,要皇上封公主吗?
而且还不止一次。
恼归恼,皇上还是听进去劝了。
但他还是坚持要出宫。
只是这回不再是去东乡侯府,而是去皇陵。
他要开棺验尸!
当年云妃明明是一尸两命,是他亲自抱进棺材里的,怎么又给他生了个女儿?
镇北王在朝堂上说这话,必定不是假的。
欺君之罪,拿他这个皇帝开玩笑,他担待不起。
右相能阻拦皇上去东乡侯府,却不能阻拦皇上去皇陵开棺验尸。
也的确该去皇陵一趟。
本来皇上出宫该提前三五日准备,但皇上心急,也只能事急从权了。
队伍浩浩汤汤出宫,直奔皇陵而去。
云妃是皇上的宠妃,皇上想百年后,和云妃一同下葬,是以云妃就安葬在给皇上修建的皇陵里。
皇上走到石棺前,摸了摸石棺,亲自动手把石棺推开。
十几年过去,当年倾国倾城的云妃已经成了一副白骨。
可这副白骨的腹部并没有一副小骸骨。
刑部尚书看后道,“皇上,云妃当年把孩子生下来了。”
“可当年云妃下葬时肚子很大啊,”福公公道。
刑部尚书望着福公公道,“妇人刚生产,肚子不会立即瘪下去,但云妃生没生过,当时抢救云妃的太医不该没察觉。”
刑部尚书嗅到了一股大案的味道。
所有人都以为云妃是一尸两命。
可云妃生了个小公主,还随东乡侯上了青云山,一待就是十几年。
为什么有人骗皇上云妃是难产而亡?
小公主又是怎么被东乡侯带走的?
刑部尚书觉得自己职业病犯了,内心蠢蠢欲动,想把这案子查清楚。
崇国公泼冷水道,“谁能保证不是有人偷入皇陵盗走了小皇子的骸骨?”
刑部尚书望着崇国公道,“崇国公这怀疑的好没道理。”
“东乡侯是什么样的人,从他隐忍重建飞虎军足见一斑,云妃是他的表妹,他怎么可能为了一点私心来打扰云妃九泉之下的清净?”
“更何况皇上足够宠爱镇北王世子妃,东乡侯没有必要弄虚作假,多一个女儿是公主,对东乡侯来说没有多大好处,又不是皇子,能争夺储君之位。”
“我想镇北王世子妃是不是皇上的女儿,皇上心里最清楚,父女天性,血浓于水,岂能一点感应没有?”
崇国公拳头攒紧。
他还想再说点什么,皇上凌厉的眼神望过来。
崇国公背脊一寒。
“退下吧,朕想一个人陪云妃待会儿,”皇上冷漠道。
刑部尚书告退。
大家都退了出去,连福公公都退的远远的。
皇上在皇陵里待了半个时辰,方才离开。
之前右相阻拦皇上去东乡侯府,皇上来了皇陵。
确认云妃当年把孩子生下来了,右相和福公公就都没有理由再阻止皇上去东乡侯府了。
镇北王世子妃是公主的事是镇北王捅出来的,但具体怎么回事问他不合适,得问东乡侯。
所以,皇上的御撵在东乡侯府大门前停下。
崇国公派来包围东乡侯府的侍卫齐齐跪下给皇上见礼。
皇上下了御撵,迈步进东乡侯府。
嗯。
皇上还是第一次进大臣家,走了十几步还没见人前来迎接的。
最先出现的是小黑。
小黑跑过来,围着皇上打转。
然后再是苏小少爷和九皇子他们。
“父皇!”九皇子激动道。
“父皇,您怎么来东乡侯府了?”
九皇子跑上前来,皇上问他,“东乡侯呢?”
“他在训练场外的凉亭喝茶,”九皇子回道。
“……。”
福公公嘴角抽抽。
皇上急的从皇宫到皇陵,再到东乡侯府,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东乡侯却有闲情逸致喝茶?
直觉告诉福公公没好事。
皇上抬脚往训练场走。
凉亭内。
东乡侯和唐氏在喝茶。
皇上大步走过去。
看到皇上,唐氏起身给皇上见礼,“臣妇安氏给皇上请安。”
“安氏?”皇上眉头一拧。
不是唐氏吗?
福公公多看了唐氏几眼,眼睛越瞪越大,声音也拔高了几分,“你,你是……。”
唐氏朝他一笑。
福公公想起来了,皇上还没反应过来,福公公望着他道,“皇上,她就是当年进宫陪伴了云妃两年的文远伯府大姑娘啊。”
只是文远伯府大姑娘不是死在了出嫁的路上吗?
第六百八十六章 亲姐
当年死训传进宫,云妃悲痛之下,还动了胎气,没想到她还活着。
福公公陪在皇上身边许久,知道不少的事。
当年东乡侯和先崇国公世子帮文远伯府翻案,先皇还文远伯府清白,把查抄的府邸和家产悉数奉还。
只是老文远伯膝下只有一嫡女,两庶子。
爵位自然由庶长子继承。
只是那兄长是个没良心的,嫡妹吃尽苦头替老文远伯翻案,他才能继承文远伯府。
可他却要把唐氏嫁给别人做填房。
这事东乡侯知道后,找了文远伯,说他当初帮文远伯府查案是有条件的,案子查清楚,唐氏需进宫陪云妃两年。
文远伯不敢招惹东乡侯,只能乖乖把唐氏送进宫。
唐氏就这样在宫里待了两年。
两年期满后,文远伯接唐氏回府,长兄如父,她的亲事文远伯要拿主意。
也不知道他把唐氏许给了谁,唐氏出宫后没多久,她的死训就传回宫了。
虽然唐氏进宫陪云妃,但她毕竟是文远伯府嫡女,是大家闺秀。
云妃也不会真把她当成一般宫女使唤,知道她喜欢读书,便安排她在藏书阁打发时间。
不过宫里头斗争多,唐氏在藏书阁也只待了三个月,便进了朝华宫。
有唐氏帮着,云妃温柔的性子才在宫里头站稳脚跟。
两年期满,云妃百般不舍,可唐氏不是真的宫女,她还得出宫嫁人。
文远伯接走唐氏的那天,云妃还敲打过文远伯,她待唐氏如同亲姐妹,如果有人敢欺负她,她绝不轻饶。
文远伯诚惶诚恐的应下,信誓旦旦的保证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