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3 章(1 / 1)

欢喜记事 木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奇道。

“打开看看,”苏锦道。

等小厮把箱子放下。

杏儿迫不及待的把箱子打开。

一箱子云锦绸缎。

一箱子瓷器摆件。

还有字画和一柄玉如意,以及二百亩良田。

苏锦望向谢景宸,道,“皇上赏赐我这么多,没人有意见?”

“太后晕倒了,”谢景宸道。

“……。”

“晕倒也正常,毕竟太后上了年纪,又母子连心,皇上病了这么多天,太后提心吊胆,如今皇上病愈,太后一高兴,身子就扛不住了,”苏锦道。

“……。”

谢景宸无话可说。

默默的进了竹屋,端茶轻啜。

太和殿。

福公公扶皇上起来。

皇上躺了几天,是怎么也躺不下去了。

公公伺候皇上更衣,那边太医上前。

“太后怎么会晕倒?”皇上随口问道。

“太后本就体虚,加上急怒攻心,才会导致晕厥,”太医如实禀告。

“怒急攻心?怎么会怒急攻心?”皇上皱眉。

“……。”

“去问问太后的身边人,是谁这么没眼色气晕太后的,直接拖下去砍了,”皇上摆手道。

“……。”

太医嘴角狂抽。

气晕太后的不正是皇上您吗?

您这么偏袒向着镇国公府大少奶奶,连他这个局外人都看不过眼了,何况是太后?

福公公代替皇上去探望太后,顺带传皇上的话。

可怜太后刚醒过来,又差点被气晕。

苏锦献药有功,皇上赏赐她是应该的。

她身为太后,却为这事生气,岂不是叫人认为她是在怪镇国公府大少奶奶不该给皇上送药?

太后一脸青沉。

李嬷嬷领悟这其中的厉害关系。

长满皱纹的脸一冷。

“谁说太后是急怒攻心晕倒的?”李嬷嬷道。

“……。”

太医懵了。

这还用说吗,太后的脉象说的一清二楚啊。

“太后分明是因为皇上病情好转,大喜过望,一口气没喘上来才晕倒的!”李嬷嬷眼神冰冷。

“……。”

“皇上骂你们是庸医,当真是一点不错!”李嬷嬷道。

“……!!!”

太医们是敢怒不敢言。

等太后摆手,太医们方才退下。

走远了些,太医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愁眉苦脸。

“太后的病该怎么开药方?”其中一太医问道。

“……。”

“不论怎么开,都是庸医,”赵太医惆怅道。

太后的一言一行,以及病情都要记录在册,并附上药方。

太后不通医理,她说自己是大喜过望晕倒的,他们就当大喜过望医治。

——他们是庸医。

记录是写太后是大喜过望晕倒的,他们开医治急怒攻心的药方。

——他们是庸医。

记录写太后大喜过望,他们照大喜过望开药方,最后太后的病迟迟难愈。

——他们更是庸医。

怎么样都是他们错。

进宫这么多年,还没遇到过这么难开的药方。

见他们愁容满面。

福公公走过去,笑道,“几位太医还没商量好药方吗?我这儿有一张偏方,几位太医看看能不能医治太后的病。”

“什么偏方?”太医请教道。

“抄佛经。”

“……。”

几位太医互望一眼。

太后的病在心,心静病除。

这偏方虽然药效缓慢,但治本。

更重要的是,太后的病是李嬷嬷断症的,那福公公开药方也无不可。

“多谢福公公赐药方,”庸医们道谢。

第一百四十六章 敬意

福公公走后。

太医们越想越觉得这药方妙绝。

赶紧把药方写好,呈给太后。

李嬷嬷见了,道,“太后又不懂药方,开的什么方子,直接煎药送来便是。”

太医们道,“这药方不用煎药。”

李嬷嬷眉头一皱。

还有药方不用煎药?

那她可要看看了。

李嬷嬷接过药方,打开一看。

抄佛经——

三个字赫然引入眼帘。

下面还有篇数。

六百六十六篇。

几乎是瞬间,李嬷嬷勃然大怒,“混账!太后病了,你们商量了半天就给太后开了这么一张药方?!”

太后脸色铁青。

这群庸医,是想把她活活气死吧?!

太后愤怒,是太医们意料之中的事。

担心太后再气晕,太医们赶紧道,“太后息怒,臣等商量了半天,实在不知道如何给您开药方,这药方是福公公从别处得来的偏方。”

“别处”两个字,太医咬的格外清晰。

太后,不用臣等说的太明白,您也该猜到这个人是皇上吧?

太后让人在镇国公府大少奶奶给福公公的药膏下药,连累皇上在龙榻上趴了三天。

皇上虽然拿崇国公开刀,但也不过是断了崇国公一根肋骨。

皇上没那么容易消气。

只是这事捅出来,皇上脸上不好看,更有损太后的声誉。

因为皇上没把这事捅开,所以大家也不敢明着议论,其实知道的人不少。

这药方名为治病,实则是惩罚。

让太后好好抄经书,替大齐祈福,替皇上祈福,是在给太后机会将功补过。

这药方是太医们开的,太后绝对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可太医们说是皇上——

太后还能说什么?

她这一次的跟头算是栽大了。

皇上给她留着面子呢,抄完佛经,这事就算了了。

“都起来吧,这药方开的甚好,哀家很满意,”太后咬牙道。

太医们大松一口气。

这一关,算是有惊无险的过去了。

太和殿。

福公公回去后,把在永宁宫发生的事禀告皇上。

福公公详细描述了下他给太后开的药方。

因为他知道皇上爱听。

皇上正愁怎么消气,毕竟太后身份尊贵,崇国公又把持朝政,他也算是帮皇上给了太后一个教训。

当然,他更多的还是考虑自己。

这一回要不是皇上受牵连,回头他要用了那药膏,那岂不是只有等死一个下场了?

他这回也算是公报私仇了。

报完仇,再到皇上这里邀功讨赏。

想想——

福公公的心情就好到爆。

皇上斜了福公公道,“你这药方开的不错,是跟青云山的大夫学的吧?”

福公公,“……。”

咳咳!

他承认是受了镇国公府大少奶奶主仆的影响。

尤其是那土匪小丫鬟,一点没把太后放在眼里,让他觉得太后也没有那么可怕。

心中不惧太后了,这下手自然就不留情了。

人生在世不过短短数载,还是应该过得恣意痛快才不枉此生。

“皇上,青云山良药不少,定能治好您的心病,”福公公趁机道。

“只怕没治好朕的心病,倒先成朕了一块心病,”皇上扶额道。

“……。”

“这几天,朕派去盯着东乡侯的人怎么没消息送回来?”皇上问道。

皇上不说,福公公都没想起来。

是有几天没消息送回来了。

走之前千叮万嘱,至少两天送一封信回来报平安,让皇上知道那批粮草的动向。

怎么突然消息断了?

福公公劝皇上道,“皇上,您放心,除了您,崇国公也派人盯着那批粮草,他没弹劾东乡侯,就说明粮草没有问题。”

皇上心稍安。

天香楼外,茶摊。

楚舜几个在吃烧鸡,吃的津津有味。

小厮站在一旁咽口水。

瞥见苏崇骑马过来,小厮忙道,“郡王爷,东乡侯府大少爷来了。”

楚舜把手里吃了一半的鸡腿放下,赶紧起身。

苏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