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一更)(1 / 1)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走月牙 2231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33章 (一更)

  ◎王研究员。◎

  陆许山稍加思索, 大度的掏出了自己写的,“要不然你抄我的。”

  “满冬,你是有什么别的主意么?”赵胜男可不觉得她是写不出来。

  顿时期待的看向宋满冬。

  宋满冬先是无声的拒绝了陆许山, 把他拼凑的东西推了回去,定了定心神,才抬起眼, “我有一个想法。”

  她从赵胜男和江志农挑出的几所研究院资料里拿出了其中一份。

  “豫农研究所?”赵胜男回忆了一下, “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么?”

  她怎么想不到。

  宋满冬认真告诉他们, “离得近。”

  “豫农研究所就在省城, 县里应该有大巴车或者公交车,咱们去的话一个上午就能到。同样, 他们来也方便。”

  赵胜男仍有疑虑, “我们要直接去请他们么?”

  “他们也不一定会帮忙,我们把希望只压在一个上面会不会太冒险了?”

  “不,到研究所是后期考虑的事情, 我只是觉得综合这个因素后,可以把它放在首位。”

  宋满冬先解答了她第一个问题,才仔细解释起来,“从我们的角度来看, 向所有合适的研究所发出请求, 等有好心的研究员帮忙, 这样对我们来说获得帮助的几率是最大的。”

  赵胜男点头, 其他人也赞同这点。

  宋满冬缓缓道,“可是这样得罪人的几率也很大,后续也会很麻烦。”

  见赵胜男他们依旧懵懵懂懂, 索性直白举例, “这里一共八家研究所, 假如有三家回复了我们,并给我们提供帮助,那我们应该选哪一家种子?”

  赵胜男想了想,“选最合适的。”

  宋满冬紧追着问,“如果三个都差不多?”

  赵胜男回她,“那便选容易拿到种子的。”

  宋满冬耐心分析,“我们会以自己的利益出发选择,但对帮助我们的人来说,这种行为会让他们不舒服。”

  “尤其是帮忙查验土质,回答种子相关问题,很大程度上依赖他们的好心。这样很可能造成他们后面不会再提供任何帮助。”

  “河东大队要换粮种的话,可不止是玉米,小麦、红薯、高粱还有旁的,能换成品质好的都得换。”

  “比如愿意施加援手的是豫农研究所、北方研究所、陕北研究所,我们选择了豫农研究所,那下一次想换品质好的小麦良种,另外两家研究所就未必愿意帮忙了,他们会想,我们求的又不止一家,别人会帮我们的。豫农也一样。”

  宋满冬顿了下,“这些同一个领域的研究员很可能互相认识。若是他们有沟通,叫其他研究所知道,更显得我们厚颜无耻。”

  信上写的卑微无助,结果一求求八家。

  “当然,这些也可能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宋满冬这才说到自己的想法,“但我觉得,最稳妥的办法是向其中一家研究所求助,不见回音再找第二家。”

  “我们赶不上秋播,等明年种玉米时,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足够我们一家一家试过去。”

  赵胜男一拍脑袋,“我倒是没想过这点,同时把信投出去好像确实不大合适。”

  “咱们多的是仰仗人帮助的地方,还是谨慎为好。”

  “那就从豫农研究所开始?”赵胜男看向宋满冬。

  宋满冬轻轻点头,“他们离得近,如果答应帮忙,我们又用了他们的种子种出来,给他们回馈,一来二往,有了联络,将来说不定也会把河东大队纳入他们的研究点之一。”

  “如果能这样真是再好不过了!”赵胜男感慨。

  宋满冬受她鼓舞,忍不住又说了句,\\"如果不合适,我们也可以拜托豫农研究所的同志帮我们引荐,他们比我们懂的多,而且有推荐人的话,联系上的成功率也高。\\"

  “只要有回信,就算成功一大半。”

  “我怎么没想到还可以请人帮忙引荐!”赵胜男双眼亮亮的,“满冬,你这方法又稳妥又好用!”

  “我现在已经看到明年的情况了,这粮种咱们绝对能拿下。”

  赵胜男还是这么信心满满。

  宋满冬无奈,“先写信问了再说吧。”

  赵胜男把大家的汇合起来,打算整理成一份,由姚娉婷代笔。

  她边理着开场白,时不时冲宋满冬比个大拇指,“太完美了!这个思路。”

  宋满冬被她说的面上发热,忍不住道,“我这是因为比你们年长,又工作过两年,经验之谈而已。”

  她当初拜入陈师傅门下,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若是依着赵胜男那样广撒网,绝不可能当上维修工人,师傅们手艺傍身,可都是有脾气的。

  有几人的模板打样,姚娉婷很快便重新写好了。

  只是开头和落款还空着,她看了看赵胜男,又去瞧宋满冬,“我这应该写谁啊?”

  赵胜男摸着下巴,“我原本是觉得直接写研究所就行了,满冬,你觉得呢?”

  “不如——”宋满冬大胆道,“编个常用的姓氏,称呼研究员。”

  “只写研究所没具体到人,这信可能会送到管事的人手上,也可能无人问津。”

  赵胜男当即采用了她的提议,“那就王研究员吧。”

  一封至此完整。

  赵胜男将信塞进信封里,“我明天就寄出去。”

  这事开了头,接下来只要等音讯即可。

  桌上散落的资料又被收拢了起来,赵胜男整理着,又随口问了句,“满冬,除了种子的事,你还有什么别的想法么?”

  宋满冬也不藏着掖着,直说,“其实最快的办法应该是用化肥,这一轮小麦就能增产。”

  “河东大队现在还是原始的粪肥,效力太低了。”

  陆许山终于有了能听懂的部分,“那就换化肥啊。”

  他看其他人不说话,动了动脑子,“没钱是吧?”

  “是买不到。”宋满冬对此略有了解,“化肥产量太低,供应不到,若是有能买的渠道,河东大队自己也会凑钱买的。”

  “那我想想看有没有办法。”赵胜男回忆着自己结交的人脉,“咱们两手抓,明年肯定能来个大丰收。”

  姚娉婷先摆手,“化肥这我是不行了,之前都没怎么注意过这回事。”

  “实在不行……”陆许山忍不住想说。

  “偷也偷不来。”宋满冬瞥他一眼,“你可能都认不出来化肥长什么样。”

  “我没打算偷啊。”陆许山皱眉,“这么少的东西,我一偷别人不就知道了?”

  “不是,我是想说,让我爸建个肥料厂,明年专门卖给河东大队,到时候想买多少买不多。”

  “河东大队有肥料,我爸赚钱,多好啊!”

  宋满冬:……

  “肥料不是想做就能做出来的。”要真这么容易,哪儿还会是现在这么缺肥的情况?

  “陆许山,我觉得你说的对。”赵胜男冲宋满冬眨了眨眼,“你跟你爸商量一下呗,万一成了,你可就是河东大队的大恩人!”

  “明年你想吃玉米,随便上地里摘,看上哪个吃哪个。”

  “我这就写信跟他说。”陆许山抬笔都不带犹豫的。

  他身旁还凑了几个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

  宋满冬欲言又止,咽下了阻拦的话。

  至多不过陆许山他爸骂他几句吧,又不可能跑过来揍陆许山。

  ·

  隔天一早。

  赵胜男特意请了假,去公社寄信。

  她打算先去一趟部队,跟她哥借钱,要是能借辆自行车就更好了。

  赵胜男出发不久,宋满冬也到了大队食堂。

  刘大姐望着她的目光温和,但还是如常分配了大家的工作。

  宋满冬分到了择菜淘洗,还有一道凉拌菜。

  她却没离开,而是主动提出请求,“刘大姐,分给我的工我可以做,但是我今天还想负责做炒菜。”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8-23 06:16:34~2023-08-23 12:13: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更砂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